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雨大宋 >

第48章

风雨大宋-第48章

小说: 风雨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处庄子,庄客靠打鱼为生,再就是替他运货。”

    杜中宵道:“他就是本分做生意?”

    “这种人物,怎么可能本分做生意。他的庄上养了不少闲人,说是照顾各处生意,实际上做什么事情外人哪里知晓?此人与衙门里的公吏厮混得熟,手下庄客又多,据说其间有不少亡命之徒,哪个敢去惹他?哪怕是巡检寨,轻易不敢到他门上盘问事情。”

    听了这话,杜中宵不由皱起眉头:“巡检寨里百余兵丁,还怕一个地方大户?”

    “若说是怕,未免言过其实,不过顾虑重重罢了。此人庄上闲人众多,去的人少了,难免会被他所欺,去得多了又兴师动众,是以为难。再者此人与衙门里的人精熟,消息灵通,不好拿住把柄。而且这一带不只是只有一个马大官人,各处串通一气,是以难做。”

    杜中宵点了点头,一时没有说话。乡下的情况,远比他原来想的复杂。依他前世经验,只要是官府来查事情,不管什么身份,谁敢不配合?这个年代却是不行,查到他门上去,人家也不明着作对,要么是有事不在家,要么就是时间不凑巧。能够出来见面,一问三不知,都算给足面子了。

    还有更离谱的,这边把人抓到牢里去,那边就翻墙出来宿娼饮酒,肆无忌惮。一州一县,才有几个官员?真正做事还是要靠本地的吏人。这些人跟地头混在一起,防不胜防。想起前世看《水浒》,宋江犯了事,到处有人包庇,不是后来犯了死罪,根本奈何不了他。在永城这里还有一条,巡检寨和县衙到不统属,不能密切配合,更加容易被地方蛇鼠钻空子。

    沉默了一会,杜中宵道:“这个什么鸟马官人,是做药材生意起家,又跟陶十七家对上了,此事只怕另有隐情。那个陶十七在我面前杀人,慨然赴官,如果真是含冤报仇,倒是条好汉。他当众行凶,我难保他性命,今日到了这里,惟有查出其中隐情,让他安心上路。”

    金书召有些为难:“马官人在本地极有势力,耳目众多,不好查是一。再一个,州里县里都倾向于认陶十七错认了人,早些结案。官人要查此事,没个名目,不好下手。”

    杜中宵站起身来,看着不远处汴河里来往的船舶,又转身看了看身后荒凉的土地。沉思一会,对金书召道:“不好下手,还是因为我们的人比不过地方大户的人多。此事我另有计较。这几天你安排人,查清周围的民情。有多少势力人家,以什么为生,听命的庄客闲汉多少。先不要管案子,我们在这里总要住上些日子,这些不查清楚,什么事情都不好做。”

    金书召叉手应诺。

    杜中宵自己是曾经被地方势力人家欺负过的,知道这种事情极为棘手。当年他被吴克久私自捉进牢里去,任人宰割,县衙便就像他家开的一样,县令都装不知道。这种事情岂止是临颖县里有?实际上大多数的地方都是如此。只要跟公吏勾结起来,官员也没有办法,想查也无从查起。杜中宵是州官,到县里来多少带了几个随从,这些人跟县里没有关系,知县等官员连这个条件都没有。想查哪个人,一早消息就露了出去,各种假公文假人证做给你看,查无可查。

    对于县衙来说,不是惊动州里的大案,一般的案子县中公吏都可以一手遮天。县中几位官员,只是负责催缴粮税,维持地方治安而已。手段厉害一些的公吏,把持一县事务,甚至号为立地知县,不把官员放在眼里,并不是个别现象。更加跋扈的,诬告、威胁上级,也不稀奇。

    让金书召去安排,杜中宵一个人合计,到底该如何破局。他多了千年见识,总有自己的办法从这张网上挣出来。想出来的办法,跟这个年代的一些官员,比如同年王安石后来任知县的办法,不谋而合。

    巡检寨北边两里之外便就马大官人的庄子,除他一处大宅,还有近百户人家。这些人也不种地,要么打鱼为生,要么贩运货物,还有一些在码头上讨生活。这些人跟马家的关系或近或远,都听马大官人的号令。地方对这些大户睁一眼闭一眼,便就是因为他们人多势众,不好处置。

    宋四公带着沈大郎三人风尘仆仆地到了这里,看见一个少年提了一串鱼回来,上前问道:“敢问这可是马大官人的庄子?”

    少年看了几人一眼,道:“不错。你们几人眼生,是什么人来找马大官人?”

