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盘族战神 >

第23章

盘族战神-第23章

小说: 盘族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门口,只见一位身穿青se文士长衫,相貌普通,脸颊有些瘦削的二十多岁年轻人立于门外,虽然相貌普通,但是一双眼睛却是黑白分明,异常深邃,给人一眼能够看透别人内心的感觉。杨伟第一眼看到胡昭的感觉就是,此人绝不普通。

    胡昭看到两人向门口走来,其中一人虽然走在后面,却是白衣飘飘,俊雅不凡,一身卓然超群的气质完全让人忽视了走在前方之人。这是杨伟给胡昭的第一感觉,胡昭为此人的风采暗暗心折。

    来到近前,司马朗拱手抱拳道:“司马朗见过胡兄,还请胡兄入内奉茶。”

    胡昭也是抱拳一礼,道:“昭见过司马贤弟。”行礼之时,眼神却是瞟向了后方的杨伟。司马朗心中暗叹一声,跟杨伟走在一起真是悲哀啊,被人忽视的感觉真是不好受。

    杨伟微微一笑,抱拳道:“在下杨伟见过胡兄。”

    胡昭赶忙抱拳回礼,心中暗道,果然是他。胡昭这次前来,可就是冲着杨伟来的。他游历到此地,听说才名盖过他的杨伟来司马家贺寿,现正住在司马大宅之中,便生出了见上一面的心思。

    是以一大早就堵门贺寿,就是生怕杨伟有什么急事,不等寿宴就直接离开。这时见到杨伟,一颗心才算放到肚子里。

    当他看到杨伟那不俗的卖相,再看他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儒雅之气,心中早就平息了争胜之念,生起了结交一番的心思。

    胡昭从怀中取出一幅卷轴,交予司马朗,道:“这是我为寿星公所题的一幅字,因游学在外,未备其他礼物,还望勿怪。”

    司马朗接过卷轴,笑道:“胡兄一幅字千金不换,如此重礼已是收得忐忑,如何还敢责怪胡兄。”

    两人客套一番,司马厅行去。杨伟和胡昭辍在其后,开始絮絮叨叨地攀谈起来,短短的一段路,两人已经叙过了年岁,通过了字号。

    进得客厅,司马逸已经在客厅之中等候,见到几人进来,也是笑着起身迎接。司马朗将卷轴递过,司马逸将卷轴展开。

    只见卷轴上面写有四个大字“福寿延年”,四个字写得如行云流水,杨伟和胡昭的字都是走的行书的路子,胡昭比杨伟的字写得更好。但以价值而论,还是杨伟的字更加值钱,因为杨伟亲笔题诗的价值远高于字的价值。

    司马逸看见这幅字,暗自高兴的同时,又是踌躇了起来。拿着卷轴比来比去,要是把卷轴挂在杨伟的诗上面,他怕杨伟不高兴。要是把卷轴挂在杨伟的诗下面,又怕胡昭的脸面过不去。

    杨伟看到司马逸为难的脸se,心知他是为了什么。笑道:“叔公将字挂在我这首诗上面就是。”

    胡昭看着杨伟作的这首诗,正看得暗暗心惊,心中思绪翻腾不已。书法造诣虽不及自己,但是人家才刚刚成年,自己在那个岁数可是远远及不上杨伟的。再看这首诗,打死他都写不出来。

    听到杨伟这句话的时候,猛然惊醒,忙道:“不可,万万不可!将我的字挂在德高这首诗下面就是。”

    杨伟道:“孔明之字如行云流水,神来之笔,我如何能及,还是将孔明之字挂在上方为好。”

    主人还没发话,他两人倒先争执起来。司马逸看得心中暗暗纳罕,都说文人相轻,他两人怎的如此谦逊。只好出来做和事佬,道:“我看不如两幅并排而列可好。”

    两人点头,接着又为谁左谁右争论了起来。越朝以左为尊,他二人都不肯将自己的字放到左侧。

    司马朗在旁边看得冷汗直冒,看来人太谦逊了,也不是一件好事啊。

    最后,胡昭拗不过杨伟,杨伟直接以胡昭年岁为长,理应排在前方为由,硬生生地决定了将胡昭的字挂在他的字上面。

    司马逸和司马朗都是暗松了一口气,依言让下人调整好卷轴的位置。

    因时间尚早,不便打扰主人家接待其他宾客。杨伟拉着胡昭往自己的客房行去,他和胡昭都有相见恨晚之感,要好好地聊聊。

第40章 杨伟论道() 
杨伟拉着胡昭一路说说笑笑地来到自己的客房,两人谈得投机,丝毫不觉时间的流逝。转眼之间,两个时辰悄然逝去。经过这一番交谈,杨伟发现胡昭可以说是一个法家的狂热粉丝。

    胡昭并没有像历史中说的,信奉老子清静无为的理论。而是非常想要出人头地,以法家的理论来治理国家,做到以法治国。

    但是杨伟发现胡昭的法家思想太过激进了,杨伟可是知道历史上著名的法家拥护者,可以说没有一个是好下场。所以杨伟一定要将胡昭的想法扭转过来,他不想看到这样一个谈得来的朋友落得一个凄惨下场。

    看来历史中的胡昭选择隐居,对他来讲,未必不是一件幸事。但是现在的胡昭为什么与历史中的胡昭有那么大的出入呢?

