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在明末的那些日子 >

第37章

我在明末的那些日子-第37章

小说: 我在明末的那些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畛谠黾甘旰蠼涫杖胱约夷抑校荷系木用穸杂诖竺鞑换崽磐狻

    济州府在朝鲜的府道中的地位特殊,虽然在税赋上真是少的可怜,几近于无,土地贫瘠,田亩产出有限,口粮还要从大陆运来,不过却是李氏王朝流放政治敌手的地方。所以每任济州府州牧都是由朝鲜国王千挑万选的可靠之人担任,不可轻忽。

    自丁卯之役,后金的主将阿敏,一路势如破竹,连下朝鲜的义州、定州、郭山、安州、平壤、黄州、平山诸城,朝鲜国王李倧(朝鲜仁祖)逃往江华岛。后金军至平山时始与朝鲜议和,结成盟誓后撤退。战后,朝鲜与后金成为兄弟之国,向后金开市并缴纳岁币。

    在议和期间,大批亲近大明的朝鲜官员被朝鲜国王李倧流放到济州府,包括住在江原道横城的前官员李仁居,李仁居曾以仁祖政权“与奴贼相和”为由举事,并批评仁祖不但不卧薪尝胆,反而与后金频繁往来,为“天地神人之所共愤”,也被仁祖李倧流放到了济州府。

    在杨越等舰队开往济州府的时候,州牧李屈还在府邸里品着香茶,思量着还有多久可以回返汉城。自家蒙大王,领议政看重,荣任济州府州牧,当然是荣耀,只是长久离开国都汉城在此穷乡僻壤是极其不利的,济州在朝鲜政坛就是荒漠。

    杨越的舰队一路顺畅,经过八天航行,终于接近了济州岛,由于济州岛是朝鲜地带,杨越等人的战舰并不熟识其沿岸礁石的分布,还好许府的商船中有一艘来此走私过粮食,在这艘商船的带领下直驱济州港口,这是最安全的通道,当船队接近济州码头五里时,码头上突然燃起两股黑烟,接着一路的烽火向西向东而去,朝鲜军兵烽火告警了。

    杨越连忙让人,调整船身,炮口对准码头的剑船、猛船等小型的朝鲜快船发炮。随着杨越的一声令下,各战舰的炮窗开启,众人在湿润的海风中装上药包,装弹丸,通膛。

    紧接着就听到“轰,轰。。。”的一阵齐射,炮弹呼啸着到达,几乎有近半的炮弹击中了码头上的朝鲜快船。杨越清晰的听到了蓬蓬的炮弹击打声,以及船板碎裂的声音。

    杨越通过望远镜里看到码头上为数不多的朝鲜官兵和快船上的水手狼狈逃窜,向济州府城奔去。杨越又命人赶紧把装载士兵的战舰靠上去。

    两艘海沧船各装载着一个百总队,在其它战舰的掩护下,顺利靠岸。尽管“虎贲营”一直在海边训练,但长时间的航行还是让很多士兵身体相对不适,造成了下船登艇的速度很慢,造成一定的混乱,足有半个时辰,第一批近三百名士兵才登上岸。

    这些兵丁们虽然登上了码头,但腿都有点发软,毕竟近十天在摇晃的船上渡过,踏上坚实的大地时,竟然有些不适了。不过在士官的指挥下,他们还是尽量迅速的找好自己的站位,并且根据训练时的小型西班牙方阵列整好队列。

    半个时辰过去,近三百名“虎贲营”士兵将兵甲穿上,列出战阵,几里外的济州还是只有烽烟升腾,没有兵丁出现。于是,两艘海沧驶离,又有三艘海沧接近,卸载继续。

    当烽烟燃起时,李屈的冥想戛然而止,书房外的纷乱脚步打断了他的思路。李屈不悦的放下茶盏,身边侍女递上香帕,李屈刚把手帕放到嘴边,门被突然打开了,李屈大怒,定睛一看,是身边亲随李牟,

    “何事如此惊慌,真是不成体统。”李屈斥道。

    “大人,码头烽火点燃,不知是否倭寇入侵。”李牟急忙跪倒答道。

    李屈立时明白李牟为何如此慌张了,自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以后,济州二十余年没有烽火燃起了,这难道倭寇又一次大举攻朝。

    (本章完)

第85章 眷顾() 
对于朝鲜来说,倭寇就是杀戮的代名词。朝鲜在经过壬辰倭乱,第二次的丁酉再乱,付出了数十万军民伤亡的沉重代价。倭寇所到之处,焚烧劫掠,仅晋州一地,军民被屠杀者六万人,至此朝鲜国势一蹶不振。才有了后来的“丁卯虏乱”让后金轻易的打到了平山。

    李屈还算清醒,知道自己就是来镀金的,只要看管好流放此地的犯人,没几年就能返回朝堂。打仗这事还是应该找武将,自己不擅长此道。

    “李牟,赶紧去请济州府判催渊过来议事。”李屈吩咐道。府判就是守备济州的武将。

    李牟应声“诺”道。

    “更衣。”李屈随后在两名侍女的侍奉下换上官服。朝鲜官袍是大明官服的山寨版,李屈换服后和大明的官员没什么两样。李屈一展袍袖,手扶腰带,刚要步出书房,只听急速的脚步声响起,须臾,李牟叩门而入。

