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大帝国 >

第86章

崇祯大帝国-第86章

小说: 崇祯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人心上讲,他不愿意让周皇后伤心。

    已经让国丈周奎没有渡过崇祯八年了,如果再把周作福干掉,估计周皇后接受不了现实。

    虽然,从他内心来说,是想如此。

    “交出京城的土地和府邸,滚回苏州,朕饶你不死!并且,朕可以用此向朝臣交涉,改国丈恶谥为平谥。”

    愤怒中,崇祯皇帝冷静下来,俯下身朝周作福恶狠狠的说道。

    这是崇祯皇帝的条件,也是他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土地是中国士大夫的基础。

    士大夫清高潇洒,琴棋书画,风花雪月,若无源源不断的地租进项,这一切便就无从谈起。

    最好还有个庄园,气派、舒适、恬静、温暖。

    凭着足够的庄园,进可为官为宦权倾一时,退可闲云野鹤大富大贵,悠游林泉之下。

    周家就是如此,他们拥有海量的土地。

    崇祯皇帝只是粗浅地调查了一下,就统计出他们不下二十万亩的田地。

    周家拥有如此庞大的可耕田地,但是他们的赋税却交的很少,这是因为高级官僚的身份给他们带来了大量的优免。

    现在,崇祯皇帝准备从自己的大舅子开始清理。

    在大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官绅的优免量增长很快。

    以一品京官为例,正德十六年免田四百亩,万历四十八年已免田一万亩,九十年间增至二十五倍。

    八品京官,正德十六年免田一百亩,万历三十八年,已免田两千七百亩,增至二十七倍。这种不公平的税收造成了大量农民的破产。

    当初徐阶徐阁老权势滔天,有田二十四万亩,佃户万人,家人数千。

    如今,周家比徐阶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毒瘤,必须清除!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第一卷风雨飘零

    “皇上……”

    周作福听完崇祯皇帝的话,顿时发出阵阵哀嚎,整个人都懵逼了。

    皇上一句话,几十万亩土地和嘉定伯府,就这样没了,不甘心呐!

    可不甘心又能怎么样?

    瞧皇上那凶恶而凌厉的眼神,周作福毫不怀疑自己若是再啰嗦什么,只怕眼前这个变得冷血的妹夫皇帝,定然还有什么责罚加之身上。

    一瞬间,他突然明白一个道理,没有皇上的庇护,他连屁都不是。

    这天下,除了自己的亲妹妹,还有谁会帮他讲一句话?

    是朝中的文臣还是武将?

    别想了,估计他们拍手称快都来不及。

    “你是不是觉得把钱搬到嘉定伯府里面,那就是你的钱了?”

    崇祯皇帝满脸狰狞走到周作福身前,高高的俯视着躺在地上衣裳不整的大舅哥,阴测测的问道。

    可不待他回答,崇祯皇帝紧握双拳咆哮道:“做梦!朕告诉你,不是!

    只要这天下还是大明,那这天下所有的东西就都是朕的。

    朕给你的才是你的,朕没给你的,你拿去了,也得给朕还回来。

    喂不熟的白眼狼,什么玩意?

    滚回去!”

    随着最后的话音落下,周作福连滚带爬踉跄惶急离去,再也不敢多说什么。

    盛怒中的崇祯皇帝,实在太吓人了。

    “皇上,臣妾有愧!”周皇后轻抹玉脸泪痕,难过的走到崇祯皇帝身边,哀怨说道。

    自己的家人如此不堪,终于随着父亲的去世,皇上爆发了。

    “与你何干?你家是你家,你是你,既然嫁给朕,那你就是朕的人。”

    处理完老丈人,又把大舅哥削了一顿,要哄哄周皇后了。

    崇祯皇帝牵着周皇后的玉手,让她坐下,嘴里挑着好听的话说。

    “皇上,难道就不能把他们留下,好歹给一点地,让他们老老实实呆在京城,臣妾也好有个照应。”

    血脉亲情,周皇后追究舍不得两位兄长离开京城。

    “皇后,其实让他们离开京城,也未尝是一件好事?

    至少,今后不要来趟京城这趟浑水。”

    崇祯皇帝长叹一声,把周家父子侵占良田夺人店铺,插手私盐买卖随口一说,周皇后顿时凝然无语。

    这些事情,她又如何不知?

    只是,京城皇亲勋贵中,就他们一家如此吗?

    “从宗室姻亲到藩王勋戚,从勋贵大臣到士绅文人,无不蚕食着大明的土地,享受着世代荣华富贵,却不愿意为大明效力。

    这样下去,大明迟早不保。

    朕的江山,大明的江山,不是为这些吃里扒外的人而存在,不能让他们糟蹋。

    只是,朕目前却对他们无能为力。

    但是,朕的亲人,给了他们富贵,却还不能跟朕一条心,无疑更让人伤心,这样的皇亲不要也罢!

