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司礼监 >

第120章

司礼监-第120章

小说: 司礼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人员,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建州情报来源通畅,也能保证有事发生时可以给明军造成困扰。

    当时奴尔哈赤正忙于对付科尔沁人,所以没顾得上这件事,现在看来,这件事得马上着手了。

    奴尔哈赤决定等洪太主回来就和他详细说说此事,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让老八负责此事。这样,也算是个锻炼。

    对老八洪太主,奴尔哈赤还是很喜欢的。不仅仅是因为洪太主比几个哥哥多了谋略,更重要是洪太主的母亲孟古哲哲是他奴尔哈赤最喜欢的一个福晋。虽然,原本他奴尔哈赤娶的应该是孟古的侄女东哥。

    想到东哥,那个有名的女真第一美人,奴尔哈赤的心不禁晃了晃。正想得远时,亲兵拿着一封信过来,说是留守黑图阿拉的大贝勒禇英送来的。

    “杨镐?”

    奴尔哈赤看完信后,眉头再次深锁,禇英在信上说明朝派杨镐作为钦差来到了辽东,眼下已至沈阳。而杨镐在到沈阳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以钦差大臣名义,要奴尔哈赤前往沈阳。

第三百四十九章 魏舍人小像传() 
    九月二十三,黄历是好日子,宜祭祀,宜嫁娶,宜宰牲。

    黄历是好日子,这天也是好日子。经过几天的阴雨,老天爷终于放晴了,阳光普照大地,只不过空气却是寒冷的很。

    但寒冷却阻止不了沈阳中卫所属虎皮驿曹家岭村村民的热情,今天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份外隆重,也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因为,就在今天,他们将迎来传说中与天斗、与地斗,为了百姓勇于牺牲,敢于神灵斗一斗的钦差魏舍人。

    为了迎接魏舍人的到来,也为了庆贺新落成的“魏舍人祠”完工,一大早,曹家岭村的村民就动了起来。不但是他们,方圆几十里地,只要能来的百姓们都来了。他们,带着一颗质朴和虔诚的心,只为一睹钦差魏舍人的尊容,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位连神仙都畏惧的青天好官。

    从最初的发懵一点点反应过来的魏良臣,以平生最快的动作调整了心态,并且努力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激动。

    百姓们真是淳朴啊!

    魏良臣由衷感慨,眼前所见,当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感受着百姓热情的魏良臣,自豪无比,在万众瞩目中,他遥看远方山岭,很是激动的问身边的沈炼:“你可看到那座山头放光芒?”

    “光芒?”

    沈炼认真的端详起魏舍人所说的那座山头,却发现,只不过是座秃山,不但没有光芒,连个绿叶都没有。

    没前途。

    魏良臣很不满意沈炼的态度,他有点思念李维。若李维在,此刻定能一眼看出,那座山上自他魏舍人出现后,就一直在金光闪闪。

    不过,今天实在是个好日子,良臣没有因为沈炼的不知趣而觉得扫兴,他兴致勃勃的骑着高头大马,顶着乌纱帽,热情洋溢的向沿途百姓挥手致意。

    “乡亲们好!”

    “乡亲们,辛苦了!”

    “我代天子来看你们了!”

    “”

    来自钦差的问侯,来自北京的问侯,来自皇帝的问侯,让这辈子能见过的最大官就是知县的百姓们兴奋起来。

    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热泪盈眶:这么好的官,这么年轻有为的官,当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魏良臣从马上翻身而下,不顾沈炼等人的劝阻,执意走到百姓当中,亲切的一一问侯。

    一句又一句简单而又有效果的不间断的从他嘴里冒出,但是,自始至终,他都在谦虚的对乡亲们强调——他是代天子来看望大家的。

    “这个场景回头一定要记在小像传里。”百忙之中,魏良臣不忘抽空低声吩咐满面容笑,陪他慰问在一线的蒋方印。

    蒋方印,正是魏舍人小像传的作者,而这本书,现在还没有出炉。准确的说,知道前方百姓正在为魏舍人修建生祠后,无师自通的蒋方印连夜敲开了魏舍人的房门,然后和他仔细探讨了一下编著魏舍人小像传的可能。

    魏良臣被蒋方印的想法惊住了,几乎在瞬间,他生出知己之感,恨不能与对方斩鸡头喝黄酒结为异姓兄弟。

    但是因为考虑到这位蒋举人年纪有点大,夫人必然上了岁数,所以反复思量之后,魏舍人决定还是不吃饺子了。

    不过,他狠狠肯定了蒋方印要为他出书列传的想法,并且表示无论如何也一定要将这本书刊行天下,务必使天下官绅知道一点,就是只要当官肯为民做主,他就一定能活在百姓心中。

    “舍人放心,我心中已然定稿矣!”蒋方印一脸“我办事,你放心”的模样,让魏良臣很是放心。

    魏舍人小像传这本书的出炉,是魏良臣非常重视的事情,能不能将他斩城隍、立生祠的事迹传播天下,这本书至关重要。

    咦!

