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司礼监 >

第94章

司礼监-第94章

小说: 司礼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岂料叶向高却道:“陛下,臣查过,祖制无此事。”

    “……。”

    万历顿时很是尴尬,面色有些发红。

    “陛下,自古开国或承家,一定要循理安份,才能长久。郑庄公爱大叔段,窦太后爱梁孝王,皆赐以大的封地封国,然此二人结局又如何呢?”

    叶向高好言相劝,他始终认为皇帝给福王赐的庄田太多。虽说他已极力督促户部和地方办好福王庄田事,但直至现今,也尚未过半。所以,他想着是不是能够劝谏一下,减少福王的庄田数。

    万历听明白了叶向高的意思,他沉吟片刻,问道:“那相公以为呢?”

    叶向高忙道:“臣以为陛下下旨减一万顷,福王殿下再自辞一万顷。”

    万历听后,很是不高兴,不快道:“先生全力为东宫,可否少许惠顾一下福王?”

    叶向高正色道:“这正是老臣全力为福王着想。过去人们称万岁千岁,或我辈能活百岁,那都是虚语。如今皇上将近五旬,对福王仍宠爱不衰,若福王趁此时入藩,馈赠倍厚,宫中宝物如堆山,任意取舍。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万一时移势败,福王恐怕连应得的份额都难拿到,如此说来,老臣为福王着想何所不至,还能说不尽力吗?”

    “朕已经下旨,福王知道,贵妃知道,天下人都知道,现在叫朕改旨,未免强人所难了。”万历不想减免给福王的庄田,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个父亲太有些对不住儿子了。

    “如果这样的话,”叶向高顿了一顿,斩钉截铁道:“那就请陛下下旨让福王归国吧。”

    “这…”万历豁然而起,很是震惊,“这怎么行!”

    “陛下,藩王之国,祖制如何能违?”叶向高一脸不容商量的样子。他是首辅,朝廷大事需要他这首辅维持,皇帝的大事也要他这首辅点头,他若不配合,说句难听点的,皇帝也玩不转。

    万历有点急眼,内阁就叶向高一人,要是叶向高再和他闹翻,这朝政谁个替他管。

    “明年冬天是太后七十岁大寿,福王理应留下来贺寿,朕看,暂不叫福王归藩,推到后年吧。”万历耍起了小心眼,硬的不行就软的,哪怕他这皇帝没面子,丢人,低声下气都行。

    对皇帝的小算盘,叶向高却心明如镜,他不为所动,坚称道:“福王今科可以预先过庆寿礼,待明年春如期回藩国。”

    “也不必这么急吧?朕就这几个儿子,实在是舍不得他们走啊。”万历很是不安,看着叶向高的眼神有些可怜。

    “外廷早就传说陛下打算借贺寿名义,留下福王。陛下真这么做了,朝廷必不安宁,太后若听说了,心中想来不乐;况且皇上之弟潞王,现居外藩,太后也很想念,潞王不能来,为何福王必须在?”叶向高言辞很是犀利,令得万历以难言对。

    “陛下只要能确定福王归国日期,臣对朝臣们总有说法。但这样的话,臣先前所请,陛下还是三思一下吧。”叶向高很是平静的道。

    “那就依相公的吧。”

    万历觉得自己上了叶向高的套,但这套偏偏自己又要伸脖子进去。要不然,叶向高领着外朝硬逼自己赶福王归国,那可就糟了。

    叶向高微一点头,一来能削掉福王一半庄田,二来能够确定他回国日期,这两桩事看着是两桩,其实是一桩——赶福王就藩之国。

    只要福王离开京师,东宫便再无事矣!

    皇帝这么爽快的答应自己的要求,叶向高很是满意。

    万历心中暗骂福清相公果然如传闻中一般狡猾,但却有苦说不出,毕竟,皇子封王必须就国是祖制,他硬顶着不办着实理亏。而且一次给福王四万顷庄田,也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相公还有事么,若没有,朕这有件事…”万历道。

    叶向高却道:“臣还有事。”

    万历一怔,讪讪道:“那相公且说。”

    “这是臣的奏疏,请陛下御览!”

    叶向高说完,从袖中取出那份奏疏递给了内监,内监又恭敬呈上。万历接过一看,封名大大几个字——《公请弹劾辽东矿监疏》

    “陛下,高淮自为辽东矿监税使以来,便…”叶向高正要痛诉高淮罪状,没想到万历却挥手打断他,然后对他道:“朕已经决定了,将高淮叫回来。”

    叶向高一呆,旋即大喜:“这么说,辽东矿监陛下终是肯撤了?”

    万历摇了摇头:“相公误会了,朕只是叫高淮回来,辽东矿监税使,暂时不罢。”

    “这…”叶向高犹豫了下,便要劝谏皇帝彻底罢了辽东矿监税使。

    万历却盯着他,缓缓道:“相公,朕已经应了你几桩大事,你就不能准朕一二?”

