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唐朝工科生 >

第234章

唐朝工科生-第234章

小说: 唐朝工科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想到武二娘那张得意洋洋的脸,工科狗整个人都不好了。(。)

第二十一章 不死心() 
琅琊公主府,张德捎带了东北特产,又弄了两大车的干货。≧ 公主府家令一看是梁丰县男,脸上都笑开了花。

    “郎君来得正是巧,殿下做了一些糕饼,正逗弄小郎呢。”

    “有劳了。”

    对大多数贵族门人来说,张德的风度绝对谈不上何等的雅致,更不要说什么礼数周全。但是这平易近人,当真是能感觉到。

    公主家令亲自送他入了中庭,这才退回去指点仆役忙碌。

    外头大车上,瓶瓶罐罐装的是泡菜。大玻璃坛子中,泡着许多河套蔓菁,也就是圆头萝卜。这些个萝卜有切片的也有不切片的,用来下饭,极为开胃。

    自来长安,八年来张德每年都要储备一些。

    泡菜水虽然致癌,但这年头……致癌也必须得富贵人家啊。

    “都小心点,操之公的心意,好好地放着。殿下最喜这口味,打翻了一坛,要你们狗命!”

    “是是是,老姑姑放心,一万个小心。”

    仆役们都是端着小心揣着细心,这才把两大车的干货卸了。

    还有七八支品相不错的人参,直接送到了厨房。每个月琅琊公主都要炖一支,老母鸡在南山场地养了万把只,除了自家吃,这靠近太极宫的几个坊间,也多是想要沾沾光的贵族。

    到了大厅,李蔻正在那里喂着儿子,见张德来了,随手指了张椅子:“大郎坐吧。”

    “谢婶婶。”

    等李蔻喂妥当了,张德才起身道,“婶婶,宫里有些差事,我想借用一下公主府的东厢。”

    “弟妹当真是……”

    琅琊公主一声叹息,却是看着张德又道,“你叔父这阵子来信,怕又是建立了功业。河北道的事体,予也知晓了一些。大郎,你辛苦了。”

    “多是小事,不值当。”张德微微欠身,“叔父征辽方显英雄本色,侄儿这等手段,不过是锦上添花。”

    “汝又为官,当在仕途上力。”

    李蔻一脸肃然,“只有权势在手,方能振作家门。”

    然而老张的目标,振作家门什么的,不过是顺带,真正想要的,是小霸王学习机。只有小霸王学习机,才是伟大的理想啊。

    回想当年,小霸王学习机……是用来学习的!

    “婶婶提点,铭记在心。”

    “你府上的几个女郎,我也是见过的。”

    又给半大不小的儿子塞了一口软酥饼,她一边喂一边道,“那武大娘,眉目之间,怕是要勾引你。”

    “婶婶放心就是,侄儿明白的。”

    “嗯,予一向放心,汝有鬼才。”

    言罢,琅琊公主才抱怨起来,“宫中那般利市,偏还来祸害你。唉,也是树大招风,你叔父未曾名动京城之时,倒也太平。现如今,都是热捧一番,恨不得吃住在邹国公府上。只我这门槛,每个月都要换上两回。”

    所谓踏破门槛,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婶婶这个烦恼……倒是个喜庆的烦恼。”

    “嘴甜!”

    李蔻瞪了他一眼,然后看了一眼西边,“宫里的意思,予问过太皇,大约是内帑改制的事体。此事予也不懂,多半是要你劳力。不过此事拒绝不得,太皇告知了跟脚,只怕若是拒绝,恐引忿怒。”

    这忿怒,自然就是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

    李董这是逼人就范,为的还是“家天下”。

    当然李董对自身实力的认识还是很清醒的。自古以来,帝王和贵族就是瓜分土地人口来确定名分。

    讲白了,帝王和贵族之间,也是一场合作,一场交易。

    只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个口号喊的这么响,哪个皇帝不想做“****”?只是无能为力罢了。

    李董认清了这一点,所以在看到全新的,可以碾压那些老大贵族的手段之时,就琢磨着成为全新利益链中的霸主。

    如果说大唐朝廷看皇帝,那么市场经济看资本……

    李世民不懂市场也不懂资本,但他懂权力。

    梁丰县男这条江南土狗搞出来的这么多动静,很多东西他完全不理解,但这不要紧,要紧的是,甭管多大的规模,拥有最大资本的集团是皇族,这就足够了。

    就好比,张德张操之弄了个春秋战国一般的市场出来,李董就必须是这个市场中的秦晋齐楚,不能是别的土鳖。

    “还有甚么要紧的,拟个章程出来,予帮你一并处理。”

    “多谢婶婶,有婶婶襄助,难事也不难了。”

    “当真嘴甜,怪不得应国公的女儿,就认你了。”

    李蔻打趣了一番,突然想起一事,“过几日,我那弟妹寻你赴宴,当细细准备。”

    唉,人是好人,宴无好宴呐。

    长孙无垢倒也不死心,总是想让自己就范。

    老张眉头微皱,琢磨着是不是带一只陶瓷手雷赴宴,送长孙皇后上西天算了。

    “婶婶,可知还有何人赴宴?”

