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唐朝工科生 >

第352章

唐朝工科生-第352章

小说: 唐朝工科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排好队——”

    庞大仆妇叉着腰,脖颈上挂着值班牌,手中拎着一根大勺。所有的织女很快就在两排栅栏前规规矩矩地排队,虽然还是有交头接耳,但整个秩序,只在一刹那,就能让老牌行伍目瞪口呆。

    沔州这里常有“新四军”前来蹭饭,朝廷虽然新设“南四军”,但基本不管,放弃治疗的样子。舟船作战,“南四军”得不到长安的支持,只能维持在汉水剿匪的样子。这“南四军”的军纪,是远不如这些女工的。

    哐!

    一个织女拿起一只木碗,然后半碗夹杂豆子菜干而成的米饭盛好,到长台处,又有一碗汤,汤中有海带、螺肉,稍微有些油花飘着,还洒了葱。

    “七娘,怎么又买了一碗肉。”

    “家里小郎这几日不爱吃饭,夜里留着带回去。”

    “啧,怕不是又给你家那好赌的懒汉。”

    “甚么懒汉……我家那个……”

    那织女低着头,显然是相当的羞臊,不过拿着饭票买了一碗肉之后,就让人放在盘篮中,再吊在井中。到晚上,也是能吃的。

    女工吃完之后,便是男工像鸭舍开了圈栏,一窝蜂地往大食堂冲,宛若隋末大战的那些农民军,每次长史府幕僚过来观看,都觉得心惊胆颤。

    不过更加心惊胆颤的,是这些男工的食量。

    “排队!排队!入娘的排队——”

    嘭!嘭!嘭!

    和女工不同,监督男工的绝非善类,一个个膀大腰圆,手中握着的也不是什么大勺,而是粗大的木棒,看见要翻栅栏的,直接就是几棒下去,打的男工嗷嗷叫。

    “不许抢!洗手——”

    有些男工眼尖,准备直接伸手拿碗,又遭了一通乱打。这些人多有獠人,可如今早早取了汉名,和汉人苦工没什么区别。

    一阵哄笑喧哗,又是更加猛烈的抢食,宛若一只只恶狗。

    此时的消耗主力,已经不是米饭,而是肉,大块大块的肉,大量的骨头汤。倘使是重体力的男工,一吨吃掉两斤饭都不在话下,还能塞下去半斤肉,半斤汤。

    如果换成别处,别说这样养工人,就是养军队,都养不起。但这种成本放在沔州,却是可以接受的。这些男工创造的价值,远超这些肉食。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工钱是远不如女工的。

    “熊九,你头发也剪短了?”

    “哈哈哈哈,上个月你不还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吗?怎么,怕了吧?瞧见雷三郎的惨样没,那头发卷进去,半块头皮都没啦。还算运气好,居然挺了过来,要不然,可就只有死雷三,没有‘癞头雷’啦!”

    “笑笑笑,笑个甚!后天休工,去不去江夏耍子?”

    “江夏的婊子玩不起,老子还是攒钱买个新罗婢算了。”

    “你有大哥,又不需要你传宗接代开枝散叶,急个甚。”

    “呸!你懂个鸟!”那男工赤膊着上身,皮肤黝黑筋肉有力,手中攥着两根筷子指了指工友,“那个……就是那个……青什么寨的,他不是娶了个婆娘?厂里给了单间,去年生了个女娃,奖了一只羔羊,那羊现在都这么大了。”

    “单间还能养羊?”

    “能个屁,都是养在场里,有号牌,跑不脱你的羊。”

    “那要不要交草料钱?”

    “不要,不过逢休工要去做半天工,没工钱。”

    “那也赚啊!”

    “你做一百天的工,也换不来一只羊。”

    “生男儿送什么?”

    “狗啊。”

    “狗好养,吃屎就行。”

    此话一出,一群正在吃饭喝汤的工友瞬间表情凝固了。

    “老子在吃饭,你跟老子说吃屎!”

    “入娘的鳖孙!”

    一番喧哗吵闹的用餐结束,也有男工捧着一碗肉飞奔出去,这是本地人,急着在上工之前把这碗肉送到家里。

    用餐结束之后,男工多是打着赤膊,然后肩膀上搭着麻布工装,嘴里叼着不知道从哪里折的草茎剔牙,然后拉帮结派地朝工地厂房走,也有站在织女车间栅栏外踮着脚尖看的。

    形形色色,却是迥然大唐诸多地方的景象。

    这两年来沔州工场区最多的,都是外地的“考察团”,主力都是名门望族。随着糖、盐、铁、铜、酒等等产业的诞生或者升级,感受到压力的世家,在面对来自长安官方的同时,更是要承受新生团体的挑战。

