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雨大宋 >

第310章

风雨大宋-第310章

小说: 风雨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青道了谢,带着手下三个将领,与发运副使马遵、转运副使宋禧、提举判官卢革,陪同一起到了后衙。许元已经升任发运使,马遵从判官升发运副使,他们两个与营田的杜中宵一样,都是数年不换的路一级官员。许元发运使任上发挥出色,这几年地位提升很快,有些膨胀。去年,曾意图让发运司下的几路转运司隶自己之下,公文用申状,遭到拒绝,当时惹起不小风波。申状是下级对上级的公文,几路转运司据理力争,加上铁路被三司收到朝廷管理,最终没有成功。

    宋禧则是转运使的资历,因为京西路越来越重要,副使的资历提了上去,与别路转运使同,他来接替李铖。杜中宵熟悉无比的一篇课文,范仲淹的《岳阳楼传》,说起来事情就起自宋禧。正是他在朝中为御史的时候,挑起了张亢和滕宗谅的公使钱案,导致滕宗谅被贬岳州。与滕宗谅关系密切的范仲淹,在重修岳阳楼后写了那一篇文章。宋禧还有一件趣事,宫中发生侍卫带刃入大内的意外,别人讲的是怎么防止制度漏洞,宋禧则建言世间有罗江犬,最善守门,要宫中多养猫狗,被称为“宋罗江”。

    各自落座,杜中宵道:“今日大军前来,襄州的官员都在对面襄阳县,我尽地主之谊,为诸位太尉接风。过了江,再去与马知州商议地方事务。江陵府有铁路通襄阳,大军所需物资,需马知州协助。”

    说完,吩咐士卒倒了酒,对卢革等人道:“我们先敬几位太尉一杯酒,祝他们马到功成!”

    众人一起满饮了酒,各自落座气氛活跃起来。

    张玉道:“久闻京西路常平司产业无数,又有商场,最是阔绰。今日承蒙提举设宴,当好好吃上一餐。这两日坐在车上,又要照顾马匹,嘴里淡出个鸟来!”

    杜中宵听了,忙让手下的人上酒肉来。今天接待军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煮的,有烤的,还有炒的,让他们尽情吃个痛快。这几个人随着马匹同行,路上约束,吃不好睡不好。

    记得以前听过的评书,狄青南征,手下有什么“四虎”,名字记不清了,想来都是杜撰的。狄青此次南下,带的确实都是自己信得过、长时间跟随的将领。今天来的三位,便都是如此,狄青在西北初露头角后不久,便就跟随着他,一路升上来的。

    前锋张玉以果敢著称,临战最是勇猛。因常携铁锏,战前杀敌将夺其马,被称“张铁锏”。这种人物,当然没有那么多客套,上了酒筵,就要有酒有肉。

    贾逵则以智计闻名,与张玉一勇一智,是狄青的左膀右臂。张玉为前锋,贾逵则为前军左将,兼任荆湖北路驻泊都监,兼管军中后勤。孙节比较平均,与前两人一样,是狄青最看重的部下。

    饮了几杯酒,贾逵道:“在京城的时候,常听人议论提举的营田厢军,其中炮兵尤为犀利,见者无不称道。可惜我们出战匆忙,不能多待几日,亲眼看上一看。”

    杜中宵道:“都监若是有心,总有机会看的。”

    说到这里,狄青对杜中宵道:“提举,既然今日相见,顺便讲一讲如何应对战事。依朝廷之意,除了我带的厢军,提举的营田厢军当别为一路。杨畋为广南两路捉杀盗贼,自该带营田厢军出战。只是整支厢军由何人为帅,朝中尚未议定。想来提举料理了常平司事务,还是会由你带军出战。能够带出一支人人夸耀的强军,没有不能打仗的道理。依我之意,由杨畋先带两三千轻装厢军,在我之后南下,为先锋。广南瘴气一消,侬智高必不能久恋广东,可命杨畋带军入韶州,蹑其后路。”

    杜中宵道:“朝廷之意,征南由太尉一手主持,我自无异议。等大军过去,便让杨钤辖带三千火枪兵,装备轻装火炮,南下韶州。”

    狄青点头同意,两人商量些细节,一边喝酒。

    自己做营田厢军南下的主帅一直定不下来,常平司不能突然放手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皇帝和朝廷大臣,对自己能不能带兵还有疑虑。赵瑜看过一次,石全彬又看过一次,杜中宵的带军方法,跟他们熟悉的禁军大不相同。而在朝中军事上得到信任的,多是前方老将,如何肯信杜中宵?

