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大明文魁 >

第175章

大明文魁-第175章

小说: 大明文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小心受风,乱了发鬓,金殿上失仪!”车座上的展明好意提醒道。

    林延潮点点头,放下了车帘。马车经棋盘街直往大明门而去时,萧瑟冷清的京城,也是一点点的醒来。

    此刻东方未曙,天上繁星犹亮。

    通往皇城的通衢上,渐渐开始喧闹。

    车马辚辚,车马驰过尘土飞扬,大小各色官轿一乘接一乘抬过。

    官员的随从们提着风灯,照亮着官衔牌。上朝之间都是匆忙,京官若是晚睡些,坑还没热呢,就要起床了。

    官员马车轿子在京城通衢大道并驰还好,但遇到巷口胡同,只是各自亮官衔牌,按照官位高低先行后走了。

    通衢之上喝道声、避轿声、马蹄声吵吵嚷嚷,马车与轿子,从四方汇集往着大明门而去。

    此刻天空依旧阴沉灰暗,大明门前庭燎辉煌,城楼上玉漏滴沥,城楼下大门紧闭。

    无数马车轿子停靠在门外,夜风掠过,风灯的罩子左右摇晃,灯骨敲打在马车的边沿上,发出清响。

    灯火摇曳,却阻止不了大明门外灯火辉煌的景象,这里成了京城夜色里最明亮的所在。

    林延潮在马车里将进士礼服整齐清楚后,然后下了马车。

    大明门前,多是头戴乌纱帽,穿着蓝罗袍的新进士们,与一旁的参加朝例的百官而言,新科进士的袍服上,只是少了补子而已,其他都差不太多。

    新进士来的要比百官更早,故而人数也是更多。

    官员若错过了朝仪,要罚俸,但新进士迟到了,就丢了功名了。

    哪个读书人不是十年寒窗的苦读,三更灯火五更鸡鸣过来的,对他们而言,金殿传胪的一日少睡片刻没什么。

    林延潮走到新科进士的人群里,身为会元,哪个进士不认识他。

    见了林延潮,几人都是笑脸相迎拱手道:“宗海兄,你来了。”

    林延潮拱了拱手,自己现在没有闲聊的兴趣。所以他只是行了礼,就走到一边静静的站着。

    而一旁同年的议论不住飘入他的耳中。

    “别看你我同榜,但就算进士及第,亦是出身有差。”

    “听说了吗?今科罢馆选,停庶吉士,也就是说唯有三鼎甲方能入翰林院。”

    “天子亲政在即,堂上多是前朝老臣,今科点贤才名士相佐,入翰林院大有好处。”

    “听说了吗?状元已是有属了。”

    “姓张?还是姓萧?”

    “听闻元辅大人曾向天子说闽人狡诈,不可信。”

    林延潮闭上眼睛,对这些话充耳不闻,他此刻心底无比平静,什么三元及第,大魁天下的,一切执念此刻已是放下。虽做不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超然,但也可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金殿传胪乃读书人一辈子的荣耀,自己在其中尽情享受这过程,体验着自己的人生就好了,其他的都不重要,到了以后,当初那些得得失失都会淡然,唯有那一刻的时光自己会永远记得。

    抛去患得患失之心,林延潮望着眼前的紫禁城,历史顿时就在眼前鲜活起来,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碰的到。

    此时自己并非数百年后穿越而来的匆匆过客,只是大明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读书郎。