    “京中贵妇子女,多有赴宴。”

    看来宴会的基调定的很低,主打青春靓丽,可以的。

    稍稍松了口气,至少长孙氏不会在这种场合跟自己提三要四的。

    “侄儿还有一个疑惑,一直不解,还望婶婶解惑。”

    “娘!娘!”

    张德谦逊问着,却见李蔻的儿子正在那里扭着身子,叫唤着。然后开始嘴里大叫,“奶!奶!”

    不多时,手脚粗大的女婢捧着玻璃奶壶就走了过来。奶壶还在温水中烫着,显然是在别处一直存着的。

    奶嘴是用无花果胶做的,不是很耐用,前头用杜仲胶也做了几个,奈何太贵,也就大贵族才用得起。

    熟练地将儿子放在腿上,一只手抱着,一只手扶着奶壶,让儿子双手抱着奶壶,叭吱叭吱吃的可高兴了。

    “婶婶,来京时,我曾听说,皇后宴请过郑观音?”

    此话一出口,李蔻愣了一下,然后冲四周奴婢挥挥手。奴婢们适时离开,李蔻这才秀眉微蹙,“此事,慢说是你,便是我,也是一头雾水。”

    琅琊公主沉声道:“也说不上郑观音母女会如何,这几年一直在掖庭宫过活,我也不过正旦才有机会见上一面。”

    李建成的老婆女儿,到底是个什么生活状态,很多人一直打听,只是一直没什么太好的消息渠道。

    掖庭宫终归是个配的地界,宫中鬼魅流言,也多是在这里起起伏伏。

    “婶婶,太皇可有示下?”

    张德要确定一个结论,关于李世民是不是想要迁都。如果是,那么很多事情都解释的通了。

    倘使李世民真要迁都洛阳,那么李月李葭这无意中撩拨的两只野生妹子,着实又有了大用场。

    除了这些,老张还能以一己之力,让郑琬全家老小,玩一出“我胡汉三又回来啦”的戏码。(。)

第二十二章 很科学() 
“尫子,前日史公送来的胭脂,拿一些去吧。”

    掖庭宫南庭,靠近南墙宫门之地,流放在这里的贵族女子,往往曾经的地位不低。

    王君廓的两个庶出女儿,就是在这里整日晾晒苏丝。裴寂有个曾孙女,也因牵连,在这里受罪。

    只是,较之宫南,掖庭宫的别处,才是真正劳作繁重。还要潜心伺候着李世民的后妃子女,稍有不慎,便是杖毙。

    每年死于长了眼睛长了耳朵的犯官女眷,不知凡几。

    “阿娘留着吧,皇后所赐之物……”

    约莫十一二岁的少女,露出一个微笑,冲戴着头纱的女子柔声说道。

    戴着头纱的女子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了手掌,轻轻地抚摸着少女的脸颊。就这么轻轻地、慢慢地摩挲着,好一会儿,她才收了手:“尫子长大了啊。”

    “可阿娘为什么没有老呢?”

    女子听闻,顿时一愣,然后笑出了声来,将少女拢在怀里,“老啦,老啦,快啦,快啦……”

    就这么抱着,轻轻地摇曳着身姿,少女依偎在她怀里,满是微笑。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

    女子缓缓地哼着歌儿,北朝的歌,似有胡风,却是汉家的腔调,中原的言语。

    “娘。”少女轻轻地唤了一声,“娘以前就是这么唱给阿爷听的么?”

    “嗯。”

    少女得到了答案,以前母亲似乎从来不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这一次,给了答案。少女依然笑着,可开心了。

    琅琊公主府,张德正在安装旋转木马,又专门安装了一组铁轨,弄了一匹驯养五年的矮脚马。这马儿比黄羊也大不了多少,时人称呼“倭马”,乃是炎汉时宫戏的宠物。

    正调试着轨道上的小马车,琅琊公主眉头微蹙,双手按在身前,很是罕见地跟正经公主一样一步是一步地走到张德旁边:“这一次又有不同。”

    张德将车斗调整好,然后把一个悬空的座位通过四根牛皮绳,粘在卡榫上,再插入车斗。

    这样一来,熊孩子要是坐在座位中,两只脚还能悬空提腾。

    最重要的一点,安全,熊孩子万一趴车斗上乱动,跳下来磕着,得让李蔻拿起横刀剁人。

    “有什么不同?”

    “大郎庶出次女李婉顺,也会列席。”

    “列就列,又有何妨?”

