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唐朝工科生 >

第575章

唐朝工科生-第575章

小说: 唐朝工科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还能怎么用?”

    李月一脸的忧郁,当年在洛阳,好歹还是“才女”呢。当然了,李月也是很清楚,离开了张德,她和姑姑李葭的“才女”含金量,低的简直令人发指。

    到如今,别说文章了,公文倒是写的贼溜。

    “你说还能怎么用?晚上爬过去不就知道了?”

    武媚娘大大咧咧无所谓地回了一句。

    “呸,二娘子怎地没羞!”

    “羞羞羞,羞有甚么用场?你再不爬的勤快点,甚么年月再琢磨生儿育女?”

    武媚娘白了李月一眼,然后愣了一下,“这江西总督府的公文,怎么也带回来了?回执谁来写?是借调‘围圩造田’精干吏员的。”

    “不是刚借了一批去‘湖南’吗?昨天才把告身调过去,总督府外聘幕僚的信笺还在档案室放着呢。”

    “要多少人?”

    “定额两百,总督府出钱粮贴补。”

    “两百?那直接发回执吧,从咸宁市调拨。”

    “不用跟阿郎说一声吗?”

    “两百五十人是个标准,低于这个数,就不用跟他说。”

    “噢……”

    外头,老张整个人瘫在躺椅中,椅子后面,李丽质正给他按摩着太阳穴……

第七章 前程似锦() 
“这总督位子,怎地就落在阿郎身上?”

    琅琊公主看到“委任状”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不科学。凭什么自己老公还能混个湖北省总督当当?就自己那个当皇帝兄弟的惯例,连“敲诈勒索”都没有,能这般放得过生?

    “克明公使了力气。”

    悠哉悠哉的张叔叔淡定的很,这几年养生有道,没死在贞观六年,当真是南无机械工程佛保佑,善哉善哉……

    自家老婆对生活还是相当热爱的,这么多年修身养性,也算是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一句话来概括挥霍、败家!

    堂堂琅琊公主殿下,当今皇帝的姐姐,不挥霍不败家,不是白瞎了这个公主身份了吗?

    再说了,老公有钱。

    “你给杜如晦塞钱了?”

    “甚么话!”

    张叔叔美髯微动,把手里的茶杯轻轻地往桌上一顿,茶水顿时晃动起来,“克明公那是还个人情过来,不是早就和你说过了吗?克明公的人品,谁不知道?”

    “人品?人品能当饭吃?就杜如晦人品好?人品好别放杜楚客出去啊!再说了,就杜如晦人品好?房玄龄不也是人品好?可又怎样?不是跑江西去了么?做不了宰辅就做总督,不就是舍不得那点权柄么?”

    对“人品”相当不屑的琅琊公主更是横了一样张叔叔,“范阳卢氏遭难,也没见他房玄龄人品好到哪里去啊?我可是听说,卢氏子弟好些个,都跑去江阴了。”

    “你听说?你听谁说的?”

    猛地一愣,张叔叔顿时觉得奇怪,你一个妇道人家堂堂公主,跟千里之外的江阴还有联系?特么的到底我姓张还是你姓张?

    “别管我听谁说的。”

    琅琊公主眼神飘忽,大约是想起了什么来,瞪了一样张叔叔,“姓张的没一个好东西!”

    “老夫怎么就不是好东西了?!”

    “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

    张叔叔嘴角微动,心想要不是老子当年邪火上来,鬼特么才要跟你结婚。再回首,再回首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唉……”

    一声叹息。

    见老公这德行,琅琊公主双手叉腰杏眼圆瞪:“张公谨!你叹气个甚么?莫不是嫌弃了我?!”

    “那……没有!老夫没有……我没有!”

    张叔叔一脸严肃,“老夫老妻,何必说这般气话?你若是有个烦心的事情,说与老夫听就是,何必闷在心里?”

    “你说的。”

    “但说无妨,朝野内外,老夫怎地也算是有些薄面,便是去皇帝那里,也算是秦王府老臣啊。”

    “大郎跟芷娘生了个儿子,就养在江阴,而且好几岁了。”

    “谁?哪个大郎?”

    “张德啊!陆德明的弟子!”

    “老夫什么都没听到。”张叔叔捂着耳朵,然后起身道,“明日……不,老夫现在就去‘湖北’上任。”

    “废物。”

    “……”

    张叔叔捂着耳朵,慢条斯理地迈着步子,假装在看风景。

    只不过他内心有点小复杂:仁之啊仁之,你这儿子有点厉害啊。

    从张叔叔的角度来看,张德是各种意义上的厉害,敛财很厉害,得罪人也很厉害,作死的技术简直是天下第一。

    回想起来,张叔叔陡然一个激灵,自己这个侄子,十来岁就开始跟公主鬼混,脑袋还完好无损地留在肩膀上,这也是本事,本事啊。

    张叔叔到底也没有连夜走人,毕竟,赴任之前,找老哥们儿喝酒开个舞会跳跳舞是必须的。

    抽空还要去会所享受一下先进的按摩技术,再说了,前往“湖北”之前,要来他这里跑官打点门路的各色人马,那能少得了?

