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如此多娇 >

第93章

大唐如此多娇-第93章

小说: 大唐如此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家官员在变革中阳奉阴违,皇上提拔大量中下层官员,照样会添补朝堂官员空缺。

    长此以往,朝中许多重要官员,势必会失势。

    太子面色惊怒,宇文石,贺恒瑞,李闽皓,柳佐央这些官吏,神情更复杂,楚王支持。

    那么,他们拒绝变革,还会有好果子吃吗?

    变革中,已经有许多针对军门世家的不利政策,若在朝堂失势,对他们打击会越发严重。

    许多官员,沉默不语,在思考化解方法。

    然而,不等他们表态,蜀王亦站出来,语气坚定道:“父皇,六皇兄推行变革,策略中,虽有瑕疵,但多数观点符合朝堂利益!”

    说完,蜀王自衣袖中掏出一分折子,呈向杨明坤道:“父皇,听闻六皇兄主张变革,不仅儿臣同意,军中不少中郎将,都统,校尉,也纷纷上书,支持变革。

    当前,儿臣手中折子,便为右骁卫中将领寄上的。

    之后,几日,十六卫中,将会有许多将领,上书支持变革图强。”

    闻声,朝堂中彻底沸腾起来!

    杨钺太无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表面与齐王,吴王,高孝云之流,商议推行变革之事,乍看没有多少力量。

    暗中却与楚王,蜀王沆瀣一气,把他们当做关键时刻一柄暗剑。

    不出鞘则已,一出鞘,血溅五步,杀人于无形。

    此刻,相较楚王笼络朝中官员支持变革,蜀王手段更凌厉,把变革之事牵扯军中。

    虽说目前仅有他帐下将领同意,却也表明军中中下层将领态度。

    一时,太子无言。宇文石,贺恒瑞之流惊慌!

    楚王,蜀王。

    他们曾经寄予厚望的力量,没有想到关键时刻,在背后捅刀子。

    虽不致命,却伤筋动骨。

    此法,使得太子与军门世家官员,一败涂地。

    一旦变革推行,他们这些人,势必会受到皇上怀疑,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手中权力快速流失。

    然而,龙椅上,杨明坤内心喜悦,楚王,蜀王表态,出乎预料,却喜闻乐见。

    不仅代表两位皇子支持变革,更表明,朝中,军中,有大量文臣武将支持变革。

    有了这股庞大力量支持,变革之事,在朝堂取得极大优势。

    眼见木已成舟,再不阻挠,皇上当朝宣布推行变革,那时,再想阻挡,将很难反扑。

    户部尚书柳佐央匆匆站出来,抱着朝笏道:“皇上,变革之事,绝非儿戏,诸位皇子年轻,皇上,您要三思啊!”

    “没错,皇上,你不能拿国运作为赌注!”李闽皓亦战出来附和。

    “皇上,祖宗之法不可废啊!”

    “皇上,时局动乱,万万不可再起波澜啊!”

    …………。。

    瞬时,朝堂中,许多军门世家官员站出来,一副为国劳心劳力的态度,驳斥推行变革。

    “皇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诸位殿下,与大多文臣武将支持,切不可荒废人心啊!”礼部侍郎袁文礼,楚王死党之一,冷声反驳。

    “侍郎大人言语不假,各方集聚实力,恰是百舸争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忠于楚王韩姓官员道。

    (本章完)

第209章 投桃报李() 
朝堂中,吵吵嚷嚷,中下层官吏,也纷纷表达自身态度。

    一时,这股平时被忽视的力量,变得异常强大,仗着楚王,蜀王之威,与世家官员辩驳。

    杨明坤没有阻挡,反而静静留心观察,顺便考虑推行变革之事。

    得到诸位皇子,及朝堂军中底层文臣武将支持,杨明坤信心满满,对来自世家门阀官员的压力,丝毫不放在眼里。

    沉默良久,抬手示意百官安静,冷语道:“变革之事敲定,即日起,实施变革,谁敢阻止,便是与朕作对,与满朝文武作对,与天下百姓作对。”

    三个作对,清楚明晰,表现杨明坤对变革态度。

    这种强势有力态度,杨明坤从未有之,足以显示出对变革重视。

    群臣闻声,不再言语。

    军门世家官员,自不甘心,纷纷隐忍,今日阻挡变革失败,变革推行,他们还有机会。

    龙椅上,杨明坤不考虑这些问题,手段干脆,部署推行变革之事!

    沉默稍许,冷语道:“众位爱卿,变革之事,事关重大,必须选择合适官员,主持变革,高孝云,张韶卿两位大人,主持变革,是否妥当?”

