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英雌 >

第111章

英雌-第111章

小说: 英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寂了片刻,李世民振振有词地道:“虽然阿兄侵吞军资,私运甲胄,按律该判死罪,但儿绝不相信阿兄会谋反。”

    李曜暗自好笑:“这李世民实在太腹黑了,先陷害再装好人,表演得好不精彩。”

    可她也只能心里这么想,口中附议道:“二哥说的极是,明昭认为大哥只是识人不明。”

    “识人不明?”

    李渊苦笑了一下,缓声说道:“你们都晓得,那杨文干本是东宫卫士,跟随了太子好几年,朕鉴于他在平定刘黑闼的大战中立过大功,是以才接受太子的举荐,将其任命为庆州都督,谁曾想朕刚把宇文颖派去庆州,此人就不顾太子的安危而起兵造反,朕现在气头过了,就觉此事有些蹊跷,不知你们怎么看?”

    李世民面不改色地道:“儿认为,我们只要抓到杨文干和宇文颖,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李曜心道,你继续装,我配合便是,遂再次附议:“二哥说的对,父亲应该立刻给参与平叛的诸军下诏,对此二人只许活捉不可击杀。”

    李渊略一沉吟,捋须点头道:“好吧,朕就照你们说的这么办。”

    谈话结束,李世民和李曜双双告退,刚走出李渊的寝殿大门,李曜忽然开口对李世民说道:“二哥,可否随明真来一趟。”

    李世民愣了愣,语重心长地道:“此刻太晚啦,你我这些天都没有好好歇息,有甚么事情,明日再说不迟。”说着便要离去。

    李曜迅速跨上几步,挡在李世民的面前,正容道:“有些事情,我们必须尽快说个清楚。”

    李世民不动声色地扫了四周一眼,低声道:“可以。”

    李曜把李世民领到宫中一处无人的角落,开门见山地道:“长话短说,明真只想问,二哥可是对明真有甚么误解?”

    李世民脸色微微一变,但迅即恢复了平静,故作奇怪道:“没有啊?”

    李曜问道:“那天树林里的人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神色又变了几变,抿了抿薄唇,道:“我的人说你突然折返,果然不是你一时随性使然,而是他们被你发现了。”

    李曜轻轻一笑:“如果明真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阿兄又怎会派数十名精锐之士来应对呢?”

    李世民咬了咬牙,忽然按住李曜的双肩用力摇晃着低吼道:“你怎么就不明白?我不希望你插手这件事情,亦不需要你来帮我!”

    李曜纹丝不动,只淡淡地提醒道:“幸好附近并无他人,还请阿兄说话小声一些。”

    李世民惊觉自己失态,忙不迭地收回手:“抱歉,为兄太激动了。”

    李曜摆手表示不介意,认真地道:“原来阿兄也晓得明真的立场,可阿兄知不知道你们的计划并非天衣无缝呢?”

    李世民沉吟片刻,坦率地答道:“我当然知道,但无论成败,我都须要搏这一回!”

第241章 路还很长() 
皓月中天,月光洒下一片清辉,将李曜的面容展露无遗。

    李世民清晰地看见她的神情竟连半分波动都没有,仿佛听到的话早在意料之中。

    李曜迎上李世民探究的眼神,开口问道:“明真有一事不明,今早大哥现身仁智宫的时候,二哥为何会立即怀疑到我的头上?”

    李世民答道:“那是因为我知道,你一直不希望我们兄弟互相残害,肯定会有所动作。”

    李曜轻轻摇头:“二哥别开玩笑,明真不过是陛下的义女,且与大哥少有来往,怎可能左右得了当朝太子的决断?”

    李世民俯下头来,在李曜耳畔轻声说道:“世民相信,如果是三姊,肯定会有办法的,以前你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李曜古井无波的脸上现出了一丝惊愕,口中却故作懵然道:“二哥在说甚么,明真好像听不懂。”

    李世民笑了笑:“三姊莫要再装了,世民根据下属的调查,发现你其实早就晓得自己是平阳公主,只是佯装不知而已。”

    李曜倔强地抬起下巴,反问道:“二哥何出此言,可是有证据?”

    李世民好似早已看穿了一切,缓声说道:“兰韶英是三姊的‘影子’兼义妹,一直只忠于三姊一人,可三姊离世后不过寥寥数月,她就放弃遁入空门的机会,选择和你在一起,而你化身侍御史奔赴河东,最初的目的,亦只是为了拯救她的姊夫。

    除此以外,我还了解到一件趣事,明园本为京邑萨宝何潘仁以重金购置的私产,然而他却很快赔本转让给你,试问你若只是一个初入俗世的女冠,又怎会同时与三姊的两个死忠有如此亲密的关系呢?

