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灵师之兼职女官 >

第4章

重生灵师之兼职女官-第4章

小说: 重生灵师之兼职女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一切都将好起来。

    这是赵芸第一次见赵麟笑得这么轻松,看来,缺钱这个问题,并不是她一个人在担心。唇角上扬了些微的弧度,赵芸仰头,双眼亮晶晶的看赵麟,“二哥,有了银子,我们就不会再饿肚子,不会再穿不暖了,是不是?”

    赵麟怔在原地,摩挲赵芸消瘦的小脸,心里全是心酸和心疼,“嗯,二哥以后都不会再让芸芸饿肚子,也不会再让芸芸挨冷受冻了。”

    有些不自在的把脸从赵麟的手掌里挣扎出来,赵芸抿着嘴微笑,“芸芸相信二哥。”一边说,两只小手还使劲的绞着衣角。

    赵麟的视线自然而然的落到赵芸不安分的双手上,而她身上那件已经洗得看不出原色的棉袄,也自然而然的被他看在了眼里。仔细回想,整个冬天,赵芸好像都是依靠这件并不厚实的棉袄度过的。顿时,赵麟心里自责起来。

    拉着赵芸的小手,赵麟微笑道:“芸芸,二哥明天带你去县城玩好不好?顺便也买些布回来,让隔壁的周婶婶帮忙给我们芸芸做套新衣。毕竟,再过十来天,便是春节了啊。”

    目标达成,赵芸在心里为自己比了一个V字。这身棉袄真的不保暖,大小不太合适不说,缝缝补补,露出里面的棉花,都是又黑又硬的。如果实在没条件,她也能将就,但亲眼看到那么多银子,她就不想苛待自己了。

    所以扮嫩撒娇,利用赵麟的关心耍点儿小心机什么的,赵芸也毫无压力的做了。

    “二哥真好。不过,明天二哥不用去私塾么?”赵芸冲赵麟甜甜的一笑,又疑惑的问。

    “不用去了,私塾从今儿起开始放假,等开春了才会开学。如果这次春节过后的童试我能顺利的考过,私塾便不用再去了。”赵麟点头,笑着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赵芸点了点头,这里的科举制度和中国古代的很相似,童试是为了取得生员资格,也就是俗称的秀才。只有成为了秀才,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所以,成功的迈出这第一步,还是很重要的。

    第二天,赵芸起了大早,手脚麻利的做好早饭,就敲门喊赵麟起床。这个时代的城市,她还没见过。原身的记忆里也没有,所以要去县城她显得有些兴奋。

    只是,在吃过早饭,赵麟牵着她的手,走到站在门口等待的赵麒的身边的时候,她又有些发怵。从昨天开始,赵麒那把人看穿了的眼神,就让她有些不自在。现在还要一起出门,她更觉的紧张了。

    “二哥,大哥也要和我们一起去么?”扒拉着赵麟的耳朵,赵芸小声的问。

    赵麟点头,“是啊,怎么了?我们坐周大叔家牛车,兰心也会一起,路上人多热闹,也有照应。”

    “呵呵,那个,没什么,我就是问问。”赵芸抓了抓头,有些烦躁。

    赵麟安抚的笑了两声,以为她第一次去县城,兴奋得有些紧张,也没在意。

    蚌兰村到县城差不多有六七里,道路开阔平坦,比较好走。路上来来往往的牛车,显得十分热闹。

    赵芸和周兰心并排坐在牛车上,探着脖子道:“怎么这么多人?”

    周兰心比赵芸大一岁,八岁的小萝莉裹在大红色的棉袄里,衬得脸红彤彤的,特别俏皮。此时,她正拉着赵芸的手,兴奋道:“今天是赶集日啊,你不知道?”

    赵芸愣了下,随即了然。二十一世纪,还有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赶集的习俗,她自然也知道一些。

    “逢三、五、七赶集。今天逢七,加上还有十来天便要过春节了,村里的长辈们都要上县城采买年货,自然人多。”周兰心扭头看向赵芸,咧嘴笑道:“今天县城里肯定比以往还要热闹,杂耍的,唱戏的应有尽有。待会儿,芸芸妹妹和我一起去看热闹好不好?”

