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338章

明末汉之魂-第338章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红旗军”的进攻,守军绝大多数一哄而散,阿哈都乐滋滋归顺大明。

    这不奇怪,建奴横征暴敛,从来没有把奴才当人看,对待汉人阿哈如此,对待高丽奴才更加残酷。

    “红旗军”善待投降的阿哈,至少会给他们吃到两餐八成饱,也基本上不打骂。

    就这样,直接导致成千上万的阿哈心甘情愿为“红旗军”服务,太多重体力活儿被他们承担。

    鸭绿江方面军拿下义州当天继续往北攻城略地,与此同时水师陆战队已经在沈明、俞飞等等将领指挥下乘坐平底内河帆船一直航行到难以通行处上岸继续往北。

    两万左右水师陆战队的任务是把通往东边能够发现的道路全部截断。

    预估出多铎撤退的路线在山区结硬寨准备打呆仗,在有坚固的山寨可凭的情况下,匆匆撤退至此的满蒙骑兵需要突破由水师陆战队一营人马驻防的地区根本做不到。

    不是水师陆战队武神附体,而是满蒙骑兵不可能拥有攻坚器械和火炮,在遭遇弗朗机小炮和两三千杆自生铳、米尼枪的打击下发动进攻跟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朝鲜山多国穷,路况可想而知,有了事先侦查过的“红旗军”刻意破坏,工兵在显要处选择几个炸点崩掉一段山路只需半天功夫。

    如果再要疏通这段道路忙上一两个月都大有可能,这还得是在有技术的工兵指挥下,否则一味地蛮干不仅仅无法提高效率,还会面临太多伤亡事故。

    平壤城内留下的守军将佐们绝大多数来自于登莱叛军,高丽兵也是跟着他杀人放火了三四年的存在,这些人手上的血案不计其数。

    孔有德懂如何守城,知道最大的隐患就是内部哗变、断水缺粮。

    留在平壤城内的人少了,只有军民六万,但是拥有战斗力的军人达到足五万,粮食能够维持一年的需要。

    平壤外围防线里挤了十余万军民,这些其实都是孔有德不信任准备抛弃的人,驱赶他们出城甚至于没给一粒粮食。

    姜新当然不会得到信任,他接到的任务是带着几千军民守卫城西一段战壕。

    而周洪谟、杨华征等等家小在盛京的将领都被孔有德获准带着家丁和嫡系进入平壤守卫城池去了。

    见孔有德撤得干脆连督战的家丁都不留,姜新心里腹诽,他认为事已至此抵抗是不会有胜算的,何不如献城投降赌一把征虏大将军法外开恩!

    “红旗军”一亮相建奴、鞑子就跑了,恭顺王就龟缩进平壤城,城外防线的军民怎么可能还肯做炮灰?很快姜新身边就有了曾经联系过的几十将佐。

    举手投降是必由之路,原本以为还能够临阵倒戈得些战功的好事貌似没了指望,因为第二道防线里即便有不愿意归降的将佐此时也知道大势已去。

    他们不可能阻止大军集体投降的趋势,即便有个别将佐脑子坏掉了,想负隅顽抗,麾下也不可能追随。

    姜新派遣窦快带着三十人跑步去开城方向寻找“红旗军”,没办法他们这里连一匹骡子都没有,所有的大牲口都被孔有德的家丁牵进了平壤城。

    上一次在汉城外的壕堑网里等待投降之时姜新见到了炮火纷飞,至今还心有余悸,炮子不长眼,万一被误伤了岂不是太冤枉?

    他千叮万嘱窦快,一定要在见到“红旗军”之时说明白了平壤城外没有抵抗,所有的军民都在等待投降,请求“红旗军”千万不能依旧采取炮火开路。

    率领大军攻击前进的黄汉收到了两个消息,一好一坏。

    好消息是姜新派窦快带人送来的,得知平壤城外围将要不战而下,届时会接受十余万军民投降,也得给这十余万人提供口粮。

    姜新还报告了现在是孔有德驻守平壤城,多铎已经离开平壤往北而去,如今平壤防线的马匹绝大多数被多铎带走了,平壤城内的战马都不足一百匹。

    多铎是否能够跑掉,就看宋鹏飞、孙传庭、陈奇瑜等等苦心布置了小半年的大网是否行之有效。

    可以肯定孔有德是煮熟了的鸭子飞不了,因为即便孔有德有能打的家丁不下于七八百,嫡系人马不会少于三千,然并卵,他们绝大多数人没有了战马往哪儿跑?

