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汉武挥鞭 >

第335章

汉武挥鞭-第335章

小说: 汉武挥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换个角度,大农令作为大农府的执掌仆射,其手中握有的权柄也难免有所减损,至少不能似过往般独揽大权。

    东郭咸阳倒是不太在意,盖因他这大农令手中还留着两大直属府司,是为集司和计司,掌汉廷各府署和各郡县的计簿账薄,握有预算及审计大权,何况中央钱庄是不归属财部的,而由大农令直接派任的钱监掌管。

    大农府的集司,计司和中央钱庄的执掌仆射亦兼任大农丞,然因大农府划分六部,多了六位秩同诸卿的大农少卿,大农丞的地位还是略低于少卿的。

    划分六大部,自要多出不少官缺员额,也正因如此,朝廷各大派系争执月余,方才彼此妥协,达成了共识。

    鉴于关陇蜀道已是动工修筑,且多是巴蜀商贾出赀承建,故出身蜀地的大农丞卓王孙升任工部少卿是顺理成章的,群臣没有任何异议。

    大农丞孔仅历任平准令,铁监,钱监,执掌过物价平准,铁业整合及中央钱庄,历练比卓王孙完整,故最重要的财部少卿非他莫属。

    皇帝陛下又将广汉太守陈诚调回长安,升任商部少卿,作为少府陈氏的继承人,将来若要执掌少府,还得多加历练,开拓眼界和格局,这位置最是合宜。

    朝臣们对陈诚出任商部少卿也没出言反对,晓得他顶多历练些时日,他必会回到少府陈氏的“一亩三分地”,协助少府卿陈煌为天家打理产业。

    大汉君臣皆是不会容许少府陈氏过多涉入大农府事务的,国库不是天家私库,不能“公私不分”。

    六部少卿已去其三,且是最重要的三大部,刘彻也不欲“吃相难看”,便将余下三部少卿交由保皇派,中立派和保守派举荐出任。

    大汉虽要巩固皇权,但朝堂上可不能搞“一言堂”,若皇帝说甚么都是群臣附和,没有半分异议,迟早是要出岔子的。

    刘彻是人不是神,总有思虑不周详之时,家有犟儿不败家,国有诤臣不亡国。

    当然,刘彻也不会任由各大派系随意推举人选,才德兼备还是必要的。

    朝臣们也是识时务的,没举荐甚么庸才。

    保守派推举了开国功臣广平候薛欧的孙子薛泽,此人确是有些才能,然太过循规蹈矩,事事依循往例,总之就是保守,难有太大建树,却也不会犯甚么大错。

    中立派则推举了太尉李广的族弟李蔡,文帝朝时,李蔡随李广从军,两人同为文帝侍从,后任武骑常侍,到得汉帝刘启即位,李蔡已因屡立军功,得赐二千石秩俸的上爵。

    待得刘彻登基,李广因功升任太尉后,李蔡主动呈请弃武从政,不再涉入军务,可见此人不是莽夫,而是心思通透的果决之人,懂分寸,识时务,知所进退。

    保皇派推举的人选可就出人意料了,要说这人选,先得说说现下大汉保皇派是甚么情形。

    太上皇刘启在位时,最坚定的保皇派无疑是老宗正刘通和丞相袁盎等元老重臣。

    刘彻登基后,朝堂元老纷纷告老致仕,似公孙昆邪等正值壮年的又多是出身军伍,为了给后代子嗣铺路,也在刘彻的帝位稳固后,主动退出朝堂,不是请旨外放,就是专心治军。

    现今大汉朝堂的保皇派势力,执牛耳者无疑是宗正卿刘歂和太常卿刘买,要他们推举人,自是要推举刘氏宗亲,举贤不避亲嘛!

