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汉武挥鞭 >

第231章

汉武挥鞭-第231章

小说: 汉武挥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居朝堂,必要识时务,随大流,既然两大卿都出言表态,旁的朝臣自也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皆随之出言附和,恳求陛下为南越百姓计,出兵替其平息战乱,使其得以安居乐业。

    刘彻沉吟片刻,故作为难道:“我大汉将士近年四处征战,七万西征将士刚返京不久,朕已诏令各营仆射准将士出营探家,欢度年节,岂能食言?”

    “陛下,或可发宣曲大营的三万骑兵挥师南越?”

    御史中丞张骞起身避席,躬身进谏道。

    群臣更是坚信陛下早已心有定计,张骞分明就是特意出言唱和,过往可没见过御史府的属官言及具体军务,顶多就是劾举不法的军中将帅。

    宣曲大营,三万骑兵。

    群臣官居高位,皆是心思通透之辈,瞬间便是猜到了皇帝陛下的意图,显是要将平定南越的大功分润给在宣曲营任将官的诸多世家子弟。

    这是好事,可加官进爵的大好事!

    汉承秦制,爵位分为二十等,无军功者难以得封上爵,莫说各郡太守此等封疆大吏,便是做到三公九卿都未必能得封等秩最高的列侯。

    似窦氏等皇亲国戚的嗣子,或可赏个第十九等爵的关内候,却仍低于列侯。

    关内候与列候虽只爵差一等,各类形制尊荣却有天壤之别,就如同位高权重的九大卿与其余诸卿之间的差别。

    这区区一步,若非立下大功,怕是一辈子都踏不上去。

    对世家大族而言,能世袭的爵位比官位更为重要。

    三公九卿又如何,总有告老致仕之日,除了少府卿和太仆卿这等近乎皇帝家臣的官位,旁的公卿之位是不可能由某个世家代代承袭的。

    非但群臣不乐见,皇帝更是不可能允许出现这种情形,免得出现擅权独大的世家。

    太尉李广虽是莽夫,但好歹在外领兵多年,深知皇帝最忌讳兵权旁落。

    他近年因屡立大功,得封列候,位列三公,长子李当户又出任城卫军的中营都尉。

    李家在军中的威望和势力都太大,长此以往绝非好事。

    先前李广之所以入宫面圣,用他西征的军功为毓瑶换得乡君的爵位,自也有着旁的心思。

    功劳太大,封无可封的道理,他是懂的,其实大多数将领都懂,全看个人能否放得下对权势的执念,求得善终,并为子孙铺出坦途。

    骠骑将军秦勇告老致仕,可不就因秦氏在军中势大么?

    秦勇若不辞官,他的子孙非但无法被陛下重用,甚至待得陛下耐心耗尽,只怕更要痛下狠手,清洗秦氏的军中势力。

    现下郅都出任骠骑将军,李广为太尉,可分兵权。李广的次子李椒和幼子李敢又年岁尚浅,没有得任校营仆射,他倒还不需急着告老致仕。

    只是这军功可不能再争了,非但他李广不能争,李当户也暂时不能去争。

    念及至此,李广忙是出言附和道:“陛下,臣也觉宣曲骑营足以平定南越,同时亦能以实战练兵,端是一举两得。”

    太尉府属官的职守本就是辅理军政要务,此时见得自家上官出言,亦是纷纷附议。

    高居御座的刘彻颌首淡笑,颇是满意李广的知情识趣,若他出言请战,刘彻虽不至心生猜忌,但日后绝不会再太过倚重李氏父子了。

    愚蠢,才是最大的罪过!

    嗯……自家那莽头莽脑的蠢婆娘例外。

    刘彻环视殿内群臣,缓声道:“既是如此,待得明岁开春,便发宣曲大营的三万骑兵挥师南越,至于主帅人选,待朕细细思量,再做定夺,如何?”

    “陛下仁德!陛下圣明!”

    朝臣们皆是齐声高呼道,他们已看出陛下早拿定主意,这领兵主帅也必已有属意的人选。

    若是有人不识趣的想举荐自家子弟,反倒会惹得陛下不悦,怕是此番出征就没他所属世家甚么事了。

    这等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蠢事,老狐狸们才不会做。

    于是乎,大汉朝堂和谐依旧,皇帝还是如过往般仁德贤明,朝臣们亦是如过往般忠君为国。

    太寿宫的采蓉殿内,气氛却颇是不好。

    王皃姁杏目圆瞪,满脸不悦之色,拍着桌案上的大摞名帖,恼怒道:“为娘也懒得管你二人何时再度出征,总之这正妃今日是选也得选,不选也得选!”

    刘越向来寡言鲜语,又颇是孝顺,不愿出言顶撞母妃,便是不落痕迹的暗中推了推刘寄。

    刘寄自是会意,忙是行至母妃近前,嬉皮笑脸道:“阿母息怒,莫要气坏了身子。”

    王皃姁瞧着他那惫懒无赖的模样,怒气不减反增,呵斥道:“你等随军西征,一去年余,此番若再领兵征讨南越,怎的又得耗去年余,这婚事再不定下,日后岂不是要耽误了?”

