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大帝国 >

第53章

崇祯大帝国-第53章

小说: 崇祯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样,则失去崇祯皇帝的本意了。

    曹文诏听完,退后几步,拉开与崇祯皇帝的距离,缓缓抽出刀身,娴熟的挽了几个刀花,然后说道:

    “好刀,臣一定用鞑虏鲜血浇灌它,方不负陛下的赠刀之情。”

    “好!好!好!朕就等你和京营捷报频传,届时再为尔等大明将士赠刀庆功。”

    崇祯皇帝按照彩排台词,转身对着校场将士喝道。

    激发军人的荣誉和士气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第一批受刀者,人数要少,仪式要安排得异常隆重,要使他们感到无上的光荣。

    如此,才能让人珍惜,才有向上的欲望。

    对于这位学问,崇祯皇帝有一定的研究。

    万众瞩目中,崇祯皇帝和高台上的九人,拿着绣春刀连着刀鞘,用力的敲打自己的左胸九下,整齐划一的动作,把军中的豪迈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是军改小组长崇祯皇帝独创的军礼。

    为的是砥砺士气。

    而敲击九下也是有含义的,华夏讲究九九之数,故有:九九大运,与天终始之言。

    敲击完毕,崇祯皇帝脸色严肃,面对着京军将士拔刀出鞘大声喝道:

    “朕发誓,从此刻起,必将为我汉人开疆拓土,护我汉人江山,卫我汉家族人,直至生命终止。

    大明后代子孙,定要秉承朕的意志,世代以此为愿。

    望九天神灵,共鉴之!”

    高台上曹文诏、周遇吉等人也立即拔出腰刀指向苍穹,大声吼道:“吾皇万岁,利剑出鞘,卫我大明,复我汉人雄风!”

    锋利的腰刀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吾皇万岁,利剑出鞘,卫我大明,复我汉人雄风!”

    高台下,三万将士也拔刀吼道。

    那散发出来的强烈战意仿佛三万尊战神,哪有丝毫原来京营孱弱的模样?

    “吾皇万岁,利剑出鞘,卫我大明,复我汉人雄风!”

    此情此景,台上的以温体仁为首的文武百官也忍不住嘶吼着。

    雄壮而热血的口号,拉风的造型,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这一刻,无论是谁,汉人豪迈的雄风镌刻在现场每个人的脑海里,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久久难以忘怀!

    走出第一步了!

    高台上的崇祯皇帝情不自禁的留下帝王的眼泪,仰头望天喃喃自语,心里却无比的满足和惬意,完全迷失在震天的呐喊中!

    若是有十万的这样的铁骑,何能叫鞑虏入侵朕的大明江山?

    若是万众一心,汉家天下又有岂能龟缩亚洲一隅?

    朕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第一百零九章 栽培() 
第一卷风雨飘零

    赠刀仪式结束后,崇祯皇帝把三百名武进士全部留在京营,开始他们为期半年的炼狱训练。

    这是学习军事技能最快的方法。

    过去,大明历代包括崇祯四年的武进士及第之后,都是直接授予武将职务,然后带兵打仗。

    这一点,崇祯皇帝认为非常不妥当。

    尽管新科武进士中的大部分人,基本武艺都算可以,十八般兵器好像也有模有样,甚至兵书也读过几本。

    可这又如何?

    还不是纸上谈兵。

    说实话,一些边疆的将门世家还好一点,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可寒门子弟呢?

    不要说带几千人的兵马,能带好一个总旗五十人就算不错了。

    这时代的武进士,不像后世的军事学堂,可以有理论有系统的学习军事技能,都是靠自己摸索和考试,勉强算半个理论派。

    真要到部队带兵,估计要闹笑话。

    所以,崇祯皇帝把他们全部交给平头哥曹文诏,让他们从头学起。

    客观上说,平头哥读书不多,要讲理论是不如这些武进士的,

    他虽然能征善战,却基本都是野路子练出来的,属于实干派。

    不过,打仗这个行当,有点特殊性。

    这就好比打架,被人拍几砖头,下次就知道该拿菜刀还是板砖,朝哪下手更狠?

    老是当观众,很难有技术上的进步。

    所以在战场上,卷袖子猛干的实干派往往比读兵书的理论派混得开。

    崇祯皇帝希望,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产生巨大的能量。

    希望这些武进士中,能产生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这等成功的范例。

    甚至,不需要像他们这么优秀也行,能有他们的一半,崇祯皇帝就心满意足了。

    到时候,一部分留在京营带兵打仗,一部分抽调出来,组建讲武堂,成立大明正规的军事学院。

    这才是大明武运长久的根本。

    毕竟,崇祯皇帝的野心太大了,需要源源不断的正规军人,为大明浴血奋战开疆拓土。

    所以,这些天之骄子发现,他们被仍在京营,和其他普通将士一样,成为最底层的一员大头兵,开始整操列队刻苦训练。

    应该说,崇祯皇帝这样的做法,对这些武进士有极大的落差感,完全不符合他们之前的设想。

    说好的文武并重呢?说好的高官厚禄呢?

