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英雌 >

第149章

英雌-第149章

小说: 英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马逐渐接近,为首一面旗帜正中绣着“灵州”字样,表明他们都是驻守本地的唐军骑兵。

    这些将士各个衣甲陈旧,面容刚毅,眼含煞气,手握兵刃,身形微绷,仿佛随时可以暴起伤人,无疑皆是久经杀戮的精锐老卒。

    一个身形极为魁梧的将官驭马徐徐出列,罗仁俊看清此人面貌,顿时觉得似曾相识。

    魁梧军官警惕地扫了眼罗仁俊等人,问道:“尔等何人,缘何擅闯我军禁地?”

    罗仁俊闻言一愣,随即立时了然,他这一行人急如星火地赶路,并没有好生整顿,而且经过一片干旱多沙的地带,弄得全身尘土、脏头垢面,看起来确实非常寒碜,忙扯下遮挡风尘的面巾,抱拳道:“我乃致果校尉罗仁俊,奉护国公主之命,特来灵武城传达军令。”

    魁梧军官将信将疑,打马走近几步,向前摊出一手,肃声道:“战时清道,凡无军吏符节者,概不得通行。”

    罗仁俊点点头,从马鞍上抽出一杆微微有些残破的靠旗,往背上一插,再从腰囊里取出一个小事物,然后抛向对方:“接着。”

    魁梧军官向空中一抓,再看向手里的铜符,检验无误之后,立即抛还给罗仁俊,一勒缰绳,掉转马头:“校尉跟我来吧。”说罢,忽然抬手打了个手势。

    一群骑兵迅速分成前后左右四队,片刻间将罗仁俊一行人护在了队伍的中心,可见训练极其有素。

    骑行间,罗仁俊忍不住问向并辔在侧的将军:“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魁梧军官持缰拱手答道:“游击将军薛孤吴仁。”

    罗仁俊闻听对方姓名,突然忆起一件旧事,试探着问道:“将军可曾到过瓜州?”

    薛孤吴仁微微一怔,反问道:“罗校尉何以知之?”

    罗仁俊就此确定自己判断无误,抬手擦了擦脸上的尘污,洒然道:“将军是否还记得那位徒手掰断铁锏的女道士?”

    薛孤吴仁听了大为动容,再细看罗仁俊眉眼五官,猛然想起好象在瓜州某个酒肆里见过对方,恍然道:“校尉的意思是说……护国公主就是明真道长?”

    罗仁俊点头笑道:“将军好记性,正是她!”

    薛孤吴仁哈哈大笑起来:“难怪颉利会输,我还道这天下为何频出女中英豪,不想竟是同一人,真真是奇哉、壮哉呀!”

    两人一路谈笑着进了灵武城,此刻灵州大都督李靖正在城中巡视,看到薛孤吴仁护着一队风尘仆仆的人马,忙骑至近前,问道:“吴仁,他们是……”

    罗仁俊见他虽已须发花白,然姿貌瑰伟,器宇轩昂,已然大致猜出此人身份,赶紧抱拳行礼道:“下官奉关中道行军大总管护国明昭公主之命,前来向灵州大都督李药师传达军令。”

    李靖登时神情一肃,扬鞭指向街头:“我就是李药师,兹事体大,请校尉快些随我来!”

    罗仁俊跟着李靖径直来到城中一处军营的校场,便奉上文书和符印:“请大都督过目。”

    李靖勘合验印完毕,请罗仁俊等人上阅兵台,目光灼灼地阅读了一遍军令,感慨道:“全歼突厥两万精锐,逼迫颉利退兵,犹觉没有尽兴,竟然还设下如此大局,李唐有护国公主,何其之幸也!”

    李靖说罢,当即命人擂鼓聚将,灵武城中诸将校闻声而至,鼓响三通,无论远近,竟无一人来迟,其军纪之严明可见一斑。

    李靖居高临下,环看众人,正容道:“颉利进犯关中受挫,欲回碛北,必经灵州,是以朝廷命令我军依照既定计策,邀击突厥大军,诸位若有建议,但说无妨。”

    众将校交头接耳,议论了片刻,统军高德逸出言道:“大都督在安乐川设计冲走敌军巨量粮草,属下料定那颉利会对河段深感忌惮,从而率军绕行,正好安乐川河源附近有一片草场,因此我军应当在那里设伏,配合友军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李靖略一沉吟,颔首道:“的确大有可能,不知诸位对此还有何看法?”

    台下众人皆知大都督用兵如神,既然他已认可了高德逸的提议,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不由抱拳齐声道:“属下唯听大都督差遣!”

    李靖扬声道:“诸将听令,即刻整顿人马、备齐辎重,明日三军齐发,东渡黄河以击突厥!”

    众人轰然响应:“遵命!”