    她是真有些急,过得年节,这两个儿子可就虚年十七了,若待征讨南越归来,怕不得年近二十了?

    天家子的婚事不似寻常人家,诸般礼数皆不能轻忽,谈婚论嫁,下旨赐婚,再行各项婚仪,到得正婚迎娶,没个一年半载弄不完的,且正婚需选在春秋两季,若是误了吉日,又得拖个半年光景。

    王皃姁倒是不担心两个儿子出征会遭遇不测,南越的形势早已传遍大汉,便是她们这些居于深宫的妃嫔亦多有耳闻。

    她侍奉太上皇刘启多年,又是太后王娡的胞妹,军务国政多多少少有所知悉,只是平日不喜多想罢了。

    得知南越新王是个未满十岁的小娃娃,还将国政交由大将军郅都代为打理,她惯悉宫闱阴私,还能瞧不出那南越王就是个傀儡?

    自家儿子领着世家子弟们征讨南越,无非就去分润战功的,又是亲卫众多的军中将帅,只要不得甚么难以治愈的急症,在南越国还有谁能要他俩的小命?

    王皃姁现下就想着让两个儿子先选好正妃人选,让太上皇早早下旨赐婚。

    他们出征在外时,长辈们在长安将各项婚仪都替他们行妥,待日后他俩班师回朝,只需寻个吉日正婚,直接将王妃迎娶入府即可。

    偏生两个不肖子不识好歹,硬是说甚么南越未灭不为家,真真把她气得火冒三丈。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若是刘越和刘寄能有幺儿刘舜那般喜好女色,她这母妃反倒省心了。

    提起刘舜,王皃姁更是无奈得紧,甚至今日对刘越和刘寄会这般恼怒,也有几分刘舜的缘故。

    王皃姁愈想愈气,迁怒道:“舜儿都闹着要迎娶少妃了,皆因你俩这为人兄长的没做好典范!”

    “……少妃?”

    刘越和刘寄皆是讶异不已,心道自家幺弟莫不是想女人想疯了吧?

    周制诸侯有一夫人、九嫔,后更改为“一侯妃,少妃无定数”。秦朝施行郡县制,无王爵,将列侯正妻的名号重新改为夫人,少妃的名号亦被废止,改称如夫人。

    大汉立朝后,行郡国制,郡县与封国并存,初时诸侯王的正妻亦称王后,随着皇权不断增强,屡屡削弱各大封国,遂改称诸侯王妻为王妃,妾室则再度改称少妃。

    刘寄瞪大双眼道:“他正妃都尚未迎娶,岂能先纳少妃?”

    王皃姁恼火道:“你俩是兄长,尚未纳正妃,他能先纳么?”

    “……”

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 
亲王迎娶正妃乃是大事,非如大多世家般依父母之命的政治联姻,更非寻常百姓家彼此看对眼,两情相悦就可延请媒妁登门说亲。

    尤是现今天子刘彻乃是刘越和刘寄的兄长,太皇太后又尚健在,两人选的正妃要让太皇太后,太上皇,太后,皇帝这四大巨头皆认可,方能下旨赐婚。

    王皃姁这生母都做不得主的,只能先筛选出部分合宜的贵女,再让两人挑挑,有了大致的人选,方才会呈请四大巨头定夺。

    刘越和刘寄着实被逼得没办法,大汉重孝道,王皃姁脾性又暴,以死相逼的事都做得出来。

    两人明知自家老娘就是耍无赖,她才不舍得死,却也不敢背上忤逆之名,否则传扬出去,诸御史的弹劾奏章怕是要堆满未央宫的宣室。

    到时别说领兵南征,不被拖到宗正府吃顿祖宗家法就是万幸的。

    何况母妃的顾虑也是在理,真若等南征班师再选妃,确是要拖上数年,反倒会将刘乘和刘舜的婚事也耽误了。

    好女人不管在哪个年月都是稀缺得紧,诸多世家大族瞧着好的就早早定下了,虽说不少是政治联姻,但长辈还是会细细挑过的。

    譬如馆陶公主的幺儿陈蟜,刚出生不久便与大行令窦浚的嫡长孙女定下婚约,那女孩儿日后就算美若天仙,也已注定是陈蟜的媳妇,旁人就是瞧上眼,也来不及了。

    悔婚?

    是不把大长公主放在眼里,还是当那赐婚圣旨是废纸,不要命了么?

