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我当皇帝 >

第515章

三国我当皇帝-第515章

小说: 三国我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是,大军的粮食问题,上次曹军败退,供应三、四万人,三个月的粮食,都丢在了河南尹。”

    “加上曹军要招募的新兵,曹操的军粮,只怕不足以出征河南尹。”

    “所以,综上所述,起码在收割春粮以前,曹操是不会出兵河南尹的。”

    “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一个半月的训练时间!”

    赵风听后,沉吟了下来。

    赵风最近发现,魏延貌似是个全才的类型。

    领兵打仗,就不用说了,正史里已经证明了魏延的能力。

    而出谋划策方面,不说比鲁肃、郭嘉、田丰强,那也比黄忠强多了。

    不过仔细想想,正史中的魏延,能提出奇袭长安的策略,显然也是具备谋略能力的。

    赵风有映像,后世学者,对魏延的奇袭战略,做出过分析。

    如果当初诸葛亮采用魏延的奇袭策略,历史说不定就改写了。

    当然,这些学者,也没有否认诸葛亮的策略,毕竟诸葛亮为人谨慎,而以属国的国力,是承担不起失败的风险的。

    另外,魏延在担任汉中都督、汉中太守、镇远将军时,也是几次成功抵御了魏国的来犯大军。

    可见魏延不单单能出奇谋,也一样擅长坐镇一方。

    起码在坐镇一方方面,刘备认为魏延比张飞更适合。

    赵风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

    “既然文长说出了四点,曹操短时间不会出兵河南尹的理由。”

    “想来,曹操短时间内,或许真的不会出兵河南尹。”

    “既然如此,那二位将军,就继续去操练五万骑兵吧!”

    “另外,多出来的六千余人,也一并训练成骑兵。”

    黄忠与魏延对赵风一拱手:“末将领命!”

    说完,便转身退出了中军大帐。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就过去了半个月时间。

    这半个月里,除了幽州还有些许战事,整个大汉天下,都平静了下来。

    这天。

    一守卫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营外一自称是陛下派来的李常侍,有要事求见主公!”

    赵风听后,稍微愣了一下。

    现在大汉天下,可是有着成都天子刘璋,许都天子刘协,寿春天子袁术。

    这几人的常侍,称呼他们的主子,都是称陛下。

    所以赵风不太清楚,这个李常侍,到底是刘璋派来的,还是刘协派来的,或者是袁术派来的。

    三选一,赵风也不好选,就只能用排除法。

    刘璋与自己,貌似没什么瓜葛,就算要派人来联络自己,按理说也应该是在元氏面见自己。

    没理由派一个常侍,跑到军营来。

    刘协的话,就算要派人来联络自己,商议某些事情,也应该是派某些不太受重视,但身份又说的过去的人来。

    派常侍过来,有些说不通。

    而如果是曹操的话,同样没理由派一个常侍过来。

    就算有什么事,也应该是派一个官员过来。

    所以有极大的可能,这个李常侍,是袁术派来的。

    只不过袁术现在,虽然名义上是天子,又与赵风联姻。

    但袁术的势力,远远弱于赵风,如果没什么事情的话,袁术也不会派人来面见赵风。

    否则请神容易送神难!

    一个没处理好,就会尾大不掉。

    何况,袁术现在,也没什么战事,就更没理由派人前来了。

    这么一排除,貌似三家天子,都被排除了。

    一时不好确定。

    赵风看向熊大:“熊大,你替我去迎接一下使君。”

    “顺便打探一下,李常侍的背后,站着何人!”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诺!”

    说完,就与守卫一起退出了中军大帐。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试探赵风() 
    赵风派熊大去打探背后之人的用意,也是很明显的。

    就是不同的天子,赵风需要不同的态度。

    而且,赵风还不能当面去询问,李常侍背后之人是谁。

    所以就只能让熊大去打探了。

    毕竟赵风现在所处的位置,就决定了赵风也只能认可一位大汉天子。

    如果赵风去询问的话,就会让人觉得,赵风好像三位天子,都是认可的。

    这会给赵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人言可畏!

    片刻后。

    熊大与一身穿太监服饰的人,一起走进中军大帐。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然后便走到自己的位置站定,然后小声道:“寿春来的。”

    赵风一听就知道,是袁术派来的人,心里就有底了。

    李常侍对赵风行了一长揖:“下官拜见赵王!”

    赵风隔空一抬手:“李常侍无须多礼!”

