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启 >

第142章

大明天启-第142章

小说: 大明天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孟明笑道:“我想八九块钱应该差不多了吧,取个中间数就行了。”

    虽然吴孟明开口就要了一块五,但想到市价,大家心里还是火热。八块五的地价,只怕真的现在不容易遇到了。

    又有人道:“我们自己当然也要留一些田地,田地不能尽卖,这样就会有些地没办法连起来,这样公公会不会觉得不方便呢?”

    吴孟明皱着眉头想了一下道:“公公又不会自己种,他只要看田契就行了,管它是连着的还是分开的。”

    而有人终于发现了问题:“大人,公公买了田,到哪里找人去种呢?佃户都去了矿上?”

    吴孟明笑道:“你们只知道北方地广人稀,地都没人种,可知道南方现在是人多地少,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地可种。公公从南方迁人过来帮他种地,还不是小事一桩。”

    众人知道自己比不过公公,没办法从南方迁人来种地,心里谩骂了一会,又有占了公公便宜的小得意。大家要回去和家里商量,和吴孟明约好,明天一起来出契。

    吴孟明等大家都散了后,来到后衙客房中,杨涟正在和县令下棋,见他进来问道:“吴同知,办得如何了?”

    吴孟明躬身道:“一切不出钦差大人所料,他们果然想要卖地经营水泥生意。小的答应他们地价是八块五。”

    杨涟摇摇头道:“这是皇上圣明,不是我的主意。”

    县令有些担心地问道:“水泥真的那么好赚钱吗,他们到时亏了只怕要怪朝廷骗他们。”

    杨涟笑道:“做生意谁能保证一定赚钱,不过水泥这东西,只要他们不走歪门邪道,倒确实是可以赚钱的,今年京城的水泥厂已经赚了八十多万块钱了,这还是扣除了税钱后的纯利。你们这里山上的石头比较适合开办水泥厂,这是研究院的学生的报告。再说,八块五的地价,可比现在的市价要高得多呀。”

    县令又问道:“皇上准备在全国都推行吗?那哪里来那么多钱买地?”

    杨涟道:“皇上说这叫做试点,先试试看如何,全国都搞只怕有些不现实,南方和北方区别太大,皇上说不用急,找到方法后慢慢来吧。”

    县令慨叹道:“耕者有其田,如果真的真做到这一点,我大明江山将万万年。三代之治亦不过如是。”

    杨涟点点头道:“是呀,皇上看得远,想得深。可还有些人不满意,现在下面有人说皇上是工匠皇帝,只知道和工匠厮混,不理朝政。这些人呀,皇上勤政不喜欢,觉得皇上不信任官员,皇上放权了也不喜欢,这些人呀,可真不知道说他们什么好。”

    吴孟明怒道:“抓他几个,来诏狱里走一遭,自然就不敢再唧唧歪歪了。”

    杨涟摇头道:“皇上想的,和我们不大相同。但究竟如何,我们当臣子的不敢揣测,那就按皇上吩咐的做吧。这么几年来,皇上可没有出过一次错。”

    吴孟明道:“上次听厂公说,皇上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在下愚鲁,不明白意思。”

    杨涟道:“天子以天下为棋盘,以万民为棋子。杨涟愿意做一过河小卒,冲锋陷阵,虽死而不悔。”

    吴孟明道:“钦差大人,上次厂公也说过这样的话,皇上深为嘉许。”

    杨涟面色不变,心里却恨不得骂娘。他对魏忠贤的观感比较复杂。以前只是看不起他对皇帝曲意奉承,后来他当上了东厂厂督,做了一些还不错的事,却不知为何,反而从看不起变成了看不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自己都莫名其妙,总觉得魏忠贤很坏,两人似乎天生有仇一般,但又不知道仇恨在哪里。所以听到吴孟明把他与魏忠贤并列,心里就一阵不舒服。

    吴孟明却不知道,他问道:“钦差大人,明天属下就和他们去签订绝卖契约,您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杨涟对县令拱手道:“明日要麻烦明府了。吴同知暂且做为买方,日后分田时再行换契吧。”

    县令连忙道:“这本是下官份内事尔,当不得钦差大人如此多礼。下官明日会吩咐小吏,将契约立好的。”

    杨涟叹道:“这种事情,竟然要用欺骗手段,杨涟呀杨涟,你竟然没有半分惭愧之意,可见你也变了。”

    县令道:“为国为民之事,又不损其利,欺骗也是不得已而为了,钦差大人不必自责。”

第328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二)() 
杨涟道:“我叹的不只是我,还有宫中的公公也跟着背锅,皇上的名声亦有受损。想要办件好事,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吴孟明心想,还不是你的那些朋友和同僚,象王洽,以及被赶回家了的邹元标,孙慎行等人,不断在传皇帝的坏话,工匠皇帝据说便是从江南传来的。