    其实,不仅是我,还包括父亲、大哥、柴嗣昌、元吉,我们都看出来了,你这所谓的终南山女冠,就是我的三姊平阳公主!”

    李曜惊出了一头冷汗,咬唇道:“我的确失去了很多记忆,如今想换个活法,难道不行么?”

    李曜无力辩解,甚至有些后悔自己此前多嘴一问。

    她无法改变自己身子是平阳昭公主的事实,迟早会迎来被人当面戳破伪装的时刻,只不过李世民恰恰是她最想瞒住的人,让她感到非常郁闷。

    李世民淡淡地道:“你当然能行,皇帝的女儿,即使再有才华,也没有资格觊觎帝位,何况如今你的身份变成了明昭公主李明真,无异于抛弃了过去的一切名誉和声望,若非如此,父亲和我们三个兄弟又岂能彼此心照不宣地替你隐瞒真身呢?”

    李曜听得这话,情不自禁地松了一口气,原来她一直以来的某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却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李世民看着陷入沉默的李曜,眼中闪过一丝不明的情绪:“说实话,我又何尝不想换个活法?自古以来,功高盖主者大多难有善终,如果我只是一般的勋臣,若想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妻儿,只需适时地激流勇退就行了,可我毕竟是拥有皇位继承权的亲王,大哥宽厚仁慈,那也只是相对你而言,若他登上帝位,绝不会容许一个名望和功绩都凌驾在自己之上的兄弟继续存在,而父亲若执意让大哥做太子,就必须削弱我的权力,瓦解我的势力……所以,某些事情,我根本没有选择不做的余地,如果我行动失败,还请三姊务必记住端午那天的承诺,至于其它事情,就不劳三姊费心了。”

    一席话毕,李世民显然已将李曜当作嫡姐相待,无声地朝她鞠了一躬,这才转身离去。

    是夜,李曜无心睡眠,反反复复回味着李世民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政权更替,派系纷争,永远都是人类历史的主题。

    李世民扬名四海,威震天下,有雄才大略,还有着关东豪族和勋臣集团的全力支持,其势力之强大,对李建成的东宫之位,乃至李渊的皇帝宝座,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这种局势下,武德末年这场父子兄弟之间的恶斗升级,基本已经无法避免。

    李曜此前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些人物命运和事件结局,主要是得益于她对历史进程的预知,可面对史料严重失真且错综复杂的皇权争斗,她就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而李世民这种真正能够推动历史进程的人物,也只是想借用皇帝对平阳公主的宠爱,让李曜充当他在权利斗争中的一道保险而已。

    当然,李曜本来也不想卷入这种充满尔虞我诈的窝里斗,但她一想到“玄武门之变”的惨烈,还是忍不住拿“杨文干事件”试了试水,结果一开始就在李世民面前碰了壁。

    事实证明,她这个穿越者想要搅动风云,掌控天下大势,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月廿六,灵州都督杨师道派人传来军情急报,说是杨文干的军队突然一夜之间全都没了踪影。

    为此,李渊在仁智宫主殿召开紧急会议,待到奉诏前来议事的李世民、李曜、裴寂、封德彝四人入座之后,李渊问道:“情势有变,那杨文干已经藏匿起来,朕担心他会铤而走险突袭凤凰谷,不知在座各位可有应对之策?”

    裴寂率先开口道:“陛下的安全,关系着天下安危,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先加强防范,是以臣建议陛下诏令钱九陇将军领兵前来护驾。”

    李世民振振有辞地接口道:“杨文干敢为狂逆,估计他的下属可能已将他擒戮,如若不然,父亲应当再派遣一将搜剿,儿就不信我们找不到这竖子的下落。”

    李渊看向貌似坦然自若的李曜,问道:“明昭似乎一点都不紧张啊,可有甚么主意吗?”

    主意?李曜现在打定主意置身事外,遂恭谨地道:“明真认同二哥和裴尚书所言,只是统兵人选须得慎选。”

    李渊眉头微微一皱,思量了片刻,问道:“诸位觉得钱九陇能担此重任吗?”

    封德彝道:“平叛如灭火,臣以为陛下应该派遣最知兵事者去执行。”

    李渊和裴寂的目光都落在了李世民的身上,随即君臣二人对视一眼,便听裴寂说道:“德彝说的不错,此事不容拖延,若论兵事,只怕本朝无人能及得上秦王吧。”

    李渊点了点头,说道:“世民留下,我们父子私聊,其他人都退下吧。”

第242章 真是岂有此理!() 
李曜走出主殿没多远,忽然发现封德彝驻足殿门,好似在等人,不由暗自纳罕:“奇怪,这老家伙想干什么?”