    然后直言道:“不知陛下让李常侍前来,有何吩咐?”

    从名义上来说,赵风与袁术联姻,又是支持袁术的,所以赵风要称呼袁术为陛下。

    当然,为了表示对大汉的尊敬,就算是刘协派人前来,赵风依然会称刘协陛下。

    只有刘璋派人前来,赵风才不会称呼陛下。

    李常侍对赵风行了一揖:“陛下说,如今扬州百姓缺粮,继续恶化下去,恐百姓之间,会出现易子而食的情况。”

    “陛下于心不忍,想着赵王能不能……”

    赵风皱眉道:“能不能何事?”

    李常侍抬头挺胸道:“能不能上缴三成赋税于陛下救助扬州百姓!”

    赵风听后,愣了一下。

    这就是光明正大的索要粮食?还是永久性的?

    真把他自己当皇帝了?

    也不知道,是袁术的脑子坏了,还是袁术麾下的谋士,给袁术出了一个馊主意。

    当然,按理来说,大汉天下的赋税,自然是要上缴给天子的。

    袁术的这个要求,也不过分,也只是索要了三成赋税。

    至于是总赋税的三成,还是全部粮食的三成,就属于文字游戏了。

    以后可以慢慢来谈。

    而且,袁术还是拿扬州百姓来说事的。

    一旦赵风拒绝,袁术就可以借此来做文章了。

    如果扬州百姓,真的缺粮,袁术就可以把这个黑锅,甩给赵风。

    这样只要稍加引导,百姓恨的就是赵风,而不是袁术。

    这样袁术也不会损失什么民心。

    毕竟上缴赋税给天子,那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自从诸侯割据开始,就没有哪路诸侯,会把赋税再上缴给天子了。

    只不过,这些事情,算是诸侯之间公开的秘密,只是百姓所知甚少。

    赵风还没开口。

    熊大便冷哼一声:“三成赋税!”

    “不觉得索要太多吗?”

    赵风罢了罢手:“不得无礼!”

    接着沉吟道:“我如今看似强盛。”

    “但幽州连年征战,幽州百姓,早就被鲜卑、乌桓大军,祸害的无法耕种粮食。”

    “我每年还需要耗费大量的粮食,来救助幽州的百姓。”

    “另外,为了防止匈奴与鲜卑、乌桓勾结在一起,我每年还要额外送出不少的粮食,以交好匈奴人。”

    “而请匈奴出兵幽州,协助我军与鲜卑、乌桓抗衡,也耗费了不少的粮食。”

    “这么一来,我哪里还有余粮?”

    这些事,远在幽州,袁术除非派人专门前去打探,否则知道的消息,也不会太过准确。

    所以有了胡扯的空间。

    李常侍对赵风行了一揖,愤慨道:“这些匈奴人,真是太过分了!”

    “陛下封了呼厨泉为单于,只要陛下一封诏令,自然可以令呼厨泉出兵协助赵王。”

    “哪里还敢索要那么多的好处?”

    “下官这就返回寿春,请陛下下诏令给匈奴单于呼厨泉,让他奉诏出兵!”

    “解决了匈奴人之事,想来赵王应该就能把给予匈奴人的粮食,上缴给陛下了吧!”

    赵风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

    如果袁术的势力,远远强于赵风的话,此言论还有那么一些效果。

    因为从道理上来说,是赵风先拿匈奴那边说事,然后袁术这边,顺势解决了匈奴问题,赵风没理由拒绝。

    但现在的问题是,袁术远远弱于赵风,这话便好无意义了。

    当然,这是从赵风的角度来说。

    如果从内侍官的角度来说,或许还能称之为机智!

    只是,前提是要办妥了。

    李常侍看到赵风半天没有回话,也没有明确反对,便对赵风行了一长揖:“多谢赵王体恤扬州百姓!”

    “下官这就把这消息,回去告诉陛下。”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赵风看的一阵无语。

    这是想用天子、百姓之威,来逼迫自己就范吗?

    但问题是,袁术现在比自己弱势啊!

    另外,除开袁术以外,还有许都天子,成都天子!

    权术玩到自己头上,有什么用?

    等李常侍走后,熊大怒道:“主公为何容忍这厮?”

    “这厮简直太放肆了!”

    赵风笑道:“我倒想看看,袁术究竟想干什么。”

    “内侍官或许因为见识有限,或许因为其它原因,只会认为袁术才是最大的。”

    “但袁术与袁术麾下的谋士,显然不会这样认为。”

    熊大愣了一下:“主公的意思是?”

