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司礼监 >

第69章

司礼监-第69章

小说: 司礼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二叔还不是九千岁,将来真要有这个小子,怎么也不能让他蒙了去。

    赵书吏没有食言,良臣过堂时,他已经给良卿办好了差事,却是塞在工房帮闲。

    这帮闲可不是乡下农忙的长短工,而是公家身份的跑腿活计。一月领一两三钱,逢年过节还有节包。

    当然,每回乡下公办,多少也能有一点油水。一块肉也好,几斤油也好,多少不等,总不会空手而回。

    这叫规矩,不劳人操心,下面的里正们早早就备好的,看人给。

    许是过堂时,府尊对魏良臣的态度,赵书吏各方面都想的周到。特意给了大哥良卿一月假,这一月还照样给钱。

    良卿在知道自己能进六房当差,那真是如天下掉个馅饼砸中般,先是惊的半天说不出话,然后是喜得合不拢嘴。

    不过,也真是天性老实人,良卿喜完之后却是一脸忧虑的对赵书吏他们说道,他不识字,什么都不会,还是莫要到县里了,免得给衙门添麻烦。

    赵书吏他们当然不会就这么收了事先的承诺,笑着说不懂不要紧,慢慢学。不识字也不打紧,只要有心就行。

    看大哥在那对赵书吏他们点头哈腰,恭敬的不得了,良臣撇了撇嘴,真是人都有不堪的过去,任谁能想到就这老实憨厚,怕官要死的大哥,日后会是个国公呢。

第一百四十三章 爹啊,老二当公公了咧!() 
不要再说我水了,本书的风格就是一点一滴的描写小千岁波澜壮阔的一生,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剧情,直至让小千岁身上笼罩灿灿金光的逼格,从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每一章,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与历史有关的人物、情节,都是骨头思虑再三,翻遍史料用心写出来的!

    如果这样都叫水,我也无话可说。

    。。。。。。。。

    同样,任谁能想到他魏良臣其实是个大草包,可这大草包日后会是小千岁呢。

    老爹到现在还懵着,因为他没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只知道自己的小儿子如今很被县里看重,听说府尊都亲自接见了他。现在大儿子也突然得了个公房的差事,刑房的赵书吏还将一个装了银钱的布袋交给小儿子,对他这个当爹的也客气的不得了,一口一个“老魏”叫着。

    这一切,让老实巴交的魏进德如在梦中。

    马车驰出好远之后,他才清醒过来,看着小儿子,低声问他:“你二叔是不是在宫里当了公公?”

    呃?

    良臣没想到老爹的脑洞这么大,不过他这样想也好,省得自己再胡编乱造,于是点头道:“二叔现在可好咧,在小爷身边伺候皇长子呢。”

    “噢,在小爷身边伺候啊?!”魏进德当然知道小爷就是太子,喜笑颜开,“那好,那就好。”

    在最朴实的人心目中,能在太子身边当差,那肯定是最好的差事,是祖坟冒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村里的张炳都不是在小爷身边当差,县里都能卖面子不征他家的地,自家老二在太子身边当差,县里当然更要给面子了。

    看来老二真是干的不错,连知府老爷都过来帮自家,魏进德越想越是高兴,恨不得马上回乡提段纸钱到祖坟上告慰一下先人。

    列祖列宗,爹啊,你们看到没,老二进忠如今都当公公了吆!可出息了咧!。。。。

    良臣当然不会告诉他爹,那个小爷混得还不如他呢。趁着他爹高兴,良臣大致说了下自己如何找到二叔,二叔对他的到来又是如何高兴,又是如何思念家里,思念兄长。

    “他想我咧,他想我这哥哥咧。我对不住他,这么多年,我对不住他。。。”

    魏进德鼻子突然一酸,竟是掉了眼泪。良臣忙安慰他,良卿也劝,兄弟俩好一阵劝,才把当爹的眼泪给止住了。

    擦了一把眼泪后,魏进德吩咐良臣:“回家之后,你得把这好消息告诉你大姐。”

    “噢。”

    良臣点了点头,他明白爹的意思,二叔现在是宫中的公公,府里县里都给他老魏家面子,你杨家难道还不对大姐好一点。

    想到大姐在杨家过的不舒心,上次杨六奇过来对他兄弟俩的冷淡样子,良臣不由暗哼一声,他很想看看等将来二叔真的阔了时,杨家人的嘴脸是何模样。

    不过眼下,借着知府的虎皮,到杨家溜上一圈,或许也能让杨家人对大姐重视起来。至少,不能再随便拿她当佣人般使唤。

    良臣又将县里不征自家地的事说了下,魏进德听了当然更是欢喜,转念却又觉不妥,因为他想自己的地不征了,可村里人还在联名和县里抗争,他家要是退了出来,岂不是叫人戳脊梁骨。

    良臣没想到他爹还念着那帮人,正想说自家过自家的,莫去理会别人,大哥良卿却呸了一声,说那帮人不是东西,早就得了县里好处,把他们给卖了。

    魏进德听了,怔了半响,叹了口气,不再说这事。

    半道,一辆牛车急匆匆的迎面而来。良卿眼尖,一眼看到赶车的是妹夫王有福,连忙挥手叫了起来。

    良臣自是识得这个亲姐夫,这姐夫名字起的忒是俗气,兄弟四人分别叫有福、有寿、有财、有运。

    福寿财运,听听,多喜庆。

    “爹!”

