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雄 >

第56章

北雄-第56章

小说: 北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征伐高句丽的前期谋划,几乎都是他一手操办。

    如此庞大的军伍,能在涿郡老老实实的熬过一个冬天,并顺利的出征塞外辽东,其人居功至伟。

    而付出的代价便是他自己的生命了。

    到了大业八年二月,油尽灯枯的他,终于逝于行军路途之上。

    临死之前,依旧念念不忘杨广的知遇之恩。

    留下遗笔,劝皇帝率军火速进军,不要稍有停留,在辽东秋天雨季到来之前,结束这场战事,更言,高句丽君臣,蛇鼠两端,若欲归降,必为缓兵之计,不得轻信,只要能攻克平壤城,辽东自平云云。

    但隋帝杨广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除了为痛失肱股而垂泪不已外,将这位老臣留下的话,都当做了耳旁风。

    这样一位大业良臣逝于军中,消息是无法掩盖的,也为此次远征,先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好在,此时中军还未出塞。

    皇帝杨广无奈之下,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诏左候卫府辖下,全军戴孝,为兵部尚书,左候卫大将军段文振送行,并晋段文振为尚书右仆射,光禄大夫等等。

    于是乎,李破也打起了白幡,系上了白带,扎扎实实做了一回孝子贤孙。

    令人沮丧的是,除了左候卫府亲兵,送段文振灵柩归乡之外,折腾了两天,其他人等,还得跟着大军前行。

第125章进军() 
这一次,历史的车轮终于产生了些偏差。

    隋帝杨广并没有就地升任左候卫府辖下的几个大将,接任左候卫府大将军的职位,而是调留在涿郡的民部尚书,左武卫大将军樊子盖,领左候卫大将军之职。

    又派人八百里加急,启用闲居京师的窦抗,为涿郡留守。

    后来,虽说窦抗一路急赶,跑到涿郡时,差点都断了气,但心里还是比较得意的,因为当初,他就是在幽州总管,差不多相当于现在涿郡太守的位置上,被薛世雄一封奏疏,赶了下去。

    男儿大丈夫,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是个非常痛快的事情。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之后不久,他就要面对铺天盖地的农民起义了。

    而身在左候卫府辖下的李破,在樊子盖的大将军仪仗追上来,并确定这位就是自己这一部领头的大将军之后。

    却是觉着,左候卫府的前途,颇为的黑暗。

    因为这位老将军的年岁,好像应该。。。。。。不比之前的大将军段文振小了。

    这一路走下去,要是这人也给累病了,或者是死在半路上,嗯,左候卫府估计在旁人眼里肯定是霉运当头,倒霉到家了。

    当然,这个时候还有闲心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的,在马邑隋军中也就是他一个了。

    漫漫大军,旌旗蔽日,蹄声隆隆,不算战马,就算步卒们脚步踏在地上的声音,也能使地面微微颤动。

    这样的景象,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到的。

    几乎人,在大军拔营的那一刻,就已经被惊到了,等到大军序列,一路走来,除了刚上路时的振奋以及惊奇之外。

    很快,新鲜劲就过去了,然后就是作为大军中的一员,那种分外渺,根本无法掌控自身的感觉,并直接的抓住了人们的心,并在人们的心头徘徊不去。

    而随着旅途的延伸,长途跋涉的枯燥,以及拥堵的道路,嘈杂的声音,都让人们的情绪陷入到烦躁之中。

    路上听到的叫骂声,越来越多,打架这种场景,也是屡见不鲜,军官的怒吼,也越来越是难听,粗暴。

    还没到榆关,路边上就已经能看到一些木杆子了,上面飘荡着的,往往都是一颗或者几颗呲牙咧嘴的人头,丑陋而又血腥。

    对于这个,李破已经不会再有的好奇心产生了。

    大隋战时的军法,本就比较严苛,砍脑袋那是最常有的一种处罚。

    而身处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当中,李破也渐渐开始理解,领兵的将领们,就算不是铁石心肠,也会变得分外的无情。

