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手机闯大明 >

第51章

带着手机闯大明-第51章

小说: 带着手机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三宝一行人进了难江城,已经傍晚,雨势不减,马三宝趟着半尺深的水,来到江边,检查每一处的土墙,发现有漏水的地方,立即让人进行加固。

    转了一圈,看到展玟做的还可以,就回到了双圣酒楼。

    新知县已跑,他轻轻的叹气,看来当官的临阵脱逃,是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的。

    马三宝只能安抚民心:“既然新知县走了,我还没去赴任。那么,我就还是难江知县。告诉咱们的人,立即下去通知所有低洼处的百姓转移,到山上,到城里都行。同时发出信鸽,让新基地做好接人的准备。”为了让新基地看到,马三宝这次发了十只信鸽,让新基地能及时的接到,把他下的命令都执行。

    所有人冒雨奔赴各处通知百姓,展玟很快回来报告:好多百姓因为舍不得粮食,舍不得离开家,还有很多百姓收拾东西想一起带走,迟迟没有上路。

    没办法,马三宝和卢斌只好兵分两路,把百姓想要拿走的粮食收进了背包和乾坤袋。

    弄完这些,俩人身上也都淋湿了,接着又是动员那些还不理解的民众撤走。

    天完全黑下来。

    轰隆隆,轰隆隆!雷声阵阵,暴雨雨势变得更大。

    听到雷声,马三宝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坏了,这雨势又变大了,对比了一下时间,才惊觉过来,这就是那一场让川蜀各地崩溃的明末大洪灾,直接促成了川蜀大乱。

    起身,穿上蓑衣,带着几人走上了城头。

    轰隆隆,又一声雷,电蛇飞舞,划破天空。借着闪电的光芒,马三宝远远的看去,难江的水面已经涨到离新筑的堤坝还有一尺的样子。

    马三宝这个宅男还没见过这么厉害的水灾,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展玟,立即把咱们的人从江边撤离,马上封堵三个城门。”

    “是老大!”展玟回答一声,跑步下了城楼,去城外通知自己的手下尽快撤离危险的境地。要不然洪峰过来,恐怕就会凶多吉少。

    新基地,一早就接到传信。李虎立即安排朱宏领人去把四周低洼处的百姓都接进城里来。而吴坤则引导着把住宿区的人搬到研究区和生产区。住宿区腾出来给接来的百姓住。同时还安排人手堵住了水道,以防河水倒灌。

    只是朱宏忙了多半天,转了四个时辰,结果没有几个人跟他来。一个是这些人住在这里久了,不相信会出现大的洪灾。另一个是不知道朱宏把他们迁到哪里去,所以也不敢跟着走。

    难江这边,虽然天黑下来,李虎和马三宝依旧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李虎冒着雨,在城墙上来回巡逻着,查看外面河里的水情。

    轰隆隆,雷声震耳,半夜的暴雨再一次加大。马三宝心知不好,派人三班轮流看着难江的情况和城门堵的土石。如果有漏水立即进行堵漏。

    瓢泼的大雨。

    轰隆,哗!异常震响的声音由远及近,带着大地也在轻轻的颤抖。

    马三宝手脚冰凉,他知道:洪水来了。

    果然,当一个闪电再次照亮了江面。难江里的洪水又涨了一尺,眼看就要超过后来新筑的土堤。

    轰隆隆,又是一声雷。

    借助闪电的光亮,就见难江上游一道水墙冲着白线过来。马三宝知道那是洪峰,身边的卢斌和窦通,都没见过这样局面,吓得背心发凉,站在那里半天不敢动。

    轰隆隆,震耳欲聋的炸雷。

    一道闪电划过,照得四下煞白明亮,大家看到,洪峰所过之处,那努力半天所建的堤坝,就像纸糊的一样,被洪峰一波就冲得七零八落。

    堤坝溃崩只是一瞬间,汹涌的洪水出了难江的河床,冲向了地里的庄稼。

    完了,这是所有人看到洪峰的唯一一个想法。

第109章 洪水围城() 
一道道闪电划过天空,借着耀眼的光芒,站在城墙上的马三宝几人看着一个一个的洪峰从眼前涌过。

    “哗啦!”那差不多一丈宽的土堤随着一声响,立即土崩瓦解,就像小孩子在沙滩上过家家时候垒沙的墙一样。

    土堤对于这次的洪峰来说,完全就是螳臂挡车,起不到什么太大的用处,这也早在马三宝的意料之中。毕竟他在后世,可是看过大洪水来时,军人们用沙袋,人墙,甚至汽车拉着土石冲进去堵也都无济于事。

    洪水冲毁了堤坝,咆哮着冲向了田野,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田野全部被淹没,水波涌动,再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没有探照灯,光靠火把照亮,在这样深夜,视野有限,马三宝看着眼前的骇人景象,完全不敢想象其它地方是什么一个情形。

