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雄 >

第365章

北雄-第365章

小说: 北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他问的更有技巧一些……

    李破随意的左右瞅瞅,张伦骑在马上,一边挠着大胡子,一边跟罗士信说话,仿佛根本对这边的交谈不感兴趣。

    李破摸着鼻子笑笑,“郡守多虑了,照如今之势,还谈什么乱世用重典,大家再要厮杀下去,怕是不成了啊,你之前奏闻,正是合情合理,不必改弦更张,只是上党的一些人啊,不敬天地,不信神佛,可没有你那样的慈悲心肠。”

    “此类人等,为官一方,也是祸害,尽可除之,不然这群山环绕之处,没有桃花源倒在其次,却成了虎狼横行之所在,你我于心何忍啊?”

    和李破一样,裴世清稍一沉吟,便明白了这话里面藏着的意味,上党长平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是地道的贫瘠之处,可耕种的田土本就不多,如今十之八九却都在地方官吏手中。

    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地方大族名下,他们做的事情很明白,那就是趁着战乱,盘踞一地,肆意侵吞百姓田产,随之借着便利,还能逃过劳役,兵役,加上地处偏僻,自成一方世界,于是情形愈演愈烈,严宗和陆浩然其实就是其中翘楚。

    这样的事情别处也有,可在上党,长平两郡最为明显……

    裴世清相信自己不会理解错误,农桑之事向乃国之根本,自这位起兵以来,除了兵甲犀利之外,最为人所称道者,也最让人惊异的是,让代州边郡的粮仓丰硕了起来。

    如今南边郡县竟然要靠并代来救济,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而其率兵南下以来,对农事也是重视无比……于是,襄垣县发生的事情,也就有了来由。

    想到这些,裴世清的心一下便安稳了下来,因为这和他的施政举措并无相悖之处,等过些时日,他也正打算清理一下地方呢,只不过手段肯定不会如此粗暴激烈罢了。

    其实,在他看来,上党地方上的大族也没剩几个了,开始的时候,张伦入上党,一些人就遭了殃。

    后来又闹了一场匪患,潞城,屯留的大族都死的死,逃的逃,严宗那个蠢货安坐郡城,招降纳叛,接受供奉之间,自以为得计,其实却已身处死地而不自知。

    年初时,又是一场战事过去,严宗授首,他庇护的人等同样遭了清洗,现在襄垣又有些人掉了脑袋,想一想,治平上党的障碍还能剩下多少呢?

    想到这里,裴世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主公金玉之言,臣记下了。”

    李破嗯了一声,心说,你是真明白了才好,遂转开了话题道:“按说以你之能,治于上党,长平有些屈才,只是天下纷纷,人才离散,也只能大材小用一番……望你在此处安心治政,莫要虑及其他。”

    裴世清听了稍稍愣了愣,心里终于生出了几分感激之意。

    想他裴世清归老田园,继任河东裴氏阀主,其实已无多少与人争锋的雄心壮志,只想着在晚年能够教养族中子弟,使其成材。

    可世道渐渐乱了,他因上书反对征伐辽东而被贬,大隋却还因此而亡,李渊率兵南下了,他不得不承闻喜县公之爵位,出任绛郡太守,并两次拒绝长安的征召。

    更糟的是,让他心惊胆战的突厥人没有来到绛郡,可代州还是出了一个豪杰,定代州三郡,破幽州罗艺,轻陷晋阳,举兵南下,几乎势如破竹,李神通三十万大军,眨眼间灰飞烟灭。

    他不得不为家族考量,举绛郡而降,几次三番转换门厅,可谓丧尽名节。

    而今更是离开绛郡,治上党,长平两郡,劳心费力,为的是什么?为的肯定不是高官厚禄……

    到了现在,李破出巡上党,可谓来势汹汹,他担心的其实不是上党如何如何,而是李破对河东裴氏的态度。

    这在绛郡时就是他的心事所在,到了上党也是一般无二,河东裴氏可是家门兴旺,子弟在各处为官,知名于天下者不在少数。

    他一直忧虑的,就是晋地的主人失去耐心,对裴氏下手,晋阳王氏就是前车之鉴。

    而裴氏也注定不会像王氏那样,断绝后路,为一家效力,这既是裴氏的长处,又是裴氏受制于人的地方。

    于是现下有这么一句入耳,品咋其中滋味,裴世清自然有所喜悦。

    因为话里面既肯定了他的才干学识,也有着安抚裴氏的意味,之前在绛郡时,与这位相处时日很长,却是未能得上如此这般的一句推心置腹之言……

    刹那间,裴世清心肠百转,隐约间已经明白,这位已然称王,又有黄河,太行为依凭,疆界渐固之下,是不是将来倚重裴氏之处会多起来呢?