    因为他根本没工夫跟你废话,平时打鞭子的事儿,到了这会儿,随口一个斩字,就可能从哪位将领嘴里冒出来,然后就是一条小命没了。

    你还别抱怨,只能说自己倒霉透顶。

    这本就是大军开拔之前,和大军行军途中的区别所在。

    等到了接战之时,军法还要严厉的多的多。

    好在,马邑隋军都是骑兵,里面还有五十个重甲骑兵,天然就要比步卒高上一等。

    这种行军途中,杀人立威似的军法,若无必要,绝对不会落在他们身上,除非你上赶着找死,那就是另外一说了。

    当然,有着经验的李碧,没少跟李破费了口舌,开拔之前,更是分的很清楚,自己带三百人在前,李破带二百人押后,而且,绝对不允许这五百人分开。

    一旦接战,这五百人就是同生共死的一个整体。

    至于左候卫府派下来的那个领兵将军,在李碧眼里,就是个摆设。

    私下里毫不顾忌的跟李破表明,马邑来的军伍,不需要旁人来指手画脚,有用的听听,没用的只当耳边风。

    听了这话,李破心里也就有底了,而对于大军中的派系到底有多复杂,李破也算有了个初步的认识。

    各地来的军旅,要都是李碧这个模样。

    嘿嘿,那可就热闹了,到时候,什么见死不救,什么不停将令,什么内讧,等等等等戏码,肯定是层出不穷。

    事实上,不久,他就见到了一次很宏伟的隋军内斗。。。。。。。。

    因为长着四条腿,在开拔不久,马邑隋军就成了左候卫府诸部前驱中的一员。

    其实吧,没什么必要。

    别看隋军分的挺细致的,什么左十二军,右十二军,各部还有着各部的任务。

    但实际上,在高句丽疆土之前,大家走的都是同一条道路。

    而这样一支臃肿庞大的军队,除了最前面和最后面的两部之外,其他的,都在大军当中,什么前驱后卫的,都是摆设。

    尤其是左候卫府,跟鹰扬府一左一右,正走在大军中间。

    远远的,还能看见皇帝的仪仗。

    很气派,非常的气派。

    就算众军林立,李破在远处,还是能看见皇帝的车盖,大的超出人的想象。

    由此可知,下面的车辇到底有多巨大了。

    不过遗憾的是,只能远远瞧着,你要真想挨上边去,仔细看看,你就得有吕布那样的武力,以及刘关张那样的运气了。

    但不管怎么说,马邑隋军所处的位置,还是很安全的。

    这样的大军,能让人冲到皇帝左近的机会,无疑非常的小,不然的话,大家也不用活了,这位特喜欢军事游行的皇帝,早也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当然,在李破看来,在高句丽之前,这本就是一次盛大的军事游行。