    与此同时,李曜亲率的四万先头部队已离开弘德,并在一个名为青刚岭的地方扎下了营寨。

    山岭下的坪地本筑有一座关隘,年初为突厥所破,后因颉利可汗再度来袭未能及时得到修葺,但好在关城损坏不太严重,附近山石颇多,民壮只用了半日时辰,便封堵夯实了城墙上的豁口。

    青刚岭位于庆州和盐州的交界处,距离九原城尚有一百五十里,但李曜麾下人马又经历了一场连续两日的急行,体力几近枯竭,而且再往前走,便是一马平川的开阔地带,如果与突厥大军不期而遇,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李曜下令全军在关隘内进行休整,并屠宰牲畜犒劳将士,以便他们尽快恢复战力。

    李曜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罗仁俊归队,然后根据所得情报,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次日清晨,李曜带上女子侍卫队以及随军的兵部职方郎中柳逖出关考察地形。

    在关外的原野上,分布着大量的废墟,蒿草丛生的驿站、废弃的营寨坞堡、化为残垣断壁的村庄、仅存地基的烽燧……战争的痕迹可谓随处可见。

    李曜一行驰行了两个时辰,这才寻得一块高地,柳逖适时地向李曜请示道:“贵主,下官发现我们的舆图上有一些遗漏,想立即对其进行补充完善。”

    李曜深知地理的重要性,自是点头同意,随即下令道:“就地休息,注意警戒。”

    柳逖举目四望,只观察了片刻,便拿出工具和绢帛写写画画起来。

    李曜凑到柳逖身边,见他的绘图手法明显有别于传统方式,其风格似乎带有后世的痕迹,不由大感惊奇,怀疑这个时空还有穿越界人士,忙试探道:“这画法真是独树一帜呀,却不知柳郎中师从何人?”

    柳逖手上未停,开口应道:“若论绘画风,下官模仿的正是贵主献给今上的‘疆域图’啊。”

    “原来如此……”

    李曜正暗笑自己多疑,忽然隐隐听到远方有马蹄声,急忙跃上战马,循声望去,待看清骑手身上的衣甲,赶紧对众人唤道:“发现突厥侦骑,全体立刻隐蔽!”

第321章 可乘之机() 
兰韶英虽未发现动静,但却知道李曜的视力和听力皆远在她之上,见到众人大多犹在发愣,赶紧催促道:“诸位动作快一点,把事物都收拾干净了,切记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既然有影卫出身的兰韶英来引导侍卫队,李曜当下也不再多言,赶紧跳下马,帮柳逖收拾完东西,便给战马摘下辔铃,衔上嚼子,领着众人躲到山坡下的密林里。

    没过多久,山坡附近响起了杂乱的马蹄声,李曜透过树木间隙小心地向林外进行观察,就见这支突厥骑兵约有一百人左右,虽然看着都很年少,但警惕性极高,不时有人打马靠近树林,然后张弓搭箭,朝林中可疑之处进行射击。

    所幸林中树木枝叶繁茂,李曜等人躲藏的位置远在一箭之距以外,没有受到任何伤害,突厥人放了一通箭之后,又派十数人翻身下马,携带弓矢进入树林进行探查。

    柳逖见此情形,脸色不由白了几分,手也不自觉地握住腰间的刀柄,藏在一旁的李曜急忙用眼神示意他莫要擅动,随后拾起一截断枝,在地上划写道:别打草惊蛇。

    柳逖瞳孔一缩,右手又轻轻地离开了刀柄。

    如今全军上下还未达到最佳作战状态,李曜之所以没有派出探马,就是不希望与突厥人过早发生战斗,以致全盘计划陷入被动不利的境况,而早在出行之前,李曜就向随行人员讲明了这一点。

    树林面积很大,只因李曜等人行动得早,才得以藏在树林的最深处,突厥人似乎也觉得没有必要作地毯式的搜索,在树林边缘地带逛了一阵子,见没有任何异样,便又匆匆离去。

    待蹄声完全消失,李曜这才命令众人牵马走出树林,柳逖长舒了一口气,向李曜作揖道:“刚才真是好险,臣万分感谢贵主提醒。”

    李曜摆了摆手:“柳君此前未曾有过以身涉险的经历,紧张在所难免。”

    这时,兰韶英过来请示道:“贵主,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稍等……”

    李曜伏身下去,然后把耳朵贴在地上,感受地层中的声源类型和强度。

    这里处于黄土高原西北部,土层极厚,再加上天气干燥,导致土壤湿度低、硬度高,在人马踩踏之下,地表变形幅度很小,因此李曜能够听到很远的振动声。

    片刻之后,李曜站起身子,兰韶英忙上前用手帕为她擦拭耳朵鬓发上的泥土:“贵主可有发现?”

    李曜唇角微微扬起一抹笑意,答道:“我可以断定,今日我们附近方圆十里以内,不会再出现第三支人马,此前那些突厥人不过是一群探路的游骑罢了。”

    通常情况下,侦骑在前,则可能会有大军在后,可李曜并没有听到军队行进的动静,而且这支侦骑队伍规模小,负责探查的区域却非常大,只能说明李艺的袭扰作战很有成效,突厥人显然已成惊弓之鸟,否则不会把侦骑撒到这般广袤的范围。

    兰韶英颇有行伍经验,立时明白其间道理,又问道:“既如此,我军该何时出战呢?”