    张德不解,好奇地看着李蔻。这个婶婶嘴里的大郎,不是他,而是李建成。李婉顺是庶出,不是郑观音所出,只是李建成的子女,就剩下她一个。就算在掖庭宫相依为命,庶出就是庶出,列席根本不会有所影响。

    “二郎可能要追赠大郎为皇太子。”

    “嗯?!”

    听到这个,老张猛地把车斗内的座位一按,然后站起来眼珠子一转:“婶婶的意思是,陛下要安抚……旧人?”

    他说话顿了一下,不过意思也很明确,说的就是李建成。

    李蔻早已不是寻常女子,是个能文能武而且掌握邹国公府财政大权的女人,她自然听得懂张德话语留白所指何人。点点头,道:“予入禁苑,参谋了太皇之意。太皇言:必迁都。”

    整个大唐,当过皇帝的就两个人,除了李董,就只有李董的爸爸老董事长了。

    所以,琅琊公主面对二弟的招式,有不懂的,就去自己爸爸那里参谋参谋。这就是优待老干部的好处了,整个大唐,还有谁能比李渊更有资格做国事顾问?智囊团里就算不是席智囊,那也是席分析师。

    迁都。

    从李渊的角度……或者说从皇帝的角度来看,迁都是必须的。当然武德年的李渊有心无力,既没有财力也没有智力更没有组织力甚至连武力都不算太靠谱。武德年间,关陇门阀的后遗症并没有减除,李建成背后林立着关西厮杀汗,这些左手拎着烤羊腿,右手就拎着横刀的凶悍军头,决不允许政治中心离开关内。

    更要命的是,武德五年虽然制钱,但财政压力还是很大。别说没有宇文恺,就是有宇文氏这群土木狗友情提供技术支持,武德年的财力,光收买反贼残党外加平抑物价,就已经力不从心。

    但作为皇帝,要是没想着真正做到“言出法随”,或者像始皇帝一样“包举宇内,囊括四海”,那就不是正常的皇帝。

    只是有些皇帝忍得住,有些皇帝忍不住。忍得住的,比如杨坚比如李渊,都是思谋再三,然后暂时放弃,安抚一下那些蠢蠢欲动的肉食动物。忍不住的,比如天可汗一世,上来就是王炸,然后出老千继续王炸,再出老千还是王炸。

    整个大隋的智商,都被杨广给拉低了。

    “千古一帝”推广活动反面教材就是杨广这种能够把所有阶层全部得罪的主,然而这不能说杨广的目的有什么错误之处。换个智商正常的皇帝坐那个位子,都会那样想,干死这个干死那个,打压这一群扶持那一群。

    唯一不同的是,杨广以为自己很厉害,以为自己实力很强,结果玩脱了。这就是不知彼的同时,特么还不知几。

    杨坚和李渊不同,杨坚是知己知彼,所以全程神操作,走位风骚到让突厥直接玩蹦,一群马仔小弟纳头便拜,草原上的牲口们,都高呼“圣人可汗”老牛逼了!

    李渊是知己不知彼,知道自己的触手能伸多远多广,也知道自己世家影响力大概范围,更知道自己能摁住多少基本盘。

    然而李渊不知彼的地方在于,他最优秀的两个儿子,没一个跟他对路的,全是对头。

    李建成造过反,但因为稳定也好,因为门阀背后的恫吓也罢,还是说狗屁父子亲情,抑或是次子那跃跃欲试的神情,都让李渊最后放了李建成一把。

    结果就是,李渊没看明白自己的另外一个强劲对手,次子李世民那庶族和草根扎堆的班底。

    以至于尉迟日天拎着马槊跑他面前说“陛下你退位吧”的时候,他恐怕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但是,不管是知己知彼还是知己不知彼还是不知己不知彼的皇帝,都想离开长安,离远一点,再远一点,更远一点。

    理由当然不会是汉朝以来长安的地下水系统已经被破坏,也不会是关中地区植被大不如前,已经不是大粮仓,更不会是八水环绕大水扛不住。

    关陇门阀在李世民上台后的前三年,不管是天灾**还是叛乱,都是咬牙坚持着弄死弄残。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南朝旧人登上舞台,更多的庶族出现在人民群众的视线中,更多的落拓上品人家重新登上人生巅峰。

    在张德第一次抵达长安之后,他眼中看到的草根们,都时刻准备着,给皇帝陛下背黑锅。

    皇帝需要他们背黑锅,需要他们站街挥舞砍刀吓唬人的时候,他们就会义不容辞地跳出来。

    尉迟日天程操地,就是这样的人,看上去有点像抹布,但不得不承认,很好用。

    而伴随着老魔头这种类型的怪兽逐渐在军方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很快武士彟这种李渊的老朋友,就开始等着嗝屁。很快李靖也得假装自己爱钱,李绩更是踩着红线打擦边球,让皇帝把他一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