    脸皮厚一点的像程知节,那是天天登门拜访,各种“怀旧”各种“想当年”,总之一句话,交情得维持,热度靠频率。

    和程知节截然相反的,就是秦琼,这一回杜如晦准备的人选,一个是张叔叔,另外一个就是秦琼。

    不过秦琼三请四抬也没有用,回了一句“老夫可能快死了”,就把朝廷的人怼的欲仙欲死。

    当然秦叔宝也不是说风轻云淡啥也不干,毕竟也是老干部,退休工资又高,玩个投资还是可以的。

    加上还有个儿子要培养,秦怀道也不可能天天窝在长安看太子殿下怎么种地,这能有什么出息?

    而立之年的储君,最熟练的技能是翻地,这不是神经病么?看不到希望和前途。

    于是乎,秦叔宝就问了张叔叔,要是缺个护卫,你看张公谨,你侄儿瞧着怎么样?

    张叔叔二话没说,就说我这里还缺个保卫科科长,随时让大侄子过来报到!

    然后秦怀道就扔了一封独白在老爹桌上,骑着马就奔武汉去了,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要去武汉自己奋斗。

    秦怀道没少去武汉,去的次数多了,就发生了一点点小偏差。原本秦琼还打算把秦怀道扔到辽东去镀镀金,怎么地也得空手打死老虎才算英雄男儿不是?可惜秦怀道觉得就辽东现在那场面,是只老虎都会被打死,哪儿轮得到他?

    皇帝在旁边,抢着表演的多得是。

    但武汉就不同了啊,“湖北省”草创,武汉必须是风云际会之地,再一个,秦怀道上一回去武汉,张家哥哥就说了,将来业务繁忙,估摸着维护水上商路安全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薛仁贵一个人忙不过来,得扩充人手。

    秦怀道一琢磨,这是什么?这是机会啊。对别人来说是风险,对他秦家大郎来说,这能一样?

    留了独白离家出走的时候,张叔叔正在摆宴,邀请曾经的老兄弟一起搓一顿,吃好喝好完了夜总会唱歌跳舞快活快活,最后会所按摩睡一觉,这就算结束。

    张叔叔他们吃喝正高兴的时候,秦怀道出洛阳就遇上了认识的,一看,是“正义的小伙伴”前大理寺卿孙伏伽。年龄差得很大,可孙伏伽是张家哥哥的师兄,那自然开口也是一声师兄。

    双方一对话,发现都是要去武汉开启新的生活新的篇章,顿时来了精神。

    孙伏伽一听秦公子居然有心闯荡江湖沉浮海洋,立刻夸赞一句“不负乃父威风”,又说是堪称“少年军魂”,听的秦大郎爽到爆棚,心想小爷我这资质,朝廷要是成立水师,那不还得大将之才?

    秦公子也是董礼数的,见孙师兄这么捧人,立刻也反捧了回去。说孙师兄你这一走,简直就是朝廷损失京城噩耗,像孙师兄这样的“罪恶克星正义使者”,理应有更大的发展更好的前程。

    孙师兄差点热泪盈眶,心想老夫这么多年的苦逼日子谁知晓?一干老臣,还不如这么一个少年贴心。

    心潮澎湃之际,孙师兄立刻摸出一件大氅,掏出笔墨,给大氅写了两个字:正义!

    然后给秦怀道披上……

第八章 刨食之辈() 
从河南转移清河崔氏所属的“农奴”是个工作量极大的事情,这不是简单的把人从河南运到扬子江,然后从汉阳码头上岸,就算结束。

    涉及到的事情太多,皇帝、外朝、内廷、勋贵、世族、科举进士、中旨酷吏……从上至下由北到南,每一个层级都要打点,每一个方面都要照顾。固然赎买清河崔氏“家生子”的人更多,但只要武汉有什么动作,基本上机会导致一窝蜂。

    这已经是这么多年大唐核心地区市场的正常操作,而且还没有律令来制约,可以说是相当的粗暴野蛮。即便张德再如何头疼,也只能呜呼哀哉徒呼奈何。

    “追涨杀跌”人之常情,谁叫武汉采购成了“风向标”?苏杭淮扬等地的盐商、丝绸商、海商……每年进行来年规划的时候,武汉的大宗采购,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武汉的大宗商品采购,其订单鲜有不公开的,当然想要收集这些公开的资料,难度系数也不小,一般的小商人小土豪,还真没这个资格和资源来玩。但凡能够跟进武汉采购订单的巨商,往往都是一地巨头,背景实力都无比雄厚,亲王郡王比比皆是。