    王有福看到对面过来的马车上坐着的竟是丈人一家,呆了一下,慌忙停下牛车跑了过来。

    “爹,你们。。。出来了?我接到信,就跟人。。。跟人借了牛车往城里赶了。。。”

    王有福说话不是太伶俐,还有点结巴,要不是看在他人老的份上,良臣他爹也不会把女儿嫁给他。

    良臣听了半天,明白过来,原来是他爹见兄弟俩都进了大牢,吓得叫人捎信回村里让女婿带钱来帮着想办法。于是,这位说话不利索的亲姐夫就带着家里仅有的二两多银子借了牛车过来了。

    到底是亲女婿,良臣心想,换杨六奇,怕是问都不问。

    “爹,你可不知道,自打你们叫县里抓去后,大兰子就急坏了,可我们又没门路,不知道求谁。。。”王有福说着丈人被抓后,他和大兰子是怎么慌的神。

    “唉,倒把兰子吓着了,不过现在好了,我们没事了。”

    魏进德让王有福赶着牛车跟他们一起回去,王有福忙应了,跑回去掉了牛车跟在马车后面。

    赶马车的是县里的人,良臣叫他慢些,毕竟牛车比马车慢。因为知道这魏家老三现在了不得,赶车的可不敢不答应。

    提起自家那亲姐姐的名字,良臣就有点来气,不是气姐姐,而是气他爹没学问。

    都知道提块猪肉请先生给儿子起个好名字,怎的就不舍得给女儿也起个中听的名字。

    魏大兰?

    这名字,和王有福一样,也是没学问啊。

    不过再想二叔给大姐起的名字**花,良臣还能说什么。

    农村人起名,能有什么讲究。

    就后世,不是遍地的艳子、兰子、芳芳、花花什么的么。

    响晚的时候,爷四个总算到了村口,村里人看到魏家爷三回来,一个个都是很意外。尤其是看良臣,活见鬼似的。

    因为,替良臣他爹捎口音的村民嘴巴大,把良臣叫县里也抓了的事情都说了,结果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离谱。最后,都演变成魏家小三叫县尊活活打死了。

    见天色已晚,王有福怕老婆担心,便跟魏进德说先回去把好消息告诉大兰。魏进德也怕女儿急坏,也没留女婿留下吃饭,让他赶紧回。

    到村里时,社学那边吹吹打打,哭丧声音传得老远。

    魏进德愣了下:“这是谁家老人了?”

    良臣朝社学看了眼,道:“爹,社学吴夫子老掉了。”

    “啊?”魏进德一听,忙对良臣道:“那你赶紧去买段纸给夫子磕个头。”

    良臣却摇头道:“我不去。”

    “昨了?”魏进德一脸不快,“吴夫子可是你老师咧。”

    “吴德正不是个东西。”

    良臣哼了一声,早先他是想去给吴夫子磕个头,可吴德正是怎么对他父子的?

    “夫子是夫子,他儿子是他儿子,你莫要浑在一块说。赶紧去,省得叫人家说我们老魏家没规矩。”

    魏进德却是不同意儿子的看法,哪怕他也对吴德正十分不满,可尊师重道的道理,他明白的很。

    老爹非让自己去,良臣无奈,只得到村口卖杂货的小铺子买了纸钱,提着往社学那去。

第一百四十四章 我为什么不能来?() 
村口这家杂货铺可是梨树村的能人宋二家开的,不过说是杂货铺,能卖的东西少得可怜。大抵也就是油盐酱醋,还有些糖块,纸张什么。不像后世,日用百货,样样齐全。

    一段纸钱不贵,七个铜板而矣。

    在宋二家媳妇惊诧的目光中,良臣付了钱,提着纸钱慢腾腾的去社学。

    因吴夫子去世,社学这两天停了课,特地将地方腾出来供吴家治丧。

    里正和乡老都在吴家,里正帮着安排席面等事,乡老则是忙着填葬单。

    别小看了这安排席面和填葬单,这两样事情可是里正和乡老的特权,一般人都不能干。

    就好像后世农村,谁家办事了,都得把村干部请来吃一顿。

    这顿饭,便是村干部的特权。同理,排席面和填葬单也是里正乡老的特权。

    良臣到社学后,就见里外不少人,吴家的几个男丁正在大门外招呼客人。有什么重要人物过来,如舅爷、表爷之类的,孝子吴德正还得迎上来,磕个头,将人请进去。

    梨树村就姓吴的最多,吴夫子又是村里的先生,他儿子还是县里的书办,场面自然小不了。

    “良臣啊?”