    杨涟又叹了口气道:“反正骂名我来背,成了是皇上明见万里,出了问题就说是我这个钦差乱来。耕者有其田,为了这样的理想,就算是遗臭万年,又算得了什么。”

    县令肃然道:“文孺公,请受我一拜。”说罢大礼拜下。

    杨涟连忙扶起他道:“*******,*******。皇上这两句诗可真是说到了臣的心里去了。要做成一些事,总要有些人去牺牲。我杨涟的名声又算得了什么。吴同知,玉田一有消息就要报来,反正已经豁出去了,千万不能因为他们那边影响到这边。”

    吴孟明回道:“钦差大人请放心,两县隔得远,而且之间有锦衣卫精兵把守,他们通不了消息。”

    杨涟苦笑道:“我一直不喜欢东厂和锦衣卫。现在才知道,缺了你们这些人,有些事确实不大方便。”

    吴孟明脸上有些不大自然,他赫然笑道:“我们本是皇上鹰犬,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的。”

    杨涟这才知道自己的话有些伤人,他连忙道:“不是因为对你们有偏见,只是我们一直认为有三法司足矣,锦衣卫之类的并无存在的必要。现在才知道,要对付这些人,还是只能由你们来。”

    这话其实并不比先说的话好多少,有些恶人还需恶人磨的意思。吴孟明知道他是个真性子,只好把他的话当作赞扬,不再作声。

    第二天,众地主一起来到县衙门,在县令的见证下,将自己除了口粮田以外的地都卖给了宫里的杨公公,代杨公公签名的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吴孟明。而吴孟明答应,会与专利局联系,购买专利技术,在卢龙开办三座水泥厂。

    而这时,铁路刚好修到丰润县。因为钢铁不足,修路工人干脆放了两天假,但上面要求,不得出丰润县境,要能随时回来干活。

    才放了一天假,丰润县各地就有人开始叫喊:“铁路上的人迅速回去,要干活了。”

    等这些人赶回来时,发现还是没有运来铁轨。而这时京山铁路指挥使将他们召集起来道:“接到上面的通知,铁轨要二十天才能运到。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一段时间铺得越来越快了,钢铁厂造不赢了。”

    众人大笑起来,不过想起是按天计算工钱的,又有些担心。

    指挥使接着说道:“这二十天,哦,说是二十天,谁知道二十天行不行。就算它二十天吧,大家都在这里发闲,虽然吃的少不了,只怕还是有些不大愿意。所以我们准备在这二十天去卢龙和玉田,去帮他们收割庄稼。工钱还是按铁路上的算,包吃住。”

    众人这才放心,收割庄稼是他们的老本行,自然是不担心的。于是兵分两路,一路去卢龙,开始收割杨公公买下的地里的庄稼。

    而另一路则直奔邻近的玉田县,这里是由许显纯负责的,用的一样的方法,只不过水泥厂变成了造纸厂,杨公公变成了柳公公。

    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套路。这两地的地主都只留下自己能耕种的田地,其余的全部卖给了两位公公。包括在卢龙起初愿意私底下减租的五家地主,也要求将地卖掉后一起来开厂。

    并不是地主们都脑筋不清醒,容易上当。主要是因为减租之后,田地真的没有了什么赚头,特别是在北方,移民的多,朝廷要开矿,建铁路招了大量的人,佃户一不顺心就可以跑去衙门要求移民,而移民数目是政绩中很重要的一项,县里也希望有人移民。这样一来,地主的日子确实不大好过了。很多人都订了报纸或者看到过报纸,知道现在水泥厂和造纸厂确实生意极好。现在既然有机会去赚大钱,还守着那几亩地干什么?再说大家都留了口粮田,真的老了想要怡情山水的时候,还是一样可以过上惬意的小日子。也就是说,卖地转而经营别的产业实际上对地主也是有利可图的。吴孟明他们的话,不过是给他们指了一条路而已。

    铁路上的民工收割了庄稼之后,又被告知要平整土地,在两百步宽的田地之间留下一条两步宽的大道,用石头砌出界址。

    而这时刚到迁安铁矿的卢龙民工,则被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一个管事说道:“乡亲们刚来,有些话我本来不应该说的,但是如果不说的话,又怕以后大家要怪我。朝廷在卢龙买了很多地,足够大家回去耕种的。而且这地是卖给大家,是大家自己的,不是租的别人的地了。”

    底下的人喧哗起来,有人大叫道:“我们买得起地,还给别人做什么佃户,这不是消遣我们吗?”