    宋四公拱手:“在下是京城来的宋四公,久已听闻马大官人大名,前来投奔。”

    少年摇了摇头:“什么宋四公,没有听说过。大官人多少事要忙,哪里得闲见些不相关的人。”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宋四公也不着恼,对少年道:“烦请小哥知会一声马大官人,就说京城来的宋四公来访。大官人知我名声,必会相见。”

    少年人只在那里打量几人,也不去通禀,也不说话。

    宋四公会意,身上摸出一把铜钱递过去:“小兄弟拿去买碗酒喝。”

    少年掂量了一下铜钱,才道:“你们且等在这里,我到大官人家里看一看。”

    看着少年人离去,沈大郎道:“四公何必问这人。此处既是马大官人庄子,我们只管寻最大的宅子找过去就是了。几枚铜钱,我们留下来买酒吃也好。”

    宋四公瞪了沈大郎一眼:“你们知道什么。马大官人是江湖上的人物,岂能想见就见。我们冒然到他门前,不定被他当作什么人物。只管等在这里就好。”

第11章 垦田() 
马大官人名为马蒙,家中原是永城大户,他自小好弄拳使棒,跟些三教九流的人物混在一起。长大后父母故去,借着汴河的地利,做了个牙人。此人头脑灵活,又有些手段,赚了不少钱财。之后便就建起这处庄子,广招人手,是永城县有数的几个奢遮人物。

    这一日马蒙坐了艘船,从对岸慢慢摇回庄子。看着前面村庄在望,对船上的人道:“前几日有一个宋四公,说是在京城里犯了事情,前来投奔我。这人好手段,我早听过名字,便收留他在家里。”

    坐在马蒙身边的一个大汉道:“什么手段!这个宋四公最善偷盗,听说是在京城盗了几家富户,失了风,被官府追捕,才四处逃窜。他来投奔官人,必是看我们这里地方繁华,多的是生人,便于隐藏才躲到这里来。官人,不是我说,这种犯了案的人最易出事,及早赶他走,莫要被虚名所累。”

    另一人道:“藏这么一个人倒是不难,只是这种人定然不肯安分,早晚惹事,不好收留。”

    马蒙笑道:“你们懂得什么!宋四公盗了几家富户,身上不知多少金银,既然到了我手里,岂能让他飞走!我与他非亲非故,留他在庄里,自然有用意。”

    其余几人听了,一起拍手,才知道马大官人原来早有安排。

    柴节级跟马蒙是莫逆之交,两人一起做过不少买卖,宋四公找到他那里,便就动了这心思。只是这些人吃的是这碗饭,顾及道上的名声,才介绍到了马蒙这里来。这几日马蒙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了,才带了几个兄弟回来,准备向宋四公动手。那处庄子是马蒙所有,庄里所有的人都是他的眼线,在那里做事,神不知鬼不觉。

    到了岸边,大柳树下系了小船,几个人跳上岸来。马蒙一路进了自己家门,早有庄客在后院安排下酒席,几个人依次而坐。

    正要吩咐去唤宋四公,庄里主管走上前来,对马蒙道:“官人,昨日衙门在庄前揭榜,说这周围水潦是无主之地,要招人耕种。官人兼着里正,要去衙门一趟。”

    马蒙吃了一惊:“这一带正处汴河和涡水之间,到处都是河汊水塘,下雨便是汪洋,如何能够开垦成粮田?哪个官人如此不晓事,做这种无稽的事!”

    主管道:“听说是州里新来一个从事,住在这一带监督漕运,出了这样一个主意。那官人在巡检寨里专等,要这一带的里正书手到寨里见他,商量此事。这一带只有我们一处庄子,除了官人,他又跟谁去商量?我们庄里不种田地,又何必管他。”

    马蒙道:“话不是这样说。在这一带垦田,不说能不能种出粮来,人来人往,我们许多事就瞒不住人了。这官人也是个不晓事的,怎么想出这样主意?”

    说完,马蒙挥手让主管离去,自己一个人想办法。在马蒙看来,这一带是种不成地的。以势低洼没法排水不说,由于多年内涝,露出来的土地也多盐碱,什么庄稼能长?正是看中这种地利,他才把庄子建在这里,四周荒无人烟,很多事情好做。一旦开始垦荒,好多事情都要暴露。

    有了这件事,马蒙只好暂时先把宋四公的事情放下,想着怎么去衙门让官府放弃此事。

    想来想去,杜中宵还是决定自己住在巡检寨里。虽然不似对面县城繁华,却胜在人员关系简单,跟地方没有太多瓜葛。不管是做什么,都简单许多。

    分了一半的寨主厅做自己的办事之所,第二日,杜中宵便就上书,要在周围招民开垦。按照前世的经验,还详细列出了治理水涝的办法,送到了州里去。

    州里官员甚是稀奇,都知道这一带内涝严重,好地尚且经常被淹,更何况是杜中宵要开垦的两河之间的土地。对于杜中宵提出的办法,众官员也是不明所以。最后韩亿看在杜中宵是儿子朋友的面子上,力排众议,同意了提议,不过却没什么经费拨过来,只是允许动用永城县的一年税赋,由州里垫上。

    处理了一些公务,杜中宵对一边的金书召道:“榜文已经出去几天了,让附近里正前来,商议募民垦田的事,怎么人还没有到?眼看就要秋后,专等闲时开田,岂能任他们拖下去!”

