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惊雷 >

第175章

抗战惊雷-第175章

小说: 抗战惊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平。

    为了尽量控制根据地的通货膨胀,使用内部货币便是一个办法。但这对于国府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杨天风采取了另外一种迂回策略——发行流通券,通过代替货币的流通券来抵挡经济侵略,避免物资外流。

    “既然经济状况还在我们的承受范围,那就尽量不要过于仓促。”杨天风想了想,无奈地叹了口气,“尽量把流通券印得好一些,能用得时间长一些。否则,为防鬼子伪造,就只能不断重新印制新版的,让伪券印制跟不上真券的更新、印制速度。这是土办法,用起来也比较麻烦啊!”

    宗辉结束了工作汇报,告辞而退。杨天风则陷入了长长的思索。

    战争不是单纯的武器较量,如果在这场抗日战争中,根据地没有经济基础的保障,很难说结果会如何。而经济之所以在战争中起到作用,关键是要保障战争时期军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而从更高、更远的角度来看,日本在军事上没有达到击败中国的野心,便想以货币战击倒中国。他们利用伪造的和沦陷区收缴的法币为其在国际市场上大量采购军需物资,控制沦陷区的经济金融命脉。

    而维持法币在沦陷区内的流通,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人们对法币的信心,这对于整个抗战经济的维持,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杨天风不能废用法币,也不想废用。那他就要为维持法币的信用,反击鬼子的货币战出谋划策了。

    而客观地讲,法币作为一种当时尚在少年期的信用纸币,尽管一路腥风血雨、跌跌撞撞,尽管面临着先天不足和内忧外患,但在与日伪币的斗争中还是顽强地站住了脚,使得中国的经济没有完全崩溃。

    (。)

第二百五十三章 综合发展() 
以士兵的数量来考虑部队战斗力的水平,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要不怎么有兵多将广这句话呢!

    当然,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能说是绝对的错误。可这种方法也有弊端,良莠不齐的部队需要的资源就大,而精锐混杂其中,便往往不能得到特殊的照顾,战斗时也容易被别人拖累。

    可从新七军的扩充速度、训练方法,以及组织和装备上看,却会有不同的感觉。尽管整体战力的提升是目标,但杨天风也把资源向精锐倾斜。以特战队为例,为了化装奇袭方便,几乎全部都是日式武器,还配备了短枪,形成了长短双披挂,整齐而又威武。

    但与大多数人的想法和判断不同,特战队装备日械是为了作战方便,而新七军的野战精锐装备的却是清一色的国械。中正式、捷克造、屠倭电锯,再加上霰弹枪、榴弹发射器、六零、120迫击炮等等,起码在子弹上实现了统一化,后勤保障比较方便有力。

    当然,限于枪枝的数量,全部制式化是不可能的。杨天风也只能在营、团单位内尽量将武器的口径统一化。装备日械的部队就只能使用两种或三种枪弹,也配发了捷克造和屠倭电锯,后勤比较麻烦一些。

    正因为达不到统一化,连军工生产也要有不同的子弹生产线。毛瑟弹,六五弹,驳壳枪弹,还要加上正在建造的突击步枪弹生产线。后勤的压力显而易见,如果不是能得到战区拔付的武器弹药,恐怕军工部门便要抛弃其他武器,全部生产子弹了。

    战争中,子弹是最基本的物资,没有子弹,枪还不如烧火棍。杨天风对此是极为重视的,也得到了大后方军工技术人员的帮助。比如重庆第25兵工厂、第20兵工厂的专家和工程师,对子弹生产线的建造帮助很大。

    当然,杨天风提供的适应新工艺的机器图纸和流程,以及改进增强型配方,不仅提高了大后方兵工厂的生产技术的产量,并使枪弹的稳定性大为提高,且对枪膛炮管污染和烧蚀大为减小。

    技术进步,再加上抗战时期的工作热情,产生的效果是明显的。重庆第25兵工厂,自三九年搬迁完毕开工生产,年产子弹量达到了三千三百多发20兵工厂达到了五千四百多万发,都创造了最高的产量纪录。

    而永城兵工厂的子弹生产量也在不断地稳步提高,覆铜钢板的工艺日渐成熟,化工产业的扩张,机器设备的不断自造和购进,以及大量的工人,包括大量女工的招募,为此提供着发展的基础。

    所以,当杨天风接到八路军要购买或换购医药用品和武器弹药的意向时,并没有考虑太多,便提笔写下了第一批物资清单。

    八路军虽然也有军工生产,也能制造子弹,但却是复装,且数量很少。

    正因如此,八路军的弹药奇缺,实在是没本钱打什么大会战,甚至连抵挡鬼子的囚笼政策也力不从心。

    举个例子,百团大战期间,一个步兵团打掉七千发子弹,就被批评大手大脚,浪费子弹。大多数部队的弹药,平均摊到每支步枪上,大约只有三发。到了抗战中后期,如果一挺机枪五十发子弹,一挺步枪二十发子弹,那就是八路军中非常精锐的部队。