    杨伟忽然想到,是不是胡昭看到了什么使他大受刺激的事情,而使他有了巨大的转变。最有可能的是黄巾杀官造反,或者是后来的天下大乱,今天你杀我的官,明天我杀你的官,使得胡昭宁可隐居,将自己的抱负深深地埋在心底,也不愿淌这趟混水。

    胡昭在今世虽然名声响亮,但是他参加过两次科举都是名落孙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法家的缘故,在如今儒家大行其道的情况下,鼓吹法家理论会造成何种后果,那是可想而知的,最终他连乡试都没有通过,现在还是一个秀才身份。

    是以胡昭在失意之余,游历天下,排解郁闷的同时,增广见闻。杨伟在为胡昭暗叹可惜的同时,又是有些庆幸,现在扭转胡昭的观点还来得及。

    胡昭的法家理论相比于张植还有些稚嫩,也只有像胡昭这样的年轻人才会将法家理解的如此偏激,缺少了世故的圆滑。

    而杨伟却是从真正的法治社会而来,是极端的法治社会,像美国的陪审团制度这种平衡道德和法理的机构都没有,根本就是审判长的一言堂。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而且有很多值得同情的人也都被判处了极刑。一些不合理但合法或者不合法但合理的例子比比皆是,让人触目惊心。

    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杨伟对法家都比胡昭有发言权。杨伟组织了一下言辞,说道:“孔明啊,你的观点太过激进,我只能持保留意见的认同。世上不可无法,但法却不能作为唯一的行为准则。”

    胡昭听到这里,面现不豫之se。杨伟继续道:“我给你讲一个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时期的故事,当时的秦国非常注重法治。一天,一个强盗拦路抢劫,一个好汉看不过眼,拾起旁边的棍子,就给了那个强盗一棍子。

    没想到那强盗忒不经打,一棍子竟然把强盗给打死了。那好汉见出了人命,不敢隐瞒,当时可是有连坐之法的。见官之后,原原本本地将事情交代清楚,被救之人也是为好汉作证。

    但是当时可是商鞅执政,笃信法治胜于一切,就连当时的诗书都给烧了个一干二净。县官虽然为难,但也不敢违反法令,当时的法令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杀人偿命。最终县官昧着良心判了好汉一个斩立决。

    此事传到商鞅的耳中,商鞅夸奖这个县官是一个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好官。从此以后,秦国再无见义勇为之人。”说到这里,杨伟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胡昭的脸se已经有些不自然了,显然心里已经开始动摇。

    杨伟继续道:“孔明可知道我大越定鼎天下的淮水之战吗?”

    胡昭道:“我大越五万jing锐全歼白起五十万秦兵之役,三岁小儿都知道,我如何不知。”

    杨伟道:“孔明可知此役关键在何处?”

    胡昭道:“当然是秦兵士气低落,我大越才可一鼓作气全歼秦兵。”

    杨伟道:“为何低落?”

    胡昭道:“当然是太祖振臂高呼,朕受天命,讨伐秦逆,大越兴亡,在此一战。我大越士气瞬间高涨,秦兵士气大挫。”

    杨伟戏谑道:“你信吗?”

    胡昭目瞪口呆地看着杨伟,他虽然不信,但是也不敢像杨伟一样宣之于口。

    杨伟神神秘秘地凑到胡昭面前,压低声音道:“这件事情是我那皇子学生从宫中偷拿出来的典籍记载,万不可泄露。”

    胡昭郑重点头,杨伟道:“其实这场战役的胜败完全是一个士兵引起的。”胡昭惊愕地张大了嘴巴。

    杨伟继续道:“在淮水之战前的一次小规模接触战中,秦军有一个士兵看到另一个跟他要好的士兵被一刀破开了肚子,也不管是在战斗中,情急之下,背起他就脱离了战场。

    因为是在混战,没有人注意到他。他只想尽快找到郎中救命,哪想到在一阵颠簸之下,受伤士兵的伤口越来越大,腹腔中的内脏都顺着伤口挤了出来,已经是奄奄一息。

    只是嗫嚅着嘴唇,不停地要求这个士兵杀了他,他不想再遭这份罪。那个士兵眼见其无法存活,只得无奈地一声咆哮,手起刀落,将这个士兵杀死在自己的刀下。

    当他回营的时候,白起正在巡营,看到他,二话不说就把他抓了起来。问起他去了哪里,他实话实说将这番遭遇述说了一遍。

    白起军中纪律森严,军纪严明,这件事中不管是他杀害战友,还是作为一名逃兵,都是罪不容赦,立马叫人拖出去砍了。

    事情过后,军中士兵都为其鸣不平,越军在秦军中的细作趁此良机散步言论,说作为秦兵不可受伤,一旦受伤,不会有人来救,只能等死。如此一来,秦兵士气大跌。被我大越虎狼之师驱赶进淮水,一时令淮水暴涨。”

