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英雌 >

第120章

英雌-第120章

小说: 英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得双方俱都见礼完毕,李曜把皇帝手谕递到安兴贵手里,等安兴贵与幕僚们传阅一遍之后,便开口问道:“不知大将军对此有无疑问?”

    安兴贵双手捧还谕书,旋即扫了一眼李曜身后形形色色的人马,疑惑地问道:“贵主这是带了几路兵马?”

    李曜应道:“随我而来的有秦王府、齐王府、右骁卫府的将士,以及祁刺史带领的焉支军,统共接近五千余人。”

    安兴贵沉吟片刻,道:“贵主也晓得,臣负责甘州境内的防务,须得同时提防突厥和吐谷浑的进犯,兵力其实很紧缺……”

    他顿了顿,才接着道:“要不然这样吧,五千人马的粮草器械,数目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若只给你们提供三个月的给养,我们甘州这儿倒还承受得起,不知贵主意下如何?”

    李曜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强人所难,大将军只需为我们多多准备粮草和箭矢即可。”

    “这没问题。”

    安兴贵好奇地问道:“那么……贵主所去之地,可否说与臣一听呢?”

    “当然可以。”

    李曜点点头,便把自己一行出境的计划和目的有所保留地说了一番。

    安兴贵不愧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物,听罢只是微微一怔,便大笑着赞道:“出塞游击突厥,扰其生产,夺其牧场,贵主和祁刺史不愧为巾帼英豪,当真是胆气凌云啊!”

    商量好相关事宜,安兴贵见天色已晚,将李曜一行人马迎入城中歇脚,为尽地主之谊,他又非常阔绰地大摆宴席,好好犒劳了将士们一番。

    因为张掖河时值丰水期,天刚微明时分,精神饱满的李曜一行人马,便在几个领路人的带领下,紧随河中顺流而下的运粮船只,沿着河畔策马驰行。

    不同于滚滚东流的黄河与长江,这张掖河发源于祁连山,先由南向北,再由东向西,最后由西转北流入居延海,曲曲折折不说,途间还要经过一大片砾漠,所以行至一半路程,李曜等人不得不绕开一处遍布流沙的危险区域,再转回河岸时,反倒落后了运粮船队大半日的路程。

    最后,李曜一行历尽艰辛,跋涉了整整十天,才终于来到了位于居延海附近的戍堡。

    而先行抵达的运粮船队,此刻业已卸完物资,李曜便领着祁黛双、安红玉等人过去清点,结果恰好撞见了安红玉的父亲,肃州刺史安修仁。

    原来安修仁正在此地巡视防务,他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女儿,仔细打量了安红玉这一身戎装,再扫了眼在场的李曜、兰韶英、张玄妙、祁黛双四女,见她们个个顶盔贯甲,皆是如此打扮,不禁吃了一惊,急步上前问道:“红玉,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安红玉忙解释道:“儿随贵主而来。”

    安修仁顿时想起李曜的身份早已不是昔日那个自称出来云游的女冠,而是当今皇帝钦封的明昭公主,赶紧向李曜长长一揖:“臣安修仁参见贵主。”

    “安刺史免礼。”

    李曜举手虚扶,望了一眼四周,连声问道:“这居延海周边有几处戍堡?驻军有多少?”

    安修仁犹疑了一下,答道:“不瞒贵主,只此一处,因为地方太偏僻,平常只有一百名过来上番的士卒,现在为了防范北狄犯边,臣亲自从南面的福禄县调来两营千五人马,正准备带领他们去扼守峡山口。”

    李曜蹙起眉头,问道:“如此说来,突厥人在峡山口附近很活跃咯?”

    “是的。”

    安修仁点了点头,不等李曜问起,便主动道出了原委。

    其实,安修仁口中的北狄,正是李曜打算领着祁黛双去收服的沙漠小部落。

    因为实力过于弱小,居住环境最为恶劣,草原上的历代统治者都不会带这些部落出征,只要求他们按时缴纳税赋。

    本来,这些来自沙漠的牧民和戍边的中原官兵关系向来融洽,不管中原王朝和草原汗国是战还是和,双方经常在峡山口进行互惠互利,以物易物的买卖。

    可是颉利可汗上台之后,突厥穷兵黩武,年年都在打仗,颉利为了弥补因战争而造成的巨大消耗,不顾实际情况,向各个部落横征暴敛,以致于这些部落无不怨声载道。

    不过好在他们存在感极低,可以偷偷摸摸做点违法走私的营生,勉强能够苟活下来。

    但不幸的是,今年他们的牲畜遭遇了一场严重的疫病,这养家糊口的买卖,显然是做不成了。

    那他们为了不被活活饿死冷死,为了避免未缴足税赋而受到严酷的处罚,又该怎么办呢?

    办法当然有,那就是一个字——抢!