    这种事情没有办法,自己能做的,杜中宵都已经做了,现在只能等待。看朝中能不能下决心,肯让自己带军为帅,去打这一仗。

    这一仗的意义重大,如果打得好,立下大功,不只是自己有了军功,也可为营田厢军正名。得大了别人承认,有了支持,营田厢军的战法才能良性发展。如若不然,自己终于离开京西路一天,以后营田厢军的前途可就难说了。

    

第235章 先锋南下() 
狄青大军离开之后,杜中宵以杨畋部下为主,配合一部分轻炮和霰弹炮,组成一支三千人的轻装部队。由杨畋率领,南下荆湖南路,由那里入韶州。到了广南东路,就由杨畋临机指挥了。

    在车站,杜中宵送杨畋上车,对他道:“钤辖,我们在京西路数年,带了这样一支兵马出来。能战不能战,就看这一仗了。你带广东之后,当轻装急进,拖住侬智高兵马。如果拖得够久,一两个月后带兵前去接应,就此灭了他,为国立功。有了胜仗打底,我们练的这军才真正成了。”

    杨畋道:“我省得,提举只管安心。只要那厮敢仗着兵多,与我作战,我必拖住他。蛮人哪里有什么像样的军器?一向又无纪律,碰上我们的军队,哪怕没有火炮,只靠火枪兵都能战而胜之。我听说那厮久攻广州城不下,转头向北,攻略州县,还带着女子随行,一路作乐,哪里有个能打的样子!”

    杜中宵点头:“钤辖与蛮人作战多次,一切知之甚详,我就不罗嗦了。再三叮咛,最关键的不是去打几场胜仗,而要以拖住侬智高主力在广东为目的,等到我们大军支援。”

    杨畋点头:“明白。只要侬智高不过梧州,提举后续带大兵到来就打得上,我记得了。”

    梧州是郁江的重要节点,一过那里,就进入广西路,从地理上应该以桂州和邕州为中心了。在广东的军队难以得到支持,交通也不便利,大仗只能留给狄青了。

    郁江就是珠江的西江,此时依河段,分成左右江、郁江、浔江和西江几段,连通广南东西路。侬智高攻破横山寨,很快就破邕州,一两个月就兵临广州,就靠着这条水路。两广作战,就是围绕着这一条大河及其支流进行的,广州在下游,邕州在上游,确好就是侬智高的行军路线。桂州不属郁江水系,避开了侬智高的兵锋,两州之间的分水岭,就是天险昆仑关。

    杜中宵对那一带的地理已经非常熟悉,在纸上推演过多次。如果自己参战,在哪里集结,从哪里进军,选哪里为战场,都有方案。可惜好事多磨,自己为帅出征的事情迟迟定不下来。

    看着火车开走,十三郎道:“如可惜,杨钤辖只带三千兵马,又是轻兵。我们这些人,没得机会。”

    杜中宵道:“侬智高虽不堪,也是三千兵能剿平的。几个月间他纵横两路,残破数十州,实力岂能小视?前些日子枢密院估计,侬智高手下最少数万人,十几万也有可能。当然,他们蛮寇习性,自己手下多少人,只怕侬智高也不清楚。最要紧的,贼人虽没攻破广州,却在那一带盘桓近两月,周边的粮食必然被搜刮一空,足够支持他们继续流窜。”

    十三郎点头:“委实如此,钤辖能把贼人大部留在广东,等我们大军赶到,就了不起了。若是放到广西去,只怕赚不上什么军功。狄太尉手下着实有能人,那个‘张铁锏’,走前因见我长得高大,与我较量了一番,不分上下,端的是好身手!”

    杜中宵笑道:“不相上下,就赞好身手,莫不是夸你自己?张玉是西北有数的猛将,十几年随在狄太尉身边,不知立了多少战功!他们这一支兵马,素来以勇猛著称。第一勇就是狄太尉,排第二的就是张玉。阵前斩将夺马,在他都是稀松平常。另两位贾逵和孙节,看他们话不多,也都是有名的猛将!”

    十三郎道:“着实如此。是我们僻处随州,这些英雄人物见得少了,少了见识。以前只道火山军时的张都监,骑射无双,我看这个贾逵也不弱于他。”

    杜中宵道:“自然如此。贾逵出身寒微,祖上数代白丁。他投身军中,今日官职是一刀枪自己拼出来的,岂是简单人物?记住,这种禁军拼杀出来的将领,论及勇猛,都非常人可比。他们这些人,跟我们营田厢军不一样,许多统兵官武艺都是一般,靠的是能谋善算。军里能跟你动手较量的,只有杨文广、赵滋、窦舜卿几个人,禁军精锐将领怎么可能如此?”

    贾逵出身于底层,家庭条件并不好。他的祖父名贾贵,听到这个名字,杜中宵总是浮现出前世看的一部电视剧中反派的样子,觉得必然是吃不饱饭的。父亲贾习早丧,母亲改嫁。贾逵从军,立功升迁富贵之后,给了继父不少钱,才把母亲接到家中奉养。跟继父之间,想来没什么父子之情。这个年代,妇人改嫁稀松平常,并不比杜中宵前世更罕见。范仲淹的母亲如此,杜衍的母亲如此,贾逵也是如此。至于杜中宵曾经认为中国古代改嫁会受到岐视,现在看来,肯定是宋之后的事情了。

    听杜中宵的话,十三郎看看杜中宵,笑道:“官人自己就是如此,与人放对只是一般,治军提拔的将领自然也是如此。看姚守信,文文弱弱跟个书生一样。虽然其实有一把力气,等闲几个人近不了身,但别人看在眼里,就是觉得是个书生。”

    杜中宵道:“沿边的帅臣,除了狄太尉,哪个不我这般?哪有帅臣上阵拼杀的!”

