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启 >

第8章

大明天启-第8章

小说: 大明天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步时使用,也觉得身体轻了不少,用力少了很多,这样跑步不仅速度提高,而且耐力增加,原来跑两刻钟就累得不想动,现在还觉得行有余力,看来少林功夫果然名不虚传。

    在一次为媞媞补充零食的例行外出中,他又来到了万书坊。首先在兵书部没有看到什么新书,于是到别处看了下,结果看到一本王文成公全书,是王阳明的书。翻开看看,书分三卷,第一卷是传习录,随便看了几句,觉得有些意思,就买了回来。

    练功之余,又多了一本书可以看,倒是合了文武之道,一张一驰的道理。很快,他就被这本书吸引住了。王阳明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看法,比如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这种说法使得他对大学的解释与现在流行的朱熹的解释有很大的区别,朱子认为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则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而他认为这两者便是一体。

    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和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他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看到这里,他不由得拍案叫绝,前世听人说过知行合一,现今才知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思想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读书的时候老师说唯心主义是错的,但从这本书来看,唯心主义其实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再说难道在明朝宣传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理论,第一说不定会被人视为邪说,第二自己本来也不明白到底唯物主义是什么东西。王阳明的思想既然与朱熹的不同,那么大力扶植心学应该可以将朱熹的理学泥坑搅动一下,免得以后道学先生变成虚伪的代名词。

    于是日子就在视察农事,视察兵事,练功健体,读书明理,偶尔逛街中慢慢地度过。这一天,王体乾来请他去司苑局检验红薯和马铃薯的收成。因为太孙殿下的重视,司苑局派专人照管,精耕细作,结果马铃薯一亩地产量达到了惊人的六石三,然而红薯更高,达到了十石,司苑局众人欣喜若狂,这可比小麦的两石,玉米的一石五要高得太多了。看到司苑局里狂欢的人群,朱由校不由得撇撇嘴,后世一亩红薯产六千斤很容易,马铃薯产两千斤也很常见。现在这么点产量就喜成这样,没见识!鄙视归鄙视,其实朱由校也明白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种是不同的,不能用现代经过精选的有适应性的种和明代的种比较,不过这也说明还大有潜力可挖,是好事。

    特别是王体乾严格按照他的吩咐进行的对比实验结果也出来了,玉米单种产量是一石三,和大豆花生混种后竟然达到了一石五,不算收获的大豆花生都比单种要高,证明混种的方法是有效的,可以推广。

    朱由校赏了王体乾两百两银子,这已经算是了不起的奖赏了,当年王阳明平定了宁王叛乱,朝廷也不过赏他五十两银子。朱由校让王体乾将收获的红薯和马铃薯全部作种,派人运送到他在通州的皇庄,并将司苑局里参与种植的人挑选出一部分,等明年去皇庄指导栽种,尽可能地多育种,以便日后推广全国。又将玉米进行简单地选种,吩咐也要在皇庄栽种一百亩,并通过对比实验来考察各种作物的抗旱能力,选出抗旱能力强的品种,以备后用。

    另一天,在兵仗局,李朝钦将生产条例呈了上来。很详细的规定,每个工匠在做部件时,有什么要求,按照什么步骤,检验的标准,都罗列在上面。试枪时的安全措施,步骤,记录,都有详尽的规定。据他所说,这是熟练工匠总结出来的步骤,经过小太监们稍加提炼,在指导新手,提高效率,增强安全各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现在兵仗局制作燧发火铳的速度已经是一天二十支,火绳枪一天五十支,且经过了严格的检验,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支枪出现炸膛现象。朱由校指示,将制火绳枪的工匠抽调一部分到制燧发火铳的部门,提高燧发火铳的产量。

    从五月初二到十一月初二,半年时间的练习,朱由校从一个身体一般,一米五左右的小男孩,变成了身体健壮,一米六不到的还是小男孩。每天的跑步都在坚持,而且时间还在逐渐增加,速度也在加快。最初的能举起二十斤的石锁玩不到五分之一刻,到现在的能玩三十斤接近一刻钟,最直接的是和李进忠的白打(要求一定是真打,但到底是不是就只有李进忠知道了),原来只能坚持三个回合,现在能坚持二十多个回合,至于原来能一直陪他练功的小邓小李,现在他已经能轻松解决了。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一来是原来的这个身体虽然健康,但终究运动太少,所以潜力大,二来只要有时间,他一直在坚持锻炼,三来,晦明教给他的呼吸吐纳功法确实有用。他相信,靠谁都可能会有问题,只有靠自己才是最保险的,自己的身体,就是自己最大的倚靠。

