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英雌 >

第42章

英雌-第42章

小说: 英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0章 姊妹颠倒结金兰() 
李曜睨了庐陵公主一眼,故作纳罕道:“如此说来,公主当时莫非将贫道看作了鬼?”

    她有些好奇,那平阳公主究竟给庐陵公主造成了何等的心理阴影,才会让这位庶妹见到自己怕成这般模样,以致于公主形象半分也无。

    庐陵公主先是不自觉地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辩解道:“不瞒你说,阿姊是修过道的,道号也叫做‘明真’,更何况你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甚至说话的声音也是相差无几,教我如何分辨得出来?光天化日之下,突然见到已逝之人,竟活生生出现在眼前,任谁都会怕呀。”

    李曜摇头一笑,不以为然地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公主以为这世上,就没有这般巧合之事么?”

    庐陵公主苦笑了一下,有气无力地说道:“两个长像极其相似者,我也不是没有见过,只是直到此时此刻,我依旧觉得你就是阿姊,阿姊就是你,可我却说不出来,为何自己会有这种感觉。”

    李曜听得瞿然一惊,这大概就是女人的直觉在作祟了,看来她须得立刻消除对方这种感觉才行!

    李曜心思转了好几转,这才蹙起双眉,悠悠地说道:“昔闻娘子军威震关中,平阳公主乃不世出的天之骄女,其大名如雷贯耳,岂能是贫道这等人物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现在突然听得公主这么一说,贫道心中亦是甚为烦恼,要知道我们道家不信胡教轮回之说,讲究活在当下,视人死如灯灭,否则也不会追求长生之道,请恕贫道直言,公主这般看待贫道,实属自惊自扰啊。”

    庐陵公主沉默不语,微微眯起了双眸,复又仔仔细细地打量着李曜,许久之后,她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面前这个女冠与阿姊最大的不同之处,娇媚的小脸上登时现出恍然大悟之色,不由开口问向李曜:“明真如今多大年纪?”

    李曜答道:“贫道实岁十六。”

    庐陵公主轻轻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笑容,自嘲道:“阿姊的年纪可比你大多了,我简直成了灯下黑。”

    李曜微微一汗,这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吗?难怪这位公主会跟自己纠结这么久,搞了半天原来是个头脑迟钝的天然呆。

    不料未等李曜开口,天然呆公主竟忽然探身凑上前来,李曜下意识地后仰,正好见到公主襦衫里露出荷绿色的诃子,衬着中间一道雪腻如脂的乳沟,这半遮半露的偶然呈现,当真是无形诱惑,最为要命。

    尽管李曜残存的男性意识已然不多,可一双眼睛还是不受控制地瞥了过去,不想这一愣神,就被对方捉住了一只手。

    庐陵公主将李曜的手紧紧地握在自己的胸前,凝视着李曜的眼睛,眸中渐渐泛起了滟潋的光芒,楚楚可怜地道:“明真,做我的妹妹,好么?”

    “妹……妹妹?”李曜心头不由一震,忙不迭地婉言道:“公主贵为天家金枝玉叶,贫道只是一名游方的女道士……若是结为姊妹,恐怕有失礼数,亦不太合体统吧。”

    李曜本来不想和庐陵公主有太多瓜葛,只道自己收了谢礼,对方也不再把她当作平阳公主,此事便会告一段落,却不想这位公主的思维竟是如此跳脱,之前还在莫名其妙地怕着她,现在相信她不是平阳公主之后,立马就颠了个头,莫名其妙地想要做什么姊妹,反倒教她惴惴不安了。

    庐陵公主把李曜的手握得更紧了些,声音温柔似水,说出来的话却是放荡不羁:“这还需讲甚么礼数体统,我已年满十七,明真出自名满天下的宗圣观,又有一身好本事,哪算得是普通的道士,做我的义妹,是再合适不过了。”

    看到庐陵公主脸上的期盼之色又深了几分,李曜心思急转,情知此事若是抗拒,徒增麻烦,只得无声地吸了口气,待到情绪稳定下来,心平气和地说道:“承蒙公主如此厚爱,明真着实受宠若惊,然香火结拜,乃是人生一件大事,不可随意而为,明真只想知道公主为何会有这个念头。”

    庐陵公主苦涩地笑了笑,看向李曜的眼神渐渐迷离起来:“我六岁那年,生母不幸病逝,嫡母、三哥相继身染重病,又恰逢炀帝发兵征讨高句丽,万庶母随行照顾奉命督运大军粮草的父亲;早已出嫁的大姐、二姐异地而居,基本难得一见;长兄须得主持家务,二哥忙着结婚给家里冲喜,四哥常年在外拜师学艺,可以说各个都是自顾不暇。

    而我自生母过逝之后,就变得异常调皮,当时负责照看幼弟幼妹的四姐、五姐都拿我没有办法,便让长兄派人把我送至太行山静云观,交由那里修道的三姐管教。”

