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司礼监 >

第264章

司礼监-第264章

小说: 司礼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出发点是好还是坏,身为领导约束不了部下,还参与在内,光这两条,王邦才和李获阳也得完。

    二人能够只落得调离,已经是极大的幸运了。

    亦或,背后有什么说不得的交易。

    恐怕,当初这二人挑头,是得到了什么保证及利益的。

    现在负责山海关防务的是辽东副总兵祖承训,此人随李如松参加过援朝之役,立下不少战功。

    祖承训的父亲是曾为镇守宁远的援剿总兵祖仁,不过其从军以来,一直是随李氏父子征战,因而可以说是李氏将门的一员。

    良臣对祖承训一点也不陌生,知道此人不但是抗倭之役中的勇将,还有一个叫祖大寿的儿子。

    换言之,万历以后的祖氏将门其实是李氏将门的延续。更准确说,是辽东地方军头势力的延续。

    无论是谁做皇帝,无论谁来当督师、经略,最后实际驻守及指挥辽东军队的都是李成梁一系的将领。

    包括日后的吴三桂。

    长期驻守必然导致地方利益崛起,从李成梁的养寇自重到祖大寿坐观客军覆没,及至吴三桂“开门请兵”,无一不是建立在保护自身利益基础上的。

    良臣没有见到祖大寿,听祖承训说他这儿子如今二十一岁,在靖东营任守备。

    对待这位从京里过来接倭的魏公公,祖承训态度十分恭敬,事事都给予方便。

    其实,这也是应有之义。

    李成梁归京养老注定李家这一系的将领都是人人自危,李如梅辽东总兵一职由麻贵取代之后,祖承训这辽东副总兵的压力更是可想而知。

    祖承训很担心杨镐也将自己撤换,因而对杨镐颇是有些巴结。表现在最近不管辽东巡抚衙门有什么公文差遣,他都小心对待。能干成八分,他定要干到十分,唯恐给借口给杨镐罢免于他。

    接收移交降倭这件事,祖承训里外安排得让良臣十分满意。

    在山海关住了一天后,四百六十名降倭终是在辽东都司派遣的兵马押送下,出现在关门之下。

    拨来这批降倭有良臣当舍人征召时的老部下,如第二军的的旗奉行山本幸二、兵粮奉行安国寺、独眼龙久木等。

    成员也从原先的第一军和第二军增至第三军、第四军,一个个都是魏福记的股东蒋方印亲自选出来的,看着都是精锐。

    拿着花名册,要小田和真田还有原飞虎兵的大岛等人去接收,良臣则和祖承训在那闲聊。

    “不知魏公公要这些降倭做什么?”祖承训对此实是有些不解。

    良臣笑了笑,然后正色告诉祖承训,这些降倭是他的卫队。

第五百二十四章 咱家要给天皇赐姓() 
卫队?

    你一太监搞卫队?

    我大明自立国以来,何曾有太监卫队的?

    难不成你这小太监还想领军征战沙场,学那西厂的汪直赚取边功?