    正亲切的和一位白发老人交谈的魏良臣突然注意到,人群当中有几位小嫂子模样可人,不由想上前为她们献诗一首。

    但为官之人,岂能如此放浪!

    魏舍人痛心的从小嫂子们面前走过,今天真是好日子啊,这么好的天气,真是适合召开妇女大会的噢,不对,是适合一心为民、一心为国的魏舍人闪亮登场的好日子。

    “钦差大人,前面就是您的生祠了!”里正巴巴的看着魏舍人一步步向他走来。

    “噢,是么?”

    魏良臣加快了脚步,前面的都是虚的,唯有那座生祠才是实的。此刻,他很想看看百姓们为他修了一座什么样的祠堂,又为他塑造了一座什么样的小像。

    人群如潮水一般追随着魏舍人涌向了镇子东头的“魏舍人祠”。

    参与修建“魏舍人祠”的工匠们此时也很激动,同时也感到万分庆幸,因为就在昨天的时候,这座祠堂还没上顶呢。

    得知敢斩城隍,为辽东百姓求来甘露的魏舍人竟然就在虎皮驿后,乡老们连夜组织人手赶工,终在天亮时为这座祠堂加上了顶子,并如愿以偿的请动魏舍人前来观看。

    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

    在无双数眼睛的注视下,魏舍人来到了他的生祠前。

    他石化了。

    因为,他看到的是一座跟土地庙差不多大小的所谓祠堂。

    高,大概有两米。宽,也大概有两米。

    看起来是个正方形的建筑,屋顶上披着红瓦。整个生祠是以青砖砌成,外面抹的是泥灰。因为建成时间不长,明显可以看到泥灰尚未开透,有些地方甚至被雨水冲开了一些。

    这座生祠让魏舍人十分不中意,也十分不舒服,他觉得,百姓们对他有崇拜是好的,但是,也不能这么糊弄他啊。

    在他的想象中,他的生祠就算比不了孔庙,也当比山神庙要强啊。可眼面前的土地庙算什么?

    他想到了前世时,家乡的路边,村民们逢年过节烧纸钱的地方。

    不错,那也是土地庙。

    “舍人,请进去一观小像!”里正和乡老们没有注意到魏舍人此时的心情十分糟糕,欢天喜地的邀请他老人家为小像“点金”。

    所谓“点金”,不是真的有什么金子去点,而是在雕成的泥像上用毛笔在两个眼睛中各点一下,取画龙点睛之意。为吉利,俗称“点金”。

    乡亲们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没有规划,并且是自发行为,没有财政支持。能建成这么一座生祠,也是难得了。

    魏舍人这么安慰着自己,他实在是不忍拂乡亲们的好意,于是在里正乡老等人的簇拥下,走进了祠中。

    地方实在是小,人一多就显得拥挤。沈炼等人识趣的站在外面没跟进去。

    还好,魏舍人的小像还是让魏舍人有些满意的。

    虽然,这小像是用泥胚雕的,但是泥像年轻英俊充满正气的脸庞还是很符合魏舍人对自己长相的评估的。

    同时,泥像上戴九曲簪缨,身穿大红蟒衣,腰系玉带象笏,更让魏舍人对自己的形象刮目相看。

    “好好好。”

    魏良臣连说三个好字,于是,周遭众人同时叫好。里正乡老和参与雕刻的工匠们也是一颗心落地,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请钦差大人点金!”

    在鞭炮声中,魏良臣笑容满面的为自己的塑像点了金,在走出祠堂时,他突然停下脚步,很是惭愧的对跟在后面的里正道:“本官何德何能,敢劳乡亲们为我建此生祠,我真是受之有愧。”

    里正自是一番恭维,良臣听的连连摇头,想说什么终是没说,最后,才语重心长的说道:“乡亲们盛情难却,我便姑且受之。嗯,难得乡亲们如此待我,此地,我日后要经常过来看看。”

    这话一说,里正的脸皮子却是下意识的抽动了一下,连带着正想着如何为魏舍人小像传构思文稿的蒋方印也是脸皮僵了僵。

第三百五十章 如作俑者() 
    “乡亲们心意是好的,但是欠缺了点规格,未免有些不美。”

    离开曹家岭后,蒋方印一路上都听魏舍人喃喃说了四回“规格”,且每次说起这“规格”二字时,脸上总是充满遗憾和无奈。

    规格是什么意思,蒋方印虽是举人,经腹满伦,但还真不懂。他只知道要是魏舍人没事经常去曹家岭看看,那无疑会让曹家岭的里正乡老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里正当时别扭的样子,可是深深烙在蒋举人心头。

