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雄 >

第357章

北雄-第357章

小说: 北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疑重上许多,因为你劳心费力一年下来,得到可能还不如武将们打上一场胜仗呢。

    这在其他各处可能还有所不同,毕竟自晋末以来,文武的界线日趋模糊,并不能一概以文武论之。

    可在李破麾下,却是显著的厉害,而且随着时日推移,越来越是明显了。

    像陈孝意,温彦博等人,份属隋臣的时候,都曾独领兵权,自然也就不愁战功,可如今嘛,他们在李破麾下日久,却哪里还有上阵杀敌的机会?

    连随军出征的机会李破都没怎么给他们留下,而军中将领们的声音充斥于军议之上,竟是连“智谋之士”都给省了,让人情何以堪?

    那么他们的功劳何来?如何能在此时与军中将领们分庭抗礼,不落下风?日后功劳卓著的将军们夸夸其谈的时候,还有他们说话的余地吗?

    像身在长安的裴寂就是因为身无军功而备受指摘,左右腾挪之下,却闹的非议越来越大,名声之臭,已经传到了晋地,可见,此时没有军功傍身的文臣过的有多不如意了。

    这其实是之前陈孝意,温彦博等心腹之臣非常忧虑的事情,前些日建议李破封赏旧人,其实便多是出自这样的考量。

    晋地的这些将军们军功之多,已是到了让他们心惊胆战的地步,好在,将军们心思还不多,可若真跳出来一位如刘文静那样的家伙,矛头会对向谁呢?

    这样一说,其实也就明白了,汉王殿下有了歇兵缓图之意,那么大家也就可以稍稍喘上一口气了。

    治民之功一下就摆到了他们面前,其实不需太长时间,只要过个一年两年,粮食收上来,人口略微增长,等晋地稍稍繁盛一些的时候,文臣们的功劳也就有了。

    而且官制,律法等等之上,也有他们施展才能的余地,到了那时,众人地位稳固,武将们再要夸功,可就要看看他们答应不答应了。

    若非吾等勤勉王事,怎有尔等之功业?一句话,就能将大多数将军怼的没有话说。

    可以说,直到李破称王之后,他麾下的晋升渠道才算真正的通畅了起来,这是称王带来的最大一个好处。

    道理很明白,如今称王和称帝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帝王身边该有的东西,李破都能够拥有,甚至可以说是时刻的在为称帝做着准备。

    一场宴饮,李破终于带起了臣下们欢乐的气氛,对未来美好的畅想,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心理活动。

    即便堂中众人,已经来到了人生中一个新的高度,可也不能阻止他们向往着未来走的更高,过的更好。

    李破能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稍稍的给众人,或者是自己点警示,然后让自己和臣下们一起轻松的展望未来,并将这个美好的图画勾勒的更清晰一些而已。

第601章心意() 
第二日晚间,李破招中书令陈孝意到府中又是一番商谈。

    商谈的内容上还是以人事任免上的事情居多,没办法,上个冬末,多了六个卫府出来,到了现在,又有中书,六部组建。

    即使李破压住了些步伐,可节凑还是太快,混乱在所难免,需要众人做出更多的努力,实际上到了这会儿,李破已经有了无暇他顾的感觉,每一天几乎都是在人事的漩涡中挣扎。

    其实和当初李渊攻入长安时的情形差不多,只一个官员任免上,就能让人头大无比。

    而李渊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大肆封赏官爵,然后安插亲族到各个要害上面,效果很不错,人家凭借娴熟的政治手腕以及自身家世上的优势,很快让关西平静了下来。

    可话说回来了,留下的后遗症也非常的多。

    时至今日,李渊治下官爵已经泛滥到了一定的程度,像李世民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位秦王殿下身上的光环是一层层的加上去。

    陕东道行台尚书令,蜀中行台尚书令,陕东道大元帅,尚书左仆射,秦王,外加莫名其妙的天策上将,帽子大的快遮住天了都。

    至于当初李渊领兵南下西京长安,除了身边众人之外,还有沿途投靠的官员,都得到了这样那样的官爵赏赐。

    最终到底封出去多少爵位,怕是连李渊自己都不清楚,真可谓是列侯多如狗,公卿满地走。

    除了落得个雅纳豪杰的贤名之外,却也留下了无数的矛盾,按照原定的历史轨迹,之后数十年间,功勋之臣跟旧有的世族之间的斗争就从没有停止过。

    如今李唐上下最为头疼的其实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官爵泛滥引起的赏罚不公之事,然后夹杂在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争位的斗争中,让每一次朝争都充满了凶险的味道。

    相比之下,李破这里其实要简单的多,没那么多大阀名门子弟嗷嗷待哺,也没那么多新面孔蜂拥而来,更没有什么储位之争的困扰,所以也就不需要用大肆封赏官爵的方法来稳定人心。

