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上品卿相 >

第15章

上品卿相-第15章

小说: 上品卿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家人的对话也让周围的人知道是玩笑,倒也没有责怪,他们的身份明显都是中低阶层,对能看到士子与女眷开玩笑到也算是乐事,甚至有些人还琢磨着回去给家里讲讲今日的见闻:那王家的小公子不但学识高超,便是连人也喜好开玩笑,平易近人,才是真名士风采

    只是,就在众人开心一笑,并没有将王凝之所言当真之后,一个突兀地声音响了起来:

    “叔平公子所言怕是不真吧,便是真心没个老妖怪,那也有个小妖怪。”

    王凝之差异地转过身看去,见是一穿着绿裙的美丽女子,正含笑看着自己,听语气不像是故意来找茬的,只是有些疑惑,不知道这女人说这些有何用意:“姑娘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就刚才叔平公子的风采,便像个小妖怪一般,在场也没有几人敢指教。”女子嗤嗤地笑着,指着窗外的一群锦衣之人说道,“叔平公子,我家郎君有请。”

    “你家郎君是谁?”王凝之问道。

    “琅琊王。”

第二十三章 来自郡守的威胁() 
中午的阳光并不强烈,慵懒的洒落下来,穿过并不算浓密的树木枝杈,落在地面上,勾勒出一种杂乱的斑驳美感。

    一大片斑驳光影之下,距离院落不远,算得上栖霞观向外延伸的亭台,两边环绕着一条狭窄的人工溪流,阔口身矮的小碗顺着溪流缓缓流淌,正是曲水流觞,一些打扮如绿裙女子一般的美姬不断地忙着给亭台的主人递送清冽可口的佳酿。亭台内的锦衣公子怕是自持身份,并不与院落周围零散而坐的士子同坐,而是端端正正的坐在亭台里面的席子上,因为现在并不需要听辩论,正在下着围棋。

    王凝之被绿裙女子接引入座,还未坐稳,便被周边的人开玩笑调笑了刚才的“咬狗”趣闻,却并非故意找茬,这点他自然看得清楚,想来是真心想交朋友,便也相应地对答几句一番谈话下来,亭台里的人物身份他就有了准儿。

    人并不算多,真正能说得上话的也就只有琅琊王司马奕以及栖霞观的郑青峰郑观主显然,今日参与此次辩论身份最高的便是这琅琊王司马奕,以至于连那些远道而来的上清派道人都被郑青峰甩到一边。

    司马奕是个年轻人,与王凝之年岁相仿,虽然品貌端正,却没有后世电视剧中那般帅气,倒也不怪他,想来拥有琅琊王这个封号的人不少,估计电视中演的并不是这个。

    手执一颗白子,悬在半空中犹豫不定,司马奕说道:“最近听闻不少有关叔平的传闻,本不以为真,我还估摸着是谁胡乱传闻,如若真有及冠之年便著书立说的,怕也是妖孽一般的人物今日一见,着实让我吃惊。”

    郑青峰在对面带着笑意,却也不催促司马奕落子,反而帮衬着调笑着王凝之:“咬狗之说若流传出去,日后便要多一个骂人的趣话了。”

    “这才叫一骂成名。”那个绿裙女子名叫阮琴,是司马奕小妾,却也能插得上话。

    亭台中的人与前两次聚会之人不同,说话并没有盛气凌人之感,平易近人,就像是与身边亲近之人谈话,王凝之随口接过话头:“这名声可要不得,恶名,说实话还不如别人夸我长得好看。”

    阮琴就嗤嗤笑了起来,指着司马奕说道:“叔平公子不用怕,有郎君再次,还用担心传出去恶名?”

    “哦?”王凝之有些惊奇,司马家虽然贵为王族,实际上却连四大家族都比不上,王爵的名号怕并没有多大用处,但听阮琴的意思,这个司马奕很有能耐?

    司马奕是琅琊王,王凝之只熟悉“琅琊王”这个称号,但对司马奕这个人物并没有印象。

    郑青峰脸上带着一丝深意,小声说道:“叔平还不知道吧,延龄如今的身份,除了琅琊王爵位之外,还有便是会稽郡新任中正能得延龄看重,自然不必担心恶名。”

    司马奕啪嗒一下落子,对郑青峰泄露身份之举并无不满,却也是笑骂道:“拿针线给你嘴缝上,总是漏风。”

    中正官这个时代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对于中正官这个官名王凝之并不陌生,在王家之时,他早就从丰收的碎碎念中听到过,王羲之曾经有意联系会稽郡的中正,好给自己做官铺铺路,只是前身并无为官之意,只能作罢。只是他现在也只想在家中做个清闲的教书先生,对于官场并不想向往如今不比曾经,曾经的他,为了过得好必须得奋斗,便是得到了一切也不能轻易松懈,上位者的脚下总是层层尸骨,仇人不多却也蛮有威慑力,逼得他时时刻刻将所有精力投入其中。