    祖承训有那么一个呼吸的失神,旋即神态自若。

    心中好笑归好笑,不屑归不屑,他祖副总兵还是知道轻重的,他对这位前舍人的经历还是多少了解一些的。

    且不说这小魏公公和杨镐的关系,就冲这小子从舍人摇身一变成为内监,侧面就说明这小子和宫里关系很近。

    舍人是官不假,可相对于内监,和宫里关系仍是疏远了。

    要说恰当,从舍人变太监,好比民间表亲做亲——亲上加亲了。

    祖承训没兴趣,也不想管这小太监弄些降倭是做卫队还是做什么,他现在只想把人赶紧送走。

    便是这些降倭出了什么事,也是杨镐的事情,他祖副总兵只不过是领巡抚衙门公文做事而矣。

    良臣也不想在山海关多呆,他时间紧,任务重,真是一天也没法多呆,

    一边让陈默和关门这边办理交接手续,一边则让小田张罗饭食。

    降倭们从沈阳中卫一路押解过来,一个个看着都是筋疲力尽的样子。

    交接时有些麻烦,因为魏良臣是内官监监丞,本身只有监丞印和腰牌,不具备接收降倭的主体资格。

    因而,在请示良臣以后,陈默在交接单上落的款是武骧右卫后营旗军。

    后营旗军的印牌是一概没有的,好在那押解降倭过来的游击得过蒋方印的嘱咐,祖承训这里也是一路绿灯,请魏公公签字画押算是勉强把手续给办了。

    热腾腾的米饭端出去,虽然没什么菜肉,但降倭们一个个吃的都很香。

    狼吞虎咽的,如同多少天没吃过饱饭般。

    不少降倭吃米饭的时候,都把眼泪吃出来了。

    小田和真田了解了下情况,过来跟天使公公说了同伴的苦。

    降倭们是苦,虽然杨镐卖便宜学生面子,将人安置在沈阳中卫靖西营中。

    可是,不管是驻防明军还是当地百姓,都对这些降倭嗤之以鼻,十分看不起。

    他们习惯性的称呼这些倭人为“倭奴”,靖西营的将领也只将这些降倭当贱役使唤,不是喝去种地,就是拉去伐木,反正变着法子把这些降倭当免费奴隶使唤。

    这也是辽东数千降倭十年来的一贯待遇,碰上些亲友战死在朝鲜的军官,降倭的日子更是难过。

    十二年来,至少有一半降倭是活活累死的。

    换位思考,倘使战败的是明军,下场怕更不堪。

    因而,降倭们在沈阳中卫生活条件很差,待遇比之辅兵还不如,也就是比在矿场稍好。

    这个稍好不是工作强度,而是剩饭馊水还是有的吃的,不至于饿肚子。

    毕竟这帮降倭是新任巡抚大人发落的,下面的人总要顾虑抚尊的想法。

    要说起来,随大明魏舍人讨伐女真奴归来时吃的那顿猪肉条子,算是降倭们这十二年所吃到的最美味食物了。

    长胜堡的胡三炮还算地道,在魏良臣去建州以后,留在长胜堡的这众降倭还是过了几天安生日子的。

    ………

    听了小田他们所说,良臣自是要去“慰问”一下他的卫队。

    一听魏大人要过来看他们,那些随魏大人在草帽顶子上杀过女真奴的降倭们立时激动起来。

    人数最多的第二军山本幸二和安国寺等人找到第一军、第三军、第四军的几个低级军官,简短说了几句,等到骑在马上的魏大人在小田、真田等人的簇拥下出现在他们面前时。

    一幕让魏大人没想到的场景出现了。

    “主公!”

    四百六十名降倭竟然全部跪在地上,将头深深的磕在泥上,发出齐呼声。

    喔?

    良臣惊讶的张着嘴。

    “公公,是这样的…”

    小田在边上解释,主公是日本国内下级对于大名以上贵人的敬称,而对一般官员的称呼是姓氏在前,官职在后,最后冠以大人。有时则呼为殿下,

    “他们称呼公公为主公,是表示为公公誓死效命的意思。”真田补充一句。

    “是么?”

    良臣笑了起来,“主公”这个称呼让他有些飘飘然,没想到咱家也能当上曹孟德啊。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侧脸问小田:“这么说,丰臣就是你们的主公了?”

    小田连忙摇头:“丰臣殿下是我们日本的战神,除了关白没有任何一个敬语配得上他。”

    说到丰臣时,无论是小田还是真田还是其余的降倭保镖,一个个脸上透出的都是无比敬崇。

    “这么说,关白真是让人向往啊。”

    良臣悠悠然,目视东北方向。

    小田他们不知道,他却知道,丰臣已经咯屁了,十二年前就咯屁了。

    关白?

    小田他们目目相窥,饶是他们对天使公公再忠贞不二,也对天使公公竟敢窥视关白感到不安。

    良臣自是不会和小田他们说他除了想当关白,还想渡海去给你们的天皇陛下赐姓朱呢。

    天皇等于国姓爷,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

    “愿为主公效死!”

    沉默中,有尖利的声音响起。

    顺着那声音所在方向看去,良臣眼前一亮。

    因为他看到了明晃晃的飞鱼服。

    如果他没有记错,那件飞鱼服是他从李维身上扒下赏给手刃费扬古的那个降倭。

    噢,那个好像叫兵次郎。

    是兵次郎在叫喊,发自内心的呼唤,发自内心的忠诚。

    “愿为主公效死!”

    不管是第一军还是第二军,亦或是第三、第四军的降倭们,都下意识的重复了兵次郎的呼喊。

    小田等人在这情绪的感染下,也从马上跳下,向着天使公公发出了效死的呐喊。

    飞虎兵出身的大岛看着他这些军中同僚,他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们和自己一样,都想回家。

    良臣缓缓策马上前,望着跪在地上黑压压的人头,以及那一双双注视自己的目光,久久无语。

    许久,他抬起了手臂,扬声说了一句:“诸君,我来晚了!…从现在开始,你们便追随于我,我将带领你们踏上归国的海船。”