    子弹还能够复装,炮弹就不行了,直到四二年,八路军兵工厂才能够制造山炮炮弹,次品率还很高。缴获的数量当然很少,以至于打一发山炮炮弹,有时竟需要旅长级别的军官批准。

    杨天风不仅同意换购医药和弹药,还答应赊账援助,慷慨地给了八路军两门晋造山炮、一门九二步兵炮,每门火炮配弹三十发,并派出二十人的炮兵小队协且作战并帮助培训炮兵。

    虽然八路军早就有使用九二式步兵炮的记录,但由于缺乏专业炮兵人才,弹药补充也无法保证。所以,基本是随缴获随用,用完就埋藏或破坏。使用时间和次数都非常有限,自然也就没什么大的战果。

    既然都是抗日队伍,都在打鬼子,还需要八路军抵挡来自北面的威胁,杨天风自然不吝啬。

    何况,现在根据地内的各项产业有的处于发展期,有的才刚刚创建,比如医药、民用化工、卷烟等等,实在是太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和一段安心的发展时间了。

    尽管鬼子不会给杨天风太多的时间,但战事的烈度小一些,友军的帮助多一些,对于根据地的整体发展还是有利无敝的。

    除了各项产业,还有各种学校的开办。军官、炮兵、特种兵、狙击手、工兵、军医、医护兵特训班,这是直接对军队的。车工、钳工、木工、维修工等技工学校,则是对包括民间作坊在内的产业工人的。

    而直到现在,杨天风心目中一个综合性的根据地才算是铺开了全面建设。能够自给自足,能够自力更生,他的目标可不光是开荒种地,能让老百姓吃上饭而已。

    毫州古城。

    经过挖掘扩建,位于老城区地下的曹操运兵道已经拓展到了两千多米,分流过来的兵工厂的机器设备在地下和地上的车间都已经安装完毕,生产工人也招募齐全,开始进行培训,工厂也在逐渐开始生产。

    城内靠着南城墙处,是正在建造的炼钢厂,下面直通运兵道。有城墙和运兵道提供防护,安全性很高。

    煤化厂则设在城外,依托着运兵道延伸至效外的出口兴建,必要时可以把运兵道当防空洞使用。而且,工厂周围是树林,提供了不错的隐蔽和遮护。

    除了迁移分流,军工、煤化等产业还按工序进行了细化分解,一些简单的生产被剥离出来,单独建厂,并增加数量复杂高级的深加工则采取更严密的保护措施,减少了不必要的生产后,提高工作效率。

    这样一来,粗加工的厂子多了,基础材料的生产量便能成倍增长,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制造生产水平,并为新产品的推出奠定基础。

    比如在毫州的煤化厂,计划建设的粗制工厂便有三个,主要生产煤焦和煤焦油。而高级的加工厂则计划建设两个,其中一个便是现在城南效区,已经完成大部建设工作的第二厂。

    杨天风靠在椅子里,不停的奔波,长期的熬夜写作、设计,殚精竭虑的思考,再加上这次连续的日夜工作,使他的神色颇显疲惫。

    “把鸡蛋水喝了。”赵雨柔端来一碗刚冲好的鸡蛋水,有些心疼,但脸上却不想露出关怀的神色。

    杨天风接过来,慢慢地喝着,若有所思,或者是神游物外,反正是眼神略显凝滞。

    赵雨柔沉默了一会儿,没话找话地打破了沉默,“蒸汽加热反应釜制造成功,合成橡胶便能大量制造,你所说的胶底单鞋和棉鞋便能供应部队了。”

    杨天风的眼珠一轮,看了赵雨柔一眼,抿起嘴角,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这是良好的开端,以后增加反应釜,提高产量,就会比较顺利了。”

    原来煤化厂实验室有个反应釜,但那是为化学实验或教学用的设备,大规模生产肯定不适用。所以,杨天风根据头脑中的资料,自行设计了一个十立方米的蒸汽加热反应釜,能够完成聚合、缩合、硫化、烃化、氢化等化学工艺过程。

    设计对杨天风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制造却比较麻烦,近两个月的时间才由兵工厂的机器设备加工完毕。运到毫县后,两日两夜的组装调试,又利用已经搬迁来的机器设备对不合适的零件进行修整加工,今天才算是总装完毕,并进行了第一次试生产。

    尽管还有些小问题需要解决、改进,但总体上已经算是成功了。正如杨天风所说,第一步是艰难的,但迈出去之后便会顺利,甚至能够健步如飞地发展。

    就目前的国内状况,战争的影响造成了物资匮乏,且愈演愈烈。不仅是军用品,民用品也样样都缺。杨天风一方面想利用民用养军工,一方面也能抵制日本轻工产品、方便民众生活,还有一方面则是改善部队的装备。

