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司礼监 >

第87章

司礼监-第87章

小说: 司礼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现在辽东却闹出了兵变,这位高公公还能不能如愿荣升为司礼秉笔,眼下已是一件无法确定的事了。

    良臣对田刚和李维提供的信息不是太满意,从刚才殿中万历对高淮的态度,良臣觉得万历对高淮有包庇之意,否则就不会同意让他先来看看,而是速召首辅叶向高了。那样一来,不管高淮在这起事件中处置是否得当,他的矿监职位都得被罢除。

    高淮都从山海关逃到了永平,还吓得不敢进京,万历却依旧想要包庇他,由此可见高淮在万历心目中的份量。

    良臣虽说只是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不代表他就得绕过高淮,甚至将自己看到的实情有一说一了。

    因此,对于高淮,良臣有必要了解的更多。

    免得老天爷好不容易给他的这个机会给白白糟蹋了。

    在进入永平城前,良臣打马停住,他想到了李永贞。

    他这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毕竟对方做了八年牢,对于外界的了解,或许不是那么多。

    让他意外的是,李永贞这个做了八年牢的未来大珰对高淮竟然了如指掌,准确说,李永贞对内廷人事都了如指掌。

    这八年牢中生活,并没有让李永贞和外界隔绝。想到金忠别的人不叫,单将李永贞从牢中提出,良臣知道,李永贞自有他的关系网存在。

    按李永贞的说法,高淮是个奇人,奇在他不仅仅是娶妻生子后净身入的的宫,在此之前,他是京师崇文门税课的承包人。

    这个经历让良臣吃了一惊,能够承包崇文门税课,显然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够做到的。

    这高淮,莫非有什么了不得的后台背景?

    李永贞却说的明白,高淮进宫之前并没有什么后台,他能承包崇文门税课,完全是靠的自己能力。

    可以说,高淮是白手起家,他不甘在老家种地,长年混迹京师,凭着自己的脑子和嘴皮子结识了不少人,混出了好人缘。机缘巧合之下,他谋到了承包崇文门税课的美差。

    因为承包崇文门税课的原因,高淮进宫之前就捞了不少银子,而在进宫之后,他很快疏通关系,不但当上了长随,并在一年后成功当上了尚膳监的监丞。

    尚膳监是宫中一个油水十分丰厚的衙门,此监专门负责皇帝及宫中饮食、操办宫中的筵宴。王体乾现在就在尚膳监,只不过他只是监中一个低品太监。

    尚膳监监丞,是正五品的职司,上面还有正四品的太监和从四品的少监。高淮费尽心思,不惜自宫进宫,显然一个监丞是远远不能让他满意的,于是他瞄上了炙手可热的矿监税使。

    万历二十七年,京师一个叫阎大经的千户上疏说辽东地域辽阔,不但盛藏矿产,珍稀土产也多,建议朝廷派出矿监税使往辽东开矿征税。看到奏疏后,万历很高兴,当即批准。于是疏通了大珰后的高淮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圣旨,带着原奏官阎大经往辽东开矿征税。

    “那原奏官阎大经一道奏疏,方成全了今日高淮。”

    李永贞没有明说,但良臣从他的语气中猜测,这个阎大经和高淮肯定“内外勾结”,不管是高淮买通了阎大经,还是阎大经疏通了高淮,这两人之前肯定有过联络。也许,这压根就是他们自导自演。

    “这么说来,高公公还得感谢阎大经了。”

    “也许吧。”

    李永贞话不多,良臣问什么,他回什么。除此之外,他就是知道什么,也不会说出来。

    也许,是他们买通了皇帝,良臣心道,因为这件事表面上看是高淮和阎大经主动请旨开矿,从而飞黄腾达。实质却是万历这个皇帝非常需要钱,一拍即合之下,方成就的好事。

    这也让良臣更加笃定之前的想法,开矿弄钱,再晋升绝对是一条捷径。

    没见高淮通过开矿,不但深得帝心,还混成了司礼随堂太监,要不是山海关军变,铁定的进京为秉笔了么。

    “听李公公一说,高淮还真是个能人,否则,焉有今日。”良臣有感而发。

    李永贞瞥了良臣一眼,想了想,告诉他这么一件事。他道:“高公公二十七年三月为辽东矿监税使,上任不过五天,便给皇爷送了五百两银子。不过这五百两银子,高公公却给皇爷提了个条件。”

    良臣一怔:“给陛下提条件?”

    “嗯。”

    李永贞拿着马鞭,看着永平城方向,淡淡说道:“高公公请皇爷给他在辽东开的税店命名并题字,这个税店就叫福阳店。”

    “这…”

    良臣简直是开了眼,那高淮用五百两银子就让皇帝给他开的店命名题字了?