第五百二十五章 良臣奏折 中日一体() 
接后营旗军坐营官伍福铭奏报,提督南海子太监王永寿公公决定亲自去草场确认一下。

    结果正如伍福铭所奏,魏良臣真的从关外弄来了几百倭人。

    王永寿坐不住了,急忙找到了魏良臣,准备质问他弄这些倭人到他武骧右卫来做什么。

    到地时,后者正在提着毛笔写东西,地上废稿散落了一地。

    再抬头朝帐中看去,不知何时,墙壁上竟然挂了一面红红的旗帜,旗帜正中是一个鲜艳的太阳,太阳当中则有一个大大的明字。太阳下部却是四个大字——“武运长久”。

    王永寿幼时净身,入过内书堂,知道“武运长久”四字出于《晋书•郗文超传》。当时赵革打了胜仗,郗文超打了败仗,恒温新春祝语中用春秋笔法评定二人,给赵革的便是“武运长久”,给郗文超的是“武运昌隆”。不论是长久还是昌隆,都是祝福语,期赫赫武功一直相伴。

    这突然出现的旗帜让王永寿生出古怪,暗道你魏良臣不过海事太监,期盼什么赫赫武功呢。

    但他还是很欣赏魏良臣的字的,对魏良臣能写出这么好的字也不感到奇怪,因为他知道魏良臣未净身前曾为河间府试案首。

    大明科举选士,这字体尤为重要。倘学问再大,字体难看,多半不是取下,就是不取。能为一府案首,这字写得好与不好,自是不需多想的。

    除了墙上挂着的这面武运长久太阳旗,地上还散落着十几张草稿纸。因为过于专心写字,魏良臣都没注意王永寿进来了。

    王永寿见魏良臣写的专致,倒也不急着上前质问他,弯腰从地上捡起两张草稿纸来看,发现一张上面写的是“武士道”三个大字,一张写的则是“东亚共荣”四个大字。

    眼角余光瞥在魏良臣脚下一张纸上,上面似乎写着什么中日一体。

    莫名其妙!

    王永寿真是莫名其妙,不知道魏良臣写的这些是什么玩意。又其其趴在那专心写字,似是奏疏什么,不由好奇心起,轻手轻脚上前凝神细看。

    果然是写奏疏,没有抬头,顺着第一行字看去,竟然写的是:惟欲征服大海,必先征服日本。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南洋。倘日本、南洋完全为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天竺洋、欧罗巴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亚州为我大明之亚州,永不敢向我侵犯。

    陛下之利计亦于大海之上,以武力征服,以平等对待,改土归流,假以时日,则陛下子民万,钱利亦能万万千……

    今奴婢以降倭备海,养其精,蓄其锐,收其心,服其劳,一则二,二则四,四则八,无穷无限,待良机至,则发其军入其国以为先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世界只能有一个皇帝,便是我大明天子。其余皆为伪帝,降者罢其号,封之公,不降者,灭其国,诛其族…

    洋洋洒洒上千字的征服奏折出炉后,良臣很满意的放下笔,这才发现王永寿在旁边看了许久。

    “王公公几时到的?”

    良臣哈哈一声,想藏稿子也没法藏了,索性让王永寿看全。

    这奏折可是他盗版改进而来的,他的理想也是东亚共荣,黄种人当自强嘛,没什么不好。再说,万历想要发大财,就得走向大海。而走向大海,势必触发战争。

    主动发起战争和被动迎战可是两个区别,当下之日本,还是同文同种的,魏公公乐意提携他们一起走向新时代。

    以我为主,改土归流这八字原则落实到位,未来定然是光辉灿烂的。

    王永寿没说话,只盯着那墨迹未开的奏疏凝神,半响,方摇了摇头,对良臣道:“你这东西可不能让外面知道,不然。。。”

    王永寿没说不然什么,良臣却是知道,这份奏疏上的东西真要叫外朝知道了,肯定没他小魏公公的好。

    一个小太监公然蛊惑皇帝发动对外战争,这是取死之道。

    所以,这份奏疏必然是秘密的,也许几十年后或许为人所知,成为珍贵的“良臣奏折”历史文献。

    眼下,不但是取祸之道,更是凭空想象。

    要落实这份奏疏的宏伟计划,就得看他魏公公能不能把基础夯实,挣得这出海第一桶金。

    良臣将奏纸收好,问王永寿找他何事。

    王永寿这才想到正事,很是不快的质问良臣怎么弄一帮降倭到营中。

    “这件事我也是准备向皇爷禀知的,既然出海,招来降倭自是要他们备海。”说完,良臣便将辽东巡抚衙门开具的备海公文向王永寿出示。

    王永寿将这公文拿在手中左看看,右看看,找不到半点毛病,因为这公文的确是由巡东巡抚衙门开具的,上面的巡抚大印不是假的。

    只是,回过神来王永寿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

    “魏公公是奉旨出海,这出海总不在辽东吧?”

    “四海皆为一洋,辽东也好,闽浙也好,都是大海,无问彼此,当视一体。”良臣认真的回答了王永寿。

    这个说法让王永寿哭笑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