    “你怎么回来了。”李屈厉声问道。

    “小的刚出门就遇到府判催渊大人,所以赶紧把崔大人带来了。”李牟跪倒回答道。

    “赶紧让催大人进来吧。”李屈催促道。

    随即一个身着鳞甲颇为粗壮的中年汉子进入室内行礼说道:“拜见州牧大人。”

    “免礼,赶紧说说什么回事吧。”李屈着急的问道。

    “秉大人,属下已经派人去打探码头何人侵入了,请大人下令关闭州城四门,兵丁衙役上城值守。”府判请令道。

    “准了,赶紧安排吧。战时不用事事向我汇报,反正你这府判就是掌管府兵的,接下来就看你的了。”李屈觉得自己也不懂打仗,干脆把个烫手山芋扔给崔府判算了。

    “诺,下官这就去办。”

    杨越此时感觉老天真的在眷顾他,登陆作战最艰险的时候就大军登岸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部队被半渡而击之。可是一个时辰过去,“虎贲营”全部都列阵完毕了,连战舰上的重炮也都拆了下来,可是朝鲜兵丁还是没见踪影。

    杨越直接命令贺一龙带领“虎贲营”开拔,直驱济州城。既然是没有登陆战,杨越不认为朝军能在野战中击败自己的“虎贲营”。

    李屈此时接到码头逃离的兵丁的报告,敌人有大小船只数十艘,百余艘,数百艘等不同的答案展现在这位州牧的面前,登时让他风中凌乱了。还是护卫提醒,可能是兵丁们根本没有细看,或是胡言乱语。

    在棍棒伺候下,只有一名兵丁咬死有几十艘战舰,不到五十艘,这样敌人估计也就数千人。李屈算是松了口气,还好,只有几千人,我征集全城百姓、誓死守城还是很有希望守住的。于是衙役纷出,号令全城男丁上城助守。

    大战中边军夜不收出身的锦衣卫肖旭林总算是如鱼得水,大显身手了。贺一龙在行军路上不停地听到肖旭林差人回报,一会儿差人来报朝军根本没有野战的打算,现济州城城门刚刚才关闭,兵丁上城也没多久。

    一会儿又差人回报济州城城墙颇为坚固,不过,城池不高,只有两丈来高,城上没有火炮而且济州城没有护城河,只有一人来高不宽的护城壕。

    当贺一龙领着“虎贲营”和炮队离城一里的地方列好阵的时候,济州城上的崔府判站在北城门眺望才发现来敌打得是大明福建水师的旗号,只见大明水师排列成一个方形长枪阵,在长枪阵的四角是四个全是火枪火炮的小方阵。

    队列在行走中也是极为齐整,甚至可以说是过于齐整,隐约一阵鼓声传来,和行进的步点契合。

    一面巨大的黑底白色的虎头旗帜在海风中抖动,老虎张开的血盆大口中两颗巨牙随风而动,甚是狰狞。另有一面蓝底红字的旗帜上绣着斗大的“虎贲营”三个大字。

    崔府判最在意的就是大明的火炮,催渊发现大明阵前的火炮明显就是战舰上拆下的重炮。最让催渊担心的就是大明的军士如果用重炮,炮击城门的话,不用几炮就能攻破城门。

    穷困而久无战事的济州城根本就没有千斤闸,当下一切仓促,擂石滚木皆无,没有物件添堵城门,而且府兵由于久无战事,军队“吃空饷”的情况日益严重,军队人数整整缺了五成。

    最主要的是,士兵一看不是倭寇,而是大明官军,直接就松弛了下来,不愿打了,有的士兵甚至过来请示是否打开城门让大明上国的官军进城。毕竟距离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才没过几十年,岛上军民记得倭寇的凶残,也记得大明上国派军队支援朝鲜,赶走倭寇的恩情。

    崔府判一看,手下的士兵都不愿打仗,加上确实感觉胜算不大,反正大明也是礼仪之邦,不是倭寇也不会乱杀无辜,直接让人禀告州牧李屈大人,说是一场误会,不是倭寇打来了,而是大明上国派上使来了,让他赶紧过来一起出城迎接。

    同时赶紧打开城门,让人通传大明军队稍等片刻,不要攻城,济州城大小官员马上出城迎接上使进城。

    当杨越接到前方贺一龙传来的消息,都不敢相信。原以为济州城城下会有一场苦战,虽说杨越相信最后一定能拿下济州城,但必定伤亡惨重,毕竟“虎贲营”成军不久,还没打过攻城战,而且攻城的伤亡总是要比守城伤亡来的更大些。

    没想到朝军看到大明的旗帜,直接打开城门,列队迎大明官军入城了。等杨越赶到城下,看到济州州牧李屈,济州府判崔渊在城门外等候自己的时候,杨越还恍恍惚惚地以为自己在做梦呢。