    其实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下去,早晚能够梳理明白。

    可这样一个年月,谁又会给你休养生息的时间?所以,除了人事之外,要做的还很多。

    “看看谁合适,派些人出去,给王世充,窦建德和萧铣回礼……”李破有些懒散的说着话,终于从那些令人烦闷的话题中转了开来。

    瞅了瞅疲态尽显的陈孝意,又笑道:“年岁不饶人,你也莫要太过辛劳,一些事交给其他人来做,也未必做不好……”

    听了这话,陈孝意不以为意的笑笑,他自然是不服老的,可事实上就是,这些时日忙碌一番下来,他也有了力不从心之感。

    微微叹息一声,“中书承上启下,臣可不敢稍有懈怠,不然误了大事,可就有负于主公重托了……”

    “说起使者之事,臣以为,主公即有与众人结盟之心,空口无凭,不若以书函约之,不然使者一旦词不达意,岂不适得其反?”

    李破点了点头,一些话也不好深说,遂道:“如此甚好,听说岑舍人文理通达,此事就交于他吧……对了,岑舍人初来,可还服于晋地水土?”

    陈孝意闻言就笑,他也觉得岑文本这人挺有意思,来到晋地就大病了一场,养好了却又去萧皇后身边伺候,转头便任了中书通事舍人一职,得的却是何稠的荐举。

    转换门庭的事情陈孝意见的多了,可弄的这么诡异的,却还是头一次见,更好笑的是那云定兴……

    好吧,再诡异的事情在陈孝意这样的老臣眼中,也有脉络可寻。

    岑文本如今和温彦博交往频密,差不多算是投到了温彦博门下,身后又有着何稠背书,倒是不用再担心什么。

    若陈孝意年轻个十年二十年,必定会对岑文本警惕有加,就算不将其人死死压住,也不会在李破面前说其人任何好话。

    可现在嘛,他却道:“岑舍人才思敏捷,胜老夫多矣,中书能有今日之局,多赖其人之力,主公用人,实让人钦佩啊。”

    听了这话,李破放心许多,实际上,他们说的是岑文本能不能用的问题,中书通事舍人的职位,多是起草文书的工作,稍稍进上一步,便可参与机密,商讨诸般大事,可以说是君王身边比较重要的幕僚。

    而中书的职能和内史省,尚书省多有重叠,有鉴于此,李破根本没设内史省,也没有设下尚书省的意思。

    简简单单的就是以中书统领六部尚书,架构非常简陋,却有助于效率的提升。

    庞大复杂的官僚机构,是日后考量的事情,李破认为现在这样就挺好,没必要让各个衙署相互掣肘,人才不够是一方面,另外呢,地盘太小也是原因之一,而且,他还没称帝呢不是?

    李破哈哈一笑,“那就好,我还在想,若是岑舍人水土不服,不如借机送回萧铣处……这样一来,倒是让人放心不少。”

    “对了,我有意于近日出外巡视一番,你回去之后,想想还有何未尽之事,尽快报上来,你看可好?”

    “哦?”陈孝意愣了愣,这事儿可是一点风声都没听闻,“主公欲巡于何处?又欲何人随行?”

    说到这里,陈孝意心里已经颤悠了起来,他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四处巡行的杨广,这位帝王给人的印象可是太深刻了,全天下的智谋之士只要听到或见到类似的行为,几乎立马都会联想到他。

    那么陈孝意之后说的就比较正常了,只见他微微躬身,正色道:“主公称王日短,诸事未定,此时出行……还需慎重啊……”

    话说的比较委婉,意思却明明白白,家里事情这么多,你却要出去转悠?不是觉着烦了,想出去散心吧?

    幸亏这不是温彦博,不然的话,说话会更难听。

    李破不紧不慢,幽然道:“这次出去,要先去北边儿转转……马邑安定多时不假,可突厥盛强,不得不防,再有就是那里突厥降俘太多了,突厥人有句话说的好,只要有头狼率领,懦弱的羔羊也将变得勇猛起来……”

    “晋末乱事就是前车之鉴,内附之人内外勾连,必要时时加以提防,这会儿稍有余裕,我亲自走上一趟,也是应该。”

    “时日不会太长,回来歇歇,再去上党走一遭,也该是时候让那里的人们见一见王旗了,顺道再看一看河畔的防务……”

    陈孝意轻嘘一声,思量再三,点头道:“主公心意,微臣明白,只是主公今孚众人之望,莫行轻出之议,臣等便也放心了。”

    李破闻言就笑,“前车之鉴不远,你当我是杨广吗?四处巡行,引的天下汹汹犹自不悔?”、

    陈孝意眨巴着眼睛,心说,您也许不像杨广,可孙策还是能借鉴一下的嘛,嘴上却道:“主公即要宣之以威,那随行之人……”

    李破摇了摇头,自信的道:“自我起兵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来这杆王旗到处,也应有些威势,宵小之徒怎敢轻犯?”