    还有如此拉风的赠刀仪式,现在这样算什么?

    曹都督天天跟凶神恶煞一般,提着鞭子动不动就是一鞭下来,这谁受得了啊?

    不过,没办法?

    他们只有承受着。

    大明军规是严厉的,若是逃兵,抓住可以当场枭首。

    这基本的军规,他们这些武举之人自然明白。

    还好,这些高贵的天之骄子发现,京营虽然有各种刑罚军规,但也有他们不敢想的各种福利。

    先说说最基本的一日三餐。

    或许这在后世很正常,但在大明,尤其是现阶段,并不多见。

    普通百姓家,能把一日两餐料理下去,应该算是小康之家了。

    不同的阶段,小康之家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如今在京营,这是最基本的配置。

    而且,一日三餐,顿顿有肉有鱼,三荤两素,馒头稀粥咸菜随便吃,这叫吃得一个丰富啊!

    顿时,这些刻苦训练的武进士和京营将士,过上曾经只有在梦里才能过上的日子。

    应该说,这些武进士中,穷苦人家还是居多的。

    所以,训练虽然很苦很累很乏味,但还算是可以忍受。

    毕竟,如果不能吃苦,也成不了武人。

    再后来,他们终于发现大问题了,也悟出一点东西。

    温饱温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自然是服装的问题了。

    一入京营,来的时候就发了一套,清一色的对襟罩甲、长腰军靴。

    待天气转冷,皇上又为他们每人定制了两套红色的鸳鸯战袄,长齐膝,窄袖,内里装填棉花,兼具防御和保暖的功能。

    这待遇也太好了吧!

    时局到了现在,即使是京营也已经一年发一套军服。

    军官将领自然无所谓,到成衣铺定制即可。

    苦的是底层将士,根本没人理会他们。

    再说,有点闲钱做服饰,谁也不会做成军服,而军官则是官场需要,自然不同。

    只不过京营的军服是两种颜色,一种灰色,一种红色。

    表现优异、训练刻苦的将士穿红色鸳鸯战袄,表现不好的穿青色,用于区别对待。

    这些每个人都理解,军队原本就是等级鲜明的地方,他们心里有数。

    如果说只是这些,尚不足让他们悟出一点东西,只能说皇上现在重视武人而已。

    可皇上晚上派出詹事府的讲官,给他们这三百武进士授课,这就不得了了。

    詹事府讲官,那是什么东东?

    那是给太子上课的老师啊!

    如今皇上派出来给他们传授兵书学问,这是什么级别的待遇,他们心里有数。

    毫不夸张的说,皇上这是在栽培他们啊!

    同时也是在考验他们,在打熬他们。

    都是大明帝国优秀的人才,心里都有些逼数,这些道理自然明白。

    再看看其他京营将士,包括七千多落选的武人,虽然皇上也派出老师授课,可只是由国子监的一些士子充任,逼格根本不能比。

    就这,还允许自愿的原则。

    这人跟人不能比啊!

    武进士的待遇,京营将士都是羡慕眼红的。

    可谁怪自己没有本事,考不上武进士呢?

    不过,他们也挺知足了。

    京营管吃管住不说,还管被褥管服装,什么都是白给。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银子。

    曹都督说了,头一个月一两银子,第二个月二两银子,坚持到半年训练结束,如果能留在京营,饷银六两。

    如果落选京营,可以当辅兵,或者说是辎重兵,也有三两银子。

    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

    自然,整个京营的将士,都是铆足一股劲,只是为了留在京营。

    京营的动态,还是训练情况,崇祯皇帝是一清二楚的。

    望着厂卫送来的密报,他的心里涌现出无限的欣喜。

    大业可期,人心可用啊!

    如今的京营,包括那些新科武进士,对于这样的训练可能会有不理解,甚至有各种不满和抱怨。

    但一年过后,也许只是几个月,当他们面对建虏或者流寇之时,就会庆幸在京营里度过的这段充满热血和激情燃烧的时光。

    至于说平头哥打骂将士,崇祯皇帝表示没看见,多大的事啊?

    真以为是太平年间啊!

    ps:感谢书友seven_i6、伯雅风、忧伤的二狗子、酒之歌、归宏、红剑、20170411132658683打赏,真心感激!

