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台城遗梦 >

第332章

台城遗梦-第332章

小说: 台城遗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观卫侯走路这样子不像是脚上有痛。”

    兰子义闻言一边向自己轿子走去,一边道:

    “杜大人亲来迎我,我怎能不鼓出点劲来。”

    杜畿见兰子义身后跟着仇家父子便道:

    “内阁重地,不是草民能去的地方,卫侯身后的跟班不能进宫。”

    兰子义一步没停的钻进轿子,只是淡淡的答道:

    “两位先生只是伴我一程,不入宫。”

    杜畿见兰子义入轿,自己也钻进轿子。之后杜、兰两人的轿子便一前一后的向台城走去。

    来传话的公公一路上都跟在兰子义轿子旁,这公公探头到兰子义轿子一边道:

    “今日都怪奴没能早些赶到,害了卫侯。”

    兰子义闻言从怀里取出一锭银子交给公公,同时说道:

    “公公严重了,若无公公子义今天都下不来台。”

    那公公取了银子自然欢天喜地地让到一边去,而仇家父子则借机来到兰子义轿子两旁。在去往宫中的这一路上,父子两人为兰子义谋划许多,总结起来出了为大军争功一点外,父子两人提到的便是用解宣明的事情死咬章鸣岳不放。

    仇家父子为兰子义分析了许多,几乎囊括了今天内阁当中发生事情的所有可能。兰子义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只恨自己没带纸笔不能将父子所说记录下来。

    等轿子到了宫城东门外,仇家父子便不能继续跟进去了。兰子义掏出两锭银子塞给仇家父子道:

    “两位先生找家馆子小憩片刻,子义待会便来。”

    仇家父子开头并不愿意收银子,拗不过兰子义才将银子拿好。然后父子两人拱手作揖,停在了御沟之外。

    轿子从攻城招贤门入,过了台城卫衙门后便向西进前三殿外内阁处。

    落脚后兰子义与杜畿先后下轿,两人互相望了一眼,然后就被等在一旁的公公引入内阁。

    内阁之中出了当朝三位阁老,章鸣岳、李澄海、刘瞻,还有鱼公公与隆公公二人,本来不大的房间,坐了五位朝廷内外大员,再加上行走其间的太监,章京,空间便显得非常局促,兰子义与杜畿进去后更显的地方狭小。

    内阁当中这样的人员配置让兰子义想起了当日得胜归来,台城卫衙门吃的那顿饭,而且当时同桌的张偃武今天居然也在场。这让兰子义非常意外。

    进内阁后兰子义对着鱼、隆两位公公行礼,两位公公则遣人为兰子义搬来椅子。兰子义刚一入座,章鸣岳便开口问道:

    “卫侯痛了好些日子的脚伤,我今天特地遣太医过去看,不知看的结果如何。”

    兰子义闻言笑道:

    “多谢首辅大人美意,子义只是被脚痛折磨的太累罢了。倒是首辅大人,裕州城中十万官军可都在天上看着呢,大人打算怎么给他们一个交代?”

第四百九十四章 揭伤疤() 
兰子义称病数日,今天被人硬抬过来自然便要受人“好生”招待,兰子义对此相当清楚,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干脆抢先手,致人而不致于人。

    兰子义刚来便把这笔陈年旧账翻出来说事,屋内众人无不侧目。不过章鸣岳可非等闲之辈,他听着兰子义问话只是笑了笑,并未作答。倒是刚和兰子义一起进门的杜畿闻言说道:

    “卫侯,解宣明的事情早有定论,卫侯一次又一次的提及此事究竟是何居心?”

    兰子义坐下后鱼公公便派人端过茶水来,只是茶水送到的当口正好是杜畿发难的当口,兰子义哪里有心情去喝茶。

    只见兰子义一把推开递到面前的茶碗,扭头看向杜畿便道:

    “早有定论是何定论?我怎么不知道有定论?横遭妖贼祸患,我大正江南江北已经遍地饿殍,而直接造成这后果的解宣明,他的家人却在府中安枕无忧,吃喝无恙,解宣明背后的罪魁祸首现在还高举内阁首辅之位。我倒想问问杜大人,您所说的定论是什么定论,又有什么定论能给在野地里无人收尸的百姓们一个交代?”

    兰子义说道“遍地饿殍”时本想说“阵亡军士们的家属衣食无着”,但转念一想今天章鸣岳把他找来就是为了问他随意赏赐的罪,要真是说出“军户衣食无着”这种话来,怕是会被章鸣岳抓住话柄,所以兰子义改口江南江北饿殍遍地。反正在外打仗那几个月,沿江诸道都已经民不聊生,现在说饿殍遍地也八九不离十,不会说错。

    兰子义说得义正言辞,所据论点又都有出处,杜畿闻言一时都找不出反驳的话来,他只得道:

    “朝廷抄家自有法度,卫侯不必着急。倒是卫侯你,口口声声说首辅大人与解宣明有牵连,你倒是拿出真凭实据来?

