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司礼监 >

第442章

司礼监-第442章

小说: 司礼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公公!”

    郭居静面带微笑的看着眼前这位大明皇帝宠信的年轻内侍,他已经彻底弄清楚了对方的身份,并更加坚定在这里修建教堂是正确的选择。

    公公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是有些惭愧,因为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给郭居静拨经费造教堂呢。

    谁让这洋和尚到目前为止,也没给他魏公公实际好处呢。

    “尊敬的庞麦臣阁下,您何时归来的?”

    史泰隆的称呼和郭居静不同,前者听着更像是在华天主会的官方称呼,后者则是个人性质的称呼。相较“魏公公”,庞麦臣阁下显然更加亲切。

    公公也很喜欢史泰隆,因为对方的名字很霸气。

    “咱回来有段日子了,不过皇差在身,公务繁忙,一直未能和你们相见,咱心中有愧啊……炎昭,这二位为何在此?”公公有些奇怪两个洋和尚在他的军事重地干什么。

    李炎昭忙道“郭先生和史先生是专程过来帮属下的。”

    “帮你?”

    公公一愣洋和尚开窍了啊?

第八百六十章 马克沁?加特林?() 
这帮洋和尚自打到吴淞来,除了一开始说帮公公和在华耶稣会及澳门那边联系,替公公招募些火器匠人,买些书籍外,就无所事事了。而联络的结果,他们也不曾向公公汇报。

    公公手头事太多,年前又去定海卫扫荡了一下,也没顾着这几个洋和尚,要不是今天撞着他们,都差点把这些他忽悠来的上帝爱徒们给忘了。

    不过,这些洋和尚能帮李炎昭什么?

    见公公看着自己,李炎昭忙说道是他主动请这几位洋和尚来帮他的。

    “公公文集中提倡中西文化交流,言西洋诸国也有诸多比我大明好的东西,如火器方面,西洋诸国很有建树。因而我们要谦虚学习,与之交流,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属下于火器之道实属门外汉,只因公公提携这才入门,但苦于无有新见,怕辜负了公公期望,因而读了公公文集,这才起意请这几位西洋师父相助,事先未能向公公禀报此事,实是属下的不是……”

    李炎昭很是诚恳的说了一番,公公静静听着,全程脸上没有表情,把个李炎昭弄得心头扑通直跳。

    待他说完要跪下请罪时,方见公公眉头挑了下,然后向他投来赞许目光。

    李炎昭心头不由为之一松。

    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年轻人,不须自己吩咐就主动钻研,交流,这个年轻人很不错,不枉咱家提携栽培之意。

    公公真是越来越欣赏这李炎昭了。

    对于这种深刻理解自己理念,并付诸实际行动的人材,公公除了欣赏还是欣赏。不过旋即警惕起来,淡淡扫了那郭居静和史泰隆一眼。

    目前为止,颗粒火药和定装火药这两个诀窍,似乎尚没有被西洋诸国军队发现采用,可李炎昭却把这个秘密暴露给了郭居静他们,这就有泄密的风险了。

    而公公肯定,以郭居静他们的见识,不可能不知道这两个诀窍的好处,那么他们一定会将这两个诀窍传回欧州。

    传教士再致力于将大明纳入上帝的版图,他们终究还是异族。

    洋人和异族嘛,亡我中华之心,五千年都不变啊。

    只是事已至此,公公也不能打击李炎昭推进中西文化技术的积极性,也不会就此将郭居静和史泰隆他们当成间谍来看,故而便有意将此事淡化。

    公公是有大智慧和大信心之人,诀窍这种东西,终归会被人掌握。技术同样也会如此,但只要永远走在前列,那便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你做的很好。”

    公公笑吟吟的点了点头,“对了,郭、史二位先生帮助你什么了?”

    “二位先生帮助属下设计了可以细选药子的器具,另外还帮属下列定了药子的详细配方,比之南镇的配方要好一些。”

    李炎昭所说的南镇不是北京的那个南镇抚司,而是南都的锦衣卫衙门。

    当年成祖迁都,于南都留下了和北京朝廷一样的配属,锦衣卫也是其中之一。不过随着时间演变,南都的锦衣卫渐渐沦落,现下倒和兵杖局的军器监一样,成了专门负责东南卫所火器生产、维护的机构。