    所以,朕打算一步一步着手清理,夺回被他们侵占的土地。”

    崇祯皇帝双眸坦然的盯着周皇后,缓缓的诉说着心里的真实想法。

    诚如他所言,都不说这些人品德的问题了,单凭大明的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明就得凉凉。

    别的阶层他目前没有能力,也没办法,可宗亲嘛,那就是垃圾了,非常容易对付。

    他们的权势都是依附皇权,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可意义却非常重大。

    虽说柿子捡软的捏,好像欺软怕硬,显示不了英雄气概。

    但依照目前的实力,也只能先选择他们为突破口了。

    乱逞英雄,那是要凉凉的。

    “皇上,为了大明长久,臣妾支持皇上。”

    理是这个理,事已至此,深明大义的周皇后听完唏嘘不已,苦涩的说道。

    “皇后也无需忧虑,朕虽然剥夺了嘉定伯府的土地,但他们还有几百万的浮财,足以一生无虑。

    再说了,有皇后在,难道他们还能饿死不成?”

    见周皇后有些闷闷不乐,崇祯皇帝违心的开导她。

    唉,皇上也并非可以任性,总有些人有些事无法绕过去。

    只是,这个人情大发了,一句话几百万两白银没了。

    心疼!

    崇祯皇帝的话说得有理,周皇后渐渐愁眉舒展,心里也安定下来。

    “皇上,皇亲国戚何其多也,隐藏的土地更是不知凡几,臣妾就怕到时怨声载道,皇上不堪其扰啊!”

    家里的事情解决了,周皇后又替崇祯皇帝担心起来。

    “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大明,有什么不堪其扰的?

    他们一家一姓的土地,足以养活数十数百万的大明百姓。

    朕要不出手,朝堂上没有哪个大臣能对付得了他们?

    虽千万人,朕往矣!”

    崇祯皇帝皇帝这番话说得正气秉然,让周皇后无比动容。

    她看到了崇祯皇帝的决心和毅力,也看到他的手段。

    杀鸡骇猴,周家就是那骇猴的鸡。

    试问天下皇亲,还有哪个比国丈一家位置更高,权柄更重?

    皇上大义灭亲,煞费苦心啊!

    聪慧的周皇后,细细的梳理着其中的缘由,很快就明白崇祯皇帝的帝心。

    不过,她并没有责怪。

    诚如皇上所言,他是大明天下百姓的皇帝,不是为一家一姓。

    同理,她也是大明皇后,母仪天下,为的是全天下百姓。

    周家,只是比较特殊而已。

    所以,皇上做得正确。

    尤其是这半年多的变化,自己可是感受颇深。

    现在皇宫内的用度已经和前几年不可同日而语。

    皇上虽然一次次从内库之中往外发军饷、赈灾、重组京营、赏赐宫中太监宫女……所有一切花费巨大,但内库仍然充盈。

    这代表着什么,作为皇后,她自然清楚的。

    至少,这意味着皇上梦寐以求的大明中兴开始。

    当然,这些银子都是皇上从朝臣、太监、勋贵那里抄家得来。

    以至于最近,她竟然听说有人叫皇上为抄家皇帝。

    对此,她深表不屑。

    外面那些朝臣都是什么人啊,还国之重臣,不过尔尔!

    连自己一个妇道人家都懂得,内库充盈了,才能让让九边军队稳定,能让户部尚书毕自严掌管的国库得到休养生息,连带着皇宫的日子也都好过许多。

    “皇上,臣妾想通了,请皇上放手施为,无需顾忌臣妾。

    那些皇戚的命妇但有来哭诉的,臣妾一概负责打发走。”

    想到这里,周皇后坚定的对崇祯皇帝说道。

    “夫妻齐心,其利断金!”