    战时卫侯入京面圣之时,朝堂之上便有定论,解宣明之事乃是解宣明自作主张,与首辅无关。结果在为众将士接风的时候卫侯又拿这件事情出来说事,当时便被驳回。现在卫侯再提此事我就不知道卫侯是想干什么了。“

    兰子义闻言看着杜畿,一字一句的答道:

    “我只想为死去的将士百姓讨一个公道。“

    杜畿听闻此言起身对坐在章鸣岳对面的鱼公公、隆公公拱手道:

    “公公,解宣明之事早有定论,公公当时都在场,现在总不能放着兰子义在这里撒泼打诨吧?“

    内阁里面几位阁老都有自己的文案和文员,两位公公并没有,他们只是在一众内廷太监的簇拥下坐在章鸣岳他们几案对面喝茶品点心罢了。

    时值初夏,地处江东的京城虽有梅雨降温,却也显得闷热。内阁挤了这么多人早就让人觉得透不过气,坐在人群中的两位公公各自穿着紫红的内廷袍子,一身上下整整齐齐,即使有人在旁扇风,也难以降温。

    鱼公公也不知是被惹得还是被烦的,反正他脸上全是不耐烦,听到杜畿发问,他剥了一颗荔枝塞进嘴里,含着一口汁水咕哝道:

    “杜大人说我在场,那我哪次在场啊?“

    鱼公公说话的样子可谓无礼至极,杜畿不傻,他自然能读出鱼公公无礼背后打算食言的意思。再看隆公公,乃是一副风轻云淡,事不关己的样子。

    杜畿心知不妙,看这两个公公的样子,搞不好兰子义就是受他二人指使。不过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并不出人意料,章鸣岳和杜畿他们等人从来就没有把赌注压在两个公公身上。

    情况虽然不妙,但杜畿该问的还是要问,该说的还是要说,他得打头阵替章鸣岳把局面撑开。只听杜畿问道:

    “当时鱼公公兵败江北,带残兵渡江之时,在朝堂上当着众臣的面说解宣明所谓乃其一人所为,大半月前在将士们的接风宴上鱼公公也说过类似的话,怎么现在就不记得了?“

    鱼公公闻言把脸撇开,把荔枝核啐到地上。然后他接过旁边伺候着的太监递过来的手绢把嘴擦干,慢慢悠悠的说道:

    “那两次我都军务繁忙,没时间多调查裕州的事情,现在我有时间了,仔细勘核当时发生之事,我觉得事情很是蹊跷。

    解宣明区区一个郎中,哪来的胆子夺卫侯军权?“

    说着鱼公公便眯缝着眼看向了对面的章鸣岳。

    鱼公公既然已经表态,那就剩下隆公公了,于是杜畿问道:

    “隆公公当时也都在场,难道隆公公也要食言?“

    隆公公闻言放下茶碗,搓着手上扳指说道:

    “我记得我两次都只是劝阻卫侯,并未说过解宣明与章大人无关,杜大人所言食言之事,从何谈起?“

    隆公公这样说,意思就很明显,不用杜畿多追问,大家都明白内廷两大太监的意思了。

    杜畿与章鸣岳换了个眼神,然后便道:

    “公公,当日东军在前辛苦抗贼,胜负未分。身为主帅的德王却率先逃命而归,私自叫开城门不说,还沿途擅传前军已败的消息。德王此番作为不仅无德还无胆略才气,就这模样两位公公还要整日让德王率军入城,受皇上奖赏,这叫什么道理?“

    兰子义听闻此言知道今次两位公公放他出来死咬章鸣岳乃是开劫争,下了这手棋可就不知道两边要杀到何时才能把手,估计只能等到断气了吧。

    鱼公公闻言笑了一声道:

    “前几日章首辅只说国库空虚,不便嘉奖将士,今日杜大人又说德王无德,我看两位大人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呀。“

    接着隆公公则说道:

    “我与鱼公公何德何能?有什么资格让德王去让德王率队?这都是皇上的意思,皇上宠爱德王,想让德王立功,杜大人你又为何要忤逆皇上?“

    隆公公说完后杜畿还未来的及说话,章鸣岳便开口了,他道:

    “皇上若是言之有理,为国为民,我等自当奉旨而行;皇上要是仅凭一己宠爱,便空耗国库,为德王立威,这是独夫所为,我身为大正首辅,理应封还此敕,请皇上三思。这点道理都不懂,我还做什么内阁首辅?“

    章鸣岳此番言论一出,鱼、隆两位公公脸色都不好看,尤其是隆公公,脸色可用铁青来形容。

    接着,章鸣岳又道:

    “此次出征,劳民伤财,死伤将士无数,还让妖贼入寇京畿。妖贼本是小股流寇,硬是被德王放到最后,养成庞然大物,这番罪责,德王可该怎么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隆公公闻言问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章首辅怎么就把罪责扣在德王头上了?“