    天一点一点的亮了,星月隐去,天空放光,东方渐红。

    一道金光从东方破开了层层的云雾,紫禁城托着初生的旭日一步一步升起。

    随着天色大亮,大明门前的庭燎已是熄灭了。

    陡然之间,景阳钟响,悠扬而又威严的钟声,伴随着端门鼓漏声,在紫禁城的重重红墙碧瓦间跌宕回响。

    宫阙前灰黑色燕子惊飞之后,翱翔在大明门前,时而低飞,时而掠过城楼上的重檐飞角一飞冲天。

    林延潮的目光从飞燕身上落下,但见眼前朱红色布满铜钉的大明门,在吱呦的沉闷响声中,从左右而开。

    道道宫门,层层宫禁沿着中轴线,一一从外至内逐次开启。

    古礼天子有外朝、治朝、燕朝。

    天子之宫有五门,分别称为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

    这些一并合称三朝五门。

    国有大事,天子于库门,召诸侯万民而询,称为外朝。天子会诸侯,臣子而询,在路门外称治朝,在路门内称燕朝。

    古代朝会以地点而定,到了大明朝,朝仪分大朝仪和常朝仪。

    大朝仪最隆重,但只在正旦冬至进行。

    一般称为常朝仪,常朝仪也分两等,由地点而定,分别称为常朝御殿仪与常朝御门仪。

    常朝御门仪,就是御门听政,地点就是在奉天门举行。

    天子直接在奉天门外升座,百官在门外大广场上拜见天子。

    大明一般的常朝仪,都是常朝御门仪,如此比较简单。只有寒冬腊月时,天气实在太冷,百官在才门外行礼完,就近入殿进行朝议。一般如果有午朝,晚朝也是在奉天门举行。

    而御殿仪规模要胜过御门仪,是需排场时,或者大事是举行,当然不如平日御门仪简便,另外能进行御殿仪的三大殿常年遭灾,经常无法顺利举行御殿仪。

    不过传胪乃国家盛事,关乎社稷,自是要在奉天殿行御殿仪,方显郑重,若如一般早朝,就不是金殿传胪,而是御门传胪了。

    大明门一开,一名主官太监走出门外道:“陛下有旨,文官百官与中式进士入奉天殿觐见!”(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銮殿() 
大明门外百官已是聚齐。

    张四纬,申时行两位阁臣,六部几位尚书都是昨日参加评卷的读卷官,都才到了不久。

    虽说没有御史礼部官员规范礼仪,但大明宫前百官却自动分出一条道来,让这几位重臣走到百官最前。

    申时行,张四维与几位尚书,如往常般简单说了几句,目光不时看向了那些新科进士们。昨日天子已是钦点了三鼎甲,并填了金榜,这一科的状元,头甲谁属,十位读卷官胸中早已了然。

    但新科进士,以及百官们都还不知道,所以试图想要从几位读卷官的目光中,读出些什么来。

    景阳钟徐徐敲响,张居正所乘的一顶乘辇停在大明宫前。百官们分在道旁,恭敬地躬身向乘辇作揖。

    百官皆要徒步入宫,唯独张居正可乘辇在宫中行走,这是天子给予这位辅国重臣殊荣。

    乘辇在大明门前停下,张居正的目光越过百官,看向那些穿着蓝罗衫的新科进士。

    张居正的目光来回了一阵,最后落在那位十九岁的少年身上。

    他在人群中并非显眼,但这一科如此年轻的进士,就那么几个,故而一眼就认出了。

    张居正的目光在他身上一顿,就转过头去,合目养神。

    而百官仍是不住向新科进士那眺望,心底虽有期待状元是谁?那个闽地少年,是否能三元及第,但不过想到片刻后即可知晓,也没太多急切。

    大明门开启,张居正的乘辇先一步入宫,至于文武百官分左右掖门而入。

    而守门指挥千户,检查门禁,辨视官员身上牙牌。

    “恭贺兄台!“

    “同喜!“

    听得宣旨去皇极殿觐见,众进士们脸色上都喜气洋洋,金殿传胪的一刻终于开始了。

    十年寒窗苦读,等着就是这一刻。

    身为会元的林延潮虚手扶了扶插着簪花的乌纱帽,手捧笏板,与新科进士随文武百官进大明门。

    如殿试时一般,单号走左掖门,双号走右掖门

    林延潮步履轻快起来,随着景阳钟步入宫门,跨过的门洞的一刻,越过宫墙的旭日正照耀在自己脸上。紫禁城宫墙和琉璃瓦上。

    紫禁城虽没有九重门,但五重宫门还是有的,林延潮帽插簪花,手持笏板走过了大明门,承天门,端门,来至午门之前。

    百官和皇室勋戚在午门前金水桥南排班。排班按照官位尊卑列队,文官位东面西而立,武官位西面东而立。

    而负责纠察的御史手捧着黄册名薄开始点名,若是官员有咳嗽,吐痰,笏板掉落,步履不稳失仪举止,也会被御史记下,听候参处。

    悠然的景阳钟已是停下,鼓声三响。

    午门之上五座城楼如雁翅般排开,白炽的日光照在琉璃瓦上,反射出淡紫色的光芒。

    两队身穿金色飞鱼服,顶盔贯甲大汉将军,迈步雄健的步伐自午门侧门,腋门而出护道排列。数百大汉将军叉着腰,手持金瓜、宝顶、旗幡站在奉天门两侧,盔甲光芒耀眼不容逼视。

    这时候一道又一道的声音从午门之后,由远及近地传来。

    “……金銮殿上面圣!”

    “……宣新科进士入宫,金銮殿上面圣!”

    传旨太监站在午门朗声道:“陛下有旨,宣新科进士入宫,金銮殿上面圣!”

    随即数百大汉将军齐道:“陛下有旨,宣新科进士入宫,金銮殿上面圣!”

    林延潮与三百名进士一并都是心潮澎湃,有数十名进士在这一刻,忍不住流下眼泪来。

    “谢陛下隆恩!”