    吴德全看到了拎着纸钱的魏良臣,叫了他一声。良臣忙上前将纸钱递给他,然后说进去给夫子磕个头。

    自打伯父去世后,吴德全就忙得不可开交,一直都在社学,所以不知道魏良臣进大牢又出来的事,只以为良臣将爹和大哥保回来,特意来给夫子磕个头。所以没说什么,点头让良臣进去。

    良臣进了社学后,就听几个妇人在嚎哭。远远看了眼,是吴德正的媳妇还有几个侄媳妇。

    吴德正的媳妇是县里林教谕的女儿,叫林桂芬,三十岁,给吴德正生了两儿子一女儿,长得倒有几分姿色。

    记得两三年前,良臣还在社学上课时,就曾偷偷看过回家做月子的林桂芬,当时只觉能娶这女人做媳妇,是几世修来的福气。

    这,也算是,青春期的一个遐想了。

    林桂芬和几个妯娌在那哭着,听着不假,可良臣总觉得也不太真。毕竟,只是媳妇和侄媳妇,能有多少伤心的。

    良臣四下扫了眼,没看到吴秀芝,想来这小娘皮许是哭得狠了,歇着了吧。

    二弟吴德义还没回来,吴德正这个老大上午赶回家后,便匆忙披麻戴孝。乡下的规矩,孝子是不用干活做事的,只需陪着客人磕头,什么事都由叔伯兄弟们去做。

    不过,吴德正是六房的书办,场面上的人,很多来吊唁吴夫子的客人是冲着他的书办身份来,加上县里也有不少同僚过来,所以吴德正必须要亲自接待招呼。

    灵前,陪客人磕头的是他的两个儿子,十三岁的吴清泉和十一岁的吴清灵。

    社学院子里搭了大棚子,唢呐队就在棚子里吹吹打打。

    这帮人也是有眼力界的,看人吹打。

    有身份的,或是吴家人亲自陪着来的,那肯定是重要的亲朋,这吹打的自是卖力。

    一般人过来,左右邻居什么的,看一眼,兴致好吹上一段,没兴致,就坐在那闲聊。

    良臣穿得倒是人模人样,可年纪小,加上又是一个人过来,人唢呐队的自然不可能当他是什么重要“来宾”。

    良臣也不以为意,到灵前看了眼闭目睡在高脚铺上的吴夫子,唏嘘了一下,屈膝跪在地上的草席上磕了三个头。

    吴清泉陪着磕的,吴清灵则没动,这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不懂。

    磕完头后,良臣就准备回家。

    转过身来时,却看到被几个吴家妇人搀扶着的吴秀芝。

    这小娘皮真是伤心过度了,眼眶子通红,一身素服在身,看着无比憔悴。

    吴秀芝娘走的早,吴夫子可以说是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三个儿女,十分的不容易,尤其是小女儿,当真是视若掌上名珠。

    现在吴夫子就这么去了,吴秀芝能不伤心?

    大哥回来前,吴秀芝都晕过去两次,着实吓坏了一帮婶子。

    回了神,歇了片刻,吴秀芝还要去给爹烧些纸钱,婶子们拦不住,便扶着她出来了。

    吴秀芝看到了魏良臣,却什么表情也没有,径直走到两个侄儿那边,一张张的叠着纸钱放在锅里烧。

    良臣看了一会,轻叹一声离开。走到大门,看到吴德正陪着几人正往里走。

    “上次我还和你爹一块喝茶的,原是说好年底把两家亲事给办了,哪知道,你爹竟然就这么走了。”

    来人是潘员外,潘学忠的爹,吴秀芝是他未过门的媳妇。潘员外是刚从府里回来的,一到家就听说吴夫子过世,连忙到梨树村来吊唁。

    “学忠在京里呢,肯定是赶不回来了。我叫人带信给他了,怎么也让他跟监里告个假,六七赶回来。”

    听潘员外的意思,像是要他儿子赶在吴夫子“六七”时回来。

    从死者卒日算起,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俗谓“烧七”。一般是“三七”、“六七”比较重要,后者那天,亲朋好友都要送来些纸、烛,丧家也要大办宴席。过了“六七”,丧事便基本算是结束。最后一个尾七,家里人再烧些纸钱,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便行。

    “学业重要,乡试在即,还是要学忠不要回来了,一来一回耽搁好多天,误了学业,可不了得。”

    吴德正和潘员外正说着,没注意到前面站着的魏良臣,冷不丁就撞了上去。一看是魏良臣,吴德正着实吃惊不小,愣了一下。

    “你怎么来了?”吴德正真是很诧异,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