    野蛮其体魄,还要文明其精神。他已经把传习录看完了,现在正在看第二遍,顺便他还把陆九渊集看了一些,因为王阳明虽然说没有师父,但实际上他的哲学还是汲取了别人的思想的,这个别人就是陆九渊,陆九渊是心学的创立者,王阳明则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所以看陆九渊的书对于了解心学的发展是有作用的。通过对这些书的学习,他基本了解了心学的大概脉络,也可以算得上是半个心学弟子了。

第14章 宝珠的礼物() 
偶尔他会去逛逛街,当然,首要目的是为媞媞补充零食,其次是想看能不能遇到宝珠。这个顺序是他自己这样认为的,至于到底有多少可信性,也就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很可惜,一直没有遇到过宝珠,倒是遇到过张诚一次。张诚对他的印象也好了很多,有礼貌地打过招呼,闲聊了几句,也就分开了。总不能问别人你妹妹为什么没出来玩呀,后世这样当然没什么问题,但在明代,问出来的结果常常就只能是翻脸。

    他的皇帝爷爷的身体不大好,所以他的父亲上次带着他和弟弟朱由检去探视过一次,当然,说探视是不行的,应该说是朝觐。凭心而论,皇帝对他还是比较关心的,至少相对于他的父亲来说是这样的。皇帝询问了他日常读了些什么书,本来象他这样大的皇长孙早就应该让大臣来教他从政方面的知识了,但他父亲都没有享受到的待遇他当然也不行。不过当皇帝听说他自己在看传习录时,停顿了一会,然后说:“自己看些书也是好的,不过当慎思之明辩之。不可尽信书中所言,要有自己的见解。”本来这么大的皇太孙,应该要开始有日讲官来教他了,但是他的父亲封为太子后过了很长时间后才有日讲官,他现在是没有这个资格的,或者说他爷爷并不想他有这个资格,所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万历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三,已经很冷了,天阴沉沉的,明天是朱由校的生日,一大早他就带着李进忠到街上闲逛。这是他重生以后第一个生日,虽然严格地说是朱由校的生日,但他觉得现在他就是朱由校,所以他想要买一件礼物,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以作穿越的纪念。

    他们逛了很多店铺,漫无目的逛,一直也没找到自己心仪的东西。但是终于,遇到了心仪的人。又在那家荷包店门口,遇到了宝珠。

    大家都是往店里去的,朱由校让在旁边,对她作揖道:“多日不见小娘子,今日竟然在此相遇,真可谓相请不如偶遇呀。”每次见到她,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撩拨她。宝珠见到他,本是眼睛一亮,脸上布满红晕,听他这样说,啐了一口道:“你这浪荡子,谁和你相请了。”但语气中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透着隐隐的欢喜。

    朱由校哪里会听不出来,立即再接再厉:“和小娘子见过多次,还未请教芳名,实在是不是礼数。”女孩子的闺名怎么会随便告诉他,所以宝珠理也未理,乜了他一眼,向内走去。朱由校快步跟上,进了店内,她和丫环一起挑选丝线,边挑选边讨论着,听她们的话语,是张诚快要过生日了,她是给哥哥挑选丝线做荷包的。

    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引得宝珠看向他,然后满脸悲伤地说:“张哥真是好福气,小可明天生日,却只能在荷包店里来自己买一个荷包了。”

    宝珠道:“难道你家中没有姐妹吗?要她们给你织一个呀。”

    “小妹上次小娘子见过,你说她象是会绣荷包的人吗?”

    宝珠犹豫了一下,挣扎道:“其实荷包店里的荷包也有一些很好看的。”可能觉得自己也不相信这话,边说边低了头。朱由校也不说话,就用悲伤的目光看着她。

    宝珠有些不忍,无话找话地说:“我与哥哥织的荷包还差了些丝线来绣字,所以才来买的。”

    “不知令兄生辰还有几日?”

    “还有十二日。”宝珠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和他说这些。只是总觉得别人说话总不好意思不回应吧。

    “小娘子绣荷包一共用了几日?”