    这年月可没甚么照片,刘越和刘寄也只得从名帖里挑出些适龄的贵女。

    少女年满十五可及笄待嫁,二十未立婚约亦加笄,故这些名帖内的贵女多为虚年十四至十九,若现下赐婚,到正婚时年岁皆是合宜。

    王皃姁见得两人应下,自是眉开眼笑,拉着他们坐下,将名帖递过去,还掏出本厚实的簿子,里头都是她向太后阿姊求来的,这些贵女的出身背景,乃至平日的言行举止皆是记录在内。

    这等私隐簿子,其实世家宗妇暗地都有,自是从未轻易显露人前的,尤是太皇太后和太后手里的,内容详尽到让人毛骨悚然。

    若非太后王娡是王皃姁的胞姊,绝不会将这簿子借与她,虽说只是依着那些名帖誊写出相应贵女的私隐,但若传扬出去,仍会闹出不小乱子。

    刘越和刘寄是有节操,有底线的天家子,刚将那簿子翻看数页,别是放下,不敢再多看。

    若教人晓得他们看过这么些贵女私隐,非得被诸多世家权贵记恨上,他们这亲王就算做到头了。

    其实他们对正妃的人选也没太过在意,交由长辈做主,多是不会选得太差,才貌双全是最基本的,礼数仪态也绝对无可挑剔。

    诸位皇兄中,唯有江都王刘非的正妃杨绮罗是自个挑的,乃是吴地杨氏家主的嫡长女,盖因刘非昔年被封为江都王时,要拉拢在当地势力极大的杨氏,且杨绮罗又确实才貌品性俱佳,无可挑剔,故父皇才准予赐婚。

    依着现下的情形,朝廷是不可能再让亲王之国了,他们注定要长住皇亲苑内的王府,故正妃还是选取关中贵女的好,至少不能再娶封国内的世家嫡女,否则日后省亲颇是麻烦,且还凭白惹得陛下猜忌。

    除却军伍世家不能选,平日不太安分的世家也不能选,旁的倒还是没甚么可挑拣的。

    两人从那摞名帖中剔除了不少颇是敏感的世家贵女,虽只余下小半,却仍有百余份之多。

    刘寄挠着头,嘟囔道:“真不晓得父皇昔年纳妃时,是怎的能从数千美人中挑出趁心合意的。”

    刘越见他口不择言,不由清咳数声,让他警醒着点。

    王皃姁却没在意,随口答道:“光看名帖自是不行,还得寻个日子让你等亲自见见,挑出瞧着顺眼合意的。”

    “……”

    哥俩闻言,晓得这事可还有的折腾,这年节怕是不安生啊。

    太后王娡甚是疼爱胞妹王皃姁,晓得刘越和刘寄挑出了百余贵女,便亲下帖子,邀这些贵女所在世家的宗妇在腊日入太寿宫,于后苑倚梅园共赏腊梅。

    腊日为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未必落在腊月,今岁腊日为冬月终末,即十一月三十日。

    太后突然广邀宗妇赏菊,还特意嘱咐要带上她们府上的嫡女,又传闻广川王刘越和胶东王刘寄意欲纳妃,这意思是明摆着的。

    若是实在不愿嫁女,倒是可让府上贵女称病不去,强扭的瓜不甜,天家还是有气度的,且愿嫁入天家的贵女多得是,不缺一个半个的。

    没收到帖子的世家宗妇也没甚么可抱怨的,谁教自个肚子不争气,没生个好女儿,抑或生早了或生晚了,偏是没赶上趟。

    收到帖子的世家宗妇则多是喜笑颜开,喜滋滋的花重金为自家女儿乃至孙女量体裁衣,置办行头,若是教天家瞧上,府上可不就能出个亲王妃么?

    即便没让两位亲王瞧上眼,可刘氏王侯的宗妇那日也皆列席作陪,虽说是为两位亲王把关,实则也有为自家子嗣挑媳妇的心思。

    若真是才貌双全的贵女,就算捞不着亲王妃当,嗣子妃总有机会的。毕竟这百余贵女皆以亲王妃的标准细细筛选过,绝对是关中世家最拔尖的贵女,从里头挑儿媳妇和孙媳妇,绝对错不了。

    御史大夫刘舍的夫人徐氏亦接到了帖子,因刘舍袭桃候爵位,故宗妇皆称徐氏为桃候夫人或老夫人,断不会冠以夫姓称其刘夫人。

    徐氏拿着帖子直犯愁,府上云英待嫁的贵女就唯有嗣子刘由的嫡长女刘婧,虚岁恰是十九,确是适龄。

    刘婧是名满长安的长女,相貌更是一等一的好,因自幼跟在祖父刘舍身边,倔强执拗的脾气似足了刘舍,又极有主见,徐氏这做祖母的给她说了好几门亲事,皆是被她生生拒了。

    这等才貌双全的宝贝孙女,硬是拖到十九都没定下婚事,可把徐氏愁坏了。

    刘舍为人处事颇是古板迂腐,偏生对儿女婚事上却豁达开明,对刘婧这嫡长孙女又颇是宠溺,不愿见徐氏乃至刘由夫妇逼她出嫁。

    刘舍做了多年的御史大夫,威仪颇重,在府中亦是说一不二,他都发了话,旁人也不敢再多说甚么,使得刘婧拖着拖着就成了老姑娘。

    世家子弟多早婚,若刘婧年满二十仍未定下亲事,日后怕就再难找到年岁相仿的世家子弟了。

    此番意欲纳妃的两位亲王,要过了年节方才虚年十七,广川王刘越实则比刘婧小了约莫三岁,胶东王刘寄更是小。

    刘婧若再执意不嫁,可就真的彻底耽误了。

    徐氏着实太过心焦,到底没忍住,还是向刘舍提及此事,让他劝劝孙女,莫再犯倔。

    刘舍想想,也觉着此事不宜再拖,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