    叶向高迟疑片刻,今日几桩大事已成,高淮也准罢了,依皇帝一贯的性格实是难得,还是不要再逼迫的好。否则,皇帝翻脸收回先前允诺,才更麻烦。

    毕竟,从前皇帝经常食言自肥。

    叶向高不敢冒这个险,便不再吱声。

    万历轻轻点了点头,道:“有个小事,劳相公叫下面办下。朕要封个人为中书舍人,叫他代朕在辽东看看。”

    “何人?”叶向高问道。

    “魏良臣。”

第一百九十六章 八品的杂流官() 
最近更的都是四五千字的大章节,你们看着又觉更新少,所以还是两千一章,这样你们就不会说更新少了。

    …。。

    “中书舍人?”

    良臣愣愣的看着王体乾递给自己的官凭和官印,还有那套绿色的,胸前绣着犀牛的官服。幸好官帽不是绿色的,不然看起来就有点别扭了。

    “从今往后,小案首就得改称魏舍人了。”王体乾笑容满面的看着捧着官凭官印发呆的魏良臣,以为这少年欢喜得晕了。

    “恭喜恭喜!”

    田刚、李维也是上前道贺,天子授官给魏良臣,不论是什么官,都意味着天子对魏良臣的重视和认可。而他们和魏良臣一同前来关门,回去之后必也能沾光。

    良臣心里当然高兴,原本只是想坑蒙拐骗个功名,现在却鲤鱼跳龙门,直接有了官身,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中了个双色球啊,或者娶了个白富美,少奋斗二十年。

    只是,有个问题他必须弄明白。

    “王公公,这中书舍人到底是个什么官?”良臣好像没听说明代有什么中书舍人。

    中书中书,一般而言,中书必是中书省。而这中书舍人,显而易见,乃是中书省门下官。

    明朝这会,可没有中书省,太祖皇帝可是下旨永不设相了。

    所以,这中书舍人又任职何处,专于何事?

    当官是好,但是当的什么官,良臣糊涂着。

    对于中书舍人唯一的印象就是南宋的抗金名臣虞允文,这人便是中书舍人出身。

    “这个…”王体乾面露难色,因为他也不知道这中书舍人是个什么官。

    田刚和李维是锦衣卫出身,对于朝廷的官职了解的多,但也是头一回听说中书舍人的,故而也说不出这舍人到底是个什么官。

    良臣见状,知道这中书舍人肯定不是什么好官,要不然不可能王体乾他们不知道。

    好在李永贞知道,他告诉魏良臣,国初中书舍人必于进士、举人、监生内选除。

    良臣听后,顿时面露喜色:“这么说,这舍人还是个美差?”

    李永贞轻咳两声,对良臣说道:“那是国初,眼下这一官职专供大臣子孙荫授,试职习字出身。”

    “什么意思?”良臣听着还是不解,什么叫大臣子孙荫授,试职习字出身?

    “非正途,乃杂流。”

    李永贞说了六个字,这六个字可把良臣一颗欢跃的心弄得叭凉叭凉的。

    弄了半天,万历给了自己一个杂流出身。

    何谓杂流?就是非科举正道之外的授官,这类人通常不被朝廷承认为正式官员,但又都是不可或缺的职事。如有技艺在身者,有特才者,或律法精通者。间接有荫授者。

    准确的说,杂流不为官,乃是吏。

    本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视杂流为官,并且堂而皇之将杂流者引入朝堂的皇帝,就是那位爱上比自己大十六岁女人,并且至死不渝的成化帝。

    当时,那帮杂流出身的官员被称之为传奉官。

    然后,成化驾崩后,这些传奉官就都被赶出朝堂,重新沦为平民了。

    良臣有些扫兴,手里捧着的这官凭官印感觉就跟鸡肋似的。

    他可是一心想通过自己努力弄个正经科举出身的,现在倒好,才混上小案首,还没拿到秀才功名,转眼就变成了个“杂流”。

    王体乾和田刚二人知道了这中书舍人是个什么官后,一时都有些尴尬,不知道是应该继续恭贺魏良臣,还是要安慰他一下。

    “小案首也莫要小瞧这杂流出身,内阁中书舍人职为奉写册宝、册书、册页,释放文书并揭贴,兵部记功,勘合。正统后,学士不能视诰敕,内阁皆委于中书、序班、译字等官,于是内阁方有东诰敕房。所以,这中书舍人虽然不是正途,但也是京官诸职中入仕条件较宽,属于杂流中的美缺了。”李永贞这话可不是安慰魏良臣,而是确有其事。

    良臣算是听明白了,闹半天,他这中书舍人就是内阁的书办,相当于后世的秘书。

    犹豫了一下,良臣忍不住问李永贞:“那这中书舍人有什么好处?”