    此二人,皆为军门子弟,不过,军门世家官员,面孔中,却没有丁点喜色。

    张臣丰忠于皇上,与军门世家撇清关系,张氏子弟中,长子张韶卿担任禁军副统领,与秦王联手执掌禁军。

    次子张韶鸣,先前担任左武卫大将军,现今升迁原州大都督,统领右千牛卫,为朝堂镇守北疆。

    高孝云原州城御敌有功,卸任右千牛卫,回归朝堂,虽未被任职,却可在朝堂走动。

    而且,高孝云似乎在效仿张臣丰,全心忠于皇帝,与亲近蜀王的胞弟高孝栎,渐行渐远。

    皇上推举两人,很显然再提拔忠于自己的力量。

    同时经略西北时,张臣丰出谋颇多,也算投桃报李。

    “父皇,张高两位大人,素有才华,雷霆手段,可堪大用!”即已支持推行变革,楚王干脆好人做到底,诵佛送佛西。

    况且,楚王猜出皇上题图,此举,也是希望在朝堂,为自己,或为效忠自己的官员,争取到升迁之机会。

    “皇上,微臣支持!”

    “臣附议!”

    “臣附议!”

    ………。

    又是以袁文礼,吴田岷为首,忠于楚王的中小官吏,站出来附和。

    这时,杨钺,蜀王,亦纷纷表态。

    太子及宇文石等人,不好言语,又不得不表态,唯有违心支持。

    确定主持变革官员后,杨明坤欲继续委任官吏时,张臣丰站出来,抱着朝笏,声如洪钟道:“皇上,微臣请辞。”

    一时,刚刚扫去阴霾的朝堂,瞬时,又彻底安静,不少官员暗自嘀咕。

    莫非,张臣丰拒绝变革。

    假若张臣丰拒绝变革,依照他在军中影响力,定然改变皇上态度。

    杨明坤亦神情微变,不解张臣丰何意,出言询问:“右仆射何意,好端端,为何请辞。”

    张臣丰乃国之栋梁,肱股之臣,假若冒然离朝,势必在群臣中引起风波。

    何况,杨明坤对张臣丰及其依仗,军事中,许多战略,需张臣丰亲自定夺。

    这一点,秦王,杨钺,蜀王,皆不能与张臣丰相提并论。

    然而,张臣丰有他的想法,现今朝堂欲推行变革,诸臣变革的官员,必须手握重权。

    他担任右仆射,却极少上朝,何不顺水推舟,让出右仆射职位。

    另外,张氏二子,皆在朝中担当重任,随着张韶卿被任命主持变革,张氏家族地位仅次皇族。

    虽说皇上信任,但宦海沉浮数十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的道理,张臣丰岂会不明白。

    余光瞥了眼身边的宇文石,张臣丰手抱朝笏道:“皇上,长江后浪推前浪,微臣与中书令,皆为三朝老臣,该是把权力,让给年轻官吏了,中书令,你说呢?”

    旁边静默,沉思怎样阻挠变革计划的宇文石,突然听闻张臣丰语言,心中咯噔一跳。

    扭头望向张臣丰,暗骂了句老匹夫!

    张臣丰有请辞之念,偏偏在离开时,把他拉下水,宇文石简直对张臣丰恨之入骨。

    不过,瞬时猜出张臣丰心中意图。

    这老匹夫,连带他请辞,岂非年龄问题,而为皇上变革减少阻力。

    宇文石急忙出列,道:“皇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微臣还能为皇上出谋划策。”

    “中书令,左仆射,变革之事,两位爱卿勿再言。不过,两位爱卿年纪确实过大,不易劳碌。

    如此,张爱卿卸去右仆射,晋升太师,正一品,食邑三千户。宇文爱卿卸去中书令,晋升太傅,正一品,食邑三千户。”

    “谢皇上!”张臣丰目的达成,瞥了眼宇文石,兴高采烈谢恩。

    宇文石面如猪肝,极其难看,奈何木已成舟,他不敢与皇上对抗,唯有勉强谢恩。

    眨眼间,两名权臣被罢免,群臣中,有惊慌,有期待,不过,百官心似明镜,在宇文石表明继续向皇上效力的时,仍旧被皇上明升暗降,收回权力,多半在敲山震虎,警告军门世家官员。

    群臣不语时,杨明坤继续朗声道:“贺爱卿卸去左仆射,晋升中书令。高孝云,张韶卿分别担任左右仆射,楚王精通法令,在刑部组建刑法司,召集刑部精通刑法官员,花费时间,设立系统的大唐令,刑部尚书王铭范,全权配合!

