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唐宫里的八十一个女人 >

第2章

唐宫里的八十一个女人-第2章

小说: 唐宫里的八十一个女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许是在背椅上躺着不安稳,太子挪动了一下身子,却醒了过来。那杨文干早在门外站得脚都发麻了,看见太子醒了来,急忙趋步入内叩首道:“奴才给太子请安。”

    “请啥安呢,这都深更半夜了才把你叫来,倒是打扰你了。”太子笑着说,又朝侍人道,“还不快给杨护军赐坐?”侍人听着,搬来了坐椅让杨文干坐下。

    太子看着杨文干坐下,叱退侍人,目光幽幽的,朝杨文干望了许久,望得杨文干心里有些发怵。那时太子慢声慢气着问道:“杨护军,平常我待你如何?”

    “殿下之恩终生难忘。”杨文干慌忙又跪下叩首道。太子忙扶起杨文干说道:“起来,起来,莫要这么客套,我叫你来,是想让你为我办点事。”太子说了,便又打住。

    “只要末将能办,末将万死不辞!”杨文广脸sè严峻,坚定的说道。

    太子摆摆手,笑了笑道:“没啥大不了的事,我只想让你亲自为我招募些人,充实一下东西长林军,以加强东宫护卫,你看这事能办吗?”

    “行,要招多少人,殿下吩咐便是了,末将着实照办无误。”

    “二千!”李建成重重的说道,目光幽幽的望着杨文干。

    “二千?”杨文干吃了一惊。

    “是的,要招募二千人左右,而且要训练好,把东长林军院腾出来,用作新军训练,要保密,不能走漏丝毫风声。”太子盯着杨文干说话,他的目光冷悍严峻,脸sè变得铁青。杨文干被他的目光盯着,背上沁出一层冷汗,心想:“我的妈呀!要招募二千卫士,这不是谋反吗?这太子也真胆大包天,让皇上知道那还了得!”想着脸上便露出畏怯之sè。太子一眼便察觉出来,冷笑一声道:

    “怎么,害怕了?”

    “说实话,招募这么多人,要是走漏一点风声,那可不得了。”

    “我知道你担心这一点,但你知道什么叫唇亡齿寒吗?要是我这个太子有朝一i让别人给取代了,想想看,还有你杨文干吃香喝辣的?”太子目光死死盯住杨文干的脸,接着又说道,“你放心,只要你一天天的逐渐充实进来,做得秘密一点,没人注意到你,逐渐的训练好了,咱们就能唱一台好戏,到那时,你便是头等功臣。”

    杨文干听着,咬了咬牙说道:“好,为了殿下的事,我杨文干豁出去了!”

第二十七章 娇娃宠妃() 
且说屈突通和长孙无忌入宫回奏皇上,来到垂拱殿,低着头进入寝宫,跪下叩头,呼“吾皇万岁!”抬头时瞥见尹德妃,就在寝宫。

    长孙无忌心里一惊,想道:“这下坏事了,这事让这婆娘懂了,准没好结果。”

    可长孙无忌那里知道,这尹德妃早已尽知此事,那可达志刚被扣押,建成和元吉俩个,已抢在长孙无忌二人没回奏皇上之前,让尹德妃给皇上吹了枕头风。

    这李渊垂暮之年得张婕妤、尹德妃俩位娇娃宠妃,真使他的心都变得年轻了许多,仿有返老还童之感。俩位宠妃,年纪都在十六、七岁,一位善诗,一位善画,抱在怀里又像小孙女一样会撒娇,这真让他爱不释手,隔三岔五轮流着宠幸,倘若是她们亲自找他来,便必是有所求,一般也是有求必应。