    见陈孝意还想说话,李破直接笑道:“好了,莫要啰嗦,一营兵马,有罗士信等随扈,一路之上皆在治下郡县安歇,又能出得什么事情?”

    “再者说了,若是人多势众,一路沸沸扬扬之下,徒耗人力物力之外,岂非真像了杨广不成?”

    陈孝意一想也是,也有些无奈,心说最好您还是别出去,老实的在晋阳呆上些时日,瞧着李破模样,他也知道,这位心意已定,怕是劝不来了。

    再有就是深想一下,出行的理由也很充足,其他的倒也罢了,只说称王之后,顺势巡视一下领地,沿途还能接见臣下,让众人感受一下王者之威,就是一个不错的举动。

    可转头想一想,又有些不对劲,如今还只是晋地一隅,转上一圈不费多少功夫,将来若真能身登九五,若还存了这般心思,那可就太可怕了。

    想始皇帝五巡天下,杨广三幸江都之外,山南海北都转了个遍,他们最终巡游天下的结果都是一般,靡耗无数,民怨沸腾。

    皇帝出行的理由也很多,他们也许是想看看自己的江山,也许是静极思动,单纯想出去走走,也许是和李破一样,想向各处臣民展示一下皇者威严。

    可君王频繁出行,那是非常糟糕的举动,看看现在天下的模样,也就不用说其他什么了。

    作为李破最信任的臣下之一,有些话陈孝意必须要说。

    “主公即以杨广为鉴,当知众人仰望者,非主公之王旗,实乃主公之仁德也,主公向来深明大义,挥洒自如,可如今只归晋阳不过数月,便有躁动之意,臣所忧者,唯异日主公得有天下,江山万里,主公也想踏遍山河否?如此,与杨广又有何异?”

    这些话听到耳朵里,李破不由扬了扬眉头,心里生出些恼火……

第601章抚慰() 
(二更,求点月票啊。)

    “你说,我跟杨广像吗?”

    回到内宅,按照现在养成的习惯,先把儿子抓过来瞅瞅,现在小东西已经会咿咿呀呀的反抗了,对这个总拿自己来逗乐子的老爹很不喜欢。

    等到儿子被乳母抱走,转过头来,李破便问了自家婆娘一句,却是把李碧吓的一哆嗦。

    到得如今,隋帝杨广早已成了过去时,万人唾弃之下,天下间直呼其名者比比皆是,即便对隋室还有所怀念的旧臣也不再愿意于口头上尊其为主。

    而李破问出的这个问题,恐怕天下诸侯们时常都会想想,因为杨广这个反面例证简直太强大了,做一些大的决定的时候不想都不成。

    可这么直接问出口的,恐怕只有李破一人而已,因为这可不是一个好问题,也注定是一个得不到回答的问题。

    谁傻了不成,说自家的主公像杨广,脑袋还要不要了?

    陈孝意能这么劝谏一下,差不多已经是为人臣者的极限,若再进一步,也就脱离了臣下的范畴。

    就算如此,也让李破郁闷了起来,其实他最厌恶的几个名字中,杨广无疑居于首位,其他人倒还罢了,杨广可是使劲的使唤过他呢。

    在私室之中没头没脑的问了这么一句出来,让李碧受了点惊吓,瞪大眼睛望着自家丈夫,其实很想道上一句,没病吧你?

    最终出口时则换成了,“夫君可是听到什么?怎会生此疑问?”

    李破气呼呼的开始在室内转圈,同时开始跟自家婆娘嘀咕自己的打算以及陈孝意的说法,之前未曾发作,此时却是越说越火儿,若是陈孝意这会在他面前,不定就要上去饱以老拳的。

    其实他自己也未必不明白,这火气来的有点不对头,原因嘛,只要想一想,就能清楚,无非是陈孝意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他南征北战至今,多年来几乎马不停蹄,如今在晋阳城中呆了几个月,却好像呆了许久一般,诸般庶务缠身,而其中许多问题都不是当下能够解决的了的。

    那种困于牢笼中的感觉,让他倍感难熬,所以他也就想着出去走走了。

    至于其他的那些理由再是正当充分,其实按照他的初衷来讲,也差不多都沦为借口了。

    这才是他愤怒的源头所在,既恼恨于陈孝意说中了他的心事,也愤怒于自己明知故犯的行为。

    而气恼之下,最终只剩下了一个想法,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