    这老李家那年的日子真是过得一团糟啊!李曜听得微微一叹,不由好奇地插口道:“可以想见,当年公主怕是被三姐管教得服服帖帖吧。”

    “是啊。”庐陵公主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继续道:“三姐更喜欢让我称她为阿姊,阿姊幼时便被静云观的至元观主收为门下弟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谙政治,喜读史书,精通兵法,弓马娴熟,武艺高强,简直无所不能啊,她虽是女子之身,却是那静云观当年的第一高人,还有那第二高人,也把那至元观主比下去了,想来你也是认识的。”

    李曜连静云观都没听说过,能认识才怪,不禁摇了摇头,面有难色地说道:“说来惭愧,明真不知道是谁……还请公主指教。”

    庐陵公主觉得自己这个关子没卖好,不由尴尬地笑了笑,随即似乎春情上脸,略带激动地道:“抱歉抱歉,看来是我为难明真了,那第二人就是你们宗圣观李播法师之子,现任秦王府参军的李淳风,以前他是有名的神童,不过十岁年纪,知道的却比阿姊还多,如今更是生得玉树临风,犹如谪仙,若非父亲当了皇帝之后,下令禁止同姓结婚,我便去做他的妻了。”

    说着,她还无比遗憾地叹了口气,黯然地说道:“阿姊甚么都好,就是对我管得太严了,当年我和淳风相互欢喜,他还说待我长发及腰,便要来娶我,只是阿姊坚决反对,一旦发现我们在一起玩耍,就要罚我,我好歹是个女儿家,阿姊却专打人家的屁股,而且连淳风也莫有放过,打得我……每次见到阿姊,都会后退三步,拿手护住屁股,哎!而今这习惯都改不过来了。”

    李曜听得嘴角直抽搐,这妮子当年才多大,就想要私定终身了,如果生在后世的话,六岁才上小学一年级啊!这已经不能用“调皮”二字来形容了……总而言之,该打!却故作表示理解地道:“如此说来,前日公主落水,亦是这个习惯所致吧。”

    庐陵公主脸蛋微微一红,羞怩地娇嗔道:“谁教你生得那般像阿姊。”顿了顿,忽然话锋一转,理直气壮地说道:“所以说,我才要做你的阿姊啊。”

第91章 一曲霓裳舞太极() 
当着众女的面,新泰县主念诵了一遍庐陵公主和李曜二人的“金兰帖”,然后取来笔纸誊抄了一份,并在此誊抄帖上面加盖庐陵公主的章印和李曜的手印,待她回府将其交由长乐郡王上传宗正寺,此番筵会的真正目的便算是达成了。

    正戏结束之后,众女纷纷送出自己的礼物,随后庐陵公主便领着所有人到府邸中院的一座水榭中吃食玩耍。

    水榭建在一片约莫四亩面积大小的池塘中央,三面是绿荷繁茂的池水,余下一面是连接水榭与池边地面的直廊,直廊挂满绿蔓,池边柳枝冉冉,浓荫如盖,可谓是个纳凉的绝佳之所。

    待得众人入席坐定,婢女手拖果盘冷饮伺立在旁,庐陵公主拍了两个巴掌,不多时十数名舞伎在乐工们的伴奏之下,一派笑靥如花,玉手挥舞,长袖翩跹,盈盈进入水榭之中。

    公主府中的舞伎都是李渊赏赐给庐陵公主的人,各个水平都相当高超,而且舞伎们开场跳的舞蹈正是一种时下在凉州较为流行的龟兹舞,张十一娘等几位凉州本地贵女顿时起了较量的心思,纷纷离席而起,加入了舞伎们的行列,一时间衣袂翻飞,榴裙飘转,令人心旷神怡。

    李曜看着一个个婀娜的身姿,一张张俏丽的容颜,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在因舞而飞,不得不暗自感叹,那些所谓的明君还真是难做。

    若有后世的男人穿越成古代的皇帝,莫说三宫六院里的妃嫔,只是天天面对这样一群佳丽,恐怕大多数都会变成荒淫无度的昏君,然后因“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吧……

    一舞跳罢,庐陵公主从贴身丫鬟芷兰手中接过一柄胡琵琶,开始领奏风行千年的凉州曲,在此前西域特有的忽雷、铜钹、拍板、羯鼓、筚篥的基础上,混入了汉家的钟、磬、笙、筝、箜篌等乐器,乐曲节奏时而激烈欢快,时而舒缓悠扬,而新泰县主也按捺不住,唱起了李曜从未听过的一版凉州词,歌声婉转清丽,有如黄莺和鸣。

    歌曲又毕,诸人便听得大将军安修仁的女儿安三娘英气十足地问道:“公主可有剑器否?”