    虽然已经收获了一季,但看到那么好的稻谷田被洪水冲毁,马三宝的心还是疼得一抽一抽的。

    民以食为天,食以田为基,这基础毁了,百姓以后的日子可要遭罪了。更让他担心的是,这雨夜里,没有进城的人都躲在哪里,会不会有危险。

    马三宝冒雨一直在城墙上站着,直到天色发亮,远处的景物都慢慢看清。

    暴雨依旧下着,水雾笼罩,太远处的东西还是看不清,近处却已经全被洪水填满,放眼看去,水泽一片,难江县城的城墙就是这汪洋水泽的岸边,一浪一浪的洪水涌来,拍打在厚实的城墙上溅起朵朵水花。

    换成那些没良知的文人墨客看到,肯定会被这情形震撼,怎么也得写上几笔,或者吟上一首诗……

    这个时候的马三宝,却是心急如焚,他满眼看到的都是灾情,满脑子想的都是那些不知道在哪里躲灾的百姓。

    他只是看到,汹涌的洪水,夹杂着野草稻谷苗,还有树枝,甚至是树干,石块。咆哮着冲向下游,冲向田野,冲向村庄。冲向这座饱受洪水之灾的难江城。

    这更让他想到的是后世见过的那些大洪水新闻,那些报道的灾情惨相,一幕幕都涌现出来。经过了连番的事情,以及这一方百姓的跪拜相送,他这个宅男的内心已经得到淬炼,发自内心的担忧,是他真的已经将这些百姓看成了他的家人。

    天色渐明,马三宝立即派人做饭,让所有人迅速吃饱,然后发动船夫和士兵去各处搜寻受灾的百姓。

    迁进县城的百姓,由欧阳主簿统一管理,发放粮食,安排住处。

    逃进难江城的受灾百姓看到马三宝回来,一个个激动的眼泪都流下来。

    马三宝本来在百姓的心里就是好官,现在闹灾了,马三宝不但没有逃走,还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主动赶回来。

    和他相比,那个新来的县令现在已经不知道跑到哪里躲灾去了。

    这样一来,在这些百姓心中,马三宝的父母官形象更加深刻,有些上了年纪的甚至被安置妥当后,私下烧香叩拜。

    天灾往往伴随人祸。

    因为马三宝在,所以没人敢捣乱,并且涌入城中的百姓,只要欧阳度发下马三宝号令,百姓都极度配合。

    还有很多人,主动把自己家里的青壮年派出来,帮着欧阳度,运输粮食,发放到每家每户,这就大大的节省了灾祸出现时投入极大的维稳人力。

    也让更多的士兵能够前去搜寻受灾的百姓。

    虽然洪水滔天,但难江城内,一切都很和谐,官民配合默契,人们都自觉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每一个人在领粮食的时候都是自觉排队。

    这也是让马三宝始料不及的,在面对这种灾祸的时候,就算是换到统筹能力高的现代,也不见得次序能有这么好,现在的老百姓是真的很纯朴,很可爱,这也让马三宝树立了教化的信心。

    有了马三宝的坐镇,像欧阳度这些官员们干起活来,也很有底气。

    只要不乱,百姓愿意接受调度,在他的统筹下,就不怕因为受灾的人多而粮食不够吃。

    欧阳度原来不是一个好官吏,现在受到马三宝的影响,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亲卫的陪同下,马不停蹄,衣不解带的在受灾百姓和仓库,县衙三个地方来回的跑。虽然累,可是他心里是亮堂的。虽然冷,但是他的心是热的。

    做一个好官,是如此的有成就感。

    欧阳度还看到极为触动的一幕:在马三宝视察民情的时候,城西李家沱的李老伯,流着眼泪抓住他的手,再也舍不得放开。

    这个老农和马三宝说起,那天下午还在稻田地头说话,过了一天就听说马大人竟然被人挤走。

    虽然马三宝是升官了,但百姓的眼睛是透亮的,各种议论里也知道那是一个无权无势的虚官,老百姓心里都明白那就是被人挤走了。

    马三宝可是他们心里的青天大老爷,自己的父母官。说走就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难江的百姓甚至都有跟着马三宝一起走的冲动。

    难江这个地方,水患不断,三年两闹,百姓们都有些习惯了。

    一旦洪水来了,大家的生活就很艰难。洪水小了,大伙儿还有一口吃的。要是闹了像今年这么大的水灾,那就颗粒无收,后半年的吃喝全都泡汤。

    要是往年,这一方百姓只能绝望无助,他乡乞讨。但今年,他们心心念念的马大人又赶回来了,不但提前通知了大伙儿搬迁出洼地进到城里,还在河堤上有加紧修了防水堤。虽然最后防水提被冲垮了,但给大家的撤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在这些百姓的心中,甚至都有些感谢这个洪灾了,因为这个洪水,让马三宝又回来,让他们有了主心骨。