    因此当武汉准备赎买两三万清河崔氏所属“农奴”时候,这些“农奴”的“价格”直接涨了三成。

    官面上是严禁蓄奴的,只是想要绕过这个“冠冕堂皇”,对于地方巨头来说,也没什么难度。

    比如可以跟刑部有司勾结,判流放到XX县;比如也可以跟工部有司勾结,XX县需要XX工程,可调拨XX人到XX县行苦役……

    然而这几年流行的都不是和官府勾结,而是和皇帝直接谈。当然皇帝肯定不会骑着马就过来和你签合同,办事的都是阴阳人死太监。

    这个模式比较特殊,比如XX县为了报答皇帝老子对咱们地方的照顾,决定修个庙给皇帝老子磕个头,为皇上登基二十周年献礼!

    百姓拳拳之心,皇帝老子乃万民父母,看在儿女们这么孝顺的份上,不能半点面子都不给吧。

    然后皇上一看百姓很忠心,朕很欣慰,那就准了吧。但是,地方也很艰苦嘛,不能让地方太过耗费民力,这里有XX罪民若干,不若就调过去,也能缓解一下作业压力。

    地方当然没有压力了,不但没有压力,还掏钱……

    整个流程看上去就很和谐了,这是皇帝老子跟儿女们的“天伦之乐”,外朝官僚你们管得着吗?

    然后过个几年,曾经在河北的XX氏,可能就成了岭南的XX氏,毕竟,苦役也是有尽头,早晚还得脱籍不是?但失去人身自由的这几年,其所有的劳动产出,都成为了地方建设的收益。

    这些收益,放以前,那是绝对看不上的,历朝历代谁瞧得上?除非修的工程够大,可大工程还轮得到地方,那都是中央朝廷主持工作,地方在一旁刷“666”就可以了。

    一切的变化,都源自武汉造船工业的不断进步,船运贸易的不断发达,核心地区市场的不断扩大,帝国影响力的不断延伸。

    至于其它杂七杂八的机械技术、冶金技术、材料技术、加工技术……都是进一步强化这种需求,使得这种投入带来的收益得到前所未有的放大。

    只是,以前大部分地区都无力承担这种投入,有些地方没有诸如忠义社、西秦社等等“外来资本”参与的情况下,就不得不自己琢磨如何降低成本,思来想去,也就是提高劳动量,把管理成本抵消掉,最为划算。

    在一地“百里侯”无法直接把全县人民群众都弄成“劳改犯”的情况下,从外部输入就很有吸引力了。

    说到底,这些个“朝廷命犯”,也算是中央对地方的投资,只是从皇帝的角度来看,地方建设本身对他也是一种长期收益,于是稍微收点“孝敬”,就差不多了。

    以往的行市价钱自然是平稳的,但伴随着巨鳄的出现,比如武汉这种一张嘴就是犹如鲸吞的,那就立刻打破了这种几年来的微妙平稳。

    可以说很遭人恨了。毕竟愿意豁出去不要脸皮跟皇帝玩这种勾当的县城,往往也算得上“穷山恶水”,尽管肯定也是沿河沿江,但往往都是小透明,绝对无法和富裕地区比较。

    武汉来这么一出,也算是小小地延缓了一下许多县城的“发展”。只不过因为这些“发展”又是依附在武汉整体“扩张”之上的,于是也就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今年这业绩,算是完了。”

    “那个姓欧的阉货,前头还说‘湖北行省’草创,怎地也会给地方州县留着丁口。一转眼就跑去江夏给姓张的呵卵子,这他娘的……”

    “涨了四成价钱,皇帝老子就不爱钱了?我他娘的就不信!”

    “县里弄了个并线厂,前前后后存了两千多台织机,眼下就是缺人。中原大户家的人好使啊,女的都是织女,男的都是牛郎,屋里田里,都是好手。唉……眼下是完了,没人上工,织机也是个摆设,留着给虫吃。”

    “你好歹是在荆州做事,实在不行,跟县令大人递个辞呈,跑武汉也能混口饭吃。我一个房州人,全家老小都在房陵,真要是弄不来人,也只能先糊弄糊弄乡党。让县令勾些民夫过来先顶一阵子。”

    房陵是贞观十年改的名字,原先是著名流放地“光迁县”,据说是因为有人修仙成功,以讹传讹,就有了这个名。基本上有点档次皇帝还念叨的主儿,都往这里塞,离长安近么?说不定就调回去又你侬我侬也没准不是?

    以往房陵县就是指着“千年专业流放地”的政策混饭,被流放到房陵的,消费水平都不差,米面粮油稍微采买一下,本地老哥还是能混的美滋滋。

    自从听说旁边汉水一路过去有人搞发展致富,房陵县的老铁们就中了邪,连带着两任县令也入了魔,GDP升官发财啊,中书令老大人长孙无忌说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