    十三郎听了,只是笑着摇头,也不说话。又不是多年随在杜中宵身边,对杜中宵深信不疑,算一个人,十三郎说不定就此投军,随着狄青南下打仗去了。

    说了一会闲话,杜中宵道:“今日大家在襄州聚齐,也是不易。我们这便过河去,到樊城找个吃得痛快的地方,一醉方休!自演练之后,诸军各有驻地,准备远行,好些日子没有团聚了。”

    十三郎、姚守信、杨文广、赵滋等人纷纷叫好,一起到了渡口,坐船过了汉水。

    杨畋的三千人算是先锋,随军的是低级军官,他们这些高级的主将,并没有随行。

    樊城经过几年发展,已经不是原来的小镇,此时繁华无比。以火车站和汉水码头为中心,聚集了不知多少店铺人家。最近襄州上奏,准备把樊城镇升格为县,与南边的襄阳县一起管理。除了没有城墙,这里确实早已超过了镇的规模,许多州城都没有这里热闹。商税规模,更早已经达到了上州的水平。

    到了樊城镇,十三郎道:“前边不远,有一家码头旁边的菜馆,不似别家起酒楼,而是在河边圈了一块空地,菜的口味极好。他们临河,日日都有新鲜活鱼,烤鱼最是对我胃口。不如就到那里去,与酒楼相比少许多拘束,而且价钱便宜。”

    杜中宵道:“放心,军中几位高级将领用餐,公使钱不能使吗?只要口味好,价钱小事!”

    众人叫一声好,赵滋吩咐随从,到一边的商场买几瓶好酒来,反正公使钱报账,不喝菜馆的酒。

    几人到了十三郎说的菜馆选处座头坐了,纷纷点菜。只要自己喜欢的口味,都选贵的点。有公使钱吃饭格外阔气,不似自己请客,还要斤斤计较一番。

    杜中宵对这里烤鱼不感兴趣,此时没有辣椒,烤了总觉得缺少味道。河湖里的鱼,只合拿最鲜美来的进行清蒸。

    正在热闹的时候,几个士卒随着买酒的随从回来,对杜中宵道:“原来提举在这里!刚刚得到的消息,前次来的石团练,又到樊城了!”

    

第236章 同年再会() 
这种路边摊一样吃饭的地方,不适合迎接石全彬。杜中宵对十三郎等人道:“你们且在这里尽兴吃喝,我回去见石团练。此处虽然口味不错,迎接重臣却嫌简陋了些。”

    赵滋道:“简陋倒没什么,腌臜了些,石团练必然不惯。”

    杜中宵起身,带了自己的随从,离了汉水码头,回常平司衙门去。进了衙门,见到石全彬,两人在客厅里分宾主落座,重新上茶。

    请了茶,杜中宵对石全彬拱手:“团练回京不久,因何又急急前来?”

    石全彬道:“不瞒提举,前次到随州,我见军中炮兵甚是得力,骑兵和步军着实弱了些。好在回去的时候,路过唐州,看过那里的驻军,用火枪也甚是威猛。回到朝中之后,官家和宰执听了,一时也有些犹豫。不过今年契丹伐党项,进军十分顺利,北方兵马不能再调,平侬智高还要用营田厢军才好。两府已经定下来,十一月,提举带营田厢军南下,我在提举之下为副。还剩一个月时间,提举尽快安排常平司事务,最好有得力官员。过几日,同提举常平石扬休会来樊城,拜会提举。提举带兵出征,由原户部判官韩绛代为提举常平。过几日韩绛到来,提举自做安排。”

    这些年韩绛仕途顺利,继杜中宵后,也为一路监司了。去年户部判官任上,江南灾荒,韩绛体量安抚江南东西路,资序已经可做路官。两人同年,私交一直不错,由他接任顺利一些。

    石全彬又道:“还有一事。自提举到京西路营田,建了铁监,带起了不知道多少工厂。后来又建常平司,下隶的商场现在做大了,赚钱无数。这两年朝廷有意在京东路和淮南路营田并建常平司,一切规制俱依京西路制度。特别是自去年发行常平司钱引,又有储蓄所,里面钱数不少。如果一切隶三司之下,则三司职权委实过大,政事堂难制。朝廷有意三司分司,各自设官治事。官家特意叮嘱两件事,一是常平司钱引和储蓄所,如果推向天下可不可以?推行下去,里面的钱,要如何安排?二是三司各案原有互相牵制之意,如果三司分开,下面各案又该如何安排?提举深思,出征之前入京,陛辞时官家又问。”

    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