    这并不是李渊不忌红颜误国的古训,他知道他不至于就是殷纣王,俩位宠妃不至于就是妲姬,因此他的江山也不会毁于她们的手里。

    他身为帝皇,九五之尊,但当了皇帝,已是年迈,虽应是后宫嫔妃无数,但他却不多设,就这俩位宠妃。这俩个小美人,天生丽质,稚嫩可爱,身上的那种幽幽的、淡淡的体香那么醉人。李渊感觉到有她俩个便足够了,因此,i常生活,确实离不开她俩。他也知道凡事有点过于袒护了她俩,但有关她们所求的事,只要无碍大局,他也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长孙无忌和屈突通,连夜向他奏明调马之事,他责成这两位大臣调查此事,可仔细一想:这种事情有谁敢干呢?肯定是那不争气的太子和元吉搞的鬼

    。尤其是太子,于国事无慑众之力,搞yin谋诡计倒是有了心计,这将来怎能挑得起治理江山社稷之大任呢?

    李渊本来早就有废太子之心,要是这一次查出来,真是他掺和元吉搞的鬼,那他也只能咎由自取了。李渊这么想着。那时候,他坐在寝宫榻边案前龙椅上,批阅着奏章,心里正惦记着可达志的案子,尹德妃便走进寝宫来。

    那尹德妃素来到寝宫,从不提前通报,她慑手慑脚的走进来,李渊没有丝毫察觉。她偷偷的绕到李渊身后,冷不防的,从后面捂住李渊的眼睛,李渊吃了一惊,正要发作,但感到捂住眼睛的那双小手,软绵绵的感觉,便知道是尹德妃。

    在宫里,敢对他这位帝王无礼,只有这俩位宠妃,别人谁敢冒杀头之罪对皇帝无礼呢?在他眼里,这俩位宠妃都还是小孩子,都会撒娇,张婕妤显得文静点,而尹德妃显得尤为淘气。李渊握住那双捂住他双眼的小手,装着生气的说道:

    “是德妃吗?”

    没人答应。李渊慢慢抽回一只手,朝身后尹德妃的腋下抓去,那双小手才忽地松开了,旋即一串银铃似的笑声从身后响起,李渊扭转身子,顺势一搂,把尹德妃楼到了怀里。

    那尹德妃在李渊怀里笑了一回,笑得李渊心都要醉了。忽然,尹德妃止住了笑声,脸sè骤然间便变得yin沉起来,她盯着李渊看,许久才说道:“陛下,臣妾听说燕王要赠给太子一批马匹,充作长林军护骑用,太子说,长林军兵马配备,是须由皇上御批的,实不敢受燕王礼赠。可不知燕王为何托可达志把马送了来,这回可好了,可达志被城门军士扣下了,看来要祸及太子了,可这太子是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辨了。”

    李渊还陶醉在刚才尹德妃的笑声里,看她那双迷人的眼睛盯着自己,便低下头,要朝她那樱红小嘴吻去,她却说着许多话,李渊听着,知她又是为太子是说情来了。

    这太子啥事都不行,舞文弄墨却是个好手,平常与这俩位妃子寻诗讨画是常有的事,也难怪俩位妃子总爱帮他说话。可仔细一想,她说的未必就不是实情,或许也真是那燕王送太子马匹呢?就算不是,这案子又涉进了一个燕王,都是自己皇族中人,这该如何是好?

    李渊当这皇帝,建立大唐江山以来,也算得是一帆风顺,但也有他最挠心的事,这就是他的几个儿子,他煞费苦心的褊这个护那个,就是不愿看到他们骨肉相残的局面。

    如果这事一查到底,弄个水落石出,其结果无非是太子、元吉二人密谋,针对世民干的。世民现在仍在河南赈灾,若此事闹得太大,连世民也掺和进来,那还不闹个天翻地覆的。这么想着,李渊觉的还是息事宁人为好。李渊正想着这些,忽有太监传报长孙无忌和屈突通觐见。

    那长孙无忌知道尹德妃定是为太子说情而来,他想,索xing就当着她的面以实情回奏,看她又能如何?遂说道:“回皇上,审得调马案人犯可达志供认,这三百匹战马是太子派他从燕王处调回来的,我俩再派人往幽州燕王那里核实,此情属实,可事关太子,请皇上圣裁。

    “可有太子调马手谕?”李渊漫不经心道。

    “回皇上,没有太子调马手谕。”

    “没有太子手谕怎么就断定是太子调马,不是别的原因?”李渊冷冰冰的说,“此案移交刑部处理吧!”