    现在却不同了,王家这么大的家族,就算他什么也不做也不至于饿死。

    收租过日子多么潇洒。

    “我这不是给叔平走走后门得,算我白说,一看叔平的神色我就知道他对此并无兴趣,想来也是,大才之人必轻视庙堂。”

    王凝之急忙推脱:“我可没有轻视的意思,只是我一向懒散惯了,如果真被官职束缚,担心做不好的同时也弄的自身不痛快,其实我本身还是非常仰慕做官之人,尤其是真心为民的好官。”

    司马奕点头赞叹:“这才是正确的想法,如今很少有人能这样想了,真正有能力的人谈玄隐居,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出仕,在为如何安民,如何兴邦,如何北伐四处奔波我等便是不如庙堂,却也不必轻视他们。”说到这里,司马奕吃掉一颗黑子,停顿一下,然后抬头盯着王凝之,有些严肃,说道:“我虽然来此不久,却也听说了一些事,不知叔平可有所准备?”

    “何事?”王凝之问道。

    “在会稽郡边缘有一处流民军驻地,军帅叫做许恒,他的儿子就是当日与你有过冲突的许琏。他们因为姓许,与郡守许慎关系密切,平日里私交走动频繁,但是因为你被绑架之事,逸少求助了不不少人施加压力,听闻他最近的日子并不好过只是许慎此人,心眼极你还要注意别被他报复。”司马奕提醒说道,有些地方他不便明说,却也足以让王凝之听明白。

    王家虽然有衰落之势,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被看重的字辈在郡守的地盘中被人绑了,关键郡守还与绑匪关系密切,如此种种足够许慎喝上一壶。

    王凝之心中一动,对司马奕好感大大提升。

    如今他算是搞明白了,这司马奕的王爵琅琊王称号是在前任琅琊王继任成皇帝之后才被赐予的,而前前任也是皇帝,便意味着如果当今的皇帝依旧没有子嗣,他就被当做第一继承者来对待,很有可能是未来的皇帝。只是这话不能确定,谁也不知道现在的皇帝能活多长时间,总不能人家还活着就诅咒人家早死因为这个身份,司马奕身边总是少不了聒噪谄媚之人,如今来这边,怕也是求个清净。

    基于这个身份,司马奕的话可信度很高,让他不得不信,便当即谢过,表示自己会当心。

    接下来他们又谈了不少事,不过涉及政治的话不多,如此个逍遥场地,总是谈论政治很煞风景,况且司马奕这个人在王凝之看来性格有些软弱,并不适合政治,只是身份特殊,身不由己。但足以让王凝之长些见识,一直以来,与他亲近的除了家人便是经常跑腿的小厮,他的真实身份不为人知,与亲人说话也有些忐忑,担心会暴露出与前身不同之处而被怀疑,这样那样的顾虑终究让他的视野只局限于王家周围,对这个时代理解不深。

    如今与代表宗教和代表政治的人物谈论,说得多了,总能从只言片语中得出想要的东西这个本事他还是有的。

    这里进行了大约一局棋,郑青峰就一边感谢王凝之一边离去,他作为辩论会的举办者,自然不能缺席,下午的辩论已经开始了,只是王凝之终究没有兴趣。

    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将流民寨的那群人托付给栖霞观,如今目的达到,他继续在这里待着也没有意思,便与何氏商量了商量,向司马奕告辞,准备离开这里。

    只是在走之前,琅琊王司马奕却对他小声说道:“叔平若有为官意,一定要来找我,这个后门还是可以开的。”

    与王凝之面对面坐着,看着他皱着眉头沉默不语,何氏不敢出声打扰,便只能玩弄着白嫩的手指,有些无聊。

    这是回家的路上,因为王凝之的身体素来体弱多病,与王玄之相似,何氏不只是因为丈夫的原因对此颇为关心,倒也不至于为了避嫌让王凝之在路上行走,这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但何氏并不清楚那个琅琊王与王凝之说了些什么,上车之后的王凝之一直皱着眉头在想事情,模样与郎君思考问题处理家务时的模样相似,终究是亲兄弟,有时候她也恍惚,尤其是在王凝之长大之后,怎么看都像是王玄之的翻版以前性格固执迂腐,看起来像个老成的少年,如今倒是有了变化,与人交流也温和了不少,更会开些玩笑,偶尔在与人辩论还会露出一丝让人生畏的气势。

    “嫂子,大哥平日里都要处理哪些事情?”一直沉默的王凝之突然开口问道。

    何氏愣了愣,不知道王凝之怎么会突然对这些俗事感兴趣,但她身为王玄之的枕边人,有时候也会帮衬着,对此倒也熟悉:“田庄的收租、部曲的军备以及庄园里的琐事,多少都由你大哥处理,只是有时候事情多了,那些容易处理的琐事便会交给我来做。”

    “部曲么?”王凝之悠悠地说道,脸色逐渐恢复平静,盯着何氏说道,“嫂子,你回去之后可与大哥说一声,让大哥好好养病,这些事情我倒是可以帮把手,反正我平日里除了教书也没有事做。”

    “也好”何氏答应下来,只是心中更加惊疑。

    二郎是彻底转性了?