    厉害啊!

    这他娘的简直就是穿越者模式啊!

    不过,五百两银子就将皇帝收买,这可真是古今奇闻,怎么看,皇帝未免也太廉价了。

    良臣惊艳于高淮的手段,不管哪行哪当,御笔命名,那都意味着财源滚滚啊。

    后世多少穿越者不都是这么搞的么,难不成他们都是学的这位高公公?

    不过,反过来想,或许这也是万历的高明之处吧。

    这位皇帝,或许是在千金买马骨,通过这件事鼓励高淮还有那些在外的矿监税使好好干呢。

    所以,到底是高淮廉价收买了皇帝,还是皇帝不费一文的给他们鼓励,难说。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钱就可以招私兵() 
从结果上来看,显然是万历更加棋高一着。

    随便题个店名,就能保证辽东源源不断向大内输送财税,还能保证天下矿监税使人人竭力为君上效力,这种好事哪里去找呢。

    五百两,听起来可笑,人人都以为皇帝是个贪的连五百两小钱都不放过的人。

    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却说明当今这位皇帝是位不拘小节的天子。

    良臣想到了自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万历都不可能让他代替自己去山海关看看。

    一来他无官在身,二来也非内廷中人,说起来,什么身份也不是。这种人,凭什么代天子察访?

    可偏偏,万历准了,若非自己就是当事人,良臣是很难想象这种事情会发生的。

    良臣相信,万历此举必有其用意,或许,这便是大智若愚吧。

    一个各方都不放在眼里,一个和当事双方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没有圣旨在身、也没有官职在身的小人物,或许才不引人注目吧。从最阴暗面揣测,就算事情办砸了,和皇帝也没有任何关系。

    高淮这家伙,也是物尽其用的典型。他那税使衙门就是原先的山海关镇守府,不过早在嘉靖年间,山海关镇守就被革除了,所以衙门一直空置着,里面都长杂草了。

    高淮到任后,废物利用,就地在镇守府外挂起了他的税使衙门牌子,然后靠着皇帝赐的店名,硬生生将福阳店做成了辽东第一大店。

    听李永贞的描述,这福阳店颇有后世自贸区的概念。

    凡是来往客商将货物交由福阳店代售,或在福阳店购物的,高淮收取的税收只有原本的七成。

    倘若不在福阳店,则按正常关税交纳。如此一来,自是使得客商交易都集中到了福阳店。

    但这么做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原本应该是由辽东收取的赋税,大多流入了内廷。

    这,自然就引得辽东军头不满,毕竟,军头们除了靠吃空饷,驱使士兵替他们种田获取收入外,也靠设在境内的大小关卡谋利。

    客商们都跑福阳店做生意了,大小军头们吃什么喝什么?

    高淮只顾自己吃肉,不给别人喝汤,辽东当然鸡犬不宁,军民怨声载道了。

    世上从无没有来由的利害冲突,也不可能好端端的就发生军队哗乱。

    良臣不相信山海关的军民会携家带口的去投奔什么女真,他们是吃饱了撑的才会这么干。他更不相信山松山锦州的明军也头脑发热起来响应山海关的明军。

    他只相信,高淮得罪了人,得罪了太多人,所以,他必须要被赶走。

    小事不足以动摇这位自万历二十七年就上任,且深得帝心的辽东矿监,要赶他走,必须是大事,一件足以震惊朝野,令得皇帝都无法再庇护他的大事。

    兵变,显然最合适。

    现在,良臣要知道高淮究竟得罪了谁,这件事的背后,又是否有李成梁的身影。

    知道了这一点,再去山海关,他至少心中能有数,不致两耳抓瞎,什么事都被别人牵着走。

    那样的话,他毛遂自荐得来的机会,就会成为笑话。

    ……

    永平府伪元时称永平路,直隶中书省。

    太祖驱逐蒙鞑,恢复中华后,改永平路为永平府,隶北直隶。

    永平府下辖三县二卫,其中一卫便是山海卫。这次兵变哗变的驻军就来自于山海卫。

    永平府城所在是卢龙,高淮及其逃出来的随从就躲在永平城。

    因为山海关军变,良臣他们到城下的时候,城门都已经紧闭。从城墙上密布的士兵来看,永平城显然已经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这不难理解,永平是山海关至京城的必经之地,若哗变的明军铤而走险攻打京师,那永平就首当其冲。

