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殇之天下为公 >

第13章

汉殇之天下为公-第13章

小说: 汉殇之天下为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父不必多虑,莽儿并未告诉我实情,允擅于公文巧案,从中分析得出,如果伯父为长远计,应早作打算。”

    “侄儿认为我们应如何作打算?“

    “侄儿认为李家应早迁往他处以作长远之计,如果朝庭查清上次绣衣卫被杀之事与王家无关,而是与墨门有关联,那时墨门要想迁往他处已经很难了,侄儿话尽于此,请伯父早作打算。”

    “多谢侄儿提醒,既然侄儿坦诚相待,劝我等避祸,我也真诚相待,我们正是墨门。”

    “你们是墨门?”,现在轮到我大哥惊恐了。

    “是的,侄儿,我墨门在此已经二百余年了,没想到阴差阳错与你王家还有此渊源,王允你可知我墨门和你祖上的渊源。”

    “我也是从病故的父亲口中得知,不过由于朝庭原因,我王家从未对外提起此事,这也是劝伯父早作打算,迁离此地的原因。”

    “既然你兄弟都过来了,就请到我墨门谷见一见巨子,我们接下来的决定,与王莽有关,兄长看了我一眼,眼睛里满是疑问,我也一脸迷茫。

    ”伯父,与我有关?“

    ”是的,随我来吧。“

    我们一行人跟着李炳昌来到了墨门谷中,巨子早已在几案旁等候。

    “参见巨子。”

    “原来老丈就是墨门巨子,小子王允有礼了。“

    ”大家都坐吧。“

    ”莽儿,你与你家兄长今日过来,我们有重要事情要宣布,炳昌,还是你来说吧。“

    “是,巨子。”

    “两位侄儿,我墨门在此已经两佰余年,现李庄所存土地万余亩均为我李家所有,刚才王允提醒我们必须迁往他处以避祸,我们以前也与王莽讨论多次,觉得可行,事前也曾派人去北方探查,现在我们就决定迁往北方,但是李家在此处还有如此大的产业,我们想委托王莽代为管理,不知你们俩兄弟意下如何?”

    我将目光看向大哥,王允思索片刻,回答道:“李伯父,到时你家族人是否全部搬走,这些土地田产又如何管理,你们为何如此相信王莽,你们就不怕我王家将如此大的家业据为己有么?”

    ”你们不必担心,我们离开时,将通过牙将所有田庄地产过户到莽儿户头,至于以后如何管理,那就是莽儿你们的事。“

    ”伯父为何要如此做?“,王允发问道。

    ”侄儿有所不知,王莽已被巨子收为关门弟子,将田产交给莽儿经营我们放心。”

    “伯父,莽儿年纪还小,哪能有如此能力经营田庄,还请巨子三思。”

    我可是才6、7岁,哪有精力去管理那一万多亩土地,开玩笑,现在是大汉朝,说不定那个官员就盯着你手上的土地,在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以前,财富在手上是祸害。

    “这些我都安排好了,莽儿不必担忧。”

    “巨子、三位师父、李伯父,事关重大,此需我母亲和兄长同意。”

    我和大哥王允回到家中,俩人来到客堂,相对跪对,相互沉默无语。

    “王莽,你如何想?”

    “兄长,我也一时无法拿注意,你认为我该如何办?”

    “小弟以后想出仕否?”

    “大哥,说实话,不想,我王家人能够出仕为官,大多是因为姑姑的关系,自古外戚为官都不得善终,所以我不想做官。”

    “小弟你要知道,自古官字两张口,如果不出仕,如何来保住家中的田地金银?”

    “大哥,我们家不是有你在出仕么,我们俩个,你出仕,我经营田产,岂不是更好。”

    “我们再仔细考虑,再回复李家吧,不过对于墨门之事,不可告诉任何人,包括母亲,知道吗?”

    我连连应诺,管他呢,这是大哥考虑的事,现在你给万亩土地,没有人耕种也无法经营得好,看来,我要好好地了解一下大汉朝了,其实当一个汉朝大地主也不错。

    大哥离开后,我一晚上半梦半醒,一晚上都做着农场主的美梦,如果有几万亩的农场,有现代化的耕种条件,骑着马,手中拿着猎枪,在自己庄园里放马高哥,那是多么神往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我还在睡梦中,大哥已来到我床前,将我推醒,我睡意朦胧地对他说:“大哥,这么早有什么急事吗?”