    坤宁宫内,想起崇祯皇帝哈哈大笑的爽朗声音。

    有了皇后的帮忙沟通,一切都很顺利。

    随后,嘉定伯府发生的事情,让京城官员眼花缭乱。

    先是朝廷派出吏部尚书闵洪学为治丧大臣,全权负责嘉定伯府治丧事宜。

    然后内阁快速拟定嘉定伯四个谥号,两个恶谥两个平谥,送呈皇上御览挑选。

    崇祯皇帝当即就挑了一个平谥,不褒不贬,并表示合乎嘉定伯一生,无功无过。

    同时,命司仪局配合吏部尚书闵洪学治丧。只是,一切丧葬的仪节,都十分草草。

    崇祯皇帝的指示是,国家困难之际,一切从简。

    丧礼过后,头七尚未过完,嘉定伯府世子周作福就上书崇祯皇帝,言要护送嘉定伯周奎灵柩回苏州安葬,让父亲落叶归根。

    并且带来国丈周奎遗嘱,京城二十六万亩良田和嘉定伯府若干产业,一律上交内库,以资国用。

    至于说周家两兄弟,今后就将在苏州安家,为父亲守灵,不再归京。

    据闻,崇祯皇帝收到这份遗嘱,当即高呼误会国丈矣,并称赞国丈周奎高风亮节大公无私。

    随即,亲笔题词,发表在大明皇家周报上,号召皇亲国戚、勋贵子弟、朝堂大臣学习国丈周奎大公无私精神。

    要说有人信不信,在崇祯皇帝眼里其实并不重要,关键的是流程要这么走。

    后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得到国丈大笔馈赠的崇祯皇帝,想要感激世子周作福,想让他继承嘉定伯爵位。

    奈何世子周作福再三辞而不受,并言崇祯皇帝曾经说过,爵位隔代递减。

    大明爵位只有三级,公、侯、伯,下面就没有了。

    于是,崇祯皇帝又大书特书,高度赞扬世子周作福,号召大家学习。

    随着国丈周奎的事情尘埃落定,最终,崇祯皇帝原来说的话,在国丈家率先得到实行。

    当然,这件事情对于朝臣没有什么感觉,可在京城勋贵子弟、皇亲国戚中却哗然一片。

    要老命了,今后这可如何是好?

    原本没有概念的东西,都以为皇上说说而已,不料居然雷厉风行起来。

    至于说世子周作福再三请辞的说法,鬼才会相信。

    国丈周奎一家是什么德行的人,他们会不清楚。

    不用说,肯定是皇上动了手段,方才会有这样的结局。

    一时间,京城整个皇亲国戚、勋贵子弟圈子都在热议这个事情。

    只不过,这些目前和崇祯皇帝都没有关系,有本事你们闹起来呀?

    所以,他老人家只是命令厂卫严加查探舆情,自己却投入年关来临的忙碌中。

    一般来说,官当得越大,过年越忙。

    如今,崇祯皇帝深有体会。

    实在是忙啊!

    ps:感谢书友seven_i6打赏,承情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崇祯皇帝发狠了() 
第一卷风雨飘零

    崇祯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是宫中祭灶,已经持续有三天时间了,要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后。

    宫中开始挂门神,乾清宫设万寿灯十六盏,其余大小灯一百二十八盏,宫中甬道东西两廊设五色羊角灯,至二月初三日撤灯。

    总之,就是一副浓烈的节日气氛。

    当然,这些都崇祯皇帝无关,他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快过年了,平常百姓家都闲了下来,可唯独领导是最忙的时刻。

    忙什么呢?

    有看过新闻联播的人都知道,忙着接见那些没有节假日的特殊单位。

    而这些,都需要崇祯皇帝亲力亲为,并不能代替。

    难道让温奸相跑到京营去,让他和将士活络活络不成,想死了差不多?

    不说现在,就是在后世,有见过视察军队的总理吗?

    当然,一些无关紧要的部门,大明的温首辅是可以去的,例如关系民生类的。至于军队,必须崇祯皇帝亲临。

    这是政治原则。

    秉着心中轻重的区别,崇祯皇帝先后巡视慰问了几支队伍,在准备到京营的时候,却被打乱了节奏。

    因为他接到了工部尚书毕懋康的喜讯。

    工部兵仗局已经生产出燧发枪的样品。

    这确实是一个喜讯,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宽大的校场上,稀稀疏疏站着二三十人,崇祯皇帝和生产工匠准备试枪,至于其他闲杂人等一律排除在外。

    长板凳上,依次摆放着十支燧发枪样品。

    崇祯皇帝拿起其中一支,仔细端详,越看越是喜欢。

    在他看来,这已经有后世枪支的样子。

    除了功能上崇祯皇帝不知道之外,整支枪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美,所有的部件打磨得非常精致。

    后面带有一个木制的枪柄,上面还雕了花纹,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不错,效果如何?”

    对枪械,崇祯皇帝是一无所知,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热情。

    “禀皇上,兵仗局把枪造出来之后,在臣的监督下试验了几次。

    一开始还有点毛病,经过几次改造,如今已经一点毛病都没有,装上药就能开火,甚是便利。”

    毕懋康上前一步,满脸绽开笑容并向崇祯皇帝解释。

    毕懋康两兄弟制作的燧发枪,是用燧石点火实现的。

    枪支有一个带有弹簧的扳机,只要一扣,就会带动一个击锤敲击旁边的一块燧石。

    燧石迸出火星,可以点燃火药室里的火药,完成射击动作。

    “不错,不错!”

    崇祯皇帝不是武器专家,后世也没有接触枪的机会,也只能打着哈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