    对于封德彝这号人物,李曜不得不多加关注。

    若论当今天下,谁是第一无间道高手,她觉得非封德彝莫属。

    封德彝出身望族渤海封氏,早年曾是杨素府上的幕僚,杨素失势之后,他转投到权臣虞世基门下,江都兵变时,又改为宇文化及效力,武德二年,宇文化及兵败被杀,封德彝随宇文士及一起降唐,两人积极进献计策,很快得到了李渊的重用,后来李渊打算征讨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李世民主动请缨,遭群臣反对,只有封德彝据理力争,对其表示支持,从此获得李世民的信任,武德四年,李世民平定洛阳之后,封德彝担任天策府司马,俨然成了秦王党的核心成员。

    可恰在此时,因李世民私自赐田给李神通,严重暴露了自己觊觎皇位的政治野心,李渊开始着手打压李世民,大力扶持太子和齐王的势力,政治嗅觉极其灵敏的封德彝,自然不愿在一颗树上吊死,再次发挥他那令人叹为观止的依附之术,与东宫暗通款曲,做了太子安插在秦王身边的卧底,其后还因讨的李渊的欢心,当上了检校吏部尚书。

    至此,封德彝已经摇身一变为皇帝、太子、秦王三方的心腹,在明争暗斗的各个政治派系之间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堪称唐初政坛一个奇葩的存在。

    李曜看到封德彝这般诡异之举,顿生好奇之心,于是走到主殿附近的一处凉亭,表面上装作观赏风景,实则在暗中观察主殿门口的动态。

    过不多时,李世民从殿中走了出来,封德彝立刻迎上前去与之攀谈,李曜借助耳力和读唇术,依稀辨出两人说话的内容,就听那封德彝开口问道:“大王和陛下谈得如何?”

    李世民脸上挂起掩藏不住的欣喜,在封德彝耳边附耳低语了一句,封德彝一张老脸立马笑成了一朵菊花,连连拱手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李世民轻拍封德彝的肩头,得意地道:“待杨文干授首之日,就是大局已定之时。”

    大局已定?

    李曜只略一思索,便明白这个四字所为何来。

    若是史书记载无误的话,此前李渊必定是对李世民许了太子之位,否则封德彝也不会如此作态。

    瞧见此情此景,李曜又想到李渊曾有意废黜太子,正是因为封德彝的力谏才最终作罢,不禁心中一动:“难不成这就是发生在‘杨文干事件’期间的事?”

    李曜定定地看着谈笑风生的两人,心绪渐渐波动起来:“自己该不该挥动蝴蝶翅膀,再次尝试改变历史的进程呢?”

    她看得出来,在李世民的心中,若论信任程度,她这个亲姊还远不及百般奉承且屡屡成功献计的封德彝。

    但是,她既然发现了一个可以避免李世民为唐朝开启血腥政变夺权先河的机会,却也不愿轻易放弃心中的执念。

    毕竟某些事情,人总要尽力使其朝好的方向转变,若是改变不了,心里也能坦然面对事实,至少不会因无所作为而感到后悔。

    ……

    ……

    一弯皎洁的弦月高悬夜空,朦胧的月光透过窗棂流泻在床榻上的一对年轻男女身上,营造出一种令人沉醉的浪漫气氛。

    今天李世民心情极好,七年的等待,一年的精心筹备,而今他只需要再进一步,就可以得偿所愿了。

    天一擦黑,李世民如同猛虎扑食一般,迫不及待地把娇妻长孙氏按到床上疼爱起来。

    在李世民远甚平时的猛烈伐挞之下,长孙氏承受不住,很快就昏厥过去。

    李世民龙精虎猛,犹自亢奋难眠,只得披上一件长袍,打算去找其他的妾室再酣畅淋漓地欢好几番,结果他还没有走出房间,突然发觉房内光线一暗,想也不想,迅速从刀架上取下一柄宝刀,随即拔刀指向出现在窗口的一道人影,沉声喝道:“你是何人?”

    “是我。”

    窗外响起了一个李世民无比熟悉的女子声音,正是占据了平阳公主身体的李曜。

    李世民收刀入鞘,还待再问,李曜已经翻窗而入,抢先开口说道:“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你不会介意姊姊过来散心吧?”

    李曜正说着,忽然瞥见静静躺在床榻上的曼妙娇躯,不由微微一愣,轻声笑道:“哎呀,这才刚到戌时,你们夫妻竟然就……”

    李世民老脸一红,忙不迭地打断道:“三姊夜里不请自来,所为何事?”

    李曜认真地道:“我只是过来给你提个建议。”

    “是么?”

    李世民把宝刀放回刀架,不以为意地道:“如今我入主东宫指日可待,三姊觉得我现在还需要你来出主意吗?”

    李曜走到他面前,低声道:“你当然需要,因为你必须当心一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