    凭借不足一百人骑战突围,遭遇“红旗军”一个百总都有可能全部被击毙。

    骑兵冲击全步兵军阵之时计算战斗力不是有一个算一个。

    在战斗力不变的情况下,步兵在旷野跟骑兵遭遇之时如果没有来得及修建坚固工事。

    三千对三千,“红旗军”步兵肯定会被冲垮,最后有可能全部战死,敌军伤亡应该在一千左右。

    一千对一千,胜负就难以预料,即便“红旗军”遭遇失败,也可以预料敌军战损会超过七成。

    一百对一百,“红旗军”步兵完全能够取胜。

    总而言之,骑兵冲击手中只有单发前装枪的步兵军阵,在对方不具备有效遏制骑兵速度手段的情况下,越是大兵团作战,骑兵越能够取胜,小打小闹,获胜方就是热兵器步兵。

    得到的坏消息是六百里加急外加快船日夜航行送达。

    七月二十五日,济尔哈朗、阿济格率领一两万八旗子弟兵伙同四五万外藩蒙古轻骑兵杀入延绥镇。

    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此时正在汉中南的山区跟再次化整为零的流寇捉迷藏,边关兵力更加不足,导致满蒙联军连下七八座城池和堡垒,伤亡军民数万。

    其实这一次建奴只不过出动了一万五千正规军,因为满清在相应崇德皇帝号召大炼钢铁需要壮劳力多多益善,所以大部分披甲人没有带上包衣奴才随军。

    因此这一次建奴出兵是携带奴才比例最少的一次,总共只有包衣五千人。

第七百六十五章:双重祸害() 
济尔哈朗和阿济格早在四月中旬就来到了大草原。

    他们没有急着赶路,而是寻找蒙古部落命令他们出兵参与劫掠明国,并且强调这一次不管蒙古人得到多少缴获,都归蒙古人自己所有。

    迫于建奴淫威,一路上遇见的鞑子部落都不敢拒绝出兵,这家几十、那家几百、大部落出兵几千。

    济尔哈朗和阿济格兜着圈子在大草原走了三个多月终于使得协同作战的蒙古人达到四万余,其中就有鄂尔多斯孛儿只斤·额磷臣的人马一千五百。

    额磷臣没有亲自领兵追随建奴入关,委派他的弟弟都哲类统兵。

    此时的鄂尔多斯部没想到他们一直被“红旗军”第一猛将憨子惦记着,不仅仅没有防范意识,还利令智昏派遣一千五百族中精锐远去延绥镇搞事情。

    黄汉得知情况发生了变化决定按照原定计划不受任何干扰,派遣信使去山西传达命令,要求憨子、杨大年等等将领在加强守卫的同时按期执行消灭、驱赶鄂尔多斯蒙古人的秋季攻势。

    强调陕西哪怕打翻了天,“红旗军”都不必派遣一兵一卒支援,防止被流寇截获,也不必往陕西千里运粮,可以大量收留从陕西跑出来的流民。

    黄汉此时庆幸自己当机立断从陕西撤离“红旗军”产业和大量工作人员,否则这一次被流寇和建奴双重祸害。

    西安城是否守得住真说不好,因为历史上的西安城就是被李自成夺取建立了短命的“大顺”朝。

    很明显建奴选择这个时间段去陕西搞事情,目的就是联合流寇。

    历史上建奴没有跟流寇联合,而是巧妙的利用了流寇,并且多次在流寇面临灭亡的紧要关头出兵打入关内,使得大明顾此失彼,导致流寇死灰复燃。

    现如今建奴明火执仗杀奔油水不大的陕西,其目的昭然若揭。

    关键是流寇愿意跟建奴联合吗?

    黄汉认为流寇的头领没有民族认同感内心里根本没有华夷大防,他们接受建奴的帮助,接受建奴给出的官职十有八九。

    还有一点很重要,崇祯十二年前的流寇没有形成气候还属于一盘散沙,不是到了崇祯十六年的李闯贼时期。

    那时的闯贼有了政治纲领,杀了曹操罗汝才、革里眼贺一龙吞并了这两股流寇,又夺了洛阳取了开封拿下西安,这三座城池都是历史上的的帝都。

    自我膨胀得无以复加的李闯贼有了理想,认为他这个长相猥琐、瞎了一只眼、生不出子女的人渣会成为开国皇帝。

    很明显建奴、鞑子肯定释放善意刻意拉拢流寇,坏事做绝的流寇被具备兵力优势的洪承畴部打得东躲西藏,此时获得了救命稻草肯定会抓住。

    洪承畴命苦啊!松山战役由于黄汉横空出世不可能有机会打,但是他有可能面临被流寇主力和满蒙联军的夹击,是不是会被建奴活捉当汉奸还真说不好。

    平壤防线马上就被突破,届时又会有至少两千万亩耕地到手,大量移民必不可少。

    黄汉可不管大明是否雪上加霜,发布命令撤空洛阳、开封等等黄河之南二百里内城池的“红旗军”产业和工作人员,只留少量旗卫暗中活动,命令河南军情处的据点从开封迁移到襄阳。