    身为举人,早年蒋方印未曾投杨镐为幕僚时,在家乡那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说是一霸,也不为过。也正因为有身份,故而蒋方印对于乡里之间的事了解的是门清。

    别看曹家岭的百姓欢天喜地的欢迎魏舍人,为魏舍人建生祠,人人对魏舍人崇拜的不得了。可这背后,却也是涉及钱财之事的。

    没有钱,那生祠怎么修起来的。

    没有钱,那祠前的功德碑是怎么立起来。

    没有钱,这酒水又是怎么置起来的。

    没有钱,那锣鼓宣天的场面是怎么弄出来的。

    也许,曹家岭的里正和乡老们没有摊派,所需钱财都是村民自发捐出。但是,谁也不敢保证里正乡老们没有从中挪走一二,这件事本身又是否是有人从中牵头。

    世上的事,没有人号召,没有人带头,你叫好的人再多,都是干不成的。而那些号召带头的人,不从中得利,也是不可能的。

    蒋方印当然不会认为里正之所以别扭,是因为害怕这位钦差魏舍人查他的账。左右一个土地庙,能有多少油水可捞。

    他认为,那里正怕的是日后的进项。

    这可是大头。

    别小看了魏舍人祠,这里面来钱的门路可多着哩。

    曹家岭的乡老里正为何巴巴的赶到虎皮驿请魏舍人亲自去“点金”?

    还不是想借魏舍人的大名和那身官袍弄钱么!

    以蒋方印走南闯北的见识,看过的土地庙和山神庙没有万座,也有千座。这些小庙建的都是千篇一律,除了里面供奉的神仙不同,别有任何区别。但可千万不能小瞧了这些庙,只要修缮维护得法,那不亚于一座座小金矿啊。

    世上有占道收费的,有霸桥索财的,通常这类人叫车匪路霸,百姓人人痛恨,但有一种人,往庙里一坐,百姓却心甘情愿把钱送上。

    这种人,叫得道高人。

    小小的魏舍人祠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得道高人在里坐着,原因无它,太小。但这丝毫不影响魏舍人祠能够让人发财。

    求神拜佛要心诚,怎么心诚,自然是给神仙上贡。贡献越大,神仙就越是保佑你。反之,没心没肺的,神仙如何搭理你。

    蒋方印敢肯定,魏舍人前脚刚走,后脚里正乡老们就会往舍人祠里放个功德箱。

    仅凭今日魏舍人亲临,方圆数十里百姓蜂涌而至的盛大场面,一天下来,功德箱里肯定会堆满铜钱。

    这就是进项。

    并且这魏舍人祠可不比其它庙,拜的不是死人,而是大活人,是一个连神仙都害怕的大活人,是一个百姓们亲眼看见过的大活人!这可比那些在天上的神仙们,更让人心悦诚服的上贡。

    只要魏舍人风风光光在,这舍人祠的香火就断然少不了,那进项就跟细水长流似的,日日有,月月有,苟日有。

    可现在魏舍人说要没事经常过来看看,里正当然叫苦了。他们可指着借魏舍人斩城隍的事迹发财呢,你这天天挂在心上,就算自己不来,隔三岔五派个人看看,这万一发现他们利用舍人祠谋利,还不法办了他们?

    所以,蒋方印能够深切体会里正等人心中的苦涩,同时,他也不明白魏舍人干嘛要说经常过来看看。

    这是一个警告么?

    如果是那样的话,蒋方印对魏舍人就真的刮目相看了。

    真是小小年纪,就独具慧眼啊。

    只是,既然你担心这个,为何不叫人拆了呢。

    生祠这东西,古往今来倒不是没有过,可少,少之又少,毕竟晦气。

    哪个大活人好好的,愿意别人给他修个生祠呢。

    你魏舍人如今前途无量,凭的沾这个晦气做什么。

    百姓们就算感你大恩大德,如我这般著书立传便可,犯得着修个什么生祠么。

    蒋方印难以理解,但当事人乐乎乎的,他也不会犯傻去点那个忌讳。自打从恩主杨镐那里知道这位魏副使竟然是贵妃娘娘的人,还是小国舅亲自向姐姐举荐的人材后,他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勇攀高枝,不畏艰难,不畏困苦,使平生夙愿能够得偿。

    蒋方印的夙愿是什么?

    做官。

    若不为做官,他何苦考什么功名,还中了举人呢。

    只是,举人功名就可做官,只要不嫌弃,偏远地区做知县都是使得的。本朝嘉靖年间的海瑞不就是个举人么,从小小教谕一举做到了应天巡抚高官,堪称举人榜样。

    蒋方印不想做海瑞那种官,那种官太苦,买点猪肉打个牙祭都让人惊呆的官,实在不是他做的来的。

    他原本是想继续上进,考个进士的,可惜,运气实在是不好。

    不甘从小官做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