    管事连忙拿着一根铁棒在旁边的一座铜钟上敲了起来,好不容易人群才安静下来。管事满头大汗地说道:“大家先不要吵,等我讲完再吵。”

    众人并不理他,便欲再吵,这时一个锦衣卫上台抽出两把锈春刀,双刀互交拍了一下,凶狠地瞪着下面。于是下面鸦雀无声了。

    管事道:“地是朝廷的,卖给大家不是要大家现在就出钱,而是分十年偿还,每年还一成。有了收成后就可以交给就近的农业合作社,拿到钱后再还给朝廷。朝廷买地的钱是多少,你们就还多少,没有利息。不过这地以后不能卖出去,不能典出去,不能租出去,必须自己种。这样的条件,我想乡亲们应该是愿意的,所以先要说给你们听,免得以后大家怪我,那就失了朝廷的本意了,白费了皇上的一片好心。”

第329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三)() 
众人一时反应不过来,这世上竟然有这样的好事,平日受够了高利贷之苦的农民们不敢相信。

    这时管事又道:“皇上心里想着你们,不忍心看着你们受苦,所以皇上减少了自己的用度,省出自己的钱来买地。就是想让你们都有自己的田地,皇上管这叫做耕者有其田。”

    管事这样一说,大家才就信了,皇上说的话不会有错,既然皇上都省吃俭用来给大家买地,那这样好的事当然先要谢谢皇上才是。

    于是大家一起跪下道:“皇上万岁!”,“皇上安康”,“皇上大慈大悲”,“皇上长命百岁”各种他们能想出来的祝福语都说了出来。管事听到长命百岁时心里翻了个白眼,好在这次来的都是自己的手下,不会乱说,不然这句话就可以让人翻出来作自己的罪状。

    管事等大家嚷嚷完后,又说道:“原来说的在这里干活的事,是真的,如果愿意在这里干活的,就留在这里,如果愿意回去种田的,我们送你们回去。大家先想好,明天我们再根据你们的意见决定你们的去留。”

    这些民工们就此开始陷入了迷茫之中。“他爹,你看,这里的住房都建好了,显然是给我们住的,说明他们没有骗人,不如把小二留在这里吧,我们把老大带回去种地。”

    “娘,我不想回去种地,我在这里每天好好干,凭我这身板,一天能挣三百文,种地可没有这么多钱。”

    “当家的,你说吧,要不我们俩带三儿回去,先买上十几亩地,这样手中有粮,心里才不慌呀。”

    这样的讨论和争执几乎在大部分家庭里都会发生,第二天早上管事来统计时,所有已经成家的男主人和女主人都是要回家的,而无父母的则都选择留在了矿场,家中有富余劳力的也把多余的劳力留在了矿场。

    接下来的母子分别的剧情在各处上演,然后两眼泪汪汪的母亲和满脸憧憬的孩子挥手作别,一边坐上了回乡的大车,一边走进了给他们带来财富和希望的矿场。

    同样的事情在香河的京城水泥厂发生着,结果都是类似的,农民们首先选择的是回家买地,而多余的劳力则选择在水泥厂上班。

    而卢龙卖地后的地主,发现本来已经前往迁安铁矿的佃户们又回来了,觉得上了当。一起涌到县衙门找吴孟明。吴孟明笑呵呵地迎了出来,指着身边的两个士子说道:“这是从研究院里来的学生,他们负责指导你们建厂。厂子建成后,交了专利费,你们就可以开始生产了。和铁路配套的公路需要大量的水泥,你们自己掂量下,如何快速产出水泥,不要连京城那边远道而来的水泥都争不过,那就不要怪我了。”

    地主这才安下心来,但听到京城来的水泥时,又犯起了嘀咕,有人问道:“京城里关系要硬一些,他们选择京城水泥,我们如何与他们争?”

    吴孟明道:“这个不用担心,皇上有规定,你们提供水泥给公路,如果有两家以上提供相同的产品,他们必须公开招标,根据你们的价格和品质来决定要谁的水泥。只要你们的水泥好,价格总比他们要少一个运费,还怕什么争不赢?如果有私下交易,你们向廉政公署告状,他们正等着有这样的案子呢。”

    卢龙县一共要开四个水泥厂,因为人数太多,最后只能二十多家共开一个厂。所以跟着研究院学生一起来的还有专利局的一个太监,专门负责给卢龙县的地主计算大家的股份占比,同时按规模计算专利费。

    众地主将三人簇拥着去了酒楼,这可是财神爷,还不仔细伺候着。酒足饭饱之后,地主们悄悄地对两个学生提出去青楼潇洒一下,被学生拒绝了。

    学生甲道:“多谢各位好意,只是水泥厂选址之事繁复无比,要考虑的因素太多,需要较多时间,而我们在水泥厂实习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各地都会有水泥厂需要建设。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