    准确一点说的话,就是南京的锦衣卫就是大明东南兵马的军工生产中心,拥有自太祖时期就传承的各式匠户近万人。

    当年戚继光抗倭所使用的大量火器、虎蹲炮等就是由南镇研制的,大明皇家海军所配备的大小火炮,也有近半是从南镇采购。

    如此机构,自有火药配方,这配方也不是什么保密的东西,李炎昭就是不会,这地方也有人会。

    当初公公在兵杖局当冤大头时,那些公公们可是把上百名火器匠人也打包出售给他了。

    这批人中除了一小部分以自己的专长在特区建设中出力外,其余的都安置在此地。

    他们也是江南制造总局的核心技术人才。

    若没有这上百名火器匠人,魏公公也不敢成立江南制造总局。

    他的任何理念,都是建立在人材储备的基础之上的。

    也许,在兵杖局陆太监他们眼中,这些世袭匠户没有任何价值,但在公公眼里,这些人是无价之宝。

    为此,他一直是厚养这些匠户的,军中任何赏赐,这些匠户也都有份。受此待遇的还有那些太仆寺马厂的马户们。

    郭居静和史泰隆他们将西洋诸国的火药配方拿来和南镇的配方比对,最终结果是西洋的药方比明朝的要好一些。

    这一点,是经李炎昭实际验证过的,并佩服不已。

    帮着改进火药配方肯定是好事,公公自是答谢郭、史二人,继而想道那总旗说李炎昭与西洋和尚争吵,遂问何事。

    李炎昭道:“郭先生说山东巡盐御史毕懋康大人设计了一种新式火铳,这种新式火铳要是能够产出来,比我们现在所使的火铳要强大数倍,甚至可以把我们军中所用火铳全部淘汰掉。属下觉得郭先生说的太过夸张,倘若毕御史真研了这种新式火铳,何以朝廷不采纳推广呢?所以,这事要么是子虚乌有,要么是过于夸大。”

    “李,这是真的。”

    郭居静纠正了李炎昭,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那位他在山东遇见的姓毕官员所构思的火铳真的是件好东西。

    但是如李所言,那么好的东西,中国的朝廷却没有研制生产出来,确是让人有些意外,这也是他无法说服李的原因。

    史泰隆没有说话,可能这位洋和尚对火铳不是太了解,因而说不出是好是坏。

    公公听的很是入神,使他入神的原因是“新式火铳”四个字,进而想到了“排队枪毙”这一他十分向往的战斗模式。

    “这新式火铳为何物?”公公十分好奇。

    史泰隆说了一句:“庞麦臣阁下,准确的说,这火铳叫自生铳。”

    “自生铳?”

    公公听了这名字,更加好奇了。顾名思议,自生自生,就是能自动发射的火铳?

    这不就是机关枪么?

    难道我大明朝真有天才提前两百年发明了马克沁、加特林?

    公公的小心肝跟小鹿乱撞似的也扑通起来。

    。。妙书屋。

第八百六十一章 咱大明朝,缺的就是会办事的() 
真要是神人发明了机关铳,朝廷不重视,公公重视啊。

    朝廷不给造,公公造啊。

    朝廷不给赏,公公给赏啊。

    要什么,公公都给,除下裆部那块肉和相好的以外。

    “可有那自生铳的实物?”

    公公有些迫不及待想瞧瞧自生铳是个什么东西了,若真是马克沁、加特林那等神器,二话不说就给买断批量生产先。

    可是郭居静却摇头说没有实物。

    他告诉魏公公,他在万历三十七年从南都北上时曾在山东做短暂停留,经当地的两名信奉天主的官员引见,见到了做巡盐御史的毕懋康。

    毕懋康乃是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曾任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按,此人所任巡盐御史乃都察院外派御史之肥差。

    按本朝制,巡盐御史,天下只四人。

    一为两淮、一为两浙、一为长芦、一为河东。

    毕懋康所巡便是位于勃海湾的长芦盐场,与地方的都转运盐使司、盐课提举司代表的地方利益不同,毕懋康所任巡盐御史乃是直接代表朝廷巡视地方盐务,其职自是权重。

    自古盐业就是暴利,故而巡盐御史自也是肥的冒油,和吏部的文选司、兵部的库部并列,是谓官员最喜之职务所在。

    只是这毕懋康为人似乎不喜做官,不曾听闻他有贪财之名,倒对火器奇玩颇为所好。

    郭居静在与其见面之后不久,毕懋康就拿出了一幅他构思的自生铳图形于他看,言之此铳比之西洋诸国更为犀利。

    郭居静起初并不以为然,但见了那自生铳图形,再听郭居静所讲原理之后,顿时佩服不矣,深感中国之地藏龙卧虎,能人辈出。

    没有实物不要紧,只要有图纸就好。

    公公当下便道“郭先生可否与咱画出那自生铳图,好叫咱看看是不是如先生所言利器矣。”

    唤郭居静为先生,公公不是跟李炎昭学的,而是利玛窦的成例。这位中西合璧的大儒传教士最喜人称他为先生,连带着其余传教士也都纳了这“先生”名头,要不然也不好称呼,总不能称他们为圣僧、大师吧。