    “红旗军”撤离陕西没多久不仅仅流寇越闹越凶,建奴、鞑子还打了进来。

    此时又在河南玩大撤退,估计会吓坏当地九成九的官宦,估摸着城里主动跟着“红旗军”撤退的老百姓会达到三成左右。

    从河南撤退相对于陕西,花费的成本少了许多,因为到达襄阳后就能够走水路,就能够获得粮食补充。

    秋收在望,由于加大了水利设施投入,今年没有遭遇重大灾害,预计襄阳、南阳屯田的收成在能够确保屯民和驻军的需求后还会有至少两成结余。

    有了自产粮食省去了几千里运粮,效率大大提高,成本急剧下降。

    黄汉鞭长莫及,现在先不去管其他,破了平壤活捉孔有德才是最要紧的。

    盛京,红歹是已经多次否决了多铎要求换防的折子,并且给他增兵三千,已知“红旗军”要来攻打平壤防线,可是从四月份一直等到七月底都没动静。

    眼看着远征延绥镇的济尔哈朗和阿济格就要动手了,崇德精神放松不少。

    八月八日,济尔哈朗派遣的信使送来了好消息,满蒙骑兵人马接近六万一鼓作气杀入延绥镇边墙当天就连下三座堡垒一个县城,第二天又夺取三座城池,得到了大量缴获。

    红歹是刚刚高兴了半天就被平壤传来的坏消息破坏了好心情,恭顺王孔有德密奏,豫亲王在发现“红旗军”发动攻势之时已经在八月二号撤出防线三十里安营扎寨。

    如今孔有德守卫平壤城,他请求主子命令豫亲王在“红旗军”攻击城池之时发动一万三千满蒙骑兵袭击“红旗军”后路。

    请求主子在平壤守军坚持到十一月的情况下,火速派遣骑兵踏过冰冻的鸭绿江来救援。

    孔有德的奏疏言辞恳切,他没有立刻请求援军。

    而是相当于表态自己先拿出态度顶住“红旗军”三个月的进攻,然后再请主子派遣骑兵来解围。

    他知道红歹是不是浪得虚名,也是长在战马上的君主,当然知道满蒙骑兵的优势,知道他们最适应在什么气候条件下作战。

    红歹是真的很精明,见孔有德汇报了多铎在平壤的布防情况,立刻意识到十五弟不肯死战,想见势不妙拔腿就走。

    好不容易把多铎送去了朝鲜跟“红旗军”拼消耗,怎么能够让他轻轻松松跑回来?

    红歹是派遣心腹巴牙喇甲喇章京钮祜禄·超哈尔率领三十葛布什贤超哈前往多铎军中传达圣旨。

    不许多铎率领人马撤退,必须在平壤外线游弋寻找战机给予攻城的“红旗军”痛击协助恭顺王坚守平壤城。

    命令超哈尔传达圣旨后暂时不回盛京复命,而是随同镶白旗作战。

    目的不言而喻,如果多铎擅自逃跑,超哈尔就会宣读密旨捉拿豫亲王,并且接管一万三千满蒙骑兵的指挥权。

第七百六十六章:逼退() 
派出了超哈尔后,红歹是做两手准备,因为接下来不外乎出现这几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性是,孔有德顶住了“红旗军”的攻势,真把战事拖入严冬,那么红歹是准备集中使用所有能够机动的骑兵亲自去平壤跟黄汉拼个你死我活。

    但是这未免太乐观,说实话,红歹是压根儿不相信孔有德能够守卫平壤超过三个月,如果他能够坚守一个月都让崇德刮目相看。

    崇德已经打定主意,只要守卫平壤的将领撑住一个月,即便最后还是丢了城池都不予处罚,更加不会祸及家小。

    另外一种可能性是,平壤没几天就丢了,“红旗军”全取朝鲜眼看着就会渡过鸭绿江,届时离女真人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不远了。

    那里虽然地理位置并不重要,但是政治意义非同凡响,到了这个地步清军不得不在赫图阿拉东的山林里跟“红旗军”进行恶战。

    最好的可能性是由于济尔哈朗、阿济格打得很,大明无法招架,只能抽调“红旗军”行军几千里救援陕西,估摸着一来一去一年时间就会没有了。

    多出一年时间,大清国会多出三五百门重炮,那时候也学着明军在城墙上架起大炮守城。

    攻击城池的“红旗军”会面临重炮轰击,还会在队列混乱之时遭遇满蒙铁骑突袭。

    这就是红歹是苦思冥想出的破敌良策,他曾经多次指挥攻打明军城池,明军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死守不出,全然挨打,主要原因是明军战斗力不行。

    而红歹是骄傲的认为,只要大清军炮火能够压制住“红旗军”火炮,满蒙骑兵就完全能够破阵杀得“红旗军”血流漂杵。

    不管什么可能性,崇德都需要大炮,没有大炮唯有等着挨“红旗军”的炮击。

    问题是成功铸造的大炮至今为止只有四十门,到了十月份才达到八十门,接下来由于天气寒冷无法继续铸炮,唯有等到明年春天才能够继续。

    红歹是亲眼见识过宁武关下的那一场战斗,他自认为如果盛京遭遇“红旗军”攻击,他也可以组织一次那样的反击战。

    他知道明军那一种转运方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