    李老伯拉着马三宝的手,就像失散很久,突然找到亲人的孩子,泪流满面。

    马三宝轻轻拍着老人的肩头安抚:“老伯不要担心,这次虽然闹水灾了,不过头一季的粮食收的不错,应该够吃。就算不够,也不要担心,有我马三宝在,肯定不会让你们饿肚子。”

    百姓们更加振奋激动。

    “马大人,你这已经回来了?是不是就不用调去巴州府了?”李老伯哆哆嗦嗦的问。

    “老伯,就是我去了巴州,这难江县出了灾我也会管。你们都是我的父老乡亲!都是我的家人!来,老伯你先坐下,和我说说,咱们村还有多少家没有接出来?”

    “马大人,你真是我们的父母官啊!这次有了你的通知,大多数都出来了。只有十几家舍不得那点粮食和家业,不肯走。一早起来接到欧阳大人传下的你的指示,我就让我家二小子领着士兵去救了,刚刚又接回来三家。唉,这些不听你话,不肯走的,真是啥也没留下!还不如早早听了马大人你的通知,早点离开呢。”

    “嗯,比起那些东西,人命最重要,李老伯替我劝他们几句,有我在,不会少了他们的吃喝,等水灾过去,会给你们重建家园。不过那些低洼之地还是别去了,每次闹洪水都被淹。”马三宝情真意切的劝慰。

    “好,我们都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李老伯激动的说。

    “对,大人说咋办就咋办。只要你吩咐,我们都一定马上做!”后面的百姓一起喊。

    “好,我马三宝谢谢老少爷们儿给我的信任,这两天还有雨,所以今天白天,大伙要一起出力,把没过来的乡亲都找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就过来找我,或者找欧阳主簿。我们会尽一切的努力,去帮助大伙儿度过难关。咱们一起加油,战胜这凶猛的洪灾!”

第110章 生命线() 
李家沱的李东生,一家七口,家里情况还算不错。特别是马知县来后,分了田地,今年收了不少的稻谷,除了留下吃的,还卖不少钱,近来盖了两间新房子,盘算着等卖了秋天的稻谷,就给二小子说一门媳妇。

    查看第二季稻谷长势的李东生发现,近来的雨特别多,一连十来天都没有见到太阳。

    他心里有不好的预感,突然有士兵过来通知,说马大人吩咐:因为阴雨连连,可能发生洪灾,让大伙儿尽快迁到难江城内暂避。

    李东生很纠结,他非常相信马大人;可是他又舍不得,舍不得存的粮食,舍不得新盖的那两间房子。

    有这种舍不得情绪的,还有他的二儿子,那两间新盖的房屋,即将迎娶进家门的媳妇……在李家人犹豫的时候,李家沱大部分人已经收拾东西前往难江县城。

    到得后来,只剩下十来户和李东生一样情况的人家留下没走。

    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后山的地方他一清二楚。为了防止自己的粮食被淹,李东生领着三个儿子,把自己家的粮食,分几次搬进后山一个地势颇高的山洞里。

    其他的几家看到这样,都要求搬进去。本着患难与共的心,李东生答应了那几家的要求。

    这些人忙活半天,后山的那个小山洞里放满了粮食。

    粮食有了妥善的安排,几家也放心下来,虽然暴雨越来越大,但这些人心里甚至都侥幸的想,水灾年年有,那些着急忙慌抛弃家业的人真是傻,好好待在家里多好,何必要受流离失所的苦。

    这个马大人,这次还真是有点小题大做了,也是,听说马大人原来是西北的马匪,没见过水灾。

    李东生和那些不准备离开的人,轻松的吃喝着,望着那些辛苦赶路的人,一个个甚至都有些小得意。

    毕竟难江这个地方,之前也闹过水灾,大家挺一挺,也就过去了。于是他们都安心的照常吃了晚饭,准备休息。

    轰隆隆!天不到深夜,但已经黑乎乎的,伴随着雷声大作,暴雨越来越大。

    看到这种情况,李东生心里也涌起不安,他披着衣服找了一个高的地方查看。

    不看还好,一看吓得他倒抽一口凉气,他跌跌撞撞的,用抖抖索索的声音大喊:“快,快,快!洪水来了!赶紧上山!”

    低洼地方的乡亲们都去了难江城,洪水涌来,已经淹没了那些地方,但没人敲锣报警。

    李东生看到的就是一片白茫茫的汪洋。

    “老大!老二!老三!赶紧起来!快上山!”李东生喊着,拿起家里唯一的一个铁盆,用力敲了起来。

    铛,铛,铛!

    “快上山,山洪来了!”

    “快上山,山洪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