    章鸣岳笑道:

    “自出兵以来,军中消耗的粮草银钱都是我在内阁居中调拨的,各道各府上报给朝廷的奏章我全都看到,大军动向我知道。

    德王出征之后一路走走停停,游山玩水,围场射猎,玩的不亦乐乎,就是不去前线剿匪。前线真刀真枪和妖贼拼命地,在江南时只有卫侯率领的五千辑虎营和戚侯率领的三千神机营,过了江北才得到禁军接济。就这种打法如何剿匪?若非有卫侯与戚侯压阵,妖贼估计不用渡江,早就击溃德王顺流而下来京城了吧?“

    兰子义听到章鸣岳说自己,心头一紧,精神一惊,章鸣岳这番话明显是在褒奖兰子义。虽然兰子义觉得章鸣岳早就在他心中死掉,但士林魁首怎么说都是兰子义的榜样,哪怕是被压在心底。现在能当众得其褒奖,那种兴奋,足以令兰子义意乱神迷。

    隆公公自然听出章鸣岳话里的弦外之音,他赶忙说道:

    “我不知首辅大人从何处听到这种没缘由的消息。江南自开春大雨,一直至今,大军出行困难,走得慢也属正常,怎么就能扯上德王围猎?“

    章鸣岳笑道:

    “怎么能叫没缘由?沿江府县的奏章现在都在库里存放着呢,公公要不要亲自看一看?“

    隆公公闻言皱着眉头道:

    “之前怎么没听大人提起?“

    章鸣岳笑道:

    “之前我忙于军务,没时间细看公文。“

    隆公公闻言叹了口气道:

    “那是州县筹措粮草不及时,推卸责任的一派胡言。鱼公公和卫侯都在前军,他们可以作证德王绝无围猎逗留之事。“

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轻气盛() 
鱼公公虽然与隆公公不合,但鱼公公心里清楚,在德王的事情上他天生就和隆公公站在一条线上。鱼公公可以暗地里作梗收拾隆公公,但他绝不能坑害德王,害德王就是与皇上作对。

    所以隆公公刚说罢,鱼公公便开口道:

    “我身为观军容使,一路监军而行,从未听说德王在路上围猎。至于行军缓慢,那的确是因为大雨阻碍,大军不得快速前进。”

    隆公公闻言撇过脸看了一眼,因为鱼公公嘴里吐出的“从未听说”几个字多少有为自己开脱之嫌,既然是“未听说”,那就有可能是被手下蒙蔽,虽然像围猎那种大规模的活动,想要“听不见”几乎不可能,但真要是德王的事情压不住,鱼公公也可以咬字眼给自己找借口。

    鱼公公说话之时,章鸣岳给杜畿递了个眼色。当鱼公公说罢后,杜畿便开口问道:

    “公公说德王没有围猎,可我却听说公公亲自带头阻止军士上山下水为德王驱赶野兽,未遭敌军,公公便已经损失许多兵将。”

    鱼公公闻言淡然道:

    “绝无此事。我不知杜大人从哪里听说的这些消息,这全是无稽之谈。如果杜大人有人证不如让他来内阁,反正老夫是个太监,不用在乎这张脸,我与那小人当面对峙便可。“

    杜畿闻言道:

    “有人敢顶着公公威严告诉我实情已经是胆大包天,我是实在想不出来他有什么胆子再来这里与公公当面对峙。“

    鱼公公闻言笑道:

    “杜大人这是什么话?如有人果真说得是实情,有什么理由不敢来与我对峙?我难不成还会吃了他不成?“

    在鱼公公说完话后杜畿明显有些犹豫,他有话要讲却又不敢开口。但时间不等人,如果杜畿在不开口,那可就算是放弃指认鱼公公。

    杜畿把眼神投向章鸣岳,寻求帮助,章鸣岳此时居然也罕见的在脸上显露出神色来,他是在担心杜畿,但最终他还是向自己的爱将点了点头。

    杜畿得到章鸣岳的支持后吸了一口气,他扭头看向鱼公公,开口说道:

    “那人若是真来与公公对峙,只怕事了之后,他最好的下场就是被鱼公公你活活吞喽。“

    杜畿这话,说它带刺都是轻的,实际上他这话里是扎着针。鱼公公何许人也,平常时节眼睛里都容沙子,怎么可能容人被人这么诋毁。只见鱼公公把刚拿起来的茶杯往盘里重重摔下,吓得托盘子的太假差点跪下,然后鱼公公道:

    “杜大人有话直说,这么藏着掖着的是什么意思?“

    鱼公公发怒,在座诸人除了几员执事的首脑,剩下人无不噤若寒蝉,就连发话的杜畿也不禁咽了一口吐沫,不过杜畿还是继续说道:

    “我大正谁人不知,公公手下的台城卫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我等晚上在卧中说什么话只怕公公都知道的一清二楚,那玄武门外的洗冤寺,只要进去就没人能出来,公公现在让我叫人来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