    保皇派推举的乃是沈犹侯刘受,楚元王刘交的孙子,已故沈犹侯刘岁的儿子,也就是吴楚之乱中,反王刘戊的堂弟。

    楚王刘戊昔年兴兵叛乱,楚元王的子孙多受牵累,不是早早逃来长安避祸,就是吴楚兵败后被削除爵位。

    好在汉帝刘启后来得知刘戊的亲叔伯们曾多次劝谏他不要谋反,故而就重新给他们封了候,免得他们流落街头,食不果腹。

    沈犹侯刘岁虽重新得为列候,却余悸未消,便祈求皇帝准允他留在长安,不去食邑居住。

    刘启体恤这位族叔年事渐高,便是准允他留京,然刘岁终归是被吓掉了魂,先前又在逃亡途中遭了不少罪,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独子刘受就承袭了爵位,仍是留在长安。

    比起因京居令而迁居长安的刘氏王侯,在长安居住近愈二十载的刘受算是半个“地主”,与天家的关系无疑是更为亲近的,也是最早入住皇亲苑的刘氏王侯之一。

    刘受为人谦和,处事沉稳,颇得刘氏宗亲的信任,二十年来又独自撑起了偌大的侯府,确是个稳当人。

    原本老宗正刘通还想举荐他入宗正府,想等刘歂也精力不济了,就让刘受接任宗正卿,不料梁王嗣子刘买横空出世,抢先进了太常府,进而接任太常卿,明摆着会成为刘歂的继任者,故刘通也就作罢了。

    此番大农府的少卿出缺,且可让保皇派举荐一人,朝堂上的刘氏宗亲自是顺理成章的举荐了刘受,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是举贤不避亲。

    皇帝刘彻闻得三大派系举荐的人选,不禁哑然失笑,心道历史确有其必然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依着后世史籍记载,李蔡曾历任御史大夫和丞相,治吏改币,统筹盐铁;薛泽也做过丞相,虽无甚建树,却也算恪尽职守;刘受则历任宗正卿和大农令。

    三人确实适合出任大农少卿,看来三大派系还是懂规矩的,虽存着私心,可也没真将酒囊饭袋举荐上来。

    如此便好,政治是门艺术,妥协的艺术。

    国政繁杂,帝皇不可能事必躬亲,如何平衡朝堂各派系的势力,让他们相互制衡,才是为君之道。

    仔细权衡过三人的经历和脾性,刘彻方是为他们分派了职位。

    薛泽出任农部少卿,盖因农者乃国之大事,即便要推进农业转型,也要力求稳妥,不宜躁进,更不能搞甚么大干快上,免得如……

    刘受出任虞部少卿,他出身宗室,掌管苑囿较为方便,现下大汉的诸多矿藏又多是少府,皇室实业和田氏商团协助朝廷开采的,与皇亲国戚们打交道,刘受无疑是轻车熟路,且他也不是徇私渎职的性子。

    李蔡出任水部少卿,自是刘彻看上了他出身军伍,做事雷厉风行,且杀伐果决。

    治水向来是个肥差,免不得有蛀虫贪渎,就得派个性强悍的李蔡执掌此事,谁贪就杀谁!

    要晓得,水部属官若贪渎治水款项,搞豆腐渣工程,其危害远远大于寻常官员的贪污渎职,江河川流一旦溃堤,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多少浮殍泛于洪流?

    刘彻向来不屑满清的鞑子皇帝,然唯对雍正皇帝将治水贪官凌迟之事,觉着做得对极了!

    不将之炮烙凌迟,不足平民愤!