    从涿郡,到榆关,差不多用了三天多的时间,不算快,但也不算慢了。

    等到挤出拥堵的好像蚂蚁窝一样的榆关,将长城抛在身后,沿着海岸线,一路向东北行进。

    大片的草原,以及漫漫山峦,终于开始成为最常见到的景物。

    这无疑是一片,未曾经过怎么开发的荒蛮之地。

    但和李破想象中有很大不同的是,一路上,都有着隋人设下的驿站,和一处处的军寨,表明着,这里是完全属于大隋的疆土。

    不过大军滚滚向前,这些驿站,军寨之类,也完全无法给大军什么有用的帮助。

    他们就像汪洋大海中的礁石一样渺小可怜,大军一过,就将他们冲刷的越发破败寒酸了。。。。。。。

第126章辽水() 
燕郡,这是大军中军,也就是隋地杨广最后驻扎停留的一座大隋城池,而隋军的前锋,已经抵达了怀远镇。

    那里已经有的粮草和军械,着隋军取用了。

    等到大军过了怀远镇,就是滔滔辽水挡在前面,这也就是如今高句丽和大隋的国境线了。

    而到了大军渡过辽水,怀远镇其实就是大军的粮草补给重镇。

    大军在大业八年三月中,陆续赶到辽水之畔。

    滔滔辽水,奔腾而过。

    大河两岸,黑压压的军阵排列开来,一眼望不到尽头。

    高句丽早已有备,设重兵于辽水东岸,并且,早在一月间,就开始凿穿辽水冰层。

    只是让高句丽大军没有想到的是,隋军来的这么晚。

    到了三月,冰层早已大片片的融化开来,隋军主力才大摇大摆的来到辽水西岸。

    怎么说呢,隋军信心满满,从上到下,都并不太将高句丽人放在眼中,在隋军很多将领看来,高句丽此时只不过是做着无谓的挣扎。

    大军向前,的抵抗,都将是徒劳的,大军兵锋所指,会将前面的一切,都碾成齑粉。

    只是,大河对岸的高句丽人,信心也不差,士气也挺高昂的。

    他们并不惧怕和隋人一战,甚至于很多高句丽将领,根本不认为隋人能突破得了辽水,到高句丽境内。

    你说他们自大也好,狂妄也罢。

    反正,僻处辽东一隅的高句丽,自崛起以来,也算战无不胜,征服了辽东诸多部族,这才有了今天的高句丽一国。

    他们的民风,自然是彪悍的,多民族聚居,也让他们中间的纷争,从来没有休止过。

    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家人的窝里斗。

    可以说,他们和隋人,突厥这两个强大的帝国,接触并不算很多。

    换句话说,这是个地道的土霸王。

    著名的辽东粪土臣的典故,还没过去多久,但高句丽人,差不多已经神奇的忘记了当年的狼狈,恢复了满满的自信心。

    所以,隋军大军百万众,铺天盖地的来到辽水东岸,并没有让高句丽人感到有多可怕。

    他们有条不紊的布置着自己的防御体系,几个主要的军中将领议事的时候,更是志气昂扬,准备给渡河隋军,当头一击。

    而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

    隋军大军中军,终于来到了辽水东岸。

    当皇帝御驾来临的那一刻,不管是将军们有意为之,还是军人们自发自愿。

    反正,在皇帝车辇出现的时候,山呼海啸般的吾皇万岁声,响彻云霄,千军一呼,春风为之止,辽水为之颤。

    如闷雷般的呼啸声,绵延开来,一直传到远方。

    数十里之内,隋军将士举起刀枪,纵声高呼,若不亲临此间,绝对无法想象,这是怎样一种声势。

    在这一刻,位于辽水东岸的高句丽大军,才心底里升起了寒意,好像这个时候,他们才明白过来,面对的是强盛的大隋帝国。

    但这个时候,硬碰硬的战略,已经无法更改,高句丽大军,只能死守东岸,阻止隋军渡河。

    而隋军,在过去的一年当中,缓慢的组成了百万大军,也耽误了最的一个战机,无法在高句丽无备的情形之下,抢渡辽水这条大河天堑,变成摆设。

    隋帝杨广,也算是经过了很多战事。

    虽然,他的那些“辉煌”的战绩,其实和他本人没太大的关系,更多的时候,他是作为旁观者,见证了隋军一场场的胜利。

    但他到底不是一个养在深宫,不知军事的皇帝。

    所以,他并没有让前锋大军,在高句丽大军云集东岸的时候,抢渡辽水,徒增伤亡。

    而是选择了细致的准备一切,徐徐进军的策略。

    在大战之初,这无疑是比较英明的决定。

    皇帝的车辇,停在了大军后方一处高地上,大隋的日月星辰旗,迎风招展。

    李破所在的左候卫马邑隋军,有幸也找到了一个居高临下的地方,将浩浩荡荡的辽水以及密密麻麻的大军,全部收入眼底。

    这是一个非常壮观的景象,人的一生中,能见到这样一个场景的机会,可谓是绝无仅有。

    李破这个时候,再没有胡乱吐糟的心情。

    之前响彻天地的呼啸声,无疑震撼了他,如今人头耸动,兵戈闪烁着耀眼的寒光,几乎替代了天空的太阳人睁不开眼睛。

    无数旗帜,在半空烈烈飞舞,每一杆旗帜,都代表着一个强悍的隋军将领和无数的隋军将士。

    这完全是一个军人的世界,再也容不下其他的东西。

    凛冽的气息,升腾而起,天地间一片肃杀。

    这样一个时刻,李破的脸色终于变得阴沉了下来,手不由自主的握上了腰刀。

    风云未动心已动,男儿到此意气酣。

    一个真正的军人,如果在这样一个场景面前,还能无动于衷,那他也就不配称之为军人。

    战争,无疑是丑陋而又残酷的,李破对此体会良深,并努力的将自己置身事外,不愿经历太多无谓的凶险。

    但这一刻,浓烈的战争气息,铺天盖地迎面而来,瞬间便已感染了他。

    作为一个七尺男儿,作为一个军人,他胸膛中滚烫的热血,终于沸腾了起来,好像有一头野兽,在他胸中不停的怒吼咆哮,想要冲破理智的牢笼,释放出那其中蕴含无尽的血腥气。。。。。。。

    这一刻,他再无法掩饰自己的凶狠和野蛮。

    因为这里已经是最野蛮的地界,他也身处最凶狠的一个整体中间。

    辽水之畔,渐渐安静了下来。

    但大战即将来临的气息,越发的明显。

    隋军开始设立营寨,他们并不打算在辽水西畔呆上太多的时间,所以,营寨设的很是粗糙。

    李碧命人,就地扎营。

    她对李破这个心腹,可是越来越关心了。

    也许是感受到了李破的不同,扎营的时候,特意凑到李破这边儿,挑衅般的问了句,“怎么?临阵之前,是不是怕了?”

    不过,她是白费功夫,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的李破,习惯的撇了撇嘴,“省省吧,这时候轮不到咱们逞英雄,俺怕什么?过河的时候掉河里淹死吗?切。。。。。。。”

第127章失利() 
数日之后,李破在高处,见证了隋军北征第一战。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成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