    金书召拱手:“官人,这里除了码头那里,只有一处庄子,便是姓马的牙人庄上,这人也是此地的里正。我派人催过,都说他到城里办些事情,这几日不在庄里。”

    杜中宵点了点头,摆手道:“再派人去催一催,不能任由他拖下去。”

    金书召起身,安排了个公人去马蒙庄上,让他速到巡检寨里。

    安排了人,金书召回到杜中宵案前,委婉地道:“官人,这一带虽然地方不小,也无人家,若能开垦出田地来,定然造福地方。但此地处两河之间,河汊纵横,陂塘众多,只怕开田不易。”

    杜中宵道:“你放心,此事我心里早已算计好了。正是在两河之间,陂塘才好引水。前两日我查看过地形,虽然汴河有泥沙淤积,但这一带还是远高于河面。有此一条,便就可以垦田。”

    前世杜中宵是农村长大,对于村里的土地治理有些印象,知道这种低洼地应该怎么治理。概括起来说,就是以排水为主,多建条田、台田。只要舍得用功,改造这种土地不难。现在难的,是手里起动资金不够,人力不足,这几天他正在想办法。

    金书召还是有些犹豫,想了一会,小心地道:“官人,莫嫌弃小的多嘴。若能垦出田来,自然是官人的功绩。只是此事做起来着实不易,而且用人用钱不少,着实难做。官人到此地监督漕运,何必在这上面用功?只要确保汴河无事,便就万事大吉了。”

    杜中宵沉默了一会,叹了口气:“话是如此说,但这些日子,我总忘不了陶十七在我面前杀人的样子。他是个必死的人,无人救得了。我既到了这里,只好尽力把他家里的冤案查清,让他走得安心。做人便是如此,为求个安心,很多事情就不得不去做。”

    “此事跟官人要垦田有何关联?”

    “你们查访多日,还没有看明白?这一带那个马蒙一手遮天,除了那一处码头,全是他的人,根本无处下手。我以垦田建几处庄子,便似剥丝抽茧,才好查清马蒙底细。此事看起来麻烦,却不得不做。马蒙在这里经营多年,必然布置好了防人查他,岂是那么容易的?”

第12章 征役() 
马蒙带了个庄客,安步当车,到了巡检寨外。看着前面高耸的寨门,犹豫了一下。

    每到县衙,马蒙都跟回到自己家一样,自在得很。衙门里从押司到差役,从都头到弓手,没一个不是他熟悉的,全部都是自己人。可到巡检寨这里来,就浑身不自在。寨里当然也有他称兄道弟的人物,但只是几个兵卒,真正握有实权的,都与他不熟。巡检寨管的是方圆百里之内的治安,反而是寨子周围的事情很少管,甚少与马蒙这些人打交道。

    强打起精神,让个守寨门的士卒进去通禀了,马蒙随着进了寨子。

    到了杜中宵的门前,马蒙叉手唱诺。守门的柴信得了吩咐,引他入内。

    杜中宵看看站在面前的马蒙,长得白净面皮,一络黑髯,并不凶恶,倒像是个商户。对他道:“这周围土地平旷,并无人家,荒着着实可惜了。州里议定,在这一带导水开田。榜文已经贴了出去,让里正前来听令,你怎么耽误了这许多日子?”

    马蒙拱手:“回官人,小的因在城里有些买卖,一直不曾回村,是以耽搁了。”

    杜中宵点了点头,道:“既如此,我也不治你怠慢之罪。不过,后面开垦荒田,你要尽力。”

    马蒙犹豫了一下,才道:“不瞒官人,这周围也曾经有人家的,只是年年涝灾,地里没有收成,陆续都搬走了。两河之间,河汊纵横,开荒着实不易。这一带除了码头,只有我庄上几十户人家,哪里有人力开荒?还请官人垂怜,此事委实难办。”

    杜中宵看着马蒙,面无表情,淡淡地道:“开荒自然不靠你们,官府会招揽人手。不过这种地方大事,你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你是本地惟一大户,又当着里正,就要多担待一些。你庄里的人,除了有几户打鱼的,多不事生产,到底有多少丁壮,这几日重新造册过来。”

    马蒙急忙拱手:“官人莫要听闲人编排胡说,我庄上的人不事生产,吃穿用度哪里来?小民是这一带有数的牙人,平日里不少生意,庄上的人多是帮我做事的。我们经商的人家,比不得寻常农户,一日不做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