    当如清河崔氏之流,发现连农产品的二次加工已经无法和“沧州派”抗衡之后,他们在磨蹭了几年后,开始迅速的转型。

    崔弘道遭受武城主家的逼迫,也是在转型的大背景之下。

    又一次见识到了沔州特色的崔氏族人,再经过新的一轮“考察”后,向沔州长史府提出租用一批工人、学生、匠人的要求,价格相当有诚意。

    张德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这个要求,同时把此事报备,一式二份,一份留存安陆大都督府,一份则是快递到了长安尚书省。

    清河崔氏得到确认之后,没过几天,洛阳方面突然掀起了一场推动“养济院”的舆论风潮,并且不断有地方中小世家联名上书,说是要响应朝廷号召,共襄“义举”。

第五十章 信号() 
伴随最新的一批杨梅上市,汉阳罐头厂已经忙的不可开交。张德除了要亲自带人跑长安,还要问请教曹宪关于时下的常用字数量。

    他不是文字专家,但他需要文字专家。

    “这是三修版《字码》。”

    曹宪倒也不觉得疲惫,对于文字,他是信手拈来。不管是新修三十九注音《音训正本》,还是说三十六注音波斯文,都玩的很溜。

    老张需要他,是因为信号机。

    单单靠信鸽来快速传递消息,成本上有点头大。每年不管合格还是不合格的信鸽数量,都要培育五六万,眼下几年还行,但伴随着大唐地方经济多点开花,信鸽数量的增长方式,不是翻倍,而是十几倍几十倍。

    投递一次消息成功,最少要二十只信鸽,沙漠地区甚至要五十只。接力投送一次如果中转五次,那都是三位数的信鸽数量。

    有鉴于此,老张决定做一套信号机出来。配合望远镜,可以设计成沿着官道、轨道、直道、弛道、运河的定点信号中转站。

    之前已经试运行过京洛板轨之间的信号机,五里一站,每站有一组三乘以三的信号组。每个信号组都带有一定的颜色形状,以便观察。

    如为了告诉洛阳要采购一百石糜子,那么第一组表达“采购”,第二组表达“一百石”,第三组表达“糜子”。

    从长安到洛阳,传递这么一个消息然后反馈,只需要一个时辰。这还是值班单位没有经验的情况。

    最令人兴奋的是,如果使用玻璃灯罩作为信号组,除大暴雨大风雪天,哪怕是阴天夜晚,都不影响消息传递,而且同样快捷。

    这个实验引起兴趣的人很多,吏部尚书侯君集作为前兵部尚书,立刻建议朝廷在主要的边境供给线路上建立这样的单位。

    放在这个时代来说,任何边疆地区的风吹草动,唐军都能快速反应,然后快速镇压不法分子。

    张德这个实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反应时间从以“月”为单位,压缩到“日”。

    如辽东征讨契丹,当时定襄都督府是可以先瞒着朝廷做一票,然后再上报。但有了这个信号系统,首先契丹叛乱这件事情,不会因为定襄都督府的遮掩而延迟上报。只要消息过幽州,那么快马加鞭,六七天也能让朝廷下达指令。

    侯君集建言之后,一直在家中修仙修佛修车的李靖也认为这是相当有用的东西,较之驿站烽火,更加高效。

    李董作为军事政治过硬的皇帝,此事就没打算和外朝那帮不懂军事的大部分废物清流商量,命民部先做个预算,先做安北都护府这条线路。

    而除了朝廷,张德的这个实验,让两都土豪们都是眼睛一亮。不管长安还是洛阳,两地土豪对于“商机”这个概念,已经一天三变。以往提前知晓江南桑蚕减产,就能在中原提前一个月做局。

    但现在已经不行,撑死十天。

    有了这套信号系统,那就是一天时间。

    不过,不是谁都能拿这套系统来玩,没有预先设置的“密码本”,以及有曹宪这种文字专家专门提炼的“金丹级密码本”,那些筑基期的土豪连门径都不得窥视。

    落实到最后,又成了数学问题。

    于是“王学”真传弟子们又背上了黑锅,给老张探雷。

    “啊……怀念诺板砖啊,大哥大也行啊,我要求不高。”

    跑道观给不知道哪个大神上了香,老张感慨万千,这日子……太苦逼了。

    入眼处皆是窈窕淑女窈窕少妇,但……想当年读本科时候一边开荒一边冲撒娇的女友竖中指,那才是人过的日子啊。

    深吸一口气,老张心中默念:为了部落!

    然后昂首挺胸,跑到乘凉的安平身边揉捏肩膀,然后问道:“芷娘,什么时候动身去长安?”

    “再说吧。”

    李芷儿掀开眼罩,一脸狐疑地盯着老张,“张郎你盼着妾回长安?”

    “没有的事!”