    “莽儿,关于李家之事,我认为应该由你自己作主,我今日就要同你两位堂兄赶回长安,昨天晚上我同母亲商议过,她也说事情全由你作主,我只同母亲说我们要购买李家田产,所用钱财是姑姑资助,切不可告示母亲实情。”,我忙起床答应着。

    村前的小道上,三辆马车慢慢地向前走着,我和母亲站在车后,用力地挥挥手,我知道这一别,我和大哥王允不知还能不能相见,历史上的王允在王莽很小的时候就病故了,对于历史的长河,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卑微,王允给我的是浓浓的亲情,只见王襄和王仁拉开帘子,向我招着手,“王莽,下次长安见,明年夏季我们还来打猎。。。。。。。”

    墨门谷中,巨子端坐在上首,两旁几案旁坐着墨门谷全体堂主,包括各堂的一些重要的老者,大家都神情庄重,目光齐齐注视着当代巨子元华。

    “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半年前,有朝庭绣衣卫侦探我李家庄,两个月前,我墨门子弟杀死三名绣衣卫,此事已惊动朝庭,目前全谷上下决定搬迁至燕北一带,但我墨门谷在此存世二佰余年,必须留有人员以备当年去往海外和大宛的后人联络,所以我决定墨门弟子王莽留守墨门谷,今日当着全体墨门中人宣布,王莽将是墨门二十九代巨子,参加训练的那伍拾户墨者全体留下,以后你们的职责就是保护下一代巨子,好好地经营这里,炳昌,晋儿也留下,过了春节,第一批人员三佰名就要先期到达燕北。”

    “是,巨子大人。”

    (本章完)

第20章 大地主() 
第二十章:大地主

    冬日里,时常天空飘着雪花,时而夹杂着雪雨,落在冰冷的脸上,王莽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公子,请看。“,顺着七叔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田野上不见一人,地上铺满了茫茫大雪,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了,河里也结着厚厚的冰。

    “以那沈公河为界,河以东的田地直至我李家庄均属于我李家庄,约有一万伍千多亩土地,以后就要靠公子组织人员耕种了。”

    “那北边空旷之地可有人耕种?”

    “公子,北边地势较高,百姓浇水不方便,所以一直无人耕种。”

    ”是否为无主之地?“

    “对,现无人耕种,公子问此有何用意?”

    “那些无人之地,我们可引水溉浸,召流民耕种,七叔认为可行否?”

    “公子,开荒费用高启,还要到牙行找中人办理契约,总之这是得不偿失之事,公子需慎重。”

    王莽一行人沿着河边转了一圈,眼前沈公河蜿蜒往西北而去,沿着河的两岸,一些民户不久前播种的田地小麦正在出苗。可以看出,河两边耕种的田地还是太少,离河边不远,便是裸露的大片大片干燥的土地。

    王莽和七叔同乘一马,后面跟着几个剑客,踏过低浅的河水,来到河的对面,对面也是同样这种情况。

    王莽心中一估计,从李家庄到沈公河沿河一带,两岸可供开垦的荒地达数千亩,这些土地土质都还算不错,可惜水利失修,灌溉不便,原本算是优良的田地都荒芜了。大汉北地就是如此,干旱少雨,农事全赖灌溉,有水之处为沃壤良田,无水之处便为荒漠,长满野草,土地对灌溉系统的依赖性极大,看来兴修水利是重中之重。

    策马沿河而行,可以看到河岸旁一些原本渠池的痕迹,不过这些河渠多年没有疏浚,水流不到,已经干涸多年,这使得离河稍远一些的田地无奈荒废,田野中没有一处打有深井,看来大汉朝的农业太落后了,即使象墨门这样的精通机关术的墨者,都没有将精力用在农业生产上,如果李家庄能将这些河渠上游重新疏濬修理,完全可以让这一带变为良田土地。

    现在王莽只能空想,大汉朝自武帝后各地水利均失修严重,眼下整个大汉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失地农民变为流民,朝廷没有这个财力、物力来进行水利的维修,有限的一些朝庭拨款又被官员们贪污私肥,只有靠李家庄自己,不过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费用啊,看来现在最主要的是如何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有了钱,就可以实施自己的计划了。

    坐在七叔马上,环顾四周,眼前地势开阔,这是一片多好的土地啊,这在后世,还可以种植水稻,看来农作物的推广也势在必行。

    “七叔,这次,巨子能给留多少财帛和耕牛,有无留下工匠,墨门谷中人员全部都要搬迁吗?”