第一百一十章 皇太极的梦,多尔衮的痛() 
第一卷风雨飘零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听上去好美,可身处其中却苦不堪言。

    冰天雪地中,刺骨的寒风吹起,上万衣裳褴褛的辽东汉人,在留着金钱鼠辫的鞑虏皮鞭下,移动着疲惫的身躯,辛勤的劳作着。

    崇祯皇帝厉兵秣马一根筋准备大干建奴之际,大明故土沈阳,建奴口里的盛京,敌酋皇太极也没闲着。

    他正大兴土木,仿照大明紫禁城修建皇宫,准备来年登基大典。

    可惜他们人少,资源也匮乏,没有大明的实力,只能在皇太极居住的王府上修修补补,聊以自娱自乐。

    寒风瑟瑟,王府广场的空地上,燃起熊熊的大火。

    一个头戴牛角,精赤着上身,面涂五颜六色颜料的萨满,正手执着一个兽皮小鼓,围着火堆哼哼嘿嘿的跳大神。

    及外,一群穿着各种毛皮的鞑虏权贵,正以皇太极为中心,观看萨满的表演。

    而他的身边,则是大汉奸范文程和宁完我分列左右。

    那萨满跳了一阵,忽然大吼一声,仰面倒在雪地里,一动不动,仿佛死人。

    过了片刻,他以一种诡异的姿势摇摇摆摆直起身,双眼泛白直瞪瞪地看着皇太极,用一种怪异不像人的语气低沉说道:

    “我是伟大无所不能的山神!野猪皮的子孙们,你们要问何事?”

    对于突然变成神的族中大萨满,肥胖的皇太极俯下臃肿的身躯,满脸横肉的一双三角眼看着他诚心说道:

    “山神,是本王特地请神,为大清指点今后国运?”

    萨满闻言,突然又不正常了。

    整个人仿佛神经病一样,口里念着叽里呱啦的咒语,全身剧烈的抖动着,身上黑乎乎的肥肉犹如波浪一般,上下翻滚。

    大冷天,他的额头冒出涔涔的汗水,用手一抹,将五颜六色的大花脸,愈发染得奇异而恐怖。

    过来许多,萨满嗷地一声鬼叫,有如野狗一般蹲踞于地,脸上白眼乱窜,接着恢复人样对皇太极俯身大声说道:

    “大汗,神仙说了,我大金始于海东,兴于辽东,乃是应东方青龙之象而崛起也!

    数百年来,我女真族积聚了长白山一脉的万年灵力。时至今日,其势当时,正是一统天下之际。

    恭喜吾皇,贺喜吾皇,改汗称帝顺应天意!”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辛苦大萨满,请回去休息。”

    戏已演完,皇太极哈哈大笑挥手让萨满滚蛋了。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奴才恭祝大清国蒸蒸日上!”

    皇太极尚为登基称帝,他的第一狗腿范文程就谄笑着叫起了皇上。

    “宪斗所言极是!”宁完我见被范文程抢先拍马屁,急忙俯身应和着恭维说道:

    “我大清顺应天意,时运昌隆,兵锋所至,何敌不克?

    从建州一地起家,并女真诸部,收降蒙古,整个漠南皆臣服于我大清,后又夺取大明辽东地区,国运这般隆盛,何人复可匹敌?”

    “好奴才!”

    皇太极被恭维得再度哈哈大笑,猪头一样大小的脑袋左右晃动,后脑勺的那根金钱鼠辫在寒风中飘荡,说不出的丑陋。

    此时,一众鞑虏权贵也走上前来,纷纷围着皇太极说着赞美好听好话。

    唯独多尔衮三兄弟落于其后,相互间扫视一眼,方才上前。

    只是,多尔衮健壮有力的双拳紧握,恨不能一拳打死前面正在哈哈大笑的死胖子。

    屈居人下,卑颜求欢,忍辱偷生,难道这就是我的宿命吗?

    真不甘心啊!

    多尔衮的心里,仿佛被毒蛇狠狠地咬了一口一般,疼痛无比。

    皇太极,你这个畜生,弑杀了我的母亲,用卑鄙手段谋夺我的汗位,奸污了我心爱的大玉儿,畜生啊!

    此仇不共戴天!

    可惜,他现在的威望如日中天,诸王议政制度也在那些汉狗的帮助下,扫除一空。

    过去,自己的力量,自保有余,想要和他斗,争夺汗位,却是力有不逮。

    现如今,双方的力量是越来越悬殊,这个畜生准备称帝,人心逐渐被他拉拢,真是愈发让人发恨。

    多尔衮那阴沉的眼神,扫向前方那个连走路都在摇晃的大胖子,嘴边掠过一丝讥笑。

    且让你得意,总有一天,我要重新夺回属于我的皇位与权势!

    还有我心爱的大玉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