    李永贞笑了笑,道:“杂流入仕的中书舍人一般不能外调其他京官,但可加衔加禄,带衔办事,幸运者可加正五品的翰林学士,正三品的礼部尚书。进士者任职中书舍人立即选除,举人要求试职,杂流则要试职三到十年。另外,进士举人出身的舍人将来可任六部员外郎、主事、科道。不过小案首既是杂流出身,六部科道便不去想,只要试职个几年,不难加衔。”说完,李永贞顿了顿,“小案首如今年纪尚小,皇爷如此眷顾于你,将来成就,不可小瞧。”

    良臣心情大好,也对,自己不过十六岁,连秀才功名也没捞上,万历就能破天荒的给自己授个中书舍人的官职,怎么说,也对得起他了。

    “那我是内阁的中书舍人了?”良臣这话是问王体乾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要是能在内阁当秘书,就是跑腿的,也是美差,宰相门前七品官嘛。

    不想,王体乾却摇了摇头,道:“不是内阁,是文华殿的中书舍人。”

    “文华殿?”良臣愣在那里,李永贞也是一愣。

    “那我以后到文华殿当差?”良臣没有多想,反正都是中书舍人,在哪上班不都一样,只要能接受内阁中枢就好。

    “文华殿是太子讲学所在,只加大学士,无以专职。”这话句是李永贞说的,意思就是魏良臣其实没有上班地点。他也很意外,因为他一直以为皇爷授予魏良臣的是内阁中书舍人,却没想到是两殿的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有两殿和两房区别,两殿指武英殿和文华殿,两房则是指内阁的东西两房。

    如果是后者,魏良臣这中书舍人确是杂流美官,但要是前者,那就是虚衔,类似大臣荫授子孙用的了。

    不用李永贞再说什么,良臣也明白到底怎么回事的。

    王体乾来的时候不知道具体内情,只以为皇爷赏了魏良臣个好差事,然后贵妃娘娘指名要他来传旨,心里可高兴着。只要这魏良臣能折腾,贵妃娘娘多要他来跑几趟,那怎么也能简在娘心了。

    “咱家听说,皇爷原是要让小案首任职内阁中书舍人的,不过叶阁老那里给否了,最后授了文华殿中书舍人职。”

    良臣苦闷,不过也没有办法,木已成舟,他能有什么说的。于是问道:“那这舍人几品官?”

    李永贞道:“从七品。”

    “噢,那样也好。”良臣点了点头,从七品不错的。

    王体乾听后却将官凭再仔细看了看,然后说道:“小案首是八品。”

    ………

    作者注:万历年间,叶向高为首辅,用已革监生汪文言为中书舍人,此则大学士自行选用中书之成例也。

第一百九十七章 题送 税兵首领() 
八品文华殿中书舍人,虚衔。

    叶向高不厚道。

    从王体乾的描述来看,良臣觉得万历已经很对得起他了,对不起他的是叶向高。

    如果按万历的本意,授内阁中书一职,虽是杂流出身,但熬上几年,可以加衔。

    并且按照李永贞的说法,这内阁中书一职,虽然位低,但能捞取的油水却多的很。原因在于内阁辅臣,辰入申出,办事阁中拟票旨,所得预闻者,独写票中书而已。

    意为内阁草拟的任何文件,都是由中书直接起草,再由学士核议。而各部送呈的各类奏疏,内阁中书也都可以提前翻看,或者偷偷察看。若外人想知其事,不能从学士那里得知,便会想办法贿赂这些中书舍人,如此一来,自然进项可观。

    除此之外,两房舍人还参与翻译外国文书,档案分类归档,其责任事关重大。绝非虚衔的两殿舍人可比。

    除进项可观外,李永贞提到了另一桩好处让良臣对叶向高简直就是恨之入骨了。那就是两房中书舍人只要试职满七年,上官无差评,便许会试一次。

    这是举人的待遇,要是机缘好,便能一举殿试了。阴差阳错,中个进士也不是不可能。从此,就不是杂流出身,而是正途了。

    只可惜,这桩桩好处,愣是叫叶向高一言给弄没了。

    这相公,也不知自己哪得罪他了,如此坏人好事。

    事到如今,良臣也无他法,只能将就这八品文华殿舍人了。

    他就是有意见有怨言,也不可能发泄出来。因为,叶向高这位首辅一做就是七年。此后,天启登基后,这位东林党魁还会再出来浪一回。那时,他的对手是二叔。

    不过有桩事让良臣还是很满意的,那就是王体乾除了给他专程送来官身外,还带来了皇帝的口谕,那就是准他往抚顺代察高淮欠款事。官面上,这个任务叫“协办粮饷钱款事。”

    主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