第二十四章 一定会有的() 
王羲之这一脉,并不善于养兵,部曲多与佃农混合,由于接触战事较少,基本上都在农忙时从事农耕,娶妻生子,也就是所谓的家生子,算上所有的青壮年男子,也就一百多人,这个数量不算多,却也足够用。

    王家是个大家族,开枝散叶,支脉旁系很多,虽然王导已然去世,但显赫的大家族却依旧让众多小家族难以望其项背。正因为如此,王家子弟出门,除了贴身小厮、婢女之外,很少会有带侍卫但经过王凝之这个变故,如今王家人出门都要带上侍卫,由于郗璿担心,更是直接给在外游学的王涣之、王肃之送过去一群侍卫,生怕再被人给绑了去。

    不过多半是白担心了像许琏这样娇生惯养出来的做事不想后果之人,并不多。

    将流民寨的那些流民给栖霞观送过去,安排妥当之后,王凝之的生活又恢复了悠闲,平日里也就在早晨讲课,和学生相处比较愉快。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也有了相应的具体印象,不像一开始那样两眼一抹黑,兄弟几个全都是“王什么之”这样的名字,要记起来着实不易。

    王涣之和王肃之两个稍大点的弟弟,也就在自己新婚的那几天在家里,如今再次出去,听说教授两个人的老师是谢安,谢道韫的叔父,同时也是王凝之心中这个时代印象最深刻的人之一妹妹王孟姜,也到了要出阁的年纪,只是还没有说好亲事,平日里来求亲的人倒是不少,只是心气儿较高,一直拒绝,如今依旧在学堂停课,性格比较安静,与郗道茂的活波可爱不同剩下的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年龄还继承了王羲之的外貌以及才华,小小年纪就显示出聪慧,只是性格各有不同

    一到上课,他们会认认真真地听课,下了课,王凝之便会被他们围住,聊会儿天,问话的多是小姑娘郗道茂,只是碰到某种需要讨论的话题,其他几个也会参与进来相比较而言,王献之就比较沉默寡言,这个后世王羲之最出名的儿子,与之并称为“二王”的小弟,倒也确实和传闻一样,沉默却聪慧,一个人的时候会选择练习书法,在这点要比王徽之和王操之好得多。

    曾经的性格如何,王凝之只知道别人评价是迂腐而固执,好在现在的他慵懒又被动,如果是无关紧要之事并不会主动去做,倒是与前身有些相像,就算有些出入别人也会认为是成家之后成熟了而已他这与世无争的惫懒,却意外地能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尤其是郗道茂和王献之,就如同两个小跟屁虫,每次在他出门的时候都会跟着,也不知道是本想出去玩耍,还是惦记着他的故事。

    与谢道韫的关系,却是亲密了许多,不至于像一开始那般冷淡,说的话多了,倒是类似于交心,至少相互的排斥性正逐渐消失。夜晚休息的时候,谢道韫不再紧张,会褪去外衣,只穿着单衣钻进被窝,彼此适应了彼此的存在之后,睡觉便不会觉得别扭,入睡前会说些悄悄话,有时候睡熟了,两个人的身体互相接触,抱在一起,第二日起来后却又是另一种妙不可言的风情

    然而,那日道观一行,琅琊王司马奕的一番告诫,他还是记挂在心中,有人威胁到自己,如果不做些防备,与他的处事原则不符。

    王玄之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不见好转,平日里兄弟姐妹几个有空了总会往这边跑,在外游学的王涣之和王肃之也会搜寻一些偏方,有能力的更是请了不少大夫,只是感觉时好时停,断断续续地服药中,整个人日渐削瘦,眼看着家中的杂物也无法管理,更不用说兼顾到官职的本责。

    何氏更是紧张,但小妇人也没有办法,总会在丈夫昏睡的时候默默在床边盯着丈夫,一边掉眼泪。但在其他人来的时候,却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她倒是记得王凝之那日交代的话,对王玄之说了之后,王玄之也很支持,在王凝之来了之后会教导一下,同时与王羲之商议着,将部分杂物交给了王凝之。

    其中就有部曲的管理。

    只是原本的管理方案比较混乱,佃农与家兵混散着,由于没有战事,甚至出行连侍卫都不带,便是家兵都逐渐沦为佃农,让王凝之接过来颇为头疼。

    这一百多人中分出去一些必须照顾农事与担任侍卫,剩下的大约七十多,他考虑了良久,还是决定挑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