    “袁术想以此来试探主公?”

    赵风沉吟了一下:“是不是试探,我也说不好。”

    “反正成了的话,对袁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没成的话,下次再派一个人前来,不就可以了?”

    熊大询问道:“那主公准备如何应对?”

    赵风笑道:“我们需要应对什么?”

    “应该是袁术,需要如何应对我们!”

    赵风话音一落,便觉得这句话有些不妥。

    自己确实应该要仔细考虑一下,该如何应对袁术。

    毕竟从名义上来说,赵风是‘臣服’在袁术麾下的。

    当初的计划,是让曹操灭掉吕布,刘表、刘备、孙策联合起来,一起灭掉袁术。

    这样吕布和袁术死掉,赵风只要消灭掉曹操,跨出最后一步的障碍,就基本上都清除了。

    结果孙策最终还是被刺杀身亡,刘表又只想着保存实力。

    导致袁术居然还活的好好的!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庞统来投()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就过去了半个月时间。

    这半个月里,大汉天下依然没有发生什么战事。

    这天。

    一守卫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营外一自称庞统的士子,要求见主公。”

    说完,双手呈上一卷竹简:“此人说,这是荆襄名士黄承彦的亲笔文书,主公看过之后,自会见他。”

    熊大直接走到守卫身前,接过竹简,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听到庞统前来的消息,一时内心欣喜不已,直到熊大把竹简替到眼前,赵风才收敛心情,接过了黄承彦的亲兵文书。

    打开后,大致看了一遍。

    开头是向赵风问好,然后介绍起庞统的过往。

    比如三年前,庞统学成后,游历荆州时,遇到司马徽在桑树上采桑,而庞统坐于树下,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

    之后又在襄阳遇到了庞德公,庞德公乃是名士、隐士,德才兼备之人。

    刘表数次请庞德公进府,庞德公都不屈身就职。

    于是,刘表亲自去请庞德公,结果依然没有请动庞德公。

    庞德公称庞统为凤雏,称诸葛亮为卧龙,称司马徽为水镜。

    在一次会友上,庞德公戏言道,凤雏、卧龙,得一人可得天下,水镜淡薄功名,不会出仕,只是这句话,暂时还没有流传开来。

    半年前,刘表宴请了一干荆州才俊,其中就包括了庞统、诸葛亮、甘宁等人。

    如今甘宁已经被封为中郎将,在江东战事上,战功赫赫。

    庞统有出仕之心,只是长相奇异,又口出狂言,被刘表认为只是个没什么本事的狂生,所以随便打发了。

    之后据内子打探,刘表之所以这样对待庞统,除了长相奇异外,因为刘表心目中只想招揽一文一武两位俊才,武中意的是甘宁,文中意的是诸葛亮。

    可惜诸葛亮不愿出仕。

    最后表示,还望赵风,能把握机会,招揽才俊!

    赵风看了个大概,便对守卫道:“把庞统请进来!”

    守卫对赵风一拱手:“诺!”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片刻后。

    一长相奇异的青年男子,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拜见大将军!”

    赵风知道,这人八成就是庞统了。

    只是一时半会,赵风也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庞统。

    毕竟从内心来说,赵风还是还是愿意放下身段,欢迎庞统来投的。

    但赵风不是刘备落魄到求贤若渴的程度。

    另外,对于赵风麾下的谋士来说,除了个别几个超一流的谋士,其余大部分谋士,都只是普通对待。

    对于他们这些老资格来说,赵风如果对庞统表现的太过热情,不但日后对庞统不利,反而会说赵风有失身份。

    君不见,刘备除了对诸葛亮三顾茅庐外,还对其他人这么热衷吗?

    日后庞统去投靠刘备时,还不是一样下放到一县去当个县令。

    如果当初刘备没有得到诸葛亮,会这样对待庞统吗?

    赵风没有想好,应该如何对待庞统,转而直接问道:“我看过黄承彦的举荐信了。”

    “我想问问,是黄承彦推荐你来投靠我的?还是你本身也有这个想法?或者是你去找黄承彦写的举荐信?”

    庞统沉吟了一下:“不敢欺瞒大将军。”

    “统被刘荆州打发了后,去了一趟江东。”

    言下之意很明显,就是江东之行,没有什么结果,所以黄承彦推荐自己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