    立刻否认的江南土狗面带微笑,“我的意思就是,既然太皇说身体不适,你就回去陪陪他,顺便帮我打听打听消息……”

    贵妇人之间的消息,有时候分外的灵通。讲白了,老张是知道李芷儿跟长孙皇后关系还算不错,虽说以李芷儿的智商,肯定不是长孙皇后的对手,但只要听到什么消息,分析分析,大差不差还是能知道一些。

    再说了,长孙皇后说不定自己还要暗示点什么事情出来。

    “哼,你当我不知么?那萧大娘子,只怕妾前脚走,你后脚就要爬上她的暖榻,说些亲密好听的话哄她。那女子也是个蠢货,做个深宅妇人,也就如此了。”

    “……”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倒是崔明月,聪明冰雪,怪不得你那衙署还带着她。予那兄长有个秘书监,你这算是秘书处?秘书女郎也不比长安的秘书郎差嘛。”

    “芷娘你很有见地啊。”

    老张阴阳怪气地一边揉捏肩膀,一边斜眼看着她,“从今往后,我这长史府,有事秘书干,没事……咳嗯,还是先说回京的事,你帮我打听打听,看看皇帝是不是打算今年就要着手迁都事宜。”

    “张郎方才不是说太皇身体不适,让予回去陪陪他吗?这打探消息,不是顺便么?怎么?眼下又变了,还是打听迁都恁大的事体。小女子可是不敢当啊。”

    嘿……

    长子是她生的,她嚣张啊,她跋扈啊。

    不过老张也不是没有办法。

    “也不知甚么辰光?”

    香汗淋漓的安平靠在老张胸膛上,这软塌上的丝被随意盖着,外面竹叶梭梭,张德靠着棉皮抱枕,有些疲惫地应道:“休管甚么辰光,夜里要吃些甚么?”

    “且睡会儿,甚么都不想吃。待回了长安,再好生补补。”

    言罢,李芷儿侧着身子,慵懒地缩在怀中,不多时,竟然就睡了过去。

    江南土狗这才强大精神,一脸的不屑,心中暗道:老子还能没办法治你?

    可惜工科狗不抽烟,不然来一支,才能配得上此时此刻的骄傲心情。

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 


    咚!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接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一边走一边说道:“我们已经明白,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的情况下,两个铁球从同等高度坠落到地面消耗的时间,和它们的质量无关。那么,和什么有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

    竟陵县的一所学堂,虽然也有教“关关雎鸠”的夫子,不过夫子是曹宪的门下走狗,听话到不能再听话。哪怕学堂中公然教“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夫子也是一脸的淡定,还会随手塞一本《天问》过去,显然是搞事不怕事大。

    “明府,这学堂内子弟,多是操持贱业之家,若是传扬出去,怕是有损明府名声啊。”

    作为竟陵县县委书记的秘书,除了要给领导出谋划策,还得给领导提醒前程中可能有的地雷。

    然而和别的县委书记不一样,老李他牛逼,他嚣张,他跋扈。

    只见老李不屑地撇撇嘴:“我看谁敢?”

    背着双手的老李一边走一边道:“志武老弟,你眼界还是小了些啊。你以为这竟陵县,这复州,这安陆……能在吴王底下多久?来年就要废了世袭大都督,你信不信?眼下那些巴结吴王,在吴王眼前告黑状的,不过是自以为得计罢了。”

    “当今皇帝废世袭大都督,只怕是不愿吧?更何况,朝令夕改,有损帝王威严。”

    “此事由不得皇帝,再者,眼下要紧之处,乃是山东士族涉入新产。外朝、内廷、皇族,不可坐视,必是要一番争斗。你当这新产靠的是甚么?是那些没头没脑的行脚商还是靠中原那些世家?”

    说着,他指了指学堂,“靠的,就是这些。”

    “明府,我去过河东河套,诸地虽也急需‘王学’之流,却也不敢明目张胆兴办此类学堂。若是被人告入长安,事态若大,只怕还是要有祸事。”

    “无妨,张操之有句话说得好:天塌了,有个头高的先顶着。志武老弟,你猜这个头高的是哪家?”

    见李德胜笑容诡秘,作为一个秘书,他当然是揣摩透了领导的心思,于是小心翼翼地用疑问的语气说道:“新贵?”

    照理会说是五姓七望,然而五姓七望在此事上,落后几年,一时半会儿追不上,只能靠砸钱砸女人来笼络。

    而新贵却是不同,大大的不同……

    “如果我现在告诉志武老弟,长孙无忌、房乔、杜如晦、李靖都各自有名目众多的类似学堂,你以为如何?”

    “这……”

    “新贵之中,唯一没有参与此事的,止尉迟恭一人而已。连岐州刘师立,都上门求了张公谨。至于我家那位丹阳郡公……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