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巨擘 >

第110章

寒门巨擘-第110章

小说: 寒门巨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等拜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试学子都是中了贡士的,是为天子门生,可自称微臣,一众学子照着方才鸿胪寺教授的礼仪这就恭敬施礼。

    “平身吧!”

    久居高位的人声音也会不自觉的带上让人不可抗拒的威压,嘉靖更是如此。

    要说中国几千年来的帝王之中,嘉靖皇帝这人绝对是个另类。

    这人荒怠朝政到令人发指,几十年不上朝,一心修仙,成天都想着和老天爷沟通想法、长生不老但就是这么一个一心修仙不务正业的皇帝,却对权力有着超乎寻常的理解。

    嘉靖治下的臣子们没有一个见了嘉靖不是胆战心惊的,全都被这么个昏庸老道拿捏的服服帖帖,没一点脾气,就算是当朝内阁首辅、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的当朝权臣严嵩,若是胆敢违逆嘉靖的意思,一样会被这个不理朝政的道士皇帝一言这就碾成齑粉!

    这人应该说精明是足够了,就是责任心差点,这是历史上对嘉靖皇帝盖棺定论的评价。

    “是岁科举,顺应天意,汝等学子自当发奋自强,莫要辜负朕之期望!”

    嘉靖皇帝的气场犹如一条真龙,让人无法直视,此时这就缓缓开口道。

    一众学子和大臣没谁敢抬头,可是似乎仍旧是感觉到了那股子威压,所谓帝王一怒,浮尸千里,人治的社会里,帝王的脾性甚至一个念头都会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产生深远的影响,由此帝王开口,给人的威压那也绝对让人喘不过气来。

    轰隆一声,竟有学子这都倒地,看来真是紧张到姥姥家了。

    嘉靖皇帝有些尴尬,自己这才刚训话几句呢,竟就有学子当场昏厥,以往一众学子虽说紧张却也不至如此吧!?

    不过皇上并未开口言此事,只是一个挥手,两个小黄门这就会意,下去赶紧给这学子掐人中,助他醒了过来。

    这些俗物嘉靖懒得去理,估摸着正在西苑忙活着炼丹呢,这就起身走开了,虽说是科举,可学子们毕竟也都是些俗人,比起得道升仙,嘉靖实在是有些懒得去理会。

    皇帝走了,一众官员们这就开始主持今年这殿试。

    殿试照例考策论一道,一天时间。

    不过拿到题目的时候一众学子都是倒吸一口凉气,有的甚至直接发出声响,这哪里还是什么殿试?简直气人的嘛!

    李卫国拿到试题晚些,不过拿到手之后同样是洒然一笑,这嘉靖,简直疯了。

    “切勿喧哗,违者治罪!”

    监考的官员们怒声斥道。。

第二百零九章 嘉靖牌殿试() 
今年的殿试考题为两道!

    这么做来有些违反祖制,李卫国一开始还寻思着是不是严嵩或者袁炜这些人为了迎合嘉靖姑且加上去的,不过一寻思还是觉得好笑。

    嘉靖这人能把底下群臣拿捏的服服贴贴,这些个臣子自然是没有胆量随意更改殿试考题的,由此能这么做的,也就只有嘉靖一人了!

    今年殿试除了有一道时务策之外,还有一道,要众学子写一首青词出来!

    青词这东西古来有之,是道教实行斋蘸时奉给上天的文章,嘉靖皇帝信奉道教,由此对这东西甚为看重,可以说嘉靖一朝位极人臣的大人物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靠着写青词发家,先前的内阁首辅夏言、当下的内阁首辅严嵩,以及以后的内阁首辅徐阶这些人都是依靠青词发家的青词宰相!

    嘉靖如今这也不知道是吃错了哪门子药,竟然来了这一出。

    而且后世的李卫国并未在史书上听说有这么一说啊,难不成还是因为那日在城乡结合部的一次偶然见面让嘉靖皇帝灵光一现出了这么个想法?加首青词进殿试?

    嘉靖昏庸,不过却颇喜欢臣民们对自己歌功颂德,这竟今日大张旗鼓的加了青词进殿试,也真是没谁了!

    李卫国摇了摇头,既然如此,那就迎面而上呗。

    学子们方才大多龇牙咧嘴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应对科举,这些学子们对四书五经八股文之类的东西自然是了然于胸,明白的一塌糊涂,可不见得就擅长写青词,虽说八股写的好的文人作首其他的文章都是一鞭一条痕,不过具体能写成啥样,还是要靠个人的悟性。

    就比如罗圭这等死脑筋就有些发蒙,这人脑子慢,虽说文章写得还成,不过要他临时抱佛脚写首青词出来,还是有些困难。

    “今年殿试两道,是皇上特地加题,不过时间仍为一天,请各位学子抓紧时间!”