    有了这样的猜测,裴世清遂道:“风雪无阻关前道,其实还有后来人……臣以老迈之身,还能得主公如此重用……何况如今天下英才辈出,主公贤名渐显之际,何愁贤才不来相投?”

    “不说别处,便说臣之治下,自古便乃豪杰之居所,上党,长平之兵卒,也为精兵之选,主公只需予臣些时日,臣必有贤能向主公举荐。”

    李破连连点头,“如此便好,以郡守之能,那我也就不说什么涸泽而渔,民怨沸腾之类的话了。”

    裴世清抚着长髯,笑道:“风波起时,能力争上游者,皆壮士也,此间民风彪悍,并不难求,主公以为然否?”

    李破哈哈大笑,“如此说来,吾等皆壮士乎?”

    这会儿张伦便抖着大胡子凑了上来,“大王应众人之望,驱使豪杰,此王者也,安能以壮士自居?”

    李破下意识的就想扇他一巴掌,我正调理人心,你个大胡子来凑什么热闹?

    可张伦毕竟不是程知节,此人心思是多了些,不过领兵之能却非同小可,将来必可倚为臂膀。

    抑制住了冲动,嘴上却立即有毒液喷出,“多日不见,张将军口舌可长进多了,许是与裴郡守相处日久,学识之上有所进益?”

    张伦讪笑,罗士信在旁边则给了他一巴掌,“莫要学步群那厮说话,不然俺的拳头可要忍不住了。”

    你一句我一句间,气氛渐转欢快,笑声更是不绝于耳,一派君臣相得的气象,后面跟随的郡中人等见了,脸上神色也慢慢轻松了起来。

    遗憾的是,自己却不能在汉王高兴的时候恭维上两句,当然了,有襄垣之事在前,即便有那样的机会,恐怕也没人再敢在李破面前言谈无忌了。

    说话间,郡城已经隐然在望,裴世清开始为李破介绍郡城的来历,以及周遭的风景名胜。

    李破想的其实一点也没错,上党郡治几经更迭,却都在壶关左近,既是郡治,又乃要塞,和羊肠道之南的长平关遥遥相对。

    只看这个架势其实就能明白,两郡是邻居不假,却分割成了两处。

    北边的上党对于晋地很重要,自然要防着有人自南向北,借长平而入上党,而长平却有狭道通于河北,割据河北的势力一旦得了此处,便可窥探晋地,所以有长平关防备北人南下。

    所以说,这两处盆地多数只在中原内讧中起作用,当然,如果晋地或者河北为北胡所据,这里却也能稍遏其势,其实多数也无关大局。

    自古以来,也就是秦赵在这里大战了一番,其余战事皆不足道,也就可见其战略地位之尴尬了。

    可这里有一样好,风景绝佳之处多不胜数,山林资源更是丰富,如果李破南下的时候第一站是上党,说不定也就没什么汉王了,只会在林间中多出一个自给自足的猎户出来。

    当然,此番来到上党郡城的李破既不会对风景感兴趣,也不会去山林中游猎耍乐,他要做的事情其实只有一件,那就是安抚民心,让上党,长平两郡知他汉王之名而已。

第614章主意() 
在上党郡城,李破呆了十天。

    除了前两日在郡守府中,听取众人禀报公务之外,其余时日皆是在上党周遭巡视。

    时间不长不短,程序上和之前也没太大差别,先就是接见一些郡中高级官吏,算是认认人,外加稍稍考量一下才干,都是走马观花的事情,不必细说。

    其实主要还是以裴世清,张伦为首,商谈一下上党诸事。

    和李破料想的也差不多,上党的情形不算坏,也绝对谈不上有多好,半死不活的,和上党官场死气沉沉的表现和般配。

    头一次比较细致的听取一郡政务,又是上党这样一个地方,李破很快发现了有趣儿,或者说是无趣之处。

    听上去有点矛盾,可事情就是这样,上党的官员,家族现在还屹立不倒者,或多或少都有逃避兵役,劳役的情形。

    换句话说,遵纪守法的人早早就都没了,剩下的几乎都是“幸存者”,按照时下的说法,他们都是亡命之列。

    就像李渊在太原留守位置上,招纳亡命,聚拢豪杰,此中亡命,豪杰之流,在当时差不多都属于逃人,也就是说,他们的名字都曾出现在三征辽东的名册之上,可人却没去。

    如果大隋还在,那么上党官吏中,有一多半儿都将出现在东都追缉名单之上。

    说是有趣,是因为李破第一次发现一郡之中有这么多的逃人,无趣的地方在于,这个现象应该不是上党所独有,其他地方清查一下的话,不定能发现多少呢。

    更让人沮丧的是,逃人的行为较真的话其实并不值得称道,因为这些家伙本就掌握着比普通百姓更多的资源,逃脱起征招来很轻松,之后隋末动乱中最有力的一群参与者。

    这么一想,就让人很不舒服了。

    到了李破这里甚至生出了一些嫉妒和厌恨出来,想当年老子都知道征伐高句丽的结果了,最终却还不得不走上一圈。

    你们倒好,躲在后面洋洋得意的,还弄出许多幺蛾子出来,真真是老天不公啊。

    可话说回来了,参与了大业八年征伐辽东战事的他,一直走到如今,他其实早就发现,能够招收到曾经随军征伐辽东的老卒的机会越来越少,并非这些人都死在了辽东,而是因为他们大多没能回到晋地而已。