    “三日。”

    朱由校循循善诱:“如小娘子将这荷包给小生,当有足够时间可为令兄绣一新荷包。”

    宝珠终于反应过来了:“我为何要将这个荷包给你?”

    朱由校继续向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迈进:“因为小可很悲惨呀,明天要过生日了,今日还在找荷包,而小娘子正好有多余的荷包,你看,这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吗?”

    宝珠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荷包变成了多余的荷包,但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浪荡子就是想要自己的荷包,明明这是一件很羞人很让人恼怒的事,为什么偏偏我就没有恼怒,反而有一丝窃喜呢?鬼使神差之下,她低头轻轻地说:“这个荷包还没有完工,今天晚上才能绣完的。”

    朱由校眉开眼笑,觉得这一刻满天神佛都在帮他:“不要紧,明天早上我来取。”

    “不要不要,明天我要小倩送来,你住在哪里?不行,明天小倩送到这门口,你派人来取就行了。”

    朱由校连忙钉上保险:“明天辰时三刻,就在这里等小倩姑娘,不见不散。小可先告辞了。”转身就走,绝不拖泥带水,出门以后就迅速跑向一个附近的小巷子。

    等他走出店门,宝珠已经想明白了。自己这是在做什么?一个小女子竟然答应一个只见过几面的男子送他荷包?是荷包呀,只能送给自己的丈夫的荷包,竟然会答应送给他,自己真是昏了头了。不行,不能答应。她急忙赶出门来,却已经不见朱由校的踪影,回过头来,和小倩对视一眼,脸又红了。

    剩下的时间,宝珠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家里的,进门的时候才反应过来,立刻换上一副平常的模样。小倩也不敢作声,低头跟在小姐身后。进了闺房,宝珠急忙说道:“怎么办呀小倩?”她没有意识到,自己问小倩就意味着自己准备给朱由校荷包了。

    “小姐,奴婢不知道。”小倩低着头说。

    “当然不能送给他,是荷包呢,又不是别的东西。”宝珠肯定地说道,小倩连连点头。

    “但是又说好明天给他送去的,如果不给他的话,是不是有点不好呀?古人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宝珠边说边瞟着小倩,小倩僵住了,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

    可怜的宝珠,陷入了两难之中,更可怜的小倩,完全跟不上小姐摇摆的节奏。刚赞同说给他吧,小姐又觉得还是不给的好,那就不要给他吧,小姐又觉得说话要算数如此这般一个时辰以后,宝珠说:“决定了,给他。”饱受折磨的小倩低着头不敢再有任何表示,等着小姐又来否定她自己的决定,等呀等呀,总等不来小姐的声音,抬头一看,小姐已经开始在荷包上绣字了。

    万历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晴。天空万里无云,因为没有风,所以并不觉得很冷。辰时刚到,李进忠已经等在荷包店门口了。巳时三刻都快要到了,还没等到人来。李进忠跺了跺僵硬的脚,准备回去了,心里想着回去了如何安慰殿下,这时小倩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将一个小布包放在他手上,转身就走,李进忠施礼道谢,起身时她早去得远了。李进忠不敢将布包放在身上,就用手拿着向东宫跑去。

    进得宫门,朱由校正不停地走来走去,一看到他,立即走过来,看到他手里的布包,面色一喜,拿了过来,转身就走,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说:“你干得不错,辛苦了。”李进忠急忙跪下道:“不敢当殿下赞,这是奴婢的本分。”

    朱由校挥挥手,进了房门,立刻将布包打开,只见一个方形的小荷包,上面绣着一个虎头,栩栩如生,右下角绣着一个小小的启字。荷包里面装着一些干花,清香淡淡,沁人心脾。看着荷包,想着绣荷包的人,朱由校不由得痴了。

    前世他也交过女朋友,虽然时间不长,但也算是有过。到了这一世,他一个才十五岁虚岁的小孩身体里面却有一个十八岁的骚动之心,所以看到美女就会动心很正常。重点是宝珠是他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看上眼的女孩,而且还这么美,当然,如果宝珠不喜欢他,他当然不会凭身份去强迫她,但是宝珠竟然送了他荷包,他当然明白这个时代里送荷包意味着什么,他向她索要荷包时就已经知道,既然知道宝珠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