    礼部的官员们也是有些无奈,只能如此说道,题目看来是皇上加上去的,自己还能咋说?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今皇上如此安排了,自己和一众学子也只能撅着屁股挨着呗,还能咋滴?

    学子们一番苦恼之后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倒是李卫国,拥有后世经验的他拼命的在搜索自己脑海中的回忆,如何才能写好这青词,行好歌功颂德的行当?

    青词本意是要赞美上天,不过如今自然还要再加上嘉靖皇帝,说来就是要拍两重马屁,其实并不好写。

    李卫国灵机一动,忽然想起后世徐阶晋级内阁首辅写的那首马屁诗。

    徐阶这人是明代名相,不过这人也是依靠写青词起家的,这人在用计扳倒严嵩之后写了一首青词奉上,这才得了嘉靖的青睐,得以授予内阁首辅的位置,当时他那首青词就是用了藏头诗的手法。

    李卫国有样学样,如今皇帝殿试出了这题,自己将徐阶几年后晋级的那首青词拿出来不是正好?

    “士”本原来大丈夫,“口”称万岁与山乎。

    “一”横直过乾坤大,“两竖”斜飞社稷扶。

    “加”官加爵加禄位,“立”纲立纪立皇图。

    “主”人自有千秋福,“月”正当天照五湖。

    这青词原本不是很美,有些七拼八凑之嫌,不过李卫国略加修改,这又加上了些后世大清朝青词的手法和气魄,虽说是首马屁诗,不过读起来却也朗朗上口,有那么点大气意思儿了。

    当下这个时代想要立足,就得阿谀奉承,皇帝昏庸,权臣无道,你真要上杆子跑去当清水,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如此啊,人就只能当油,学的油滑些,其实这也是为人处事的一个法则,就像做饭,清水煮出来其实也并不好吃,适当加些油,反倒是香喷喷的。

    李卫国看着这首歌功颂德的青词有些恶心,不过仍旧这样自我安慰道。

    动辄获罪的年代里,想要扶摇直上就要多说些违心话,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如今这殿试倒是颇有了些嘉靖的招牌!

    写完这首青词的李卫国如释重负,这篇青词是后来徐阶上位的“代表作”,相信嘉靖见了以后也定会龙颜大悦,自己如今殿试的这一道算是有了保障,剩下的那道题目,便是一策论题。

    策论题目很长,约摸三百字,大意是写自己当皇帝以来已经有三十余年,顺应天意,可是在做皇帝的任上自己还是有诸多过失的,如今大明的百姓也不见得都能安居乐业,实在是朕的过失,请众位学子们能畅所欲言,多说些好的见解出来,如果朕有什么过失,也希望各位学子能指出来,朕从善如流,自然会酌情采纳云云。

    反正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一众学子从这么多考试中趟过来,这样的题目自然是顺手拈来,好不轻松,明显大多学子在皱着眉头写完那首青词之后眉毛这都慢慢的舒展开了,如今要求自己针砭时弊,学子们哪个不是刀子嘴?

    李卫国也是有些从容,寻思起那日自己所写的那篇抗倭疏,略加改动,这就要誊誉上去。

    当初科试那篇文章被贴出,还稀里糊涂的被胡宗宪呈到上圣上面前,相信此时再把这样一篇文章拿出来应该成绩不算太差,而且自己也与那嘉靖有过一面之缘,相信人皇帝老儿该也会给个人情分,一甲前三不敢寻思,给个二甲进士出身,日后再中个朝考庶吉士总该不难吧?

    由此李卫国这就开始全神贯注的誊录。

    在这么个时代混的久了,李卫国也学会了事事走心,这里不是后世那样的开明时代,有些事儿有些话你不能乱说,由此其实在誊录的时候李卫国的心里也没闲着,忽然寻思起来嘉靖皇帝的生平。

    嘉靖皇帝是以藩王的身份入的京师。

    当初明武宗朱厚照壮年离奇死亡,且没有留下一男半女,朝中杨廷和等人这就根据皇家规矩迎来兴献王长子,朱厚熜,也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可不料这个嘉靖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才刚当皇帝没多久,这就提出皇考的问题,想要立自己的父亲为“恭穆献皇帝”,朝中大臣皆反对,这就是有名的“大礼仪”之争。

    等等,嘉靖在这考题里说什么自己当皇帝三十几年,顺应天意是什么意思?会不会里边有什么考究?

    寻思到这里,李卫国忽然停笔,若有所思。

    按理说大礼仪之争这事儿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如今的嘉靖也早已稳坐大明这钓鱼台,自然没有必要再拿这件事出来说,可是嘉靖说的要学子直抒胸臆,指出他的过失,为国为民献策,可是真的?。

第二百一十章 殿试中的陷阱() 
李卫国有些怀疑,细细的观察一下在场监考的一众官员们,官员们脸上的表情似乎也是非常奇怪,怎么说呢,难以名状。

    嘉靖皇帝对权力有着超乎寻常的理解,这个昏庸的道士皇帝几乎在以一种随意任性而又残酷异常的办法来治理着这个偌大的帝国。

    当年三边总督曾铣曾经建议收复河套地区,说道,套贼不除,中国之祸未可量也,当时的内阁首辅夏言也是极力支持他,一开始嘉靖似乎也有所动摇,可严嵩却借此机会弹劾二人开兵端。

    结果对国事摇摆不定的嘉靖这就下令杀了二人!