    庐陵公主微微一笑,抬手拍了个巴掌,舞伎们纷纷退出水榭,随即便有一名婢女递给安三娘一柄装饰剑。

    庐陵公主拨动琵琶的丝弦,几个音节之后,各种乐音纷纷奏起,安三娘辨出前奏,当即拔剑而起,但见场中身影飘忽轻盈,迅捷如飞,剑光闪动,犹如惊虹掣电,刺劈撩挂,一招一式,煞是精彩。

    姑臧安氏自称祖上乃西亚安息国之遗裔,并早在魏晋时期便在凉州扎根,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可安三娘的样貌,依旧与汉家少女大为不同,长得五官深邃,眼大眉浓,身形健美,肢体修长,尤其是一头如同火焰般的红色长发,有一种说不出的热辣味道。

    李曜曾在终南山见过静云师姐表演的所谓“剑器浑脱”,以优雅柔美的动作居多,而安三娘却是大开大阖,酣畅淋漓,仿佛一员正在战场上挥剑饮血的女将军。

    张十一娘等凉州贵女们看得情绪高涨,伴随着铿锵激昂的乐音,不约而同地齐声唱道:“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李曜听得心头一震,这分明是隋炀帝的《饮马长城窟行》啊!不由扫了一眼庐陵公主和新泰县主,发现两位李家女满面激动之色,口中也在轻声唱着,竟是丝毫都不反感。

    此歌此舞,彻底打动了李曜的心,也不自觉地唱和起来。

    她现在总算明白,李世民为何会痴迷于隋炀帝的诗文。

    自古风云多变幻,不以成败论英雄,隋炀帝超凡的文辞才华,的确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

    待到安三娘表演完毕,便有清耳悦心的笛声响起,笛声方歇,含蓄深沉的萧音又起,笛箫方罢,又是琴瑟和鸣。

    除了一个接着一个的歌舞曲乐,便再也没有其他娱乐方式,众女凭着个人喜好,竟生生把这场筵席变成了音乐聚会。

    不知不觉间,便到了下午酉时,庐陵公主对一直坐得稳如泰山的李曜笑道:“义妹,只有你和鱼巧巧没有出场,是不是亦该展示一下才艺呢?”

    李曜和身边的鱼巧巧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李曜自不必提,至于鱼巧巧,不过是一个来自乡间的小丫头,歌舞也上不得这种台面。

    李曜略一沉吟,答道:“说来惭愧,明真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要不……我们改玩投壶,好吗?”

    庐陵公主吃吃娇笑道:“投壶,那算甚么才艺?你身为一个道士,难道没学过斋醮科仪吗?”

    道教音乐早在南北朝初期就已出现,而且由当时崇尚道教的北魏统治者制定了《乐章诵戒新法》,并产生《华夏颂》、《步虚辞》等延续至后世的基础道乐音韵。后来随着唐朝将道教立为国教,道教音韵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原本斋醮科仪只使用钟、磬、鼓等单纯的打击乐器,唐代又增加了箫、笛、琴、瑟、琵琶等吹管和弹拨乐器,甚至音乐达人唐明皇所作的《霓裳羽衣曲》,其实也是一种道教法曲。

    李曜心思转了好几转,这才想到了一个主意,说道:“实不相瞒,明真本来也想耍一曲剑舞,只是安娘子珠玉在前,而自己却是木椟在后,唯恐污了诸位娘子的眼睛啊。”

    安三娘满不在乎地笑道:“明真这是说的甚么话,只要开心便好,快上快上,我拭目以待!”说着便直接把剑抛向李曜。

    李曜不得不接住长剑,走向水榭中央,向庐陵公主问道:“不知阿姊可会《霓裳》?”

    《霓裳》是非常流行的斋醮仪乐,便见庐陵公主嫣然一笑:“这还需问?”

    李曜拔剑出鞘,道:“那就有劳阿姊了。”

    庐陵公主当即教人在自己面前摆上古琴,随后颔首表示准备妥当,水榭中人顿时全都翘首以待。

    琴音骤响,诸多乐器附声而起,就见李曜体静神舒,随着舒缓的旋律同步而动,动作柔和,美观大方。

    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新奇,就连近期天天跟在李曜身边的鱼巧巧也不禁瞪大了眼睛,这显然是任何人都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一种剑舞。

    无论曲调如何变幻,李曜一直是神态从容安适,手中长剑时而灵动,时而轻柔,一身羽裳亦随着剑势飞舞飘扬,姿态妙不可言。

    待到乐音停止,李曜收剑入鞘,便听安三娘问道:“冒昧问一句,这玄门剑法叫做甚么?”

    李曜一字字道:“太极剑。”

第92章 天下兴亡() 
夕阳西下,曲终人散。

    筵会结束之后,贵女们纷纷离开庐陵公主府,李曜也搭乘安三娘的顺风马车,回到了“悦来客舍”。

    这时客舍的大堂中,正有许多商旅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一边喝酒吃菜,一边打趣谈笑。

    这些人都是何潘义商队的成员,由于丝路受到唐朝和吐谷浑的战事影响,他们在凉州发卖货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激烈的竞争,俱都赚得盆满钵满,因此不少人说话的声音,都比往常大了些,更有甚者还行起了酒令,当真是喧闹无比。

    不想李曜一走进去,整个大堂立刻安静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