第三十七章 大家摸不准李渊的口味() 
武德七年八月十二i,高祖皇帝李渊从仁智宫避暑回到了京都长安。一别几个月谁也不承想京城竟变了个模样,原先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京城,南方的果品,北方的皮货,沿海的鱼虾、瓷器、丝织品摆满街道,那四川、湖北、陕西来的唱班杂耍随处可见。

    高祖皇帝离京往仁智宫避暑的那天,京城百姓还喜气洋洋的夹道相送,可今天回到京城,却见街道冷冷清清,偶尔三五成群的市民聚在一起似乎都在谈论西边的战事

    。

    这一支从仁智宫避暑浩浩荡荡回来的帝辇龙舆的队伍中,那些王公大臣包括皇帝老儿在内都无不知晓,突厥在西线已经连克数州,边防军队无力抵抗,前方战报屡屡告急,当天从前方发回来的战报,第二天便传到了老百姓耳里,也难怪京城老百姓人心惶惶,甚至有传说突厥不出两个月便打到长安来,那些沿海和南方来的商贾以及戏班子早以逃之夭夭,京城百姓也多屯粮积货,有的甚至准备逃往南方去。

    回京半月有余,直至九月初李渊才召集文武大臣在垂拱殿商议如何抵御突厥之事。各位文武大臣五更起身,早早便来到垂拱殿外等着皇帝上朝。

    这天早上,长安城中乌云密布,时而从天边传来一两声闷雷,凉沁沁的秋风剪地扫过垂拱殿前宽阔的宫院,卷起地上的尘埃直扑那些等在殿外准备朝见皇帝的文武大臣的脸。直到那李渊临朝,忧郁的坐在那龙椅上,等在殿外的文武大臣才鱼贯入殿,朝李渊跪拜叩首,山呼“万岁!”

    李渊无jing打采的朝众大臣环顾一周,慢慢抬手道:“众卿平身。”看着众大臣站起身来,在殿中两旁各自归位站定,李渊抬起头,目光仿佛注视着殿前朱漆的栋梁,许久才慢条斯理的说道:“众爱卿大概都懂得目前边境上的局势了,朕到仁智宫不足三个月时间,国家内外形势就出了这么多的乱子,先是杨文干造反,接着又是突厥犯境,虽然杨文干已被剿灭,但突厥犯境之事确实是大问题呀!突厥犯境之事自前朝至今屡屡不止,这些天,边关频频告急,突厥连克我代州、朔州、原州、陇州、岷州、松州、yin盘、并州等地,除朔州总管秦武通击退朔州之敌,宁州刺使庞太师和秦府护军尉迟敬德分别击退原州、陇州之敌外,其余各州,均被突厥占领。突厥之患,今年尤剧,闹得国不安宁,民不安生。依朕看,突厥的问题是到了该花大力气解决的时候了。众卿看看,该如何是好呢?”

    站在殿中的各位文武大臣,听李渊这一番软绵绵却又含威不露的讲话,仍是静得鸦雀无声。李渊那双目光闪烁一下,闪出一道冷峻的光来,在众大臣脸上扫了一回道:“难道我堂堂天朝,竟没有人想出一个御敌的好法子来吗?”