    而且几十年了,也未见嘉靖皇帝有一丝悔改!

    这样的人会从善如流,老老实实的听学子们的建议?

    想到这里李卫国忽然出了一身冷汗,好险!

    嘉靖朝出了一个名垂千古的忠臣,后世戏剧里都颇为赞赏的海瑞,这人耿直的简直不讲理,当初写了篇折子直陈圣上过失,结果嘉靖皇帝龙颜大怒,徐阶等人说尽了好话,几番营救这才保住这海瑞性命。

    这样的一个狗皇帝,会让你在考场上直抒胸臆?

    估摸着自己要是把先前那篇抗倭疏原样不动的搬上去,撑死了不过得个中规中矩的分数,倘若真是针砭时弊说些皇帝老儿荒怠政事之类的话,李卫国想都不敢想,往好里说自己的仕途算是交代了,往坏里说,这个狗皇帝哪天砍了自己都是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李卫国有些庆幸,江湖险恶啊,自己幸亏多长了个心眼,否则自己这么长时间来的努力不都全白费了?

    嘉靖皇帝这人最是喜欢下边人对自己歌功颂德,既然如此,那自己就投其所好,多说几句粉饰太平的话呗!?

    我朝圣上英明神武,百姓安居乐业,少有所学,中有所用,老有所养

    反正是好听的话往死里说呗,借着方才那首青词,估摸着两篇文章一起可谓是相得益彰,反正就是拍马屁呗,人嘛,谁不爱听好话?

    当年“三杨”的台阁体其实就是如此,歌功颂德的吹嘘一大篇好话,反正天底下的好词汇是说不完的,玩空心思的讨圣上开心就是了。

    李卫国有些无奈,自己尚未成型自己的文章风格,反倒是跟着这历史倒退的末班车越走越远。

    有些哑然失笑,李卫国洋洋洒洒的好话这都说了有差不多一千字了!

    李卫国的思维触角略一摆动,一篇文章里要是光说些好话其实也没啥意思,既然如此,那就再加点实际性的东西进去,也好看着言之有物。

    皇帝是千古一帝,万古圣君,可是不可不谈的是当下国家确实有点祸患,南有倭寇骚扰,北有蒙古虎视眈眈,这怎么解释呢?

    李卫国大笔一挥,反正尽挑着那些恶心的话说呗,当下国家有些疥癣之疾,说白了都是下边的官吏没有认真履行皇上的办事宗旨所致,好些官员们尸位素餐,全都拿着圣上的话当做耳旁风,国家哪里能不出现一点小小的问题呢?

    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主要在官员考课上,只要每个官员都能按照皇上的旨意行事,何愁我大明不兴旺?

    相信只要臣民们全都团结在皇上周围,我大明便可重现当年太祖、成祖之盛世,开疆拓土亦是不在话下,届时,只要是月亮能照到的地方,全都是我大明的疆域!

    费了好一番的脑筋,李卫国有些脑袋昏花,阿谀奉承这事儿其实比正经八百的做事还要累,稍事休息,小黄门这也端来了茶水、饭食。

    殿试是天子主持,若还要学子自带饭食就显得皇家有些小气了,由此一般殿试的时候伙食都是由皇家供应的,是出自御膳房的手笔。

    饭菜两素一荤,外加一个馒头,李卫国正好肚子也饿了,抓起来这就往嘴里猛塞。

    不得不说,皇家的伙食确实好吃,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先不说饭菜,就是馒头也要比别地的馒头好吃的多!

    馒头里的蜂窝都是一般大小的,而且大概是加了蜂蜜这类的,有些甜味儿,却是甜而不腻。

    小菜做的清淡、素雅,偶尔几块肉丝填进嘴里也是让人喜滋滋的如获至宝,反正俩字,就是好吃。

    吃完这御膳房的饭食之后还有一巡茶。

    茶水中规中矩吧,倒没觉得有什么太出彩的地方,不过今日殿试,学子们倒也不是冲着享受来的,好不好都是皇家恩赐,也用不着你去说。

    喝完这最后一巡茶水,没多一会儿,鸿胪寺的官员们这就提醒道快誊真。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的殿试,这就接近尾声了。

    仔细的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试卷发现并没有太大的纰漏,李卫国在这考卷上写上名字,这就坐等交卷。

    铃铛想起的那一刻,大明学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这就拉下帷幕,李卫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