    蜀王开武举,与兵部尚书高圣衍,为军中招募人才,燕王担任巡察使,召集精锐干吏,前往各地重新丈量土地,变革之事,皆由诸位爱卿负责。”

    杨明坤一系列官员升迁变动,除贺恒瑞晋升中书令,帮助太子在朝堂提升地位外,皆为投桃报李,利益交换。

    杨钺,楚王,蜀王,高孝云,张韶卿等官吏,皆主张变革。

    此刻,被皇上任命重任,自是希望凭借他们,突破朝堂壁垒。

    然而,群臣却胆寒起来,杨钺为巡察使,这柄利刀,不知会斩杀多少人。

    感谢书友1200442410投了1张月票

    (本章完)

第210章 佳人来访() 
初冬时,天气渐冷,北方吹来刺骨寒风。

    长安城,街道中,行人减少,店铺内生意也冷清起来。

    不过,小酒馆内,生意却渐渐火爆。

    初冬时节,无需农忙,约上三五好友,烫一壶热酒,点两旁小菜,这些平日里农忙的人,吹天吹地,有着说不完的谈资。

    当然,近几日朝堂中传出的消息,更让百姓有了谈资。

    一个消息灵通的伙计,坐在酒馆内卖弄着偶尔听来的消息,旁边围着数十人,兴高采烈的听着,偶尔也会插上一句。

    朝堂推行变革,在长安城中,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儿。

    月中大朝时,朝堂确定变革,提拔主持变革官员。

    许多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得隐约了解朝堂变革方向。

    商贾,文生,武人,佃农,听闻消息,为之一振。

    十月下旬初,朝堂六部中,户部,兵部,吏部,刑部,工部纷纷传出消息,在城中各处张贴告示。

    清晨,户部将会派出官吏,重新拟定商人,佃农赋税,力争降低税负。

    同时,户部尚书柳佐央宣布,皇室留下京郊五千亩良田私用,多出数万亩良田,分给原先更重的佃农,劳役。

    另外,长安内外,各家商铺,商会,有意愿与朝廷合作者,前往户部报名,待审核通过,会得到朝堂财力支持。

    正午时,兵部传出消息,以蜀王为首,兵部尚书高圣衍为辅,来年二月二,在南大营中举行武举,招募有志为国效力者。

    与此,蜀王与兵部在年关前,推出系统完善晋升渠道。

    一个时辰后,吏部亦推出条令,复兴科举制,大唐士子,不论出身贵贱,腊八节时,各道举行乡试,来年三月三,举行会试,三月末,全部贡生参与殿试。

    傍晚时,刑部,工部,亦前后推出条令,楚王自刑部调集官员,制定大唐律。即日起,刑部开始严查所有徇私舞弊官员,哄抬粮价的商人,及各道地痞恶霸,涉事者,按照现有法令处置。

    工部亦退出条令,派出快马前往各道,凡河流堤坝,年久失修,或往年容易遭遇洪涝,干旱之地,工部皆派出官员考察,依据情况,修建水利设施。

    这些消息后,最振奋人心的,莫过于燕王亲派十名干吏,各率千余右武卫前往关内道等十道地区,丈量各地土地。

    一日内,朝中五部推行变革政令,燕王派干吏丈量土地。

    虽说即将年末,却让长安城内百姓,感受到朝廷中新气象。

    亦期待变革中政令落到实处,各家受到恩惠。

    这些消息传出,闻人弦歌第一时间前往燕王府。

    以闻人弦歌聪明头脑,及已经嗅到这场变革中,带来的巨大利益。

    燕王府,经过半月筹措,变革之事,总算推行,尽管要把朝堂政令,落到实处,需要冲破世家设置的重重壁垒,杨钺依然相信,只要万众一心,总会拨开愁云见明月,否极泰来。

    守卫向管家通报后,引领闻人弦歌来到前厅。

    接到管家汇报时,杨钺刚刚吃过午膳,听说闻人弦歌来王府拜访,杨钺轻笑向前厅而去,似乎不觉得意外。

    在前厅,福伯站在厅外,向杨钺抱拳行礼。

    见到闻人弦歌时,似乎比精明漂亮许多,一袭蓝色绣制淡粉色荷花的荷花抹胸裙,系着粉色腰带,端着茶杯,稳坐在前厅椅子上。

    秀眸余光察觉杨钺显身门口,闻人弦歌起身,恭敬向杨钺行礼,道:“民女闻人弦歌,见过殿下。”

    走进前厅,杨钺摆摆手道:“无事不登三宝殿,闻人姑娘来王府有何贵干?”

    虽说与闻人弦歌联合经营长乐坊,坊中事务却由林妙音全权负责。

    此刻,闻人弦歌前来拜访,定然有其他事情商量,假若杨钺猜测没错,闻人弦歌,或者说闻人家,想参与朝堂支持的商业中。

    闻人弦歌莞尔一笑,故作生气道:“听殿下语气,似乎不欢迎奴家,难道殿下便是这么对待合作伙伴吗?”

    “长乐坊中之事,全权由音儿负责,今日姑娘亲自来拜访,可是有其他事情?”杨钺直言询问。

    这时,闻人弦歌抬起素手,指着椅子旁木箱道:“奴家前来,当然为王爷送银钱来?”

    “什么银钱?”杨钺问道。

    闻人弦歌轻笑,起身蹲下打开木箱,自里面拿出两锭金灿灿黄金,放在杨钺面前:“殿下贵人多忘事,王府与四海商会合作生产膏药,按照约定,今日便是与王爷对账的日子。”

    “嗯!”闻声,杨钺恍然大悟,瞥了眼闻人弦歌脚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