    听李渊这么一说,众大臣sāo动起来。其实,众大臣并不是没有可奏之本,大家是摸不准李渊的口味,李渊从仁智宫回来便在深宫里暗暗筹划着如何抵御突厥之事,一方面暗地里听取大臣的意见,不知何因,这老皇帝竟想到要迁都,想迁离长安以避突厥之患,甚至已暗地里派中书侍郎宇文士往南方堪探可以建宫之地。众大臣摸不准皇帝的心理,但老皇帝心里清楚得很,突厥近年已强盛起来,相比之下大唐多年征战,国力空虚,一旦大战起来,鹿死谁手也很难断定,突厥所以长期侵扰中原的原因,目的是想取长安,因为长安有他们的很多侨居的亲眷,有他们大量的商机和财富,倘移居南方,焚毁长安城,突厥便不再有入侵中原的必要。

    能平息干戈,使国家免遭战乱,他李渊宁可背这“不抵抗主义”的千古骂名;另一方面,他这一把年纪,也感到长安夏燥冬寒的气侯很不适宜,迁都南方,找一个四季如chun的好地方建宫也是晚年的一大享受。但他经一段时间暗地里摸大臣们的底,却发现主战者多为文武大臣中的实力派,尤其是世猲 zhu战之情绪尤为激昂,这不得不使李渊暂时打消迁都的念头,召集了这次朝政大会。

    忽然,殿外一声响雷,一条长蛇似的闪电划破天空,闪电照shè在殿中大臣和皇帝的脸上,瞬间看去是一片怕人的惨白,电光过后,紧接着是狂风暴鱼骤至,殿外是哗啦拉的狂风卷着撒泼雨点和炸雷的声音,殿内一遍黑暗,几乎看不见人的脸。不一会,宫灯亮了起来,才恢复了殿堂的庄严和辉煌。

第三十八章 朝会争议() 
此时只见尚书左丞裴寂手执朝牌上前奏道:“突厥屡屡入侵我边镜,目的是想试我大唐国力,倘若我们没有抵抗能力,便攻取长安。其攻取长安的主要原因是突厥人侨居长安的眷属很多,许多突厥商贾云集长安,长安是他们突厥人的生财之地,假如我们焚掉长安城,京迁南部,突厥人也就失去了以上的依赖,屡屡犯镜之事也就从此停息了

    。”

    齐王元吉和太子建成,早摸准李渊有迁都意思,待裴寂奏完即上前合奏。

    “裴左丞所奏极是,迁都能避免战争,于国于民都有利而无弊。“元吉道。

    “我朝多年征战,国力已弱不堪再战,突厥这些年强盛了起来,一旦大战起来,倘若我们战事失利,他们就会长驱直入,到那时生灵涂碳,国将不国,后悔起来就晚了。所以说,迁都能罢战,乃是上策。”太子接着奏道。说完,看了看身边站着的刑部尚书萧造,这位向来没有参与党派之争的实权人物说话很有分量,可此刻却装聋作哑,任太子做作眼sè,也不作声。

    李世民站在一旁一直没有作声,但内心却如长江、黄河般奔腾咆哮着。他听裴寂那番没有骨气的话已经怒火中烧,再听元吉和太子的谏言更是气冲牛斗。但他并没有发作出来,他向来喜形而不露于sè,百事能忍,凡事三思而后行。他还想看看朝中那种丧权辱国毫无骨气的人究竟有多少,可等了好一会,竟没有人再敢进谏言。遂趣步上前,叩首拜奏道:

    “戎敌为患,自古有之,陛下圣明英武,使华夏江山得以光复,拥有百万jing兵,从来征讨所向无敌,可是如今却因为突厥侵扰边境便要迁都逃避,以求平安,这岂不在四海之内外羞以见人,让千秋万代贻笑我大唐软弱无能吗?以前霍去病仅为汉廷一位将领,仍有志誓死消灭匈奴,而我作为陛下圣命,可以统领千军万马冲锋陷阵的大臣,希望陛下给我几年时间,定斩颉利、突利之头向陛下复命。倘若我做不到这一点,那时陛下再迁都也不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