    于是乎,当戍边的唐军官兵拿着家乡的特产前去交易时,往日里淳朴而和善的牧民突然向他们举起了长刀,射出了利箭……

    待安修仁说罢,李曜与祁黛双对视一眼,眸中都露出了笑意,便听李曜微笑道:“实不相瞒,我们此行便是专程过来收服他们,草原上以强者为尊,这些沙漠牧民都是欺软怕硬的人,你在峡山口驻兵不如攻出去,狠狠揍他们一顿,我敢保证他们一定会变得老实至极。”

第261章 据点() 
秋来九月中,正逢长安金菊盛开的时节,居延海东南面的大漠里,则是另一番天壤之别的景象。

    朔风劲吹,黄沙漫漫,天地浑沌,烈日无光。

    在一处位于沙山之间的大湖岸边,一片鳞次栉比的白色毡帐在大风中不停摇颤,仿佛随时都会飞上灰暗的天空。

    好在沙漠里的风暴总是来得猛,去得也急,天空很快又呈现出了明朗之色,牧民们陆续走出躲避风沙侵袭的毡帐,驱赶羊群,撒网捕鱼,打扫沙尘,修补牲圈,各司其职,纷纷开始干起活儿,一个个若无其事的模样,显然对沙漠的天气早已习以为常。

    他们正辛勤地忙碌着,远方突然传来震慑人心的隆隆轰鸣。

    声音有如密集的鼓点,由远及近,变得越来越清晰,沙丘与湖面都开始不停颤动。

    牧民们都感到有些不对劲,不由停下手中的活计,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我过去看看。”

    一个骑马牧羊的中年汉子朝旁人说了一声,便扬手挥鞭,匆匆驰向一座沙丘。

    可他才跑到半坡,丘顶之上,赫然现出一大队人马,俱都脸蒙黑巾,身穿黑色甲胄,看着黑压压的一片,声势极为惊人。

    这汉子骇然失色,下意识地大叫了一声:“快跑!”

    声音刚落,他就被排山倒海般迎面袭来的黑色浪潮给吞没了。

    逃跑,显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四面八方皆有战马直冲而下,如同一张迅速收拢的巨网,只是一转眼的工夫,生活在这片湖泊周围的男女老少就全部成为了来袭者的俘虏,好在他们非常明智地没有做出抵抗之举,所以整个过程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这是一个依湖而居的小部落,总共只有三十几帐人口,黑甲骑士们先将他们全部驱赶到了一处毡帐前,随即就见一个身材略显纤细的蒙面人,开口用突厥语问道:“你们当中,谁是头领?”

    刚才那个试图探风的汉子,战战兢兢地应道:“是我。”

    这蒙面人又问道:“你叫甚么?”

    牧民头领弯下腰身,姿态卑微地答道:“大人可以叫我忽沐。”

    这蒙面人打量他两眼,点头道:“你们表现得很好,因此我可以带你的部落去另外一个的地方。”

    此言一出,牧民们登时骚动起来,纷纷交头接耳,忽沐急忙摆手示意他们安静,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那个地方在哪里?还请大人明示。”

    蒙面人淡声说道:“苔草湖,可还满意?”

    忽沐连连点头:“满意,绝对满意。”

    苔草湖,即是游牧民族对东居延海的称呼,其周围皆是水草丰美的绿洲和草场,那里的环境与忽沐等人现在的聚居地相比,简直好得不要太多。

    “那好,我现在就派人带你们走,动身吧。”

    蒙面人说着,忽然一挥手,黑甲骑士们便一拥而上,将牧民们一个一个地绑了起来,一时间女人和小孩的哭叫声此起彼伏。

    见此情形,忽沐心中惴惴不安,赶紧问道:“大人,我们就这样离开,不带上家当么?”

    “呵呵。”

    蒙面人笑了笑,说道:“你们已经成了我的牧奴,你们的家当和牲畜,自然也都是我的财产,不过我可以保证,你们在新的家园,肯定会过上更舒适的生活。”

    忽沐闻言心中稍安,没有再问,任由一名黑甲骑士将他绑在马背上。

    其实,忽沐开始就觉得蒙面人说的突厥语不怎么标准,再一听“苔草湖”这个词,立刻知道对方的身份百分百是中原人,否则不会表示要把他们迁徙到地处唐朝境内的居延海。

    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是突厥人的奴隶部落,成为中原人的牧奴,地位上并没有任何变化,如果能让全部落的人都活得比现在更好,他何乐而不为?