    “公子,我们会给你留下五十户墨门人家来耕种土地,内堂各堂人员各留五名,外堂人员各留十名,所以这次一共会留下七十五户人家,按每户耕种一百亩计算,一共需七千伍佰亩,所以公子放心,我们的土地是够我们耕种的。”

    “巨子已派人去燕北收购粮食和耕牛,李家庄的粮食和耕牛我们都不会带走,公子好好经营李家庄。“

    ”多谢巨子安排,我想见一下巨子。“

    王莽一路行来,在李家庄附近转了一圈,显然土地是充足的,等墨门子弟都迁走后,只剩几十户人家,劳动力严重不足,来到大汉朝,王莽还没有时间去了解大汉朝的情况,想去招一些流民,这也需要墨者提供帮助,这样才能完成,不知墨门现在家底如何,能提供多少钱财。

    在墨门谷的大堂上,王莽见到了巨子元华,元华还在和三老议事,见王莽过来,示意王莽坐下,几案旁边,三老愁眉苦脸,见众人都不言语,王莽说:”巨子大人,三位师父,你们有何事发愁,不妨说出来,小子说不定有办法。“

    ”莽儿,你有所不知,现在我墨门全族搬迁,主要物资搬运不便,劳力缺乏。“

    ”巨子不必担心,不知那新墨门建得如何了。“

    ”现我墨门谷已初建房屋百余所,开春以后就会有先期三百名子弟迁过去。“

    ”巨子可将重要物资换成黄金,再到燕北购买,这样也不会有搬迁之苦。“

    “莽儿言之有理,只是燕地上些紧要物资不好购买,炳昌日前带千金已到燕地,还未有回音。”

    ”不知巨子让王莽经营田庄,可留有钱财与莽,小子想招募流民,不知现今大汉可有流民。“

    “现大汉虽不是乱世,但想招募流民却不是难事,至于钱财,足够莽儿经营田庄之用。”

    “小子想请墨门暗卫堂帮助招募流民,还请巨子允许。“

    “眼下招募流民需到关东’,也只有开春后让啊七来安排吧。”

    ”好的,那小子先行告退。“

    刚从大厅出来,碰到雄孩子李晋正在练剑,王莽停了下来,看李晋一招一式比划着,墨子剑讲究以守代攻,注重防守,李晋倒练得虎虎生风,一套剑法舞下来,汗水浸温了衣衫。

    ”大哥,你过来了,什么什候又进山去打猎?“

    ”怎么,又想进山了?“

    “今年就不去打了,明年你只有在草原上打狼了。”

    “大哥,你有所不知,我和那伍十多名墨门子弟全部都要留下守卫墨门谷的,以后天天都会在一起的。”

    “那敢情好,你武功练得如何了?“

    ”不怎么样,父亲让我练剑,总是不得要领。“

    ”对了,李晋你不是要想学武功么,其实战场上撕杀都是用长兵器,你应该使用长兵器,你学武艺还必须有战马。“

    ”战马就不要想了,这次全部马匹都要送往燕北。“

    ”我给你出个主意,到时你可让伯父多给你留几匹小马驹,我想伯父也是愿意的。“

    王莽想这个世界没什么交通工具,最多有什么马拉车、牛拉车,这可得给自己留点种子,以后全部都要靠自己来经营,难啊!

    ”大哥,以后我会留在李家庄,只有在大哥家里吃食了。“

    雄孩子,首先想的是自己的吃住问题,”你知道子弟中有多少认字吗“

    “子弟中有多少可以识字的。“

    “我墨门子弟能识之人要多一些,大哥为何这样问。”

    “李晋,如果我墨者都能识字,先代祖师所倡导的大同世界就能建立起来。”

    “大哥,我不懂什么大同世界,你能说一点我能听懂的么?”

    (本章完)

第21章 学堂大计() 
第二十章:学堂大计

    “李晋,你想不想让所有墨者子弟都能读书、识字。”,王莽笑着说。

    “当然想了,不过都识字,又有谁去耕种、狩猎,田地无人耕种,我们岂不是没有粮吃。”

    ”李晋,所谓天下百工,各司其职,其实农业耕种也有很大的学问,你想不想我们在李家庄有一个学堂,我墨门子弟可以学习百家知识,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能识字。“

    李晋满脸期待地说:“那敢情好,我们又可以一起玩。”

    “你怎么永远想的是玩,我在跟你说正事,你想不想做这件事。”

    “想是想,就是有学堂必须有夫子,墨家子弟都是幼时父母教学,要办学堂必须请夫子。”

    “夫子的话我来想办法,关健是要巨子同意。”

    “那我们一想去找巨子和三位族老。”,李晋边说边拉着我来到正堂。

    巨子还在和三老议事,见我又出现,便笑着说:“王莽,还有什么事。”,“巨子,刚才我看见李晋在练剑,便想到庄中很多子弟还不识字,所以想在庄开办一学堂,让子弟们都能够识字。”

    ”莽儿,想法倒是好想法,只是庄中无夫子,我墨者大部份人员会迁往燕北,三位族老也要前往,无人教导啊。“

    ”巨子,我墨者理想是建立大同世界,建立学堂,让天下庶民子弟都能读书,不就是我们墨者的愿望么。'

    “莽儿,话虽如此,但修学需有圣人教导,况学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