    永平若失,固然叛军也不可能真打到京城,但京畿这一带,也许就会糜烂了。

    “田大哥,劳你叫城上的人开门。”良臣打马勒住,吩咐田刚去叫门。

    田刚应声下马,走到城下叫门。

    城上的守军已经看到了他们四人。

    永平除是府城所在外,也是永平卫指挥使所在。城上一个百户正在打量走到城下的田刚,发现是锦衣卫的人,忙叫军士打开城门放人进来。

    良臣一行进城后,那百户带人迎了过来。田刚和李维向百户出示了各自腰牌,百户验明无误后走到良臣和李永贞面前。

    良臣已经从马上翻身下来,问那百户:“辽东矿监高公公何在?我等自京中而来,奉圣谕,要见高公公。”

    因良臣胡须尚未长成,边上李永贞又白净无须,还是锦衣卫护送而来,那百户自是当良臣乃是内廷中人,忙道:“高公公一行现在驿站,中使请随我来。”

    被人当成“中使”,良臣也不解释,只要那百户前头带路。

    田刚和李维也没觉得“中使”一称有什么不妥,因为这小案首确是奉上谕去山海关的。虽说“中使”多指宫中人,但有时,也并非一定是公公。

    李永贞得到的嘱咐只是让他陪魏良臣去山海关,其他的一概不知,这时,自不会出面质疑什么。

    因为军变,永平全城警戒,街上已然看不到行人百姓,来去的只有成队的军士,以及正将各种守城军械往城上输送的壮夫们。

    没过多久,良臣一行就在那百户的引领下来到了永平驿。

    驿前有数十匹正在吃草料的战马,这些马一看就是上等的蒙古精马,不比良臣在积水潭马场看到的那些御马差。

    原以为高淮是从山海关逃难出来,随行肯定不多,但不想,驿站外竟有数十劲装汉子在外保护。

    这些劲装汉子并非穿着军服,而是清一色穿着红黑相间的衣服,看着,既像差役又像兵丁,有些不伦不类。

    “这些人是?”良臣侧脸低声问李永贞,李永贞却摇头不知。

    李维上前一步,低声道:“这些是高公公在辽东私募的壮丁。”

    “私募壮丁?”良臣一怔。

    李维告诉良臣,原来高淮为保证各地矿产和税关收入,私自招募了壮丁近千人,精选壮马数百匹,自成一军,外人称为“税兵”。

    税兵人数虽不多,但马精兵良,每次出动排场不小,旌旗蔽野,铙鼓喧云。

    “私募兵丁,朝廷不管?”

    良臣有些难以理解,说高淮招募了一帮打手帮他收税开矿,他能够理解,可这么明目张胆的私组了一支私军,胆子未免太大了些吧?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帮打手那么简单,而是十足一支军队啊。养一支上千人的精兵,这得多少开支?

    要是人人都能私自养兵,大明朝不早咯屁了。

    李维道:“小案首可知道,前锦州总兵马林曾上书弹劾高淮私自募马,可被李帅诬为不能与同僚协力合作,蔑旨玩法,结果被朝廷革职闲住,永不叙用。”

    马林,这个名字良臣是熟悉的,此人是萨尔浒之战的明军四路将领之一,与努尔哈赤的八旗兵在尚间崖大战,两子皆战死,最后马林仅以数骑逃回开原。

    这一战,马林是尽力的了。

    辽东能称帅者,除了李成梁,良臣想不到第二人。

    李维的这个情报让良臣有些错愕,因为照他的说法,显然李成梁和高淮是有关系的,要不然也不会帮高淮弄走马林。但这么一来,又如何解释山海关和松锦军变?

    以李成梁在辽东的影响力,山海关和松锦的乱军怎么可能绕过他直接发难?

    良臣想不明白。

    李永贞却突然道:“朝廷不是不管私募兵丁,而是管不到矿监税使。”

    …………

    感谢新贵公子2011大佬的百元打赏!

第一百八十六章 咱家参他一本!() 
良臣点了点头,他明白李永贞这话隐含的意思。

    太监私下募兵和文臣武将私下募兵,在皇帝眼里的性质是不同的。

    皇帝可以容忍前者,却万万不会容忍后者。

    毕竟,一个是家奴,一个则是外臣,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并且,高淮私募兵丁的根本在于维护开矿收税,从而能提供源源不断的钱财输入大内,所以良臣认为这件事应该是得到了万历的支持,要不然高淮不可能行事这么肆无忌惮,更不可能因李成梁的一道奏疏就让总兵马林革职离任的。

    说一千道一万,谁能给万历弄来钱财,他就支持谁。反之,他便继续“怠政”。

    不过,高淮私募兵丁这件事倒是给了良臣一个启发,如果有朝一日他也能开矿的话,便能同样借保矿收税的名义练一支私兵出来。

    对于练兵这件事,良臣是迫切需要的。于公,十年后的萨尔浒;于私,万一天启还是那么倒霉催的早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