    李曜答道:“等一个可乘之机。”

    柳逖本已开始继续作画,闻言不由心生好奇,接口问道:“不知这个可乘之机所为何来?”

    李曜举鞭指向西方:“当然是李药师的战报。”

    ……

    ……

    灵州南部,堕落山。

    苍翠如屏,绿草如茵,一条蜿蜒曲折的长河沿着山脚缓缓流过,河岸两边灌木从生,熟透的野果挂满果树枝头,不时落入水中,激起圈圈涟漪。

    薛孤吴仁顶盔贯甲地斜躺在一颗高大魁梧的大树枝干上,手里捏着一颗野梨,啃得津津有味。

    而在他的身周,八千唐军将士尽皆全副披挂,盘膝坐在林间草地上,若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出他们其实是按照编制,整整齐齐地排成了九个长方形的阵型。

    突然,马蹄声响,一骑穿过两个方阵的间隙,直冲薛孤吴仁奔来。

    薛孤吴仁把手中梨儿一扔,纵身一跃而下,快马也刚好来到他的近前,鞍上骑士一勒缰绳,跳下坐骑,随即从怀中取出公文卷轴,双手高高捧起:“灵州大都督令。”

    薛孤吴仁接过卷轴,只见上面写道:“拖住颉利两天,灵州全军记汝首功。”

    传令官抱拳告退一声,旋即扳鞍上马,扬鞭飞驰而去。

    薛孤吴仁放开嗓门鼓舞了一通士气,便率领部众行至一片阻断南北的草甸边缘地带,然后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战阵。

    不多时,远方传来隆隆轰鸣,地平线上渐渐现出了漫天烟尘。

    唐军将士们纷纷举目望去,只见无数铁骑铺天盖地般地席卷而来,几乎完全占据了他们视野所及的范围。

    蹄声如雷,震天动地,如此浩大的威势,足以令初上战场者失魂丢魄。

    然而,薛孤吴仁和他麾下的百战老兵们对此一点都不感到紧张,反而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们所在的这片草甸不同于碛北的大草原,因为靠近河源地,溪流河沟密如蛛网,土地松软湿润,又遍布荆棘荒草,几近于沼泽,所以非常不利于骑兵作战。

    而且唐军战阵的左边是水流非常湍急的大河,右边是陡峭险峻的悬崖,横向距离不足五百步,显得战场颇为狭窄。

    此地其实已被突厥的侦骑打探得一清二楚,但是脾性向来暴躁的先锋大将苏农林哥乍见唐军竟以纯粹的步阵迎战,觉得自己深深地受到了侮辱,瞬间把侦骑汇报的地理情况抛到了脑后,不由大手一挥,上万名苏农部骑兵立刻向唐军的阵列发起了冲锋。

    薛孤吴仁声如洪钟般地下令道:“所有人都不许后退一步,违者一律当斩!”

    苏农林哥岂甘示弱,拔刀指着唐军战阵,高声吼道:“给我冲进去,踩死他们!”

    苏农部的骑手们很快就发现这地方不太对劲,由于地面松软,战马根本冲不起速度,时不时还会被藏在草皮下面的暗坑崴到马蹄,一个运气不好,就会落下马去变作肉泥。

    唐军顶在最前面的是一道由辎重车辆组成的防线,若放在其他地方,这种防御方式对骑术精湛的突厥人来说,根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然而他们的战马跳不起来,只能硬生生地撞在密不透风的车墙上,然后连人带马被唐军士卒手中的长矛捅成了血葫芦。

    看到部众形同自杀般地遭到屠戮,苏农林哥目眦欲裂,正欲亲自出马,他的长子苏农笃鲁急忙进言道:“阿塔千万别冲动,这支唐军显然做足了准备,为免平白折损部民,还请阿塔快快下令收兵!”

第322章 浮尸蔽川() 
突厥人作风彪悍,打起仗来,常常忘乎生死,可苏农林哥身为部落首领,却不得不考虑已方伤亡数目的多寡。

    毕竟在弱肉强食的草原上,控弦之士的数量,正是衡量一个部落牌面实力的最重要标准。

    而苏农部本来就是蓝突厥最弱小的部落,只有区区两万帐人口,实力还不及回纥、契丹、奚、霫等附属部落。

    所以,苏农林哥一冷静下来,便明智地接受了儿子的建议,立刻下令部众停止进攻,以便保存自己部落的战力。

    很快,颉利可汗得知先头部队与唐军交战之事,急忙召见苏农林哥,质问他道:“你为何刚一接战,就号令退兵?”

    眼见颉利可汗脸色一黑,苏农林哥只好据实相告,颉利可汗听得具体详情,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沉吟半晌才道:“你且回去整顿人马,等待本汗命令。”

    苏农林哥如蒙大赦,忙低头应了声诺,逃也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