    林延潮与众进士们,在鸿胪寺官员作为导驾官走过内金水河上五座汉白玉金水桥,引入午门,又经皇极门(奉天门),终于来到皇极殿,这也是百姓口中金銮殿。

    皇极殿殿顶的垂脊兽,十样俱全的,中极殿及建极殿只有九样。

    身为金銮殿最少不了的就是各色龙样。三层汉白玉须弥座上,殿前丹陛每层都有螭首探出,若下雨之时,可见千龙吐水的一幕。

    而数不清的大汉将军,手持着手持金瓜、宝顶、旗幡的,一层又一层地站在皇极殿四周的汉白玉须弥座上。

    皇极殿可容数万人的广场极度空旷,衬托出金銮殿格外威严,令人从心底感觉肃穆静谧。

    林延潮稳步迈入皇极门,广场上文武百官分作两列,沿着御道齐进,诣近丹陛时,同时转班,文官位东面西而立,武官位西面东而立。

    按照礼制,文武官员左右周旋时不可背对北方。

    除了常朝官员外,身为风宪纠仪官的御史,站在最末,面北而立,负责纠察百官礼仪,

    位居文官班首的,自是张居正等三位阁臣,而锦衣卫官作为武官班首相对而立,第一班后都有纪事官,负责记录朝堂奏事。

    金銮殿下,百官肃立,大臣师师,小臣济济,象笏金绣,班行整齐。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新科进士们,站立位于文官之后,看着雄伟的金銮殿,都是屏息静气不敢说话。

    林延潮此刻也没抱着穿越者的心情,什么不就是故宫吗?老子上一世来了都不爱来了,还吃了碗面,撒了一泡尿等云云。

    仅拿宫殿前的玉墀来说,上一世看去就是比较大块的台阶而已,但此刻石阶以丹漆地,望去都是朱红色,一级一级而上,使得画面一下变得鲜艳起来,又衬托出皇城的贵气。

    而故宫丹陛之下也没有百官朝牌,在大明的紫禁城里,百官朝牌按照一品至九品而书,分左右立在木栅上。文武百官按照品级,一排一排的序立侍班。

    丹陛上平日不见动静的十八尊铜炉、现在吐出缕缕香烟,林延潮从下望金銮殿如身处云雾中,如蓬莱仙阁一般。

    这时丹陛之上,陡然叭的一声的鞭响,那响声之大,几乎抽得人心尖一跳。

    林延潮看见数名给事中、御史手持静鞭挥鞭自如,这静鞭由黄丝编织,鞭梢涂蜡,有三四丈长,呼哧呼哧地舞在空中,再重重抽打在地上。

    叭,叭又是两记鞭响后,静鞭如巨蟒一般趴在地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 
静鞭之后,百官肃静。

    丹陛上几十名乐师奏起中正平和的韶乐。

    这时林延潮垂下头,想来是天子的卤薄仪仗从中极殿来到皇极殿,然后御宝座。

    林延潮目光垂平等了许久,韶乐方停,鸿胪寺官上前唱道:“班齐!”

    文官之首张居正诣前,百官一并进趋拱拜,稽颡叩首,齐声山呼:“圣躬万福!”

    山呼之后,赞礼官唱道:“拜!“

    所有人行一拜三叩头礼。

    至于新科进士们,这些礼仪之前礼部官员都教过了,林延潮与大家作的丝毫不错。

    赞礼官唱道:“平身!“

    礼成之后,大班内,内阁,锦衣卫以及四品以上朝官随驾入殿,其余官员在丹陛下侯立。

    不久一名六十多岁的二品官员手捧金册,走出大殿在第一级的丹陛高声念道。

    “庚辰年三月十八日,礼部尚书臣潘晟于皇极门,奏为科举事,会试天下举人取中三百零二名,本年三月十五殿试,合请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等十人读卷。“

    “其进士出身等第,恭依太祖高皇帝钦定资格,第一甲例取三名,第一名授从六品,第二三名,授正七品,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取五十七名,授从七品,赐进士出身。第三甲取二百四十二名,授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

    说到这里念榜的礼部尚书潘晟,潘大人顿了一下。

    整个皇极殿四周仿佛空气凝固了一般。

    连广场上的微风也是停下,丹陛上无数旗幡也是垂下,

    在场众新科进士们的呼吸都在同一刻顿止,不少人喉头抖动,吞咽着口水,目光齐刷刷地看在潘大人的脸上。

    唯独张懋修往前方的林延潮看了一眼。

    林延潮目光也是凝视着大殿上,心底却微微揪起。不知为何脑间忽然想起了,高考放榜那一天,父母拿着电话查询成绩时,迟迟按不下号码的一幕。

    天上的白云悠然而去,燕子掠过朱色宫墙正在低飞,紫禁城的琉璃瓦烁烁发光。日光照来有些刺眼,林延潮眯起了眼睛,望着丹陛之上。

    但见潘晟从一旁太监手里捧过金榜,双手将卷轴缓缓展开。

    潘晟展开金榜。对着丹陛之下的百官,众进士念道:“万历八年庚辰科殿试一甲第一名……“

    说到这里潘晟重新看了金榜一眼,大声道:“……林延潮。“

    丹陛下的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