    比如马上要大规模生产制造的乙丙橡胶,不仅先进1955年美国人合成,而且所使用的是乙烯、丙烯这两种最简单的单体,且结构与天然橡胶基本一样。虽然所使用的催化剂也称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聚合异戊二烯比较复杂,但用量少,对于大规模生产极为有利。

    什么轮胎等大型橡胶制品的制造先不说,士兵竟没有胶鞋,没有雨衣,这令杨天风有些难以接受。

    而在当时,别说穷八路了,连**也基本上是穿草鞋和手工布鞋。甚至赴缅甸做战的**精锐中国远征军还是穿着草鞋,后期才由美军发放胶鞋,替换下他们的草鞋。。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姐妹夜谈;全民动员() 
拉小手、摸脸蛋儿,有时还能搂一下。杨天风知道和赵雨柔的关系总有水到渠成的时候,倒也不心急。

    身旁佳人在卧,虽然碰不得,但柔声细语,稍微地温存一下,还是能够放松身心的。杨天风可不是那种无女不欢的人,这边孟秋兰刚怀孕,那边就要把赵雨柔收进房。

    “有了身子就招摇,看把你美的。”杨天风伸手抚着秋兰光滑的肚皮,笑道:“这要挺起来了,不知道你能嚣张成什么样子呢?”

    孟秋兰把手放在丈夫的手上,满足地直哼哼,“女人还不就图这个,嫁人、生娃、当娘,再看着娃长大。本来想着没这个福份儿了,天天强装笑脸,心里可苦着呢!”

    “现在不就好了。”杨天风有些心疼,把胳膊伸到女人的颈下,让她枕着,也靠得更近,“等孩子生下来,过了百天,咱们回趟涡阳。”

    “嗯,让咱娘知道杨家有后啦,让咱娘保佑孩子没病没灾。”孟秋兰顺着话茬说着,把男人的手拉到胸前,紧紧贴着。

    。

    “还真把自己当老大了。”赵雨情在房中斜倚着被子,一脸的忿忿不平,“杨家什么臭规矩,生个儿子就了不起啊?哼,她肚里的肯定是个丫头。”

    赵雨柔正在翻阅杨天风留下的书稿,本来也有些情绪,却被妹妹孩子气的话给逗乐了。

    “丫头,呵呵,你不是啊?姐不是啊?”赵雨柔笑道:“别人重男轻女,咱们女的也要这样啊?”

    赵雨情翻了翻眼睛,也噗卟一声笑了起来,笑完才开口说道:“我不是为姐着急吗?无论相貌、出身、学识,她哪点比得上姐姐你呀!”

    “杨天风也对我说过,家里无大小,不搞封建的那一套。”赵雨柔沉吟了一下,说道:“再说,我和杨天风到底会发展到哪一步,也不好说。现在争,倒象是吃醋耍泼,好象非他不嫁似的。”

    赵雨情轻轻撇了撇嘴,觉得姐姐就是嘴硬,从旁观者的角度,她觉得姐姐和杨天风的关系只会越来越亲密。因为,杨天风有着神秘的魅力,渊博的学识,幽默的谈吐,这样有本事的男人,女人会不喜欢?

    “姐,我侦察了些日子,终于有了些眉目。”赵雨情凑到姐姐跟前,调皮地把文稿盖住,笑嘻嘻地说道:“我讲给你听啊?”

    赵雨柔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好吧,就听听你这个大侦探的线索。”

    赵雨情吐了吐舌头,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路,又象是在卖关子,缓缓说道:“根据琬儿、娟儿的讲述,我找了杨家的几个老佣人了解情况,毕竟琬儿、娟儿是后来的吗!从他们口中断续的描述,我拼接整理,发现杨天风的改变应该是在与你拜堂成亲后开始的。也就是你用什么东西把他打昏,又养了好些日子才康复之后。嗯,因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

    赵雨柔瞅着妹妹的样子,故意闭嘴不问,就等着她自己说出来。

    “一点也不配合。”赵雨情嗔恼地推了一下姐姐,“你故意的,觉得我肯定得不出什么有道理的结论。”

    赵雨柔笑了起来,搂住妹妹,哄道:“逗你玩呢!我妹妹多聪明啊,快说,姐姐都等不及了。”

    哼,赵雨情用鼻音表示不满,但还是接着说道:“我认为姐姐这一下子,把他打开窍了,以往的记忆呀一下子全想起来了”

    哈哈哈哈,赵雨柔实在忍不住了,搂着妹子笑得开心无比,边笑边断续地说道:“还,还开窍?我,我觉得,觉得开瓢倒,差,差不多。”

    赵雨情额头浮起无数黑线,坚持了一会儿,也忍不住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