    新官上任,自要拔擢些信得过的部属,刘彻倒也没插手,任他们自行拔擢辅官,只要通过公府核验评鉴即可。

    所谓“辅官”和“属官”是有区别的,属官是经过官僚体制逐级历练上来的,类似后世的“事务官”,辅官则具有幕僚的辅佐性质,类似后世的行政助理。

    大农府虽重划六部,然下辖诸多府司的属官没有过多变动位秩,只是调整职守和辖属,故出缺的员额多是少卿辅官,譬如新设的少卿丞,少卿长史之类,其官秩就比照下辖府司的同类官员,往上拔一级,然除却少卿本人,其辅官对下辖府司是没有管辖权的。

    简而言之,六部少卿虽另开“附府”,然其性质类似后世的秘书处,辅官们有秩无权,更不会如各府司仆射般,能跟随公卿上朝。

    饶是如此,群臣们也颇为满足了,这么些官缺足够他们举荐乃至安置自家子侄的,没实权就没实权,若是真有才能,总能出头的,若没真才实学,就帮着少卿们打打下手,跑跑腿,好歹吃着皇粮,饿不死!

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难为() 
二月间,虚年十五的泰安公主及笄,于长乐宫内的长信正殿行了及笄礼。

    太后王娡亲手为她加笄,笄、簪、冠皆为太皇太后昔年临去前,特意为她的小孙女提早备好的,九凤垂翎的凤冠虽有些逾制,却也无人会蠢到出言置喙。

    泰安公主的生辰在秋季,故若依着后世的周岁算,她还真是未满十四的小女孩,然依着天家的规矩,她行过及笄礼,便要出宫开府,学会“独立”生活,好在现今的刘氏王侯多已入住皇亲苑,亲王公主们的府邸更皆在“天家内苑”,故倒是便于照应这个自幼得蒙万千宠爱的幺妹。

    泰安公主打小居住在深宫内苑,对宫外虽有些畏怯,却又颇是向往,心情既是忐忑又满怀期待。

    母女连心,太后王娡岂会瞧不出小女儿的心思,想想自个竟为这小没良心的伤怀,不免无奈的摇头喟叹一句,女大不中留。

    两年前,王娡曾嘱咐皇帝刘彻,让他留意可否有合宜的少年俊才,也好早做打算,将来为怯懦温顺的小泰安寻个好驸马,免得她出降后受委屈。

    刘彻觉着桑弘羊不错,便是让桑弘羊兼了个长信詹事丞的差事,负责协助长信詹事鲁瑞打理整个长乐宫,使他能和小泰安多碰碰面。

    太后王娡和鲁瑞经过两年的暗中观察,皆觉得此子合宜,谦恭守礼却不迂腐,处事稳妥周全,虽出身商贾世家,然谈吐举止皆显教养,洛阳桑氏着实不愧传承千年的大周帝裔,破船也有三根钉的。

    最难得的是桑弘羊相貌清隽,身材欣长,且六艺皆精,俊美不失英武,颇是符合怀春少女憧憬中的良人形象。

    不得不说,世家的底蕴家风,长辈的言传身教,对族中子嗣的人格养成是有极大影响的,俚语有言,甚么藤结甚么瓜,不止是针对先天遗传,也是针对后天教养而言的。

    小泰安倒还真是瞧上了桑弘羊,桑弘羊对公主的心意也有所察觉,然他压根不晓得皇帝刘彻的盘算,自是不敢有半分妄念,更不敢有丝毫逾距。

    刘彻闻得眼线禀报,倒也不着急,泰安年岁尚幼,放在后世不过是个初中小女生,且自幼居于深宫,没见过甚么外男,对桑弘羊的喜欢未必是真正的爱意,再等些年也不迟的。

    两年过去,小泰安已然及笄,桑弘羊更是虚年二十三。

    华夏自古皆有先成家后立业的说法,汉廷又鼓励臣民生育,故汉人多是成婚早,男子似桑弘羊这般年岁,多早已成婚生子。

    莫说二十三岁,馆陶公主的儿子陈蟜比泰安公主小了月余,数日后也要行束发礼,且明岁便会迎娶顺候窦婴的嫡长孙女为妻,婚期早已选定,就在阳春三月。

    这门婚事是多年前由太皇太后指下的,本就是板上钉钉,加上馆陶公主的嫡长子陈午已“不知所踪”,陈蟜已成为堂邑候陈午的嗣子,将来无疑会承袭列候爵位和继承大长公主和堂邑候积攒的庞大家业,馆陶公主可是分到了太皇太后留下的无数珍宝啊!