    杨越进城后,立马向济州州牧李屈要求朝军换防,由“虎贲营”接管济州府城门。当杨越提出这个无礼要求后,还以为济州州牧李屈会和自己翻脸,已经向贺一龙使了眼色准备来硬的,没想到济州州牧李屈很是配合直接下达了济州府兵解散,由大明官军接防的命令。让杨越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本章完)

第86章 伏击孔有德() 
在杨越等人被迎进了州牧府后,济州州牧李屈才问道:“不知上使此次前来,有何旨意要传。”

    “传大明皇帝殿下口谕前来贵国问几句话,朝鲜国济州州牧接旨。”杨越假模假样地说道。其实双方彼此都知道,根本就没什么上使,也没什么旨意。济州州牧李屈就想知道大明水师来济州岛干吗?

    “小国小臣李屈,接旨。”济州州牧李屈等官员很配合的,跪地接旨。

    “朝鲜国一直是我大明的藩属国,万历年间,贵国受到倭寇侵犯到我大明请求援兵。我大明几乎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白银,最终把倭寇被全部赶出了朝鲜。

    现如今贵国为什么背叛我大明,与后金成为兄弟之国,并向后金开市并缴纳岁币。”杨越高声责问道

    “上使容禀,实在是后金势大,丁卯之役我国战败不得已才签下了这城下之盟,但上使请放心,我国心依旧向着大明宗主国,只要大明宗国吩咐不敢不从。”州牧李屈很诚恳地回答道。

    “好,李大人赶紧起来吧,诸位大人也起来吧。”杨越客气地说道。

    杨越在李屈等人站起来以后,又说道:“李大人,自毛帅以后,我大明就没有在海外设立过重镇,牵制过后金了。现如今吾皇想让我军水师效仿毛帅在海外设一重镇用以牵制后金。

    济州既然是我大明藩属国的领地,就有义务帮助我大明水师在此设立重镇,共同牵制后金。”

    李屈等人相互对望了一会,崔渊小声的在李屈耳边说道:“此地离后金甚远,坐船也要几天的路程,后金缺船想来也不会发现我们收留大明水师。济州的大静县(此时济州牧内设置大静及旌义二县)正好人少地广,而且靠海不如直接划给大明算了。

    就这样,李屈很大方的把济州的大静县划给了杨越,杨越也正合其意,毕竟杨越所带的人也不多,真要打下济州岛还不知道怎么管理呢。接下来,李屈等人热情的为杨越等大明官员接风洗尘。

    第二天,杨越就带人接管了整个大静县,至此杨越总算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了,可以做一些事了。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杨越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军中所有的工匠集中起来,成立了工匠营,又让刘宗敏回去一次,把刘宗敏的舅舅韩清给接到岛上来管理工匠营,顺便也给家里送点银两。

    杨越早就想改进火枪了,这时候的火枪射程还没弓箭的射程远呢,一般弓箭的抛射距离都有上百米,火枪只要距离稍远则完全没有准成,要在五十米距离上击中对方那纯粹是靠运气。

    所以杨越早就想到了改进火枪的办法,在枪管刻线膛。线膛又分直线线膛和螺旋形线膛,螺旋形膛线不但可使弹丸在空气中稳定地旋转飞行,提高射击准确性和射程,而且最大射程甚至可以到二百码(一百八十米左右)。当然如果螺旋形膛线弄不出来,前期能弄出来直线线膛杨越也能接受。

    关于提高火枪的射速,杨越也想好了,就是用定量纸包弹药,加快火枪装弹的速度。另外就是发展燧发枪,让工匠把燧发枪给弄出来,杨越隐隐记得大明京城有位牛人已经发明了燧发枪,牛人叫什么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就在杨越为提高工匠地位而努力的时候,济州州牧府迎来汉城的使者来传达朝鲜国王李倧的旨意。原来后金要求朝鲜派遣船只接应被困小平岛的大明叛军孔有德和耿仲明等部去镇江(今丹东附近)登陆。到时后金会派兵在镇江接孔有德和耿仲明等部到盛京(今沈阳)。

    现如今朝鲜国王李倧就是下旨到济州府来调遣战船的。济州州牧府李屈接到旨意不敢怠慢赶紧让人准备战船,由于李屈担心大规模调动水师,大静县的大明官兵会有所误会,也赶紧派人向杨越报备一下去了。

    当杨越接到李屈的报信后,才想起历史上孔有德和耿仲明叛明这回事。原来孔有德在奉命率军援辽东,至吴桥(今属河北)的时候,遇到大雨雪,众无所得食,遂领3000士卒反明,连破山东陵县、临邑、商河、青城、新城等城,进抵登州。明登州总兵张可大、巡抚孙元化合兵与叛军战于城东。官军先胜后败,损兵折将甚多。

    接着叛军在明登州守将耿仲明的配合下,攻占该城。登州是明军制造新式火炮和训练炮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