    胡昭听得是目瞪口呆,要说白起错了吗?也没错,错只错在白起杀xing太重,军法太过严明。这让胡昭彻底颠覆了心中想法。

    杨伟总结道:“所以说,国不可无法,但是绝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作为一个国家,不能光凭法治,要内王而外法。”

    胡昭躬身受教。他现在对杨伟不再是佩服,而是崇敬,一种对待老师一样的崇敬。他的博学在杨伟的面前根本不够看。在外人眼中,能与这样的人物比肩,那是他天大的荣幸,他不禁感到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41章 刘备化缘() 
现在已经是回到杨府的第二天了,幽州学政大人已经在涿县等了七天了。杨伟刚到家的时候,自然是父慈子孝,母亲哭得唏哩哗啦的。

    就在这时,学政大人来访,请示杨伟什么时间可以举办院试。这让杨伟错愕之余,又很是有些惶恐和不解。他又没有什么官职,学政大人怎么如此客气。

    他却不知,文帝在他离京的时候,亲自写了一道圣旨,派快马给幽州学政送了过去。嘱咐他不要让杨伟错过了今年的会试,学政大人接旨后哪敢怠慢。

    本来计划到了年底才会轮到涿县院试的。现在立时起程来了涿县,在涿县整整等了七天,才把这位少爷等来。要是没有文帝这封圣旨,估计杨伟这次的会试就全泡汤了。

    学政大人倒是想直接给杨伟发下院试合格的凭证,又怕会错了皇上的意,这才马不停蹄地来到涿县主持这次院试。心中暗暗纳罕这位杨家少爷的能量,暗下决心一定万事都要给这位少爷开绿灯。

    杨伟当然不知其中缘由,见学政大人如此客气,当然不能太过分。让学政大人自行决定,学政大人自然不想拖得太久,考虑到杨伟刚回来,需要休息一ri,就决定后ri举行院试。

    学政大人告辞去准备院试诸般事宜。学政大人的到来,让杨伟刚到家时的气氛破坏的干干净净,杨伟自去回院休息。

    下午的时候,三姐偷偷来了一次,看望了他一下。几年没见,三姐再也不是以前那种风风火火的xing子,变得沉稳了许多。经过几年的分离,二人也找不到什么共同的话题,是以三姐很快就告辞离去,杨伟暗叹时间的残酷。

    现在杨伟站在院中,还有一人赫然是胡昭,正恭敬地立在杨伟身后。原来,在司马家的时候,杨伟邀请胡昭来涿县做客。胡昭本来就是游历天下,本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去处,就随杨伟结伴同来涿县。

    一路上,胡昭将自己这些年学习时的疑问一股脑儿的向杨伟问了出来,杨伟是有问必答,将胡昭所有的疑问都解释了个透彻。

    胡昭下了一个决定,决心拜杨伟为师。在杨伟这儿多学些东西,争取在下一次科举中通过会试。杨伟不同意,坚持以朋友相称。胡昭也是一个倔脾气,坚持以师礼待之。想不到把一个朋友忽悠成了弟子,杨伟也是无可奈何,随他去吧。

    这时院门打开,熊牛二人走了进来,恭敬地施礼,口称少爷。杨伟少教主的身份在外人面前是绝对不能泄露的,是以二人以少爷称呼。

    杨伟看着二人身上的锁子甲,还真有一股十字军的样子。不禁有些好笑,装扮出一支十字军似乎也不错。

    今天他要去检阅一下这些招募的兵士,这可是他为自己家所加的一层保护,来不得半点马虎,是以回家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去军营转一圈,看看这几年来的训练成果。

    据说已经招募了两万士兵,杨伟初一听到,倒真是吓了一跳。两万人装备上jing良装备,足以横扫幽州了。正因为人数太多,所以专门在城外开辟了一片地方,建立了一座军营,在军营中训练士兵,反而更有效果。

    杨伟冲熊牛二人点了点头,道:“走吧。”正要举步向门外走去。胡昭和熊牛二人连忙跟上。胡昭现在是铁了心寸步不离杨伟,期盼着从杨伟这儿多学一些东西。

    刚刚举步,就有一个下人引领着一人踏进了院门。只见这人五官端正,一双耳垂比正常人略长,他的胳臂也比正常人略长。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让人一见就如沐风,心生亲近之意。

    杨伟忽地想起一人,大惊失se,这人应该就是刘备了。这一世刘备可没有汉室宗亲的身份,怎么还能蹦达出来,这让杨伟感慨,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刘备一眼就认出了站在前方的杨伟,拱手抱拳道:“刘备代表太平道见过杨公子。”

    杨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