    陈蟜出生时虽封了个隆虑候,然此乃关内候,与其父陈午继承自祖辈,开国功臣陈婴的列候爵位是不能比的。

    因其兄长陈午之事,陈蟜自幼被太皇太后遣来亲信严加管教,硬是教出个孝顺懂事的老实孩子,便连刘彻见得现今的陈蟜都是咂舌不已,心道难不成真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真是史上那个娇纵跋扈,有悖人伦的隆虑候么?

    家赀无数的列候嗣子,且是皇帝的表弟,皇后的胞弟,又不是胡作非为的纨绔,此等上佳孙女婿,顺候窦浚可没老糊涂,赶紧把孙女嫁过去,早些诞下嗣子才是正理。

    何况自家孙女可比陈蟜大了两岁有余,即将年满十八,也不宜再拖下去。

    馆陶公主也是乐意至极,女儿阿娇诞下龙嗣,皇后宝座坐得稳稳当当,她现下只需为陈蟜操心费神。

    清河百货说是窦氏和陈氏共有,实是窦氏独力经营,陈氏仅是拿着份子坐享分红,若陈蟜娶了窦氏女,两家亲上加亲,也就无需担心将来窦氏将陈氏甩开单干了。

    两家一拍即合,也就不愿再拖,待陈蟜行过束发礼,就可走各项婚仪,待明岁三月便即正婚。

    桑弘羊比陈蟜足足大了八岁,桑氏长辈见得他的官位愈做愈高,偏生对婚姻大事不甚在意,不免急着要为他张罗婚事。

    恰逢大农府改制,大农丞卓王孙升任工部少卿,不宜再兼任中央钱庄的钱监,大农令东郭咸阳在皇帝陛下的暗中授意下,当殿举荐了桑弘羊出任钱监。

    桑弘羊虽年岁尚浅,然历任少府长史和长信詹事丞,出任府司的执掌仆射倒也不算破格拔擢,况且朝臣们也晓得中央钱庄太过重要,皇帝是不容他人涉足的,故也就没出言反对。

    中央钱庄的钱监是为外朝官,桑弘羊自不宜再兼着少府和长信詹事府的差事,更不宜再出入宫闱。

    泰安公主再见不着他,还真有些闷闷不乐,这也是她为何期待出宫开府的重要原因……之一。

    别看这小公主脾性怯懦,但骨子里还是有股犟劲,想来也是自幼深受宠溺的缘故,但凡她认准的事,就不会轻易改主意,就执拗倔强的程度而言,她倒和侄儿刘沐有些像。

    太后王娡膝下的三个女儿,若非要类比的话,阳信公主似雍容富贵的牡丹,南宫公主似妖冶带刺的玫瑰,泰安公主就似娇柔却坚贞的茉莉。

    正因如此,王娡可没少为小女儿操心,这就是头甚么心思都藏在肚里,只会强忍委屈,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小闷驴。

    刘彻虽也晓得幺妹的脾性,却也不想过多干涉她,更不担忧她会被人欺负,他刘彻但凡活着,总能护她周全。

    桑弘羊确是到了该婚配的年岁,刘彻索性让太常卿刘买给桑家长辈透了口风,说是有宗室女瞧上了他,然尚需等些时日,若桑家有意,就不要急着为他张罗婚事,否则就只能作罢。

    随着桑弘羊的官位愈做愈大,公府为他安排在北阙甲第的府邸也愈来愈大。

    洛阳桑氏底蕴深厚,虽为维持生计不得不营商,然骨子里还是盼着重振家风的,故其行事比昔年的齐地东郭氏,南阳孔氏和蜀中卓氏更为果决,见得桑弘羊在朝中站稳脚跟,本家迅速迁入长安,嫡系族人皆以“官眷”身份得脱商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