    李炎昭尽管仍是怀疑那自生铳是否可行,但见公公如此看重,倒也机灵不曾反对或质疑。

    “还请稍侯。”

    郭居静微笑点头,暗道这位中国皇帝的宠信内侍果然是好火器之人,他以此自生铳为敲门砖,当换来这位年轻内侍对天主教的实际支持了。至少,等会请这位年轻内侍拨付一笔银子供他在特区建教堂是没有问题的了。

    史泰隆则是低声询问郭居静是否能画出,毕竟是三年前的事了,要是记不全或画错了,那就麻烦了。

    郭居静表示没问题,要知道他在看到这自生铳图形和了解原理后就一直记在心中,只等哪一天回罗马教廷叙职时向教皇呈递,以改变现下各队仍使用火绳枪的现状。

    至于为何非要回去才递,而不是书信报告,则是事关私心了。

    利玛窦去世之后,接任在华耶稣会长的龙华民就对郭居静他们十分排斥,而郭居静等利玛窦一系的“亲明融明派”则同样想扳倒龙华民,那么在教廷那里,谁的功劳更大谁就可能胜出了。

    李炎昭见郭和尚去画图,忙请公公一行到那二层小楼中稍坐,忙前忙后,表现的十分恭敬。

    “这李百户倒是个会办事的。”郑铎笑着说了句。

    “咱大明朝,缺的就是会办事的啊。”公公亦笑了起来,尔后一屁股坐到椅上,端起茶来细品。

    稍后,又详细询问李炎昭制造总局事务。

    “这些妇人都是属下到周边村镇招募而来,许她们一人一月一两六钱工钱,每日只做这晾晒火药事……”

    李炎昭事无巨细,将到制造总局之后自己做了哪些事于公公一一道来。

    “炎昭费心了。”

    公公听的不住点头,又问那些京里来的匠户是如何安置的。此事倒不是李炎昭在管,而是郑铎从前安排的。

    “匠户大部安置于此,按公公的吩咐,主要是替军中修补军械,给工地那边打打器械工具,为此,末将给临时修了处工坊,地方不大,也有些简陋,但暂时还是能维持的。”

    “不是暂时维持,而是要确保维持。工坊要马上扩大,要让匠户们住的舒服,干的舒服才好。”

    公公示意李炎昭拿来笔墨,尔后画了一张图,之后命郑铎拨银照此图建设江南制种总局。

    郑铎和李炎昭接过图看后,发现上面规划了十数处地方,上至火炮锻造坊、火铳打造坊,火药生产坊,军械盔甲生产,下至民间工具打造,无一不全。若按此图建设,至少要数万两银子投入,而所需人手则是以数千来计的了。

    “先紧着火器方面建设,尔后再逐一摊开。这事还是你郑铎领着,嗯,炎昭帮着。不过,制造总局的所有事务,不论大小,不明巨细,都要一一报至咱家。”

    这件事,公公必须亲自领头,予以足够重视,否则再耽搁个半年,那就笑话了。

    郑铎和李炎昭自是应下,李炎昭复提出一个问题,说是药子现在很匮乏。

    这事也是现在皇军面临的一大问题。

    原吴淞水营本就没有储备多少火药,训练、演习及实战所消耗的药子大多是公公从北京兵杖局购来的,当时看着数量不少,但也经不住这么长时间的消耗。

    就拿现在正在训练的陆军几个营头来说,按公公练兵手册所定,一个铳兵一天必须打上三五铳,一月就是几十铳。一铳打上二三钱,一月就是差不多一斤多的消耗。三千多陆军一个月就是三千多斤火药的消耗。而海军那边更是大头,大小炮一开,那药子再是成堆也用的飞快。先前为了弄石子到处炸山,也用去不少。

    算上从中左所缴获的一批火药,现下军中的存药只有五千来斤,顶多支撑两个月。

    “药子不够,便去买好了。”

    公公不以为多大事,南都那边的南镇不是有药子卖么。可李炎昭却道就算南镇那边能买,怕也买不到多少。

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粪是好东西() 
“有钱岂会不赚?”

    公公眉头微皱,寻思倒有这个可能,他在江南得罪了那么多人,南都的勋贵就有不少,即便他如今升任江南镇守,可这镇守的招牌在南都未必就吃得开。

    说到底,江南镇守的上头还有个南都内守备,那位才是东南真正的大佬,就是他魏公公不也是费尽心思要和人内守备刘老太爷搭上线,请人看在他是一个公司后进员工的份上帮忙照顾么。

    若不然,刘老太爷不高兴了,就公公手头这点兵马,还真不够人东南军政第一人看的。

    而锦衣卫南镇那帮人是在南都混饭吃的,真要哪位叫魏公公得罪了的勋贵背后发个话,这帮人很可能真的有钱不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