    远离故土,战事一场连着一场,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活着和死了也没什么分别,一直行走在生死边缘的人,麻木的挥起刀枪,或作为官军,或作为乱匪,在乱世中挣扎求存,最终脱颖而出者,多数都和地狱里逃出来的恶鬼相仿的人物。

    曾几何时,上党兵也是晋地军旅中非常突出的一部,可现在呢,李破麾下的上党兵却只有小猫两三只,而且他们为了在军中立足,多数都以代州兵自居……

    好吧,上党其实也有着一个很大的优点,这里是出射手的地方,府兵人家极多,曾经是晋地步军射手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只是他们的腿儿比较短,多数不谙骑术,和古希腊时期的特洛伊城邦的士兵比较相像,擅长弓箭,硬碰硬的话比较吃亏。

    当然了,这会说这些都多余,李破也无心在此时于上党地界征兵。

    呆了几天,李破也看出来了,裴世清和张伦并非一团和气,张伦想要放手剿匪,一直被裴世清用各种理由拖着,让张伦非常不满。

    裴世清的理由很充分,他认为上党匪患由来已久,和当地大族脱不开干系,内外勾结之下,冒然入山剿匪,只会损兵折将。

    张伦同样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以他麾下兵卒之精锐,剿匪那是大材小用,自然兵到匪除,再加上有他领兵,能费多大力气?

    到时候捉几个匪首传头示众,能收震慑之功不说,顺势还能牵连出一些勾结乱匪的人出来,也能让你这个上党郡守省去不少功夫不是?

    两人暗中较劲的结果就不用说了,郡中文武几乎都站在了裴世清一边儿,没办法,谁也不想让张伦这样的家伙在郡中肆虐,那得死多少人?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能牵连到自己身上,到时候你去跟手握兵权的张伦讲道理?能讲得通吗?

    支持裴世清最有力的一个人无疑就是长孙敬德,在上党扎根已久的长孙氏,最怕的就是像张伦这种手持刀枪的将军了,不定一刀下来,就砍在长孙氏的根系了上了呢。

    可见门阀之情弊,到了乱世之间,显现的尤为清晰。

    两人的官司打到了李破这里,还算他们有所克制,没有弄的太难看,在李破面前拍桌子瞪眼的人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而在这件事上,李破毫无疑问更倾向于张伦,因为果断,所以见效更快,在上党这样的地方,完全依靠官僚体系来发挥作用,在李破看来并不可取。

    可他没有急着做出决定,如今他已养成了习惯,很多事都要沉下心来思虑利弊,才会给出结果。

    身边的文臣渐多之下,他也喜欢听一听别人的意见,在与他在战阵上展露出来的性格几乎完全相反,很有点精神分裂的征兆。

    这次他问的人有点特殊,在旁人眼中,长平郡丞范文进鸿运当头,自进入上党郡城以后,便被召在汉王身边,随侍左右,顾问答对,亲信非常……这已经不是让人眼不眼红的问题了,而是为什么是范文进。

    其人何德何能,在这许多上党俊才面前,先拔头筹,独得宠信?

    自古以来,上党和长平两郡互为表里,得长平者,必争上党,得上党者,也定要下长平以自安,所以两郡官员士庶,虽多有联姻,有唇齿之情,可争竞却也是两郡的主题。

    一时间,范文进何许人也,迅速成为上党郡城官场的主要话题之一,甚至有超过议论汉王殿下性情喜好等的趋势。

    这其实也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上党官员们其实并不算欢迎汉王这个外来人,尤其是他手上沾染了许多上党人鲜血之后。

    可他们在保守顽固之余,适应能力却很不错,大有后来人所说的,既然反抗不得,便躺下来享受一番的意味。

    而且他们也不算傻,都在刻意的宣扬着汉王殿下的仁慈,于是乎,没过几日,刚杀的襄垣一片狼藉的汉王殿下,在郡城内外,除了百战百胜的威名之外,竟然有了很大的贤名。

    而范文进之事,虽让上党众人很是不服气,可却也起了示范作用,官员们追求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