    没过多久,一群黑甲骑士便带着这群牧民消失在一片茫茫的大漠里。

    留下来的大部分人纷纷摘下面巾,现出他们的本来面目,其中有秦王府的张士贵和薛万均,还有齐王府的宇文宝和薛万彻,以及右骁卫豹骑校尉李翰思、黄元良、薄峻三人,而那个发号施令的蒙面人,正是大唐的明昭公主李明真。

    自从离开居延海,李曜等人已在这方圆两百多里的沙漠里呆了半月之久,饶是她身体素质非凡,也感到有些疲惫,更别说其他人。

    所以,无需李曜说什么,士卒们便三五成群地各自寻找住处歇息,而她本人则带着几名随行将校朝原属于忽沐的穹帐走去。

    进入帐内,李曜从行囊里取出一张绘有图案的滩羊皮,这是一幅涵盖了巴丹吉林沙漠及整个阿拉善高原的舆图。

    上千年的时光,地形地貌早已发了很大的变化,尤以沙漠变化最为剧烈,而且这里的湖泊成因非常复杂,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后世,专家们依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但所幸的是,李曜通过实地考察发现,除了个别由淡水湖转变为咸水湖,几乎所有湖泊的位置都没有改变。

    待到张士贵、薛家兄弟、宇文宝、李翰思等人俱都围坐过来,李曜用手指着一处蓝色染料涂抹的位置,说道:“根据计划的需要,我以蓝、绿两种颜料来分别标注了碛漠里的淡水和咸水,我们现在占据的这个地方,位于碛漠的东南角,正是碛漠中最大的淡水源,且牧草也最为丰茂,距离东面的行山只有五十里,既易于我们藏匿,又利于我们补给,可谓是最佳的游击据点。”

    张士贵点了点头,用手指了指图中沙漠最东边的一块位置,问道:“那贵主为何又让祁刺史他们占据此处呢?按照此图所示,那里的湖泊可是咸水啊。”

    薛万均指着舆图上一条刻痕,笑道:“张将军再看清楚些,那处湖泊东面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河,而且他们距离行山非常近,每天都可以去打猎物,想必补给也很轻松,相较我们而言,贵主还更照顾他们呢。”

第262章 风劲角弓鸣()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连续飞雪数日,此时终于放晴,白雪初融,长风万里,苍茫大地现出无数青黄。

    在后世名为雅布赖的大山南麓,一个铁甲骑士驻马高岗,眺望前方。

    这骑士正是李曜,此刻她头戴狐绒兜鍪,面带黑巾,铁甲外罩狼皮大氅,腰挎双刀,背负一长一短两把强弓,鞍鞯前后挂着四只箭囊,而在紧邻战马一侧的岩土上,笔直地插着一杆长槊,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一只猎鹰正在蔚蓝的天空中盘旋而回,不多时便稳稳落在李曜平举的左臂上。

    李曜给猎鹰喂食了一块羊肉,旋即朝身后招了招手,一骑立时出现在她的身边。

    李曜看着远方一处猎鹰长久滞留翱翔的位置,唇角扬起冷酷的笑意,说道:“传令下去,休整结束,准备出击。”

    ……

    ……

    地平线上,一大群人正赶着无数牛羊以及数百辆牛车朝西南方向缓慢前行。

    在这些人里面,除了少数衣甲不一,手持粗劣武器的游牧战士,其他大多为老弱妇孺。

    他们的牛车轮子很高,车架也很宽大,上面搭着一个大篷,既能用来运载粮草杂货,也可以供人躲避风沙雨雪,由于这种起源于汉代匈奴的大车为铁勒人所发扬光大,所以被草原部落牧民习惯性地称为“勒勒车”。

    这勒勒车可以前后串联,一个赶车人就能同时驾驭数辆乃至十数辆,形同行驶在苍茫大地上的无轨列车,一列接着一列,绵绵不绝,再加之周围牛羊云集,齐头并进,远远看去,场面颇为壮观。

    这支队伍的领头人阿史那勿乞,就在其中一辆勒勒车的毡帐里。

    作为颉利可汗派往狼山部的监察管理农牧事宜的官员,勿乞感到压力很大。

    因为去年被黄山寨和不明身份的唐军给狠狠地整了一把,他遭到了族兄颉利可汗一通劈头盖脸的鞭打,骂他蠢笨无能,误了大计,若非他与步利设关系极为融洽,他这个吐屯的位置就被撤销了。

    为了将功补过,勿乞劝说步利设趁红谷关尚未完工之际,发兵前去攻打,步利设报仇心切,自是如他所愿,一口答应。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会在攻关的关键时刻,突然收到来自颉利可汗的休战通知,更没有想到,唐朝分明已经同意了可汗提出的退兵条件,并由宰相裴寂携带大量贡品出使突厥,步利设却被一个无视两国停战协议的唐朝公主设计害去了大半条性命,至今仍未恢复自理能力。

    其实勿乞也放弃了继续支持攻打红谷关的念头,怎知步利设一根筋倔到底,口刚能言便吼着要打破关城,活捉那唐朝公主,没日没夜地派兵进攻,毫无进展不说,还因红谷附近缺乏草场,大军补给难以为继,让他不得不组织狼山部民众去给步利设的大军送去肉畜粮草。

    勿乞正兀自叹气,车帐外突然喧闹一片,他正准备出去一看究竟,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