    赵芸被小萝莉看得心软软的,加上她也好奇,正想点头答应呢,就被人笑着打断了。

    “你就想要拐着芸芸和你一块儿调皮,你麒哥哥和麟哥哥,到了县城便要带着芸芸去买年货,哪有空陪你?”说话的人,自是赶着牛车的周大叔,三十来岁的中年壮汉,声音洪亮,笑容爽朗。

    “臭爹爹,我哪有调皮?芸芸妹妹第一次去县城,我自然要带着她一块儿玩儿。”周兰心皱起鼻子,不满的瞪向周大叔的后脑勺。

    周大叔逗着周兰心,父女俩之间的气氛显得亲密又和谐。

    赵芸有些羡慕,她在现代时,也很少能和父亲愉快的谈话。

    人被搂进一个单薄的胸膛,赵芸后仰,抬眼便瞧见赵麟温暖的笑脸,“冷么?”

    赵芸摇头,“不冷。”但还是把身子缩在赵麟的怀里不出来。赵麟笑了笑,双手捂住她的,才扭过头去,继续和赵麒说话。

    赵麒把一切看在眼里,垂下眼,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赵麟或周大叔的话。

    很快,县城到了。

    七八米高的青砖城墙,往东西两边延伸,直到视线不可及。大路的尽头,城墙的中央,一道拱形的城门大开着,两边各伫立着两名红色软甲的守门士兵,威武不凡。

第八章 采购() 
巍峨的城墙,带着不可侵犯的威严;两旁着装整齐,神情肃穆的士兵,更让人赞叹锦**人的素质优良。

    城门上方,两个龙飞凤舞的“豐樂”,文人洒脱不羁的风采扑面而来。

    赵芸赞赏的看了眼城门上的两个大字。她在现代的时候,对书法略有涉猎,自然能看出这两字,肯定是出自大家之手。于是,还未进城,她便对这丰乐县多了几分好感。

    “芸芸喜欢那两个字?”赵麟见赵芸有些出神,便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不由笑着问。原身是识字的,老师便是她二哥赵麟。所以,赵麟见赵芸盯着那字迹愣神,也没觉得奇怪。

    收回目光,赵芸有些腼腆的仰头冲赵麟笑了笑,道:“芸芸只觉得好看。”

    赵麟摸了摸赵芸的脑袋,“芸芸眼光好。这两字,是锦国传奇的书法大家黄先生的题字。因为这,丰乐县在全国也小有名气。”

    “这么厉害?”赵芸眨了眨眼,一脸惊叹。

    “黄先生不仅在书法一道上有很高的造诣,诗词歌赋,经世致用的学问,也是世人望尘莫及的。天下的读书人,莫不敬仰他。”赵麟神色里也露出赞叹,话里话外,都带着十分的崇敬。

    “二弟,谨言慎行。”赵麒警告的看了赵麟一眼,神情严肃。

    赵麟咧了咧嘴,在排队入城的时间里,给赵芸和周兰心讲起了县里的好玩的地方,到底是没在提起那黄先生。

    知道那黄先生或许有些不妥,赵芸顺着赵麟的意思岔开了话题。等了约莫半柱香左右,一人交了一文钱的入城费,才顺利的进入了丰乐县。

    首先入眼的,是笔直的青石板铺就的能容两驾马车并行的宽阔街道。街道两边是挤挤挨挨的店铺,柴米油盐,布匹针线,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而在这些店铺前,有平整的空地,此时,已经被密密麻麻的小摊贩占据了。看他们的装扮,都是丰乐县附近来赶集的乡民,面前的小摊子摆的,也是自家的土产。

    拥挤的人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叫卖声,充斥耳朵。

    “麒哥儿、麟哥儿,我得先把地瓜给人送去,就在这分开吧?你们赶紧去采买,咱们午时在城门口集合。”周大叔进城之前,便从牛车上下来,小心的牵着牛。此时,站在一条岔道上,他如是说道。

    赵麒点头,示意赵麟把赵芸从牛车上抱下来,道:“劳烦周大叔捎我们一程,您有事自去办,不必顾虑我们。午时,我们会准时在城门口等待。”

    周大叔爽朗一笑,“麒哥儿这么见外做什么?你周大叔字认不得几个,这点儿小事,还是能帮忙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嘛!”

    赵麟把赵芸从牛车上抱下来,小心的牵好,闻言笑道:“周大叔对我们两兄弟的好,我们都记在心里。”

    “嗨,不过都是些举手之劳,你们两个小子老是这么客气,我可要生气。”周大叔瞪眼,颇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便朝两兄弟道:“行了,时辰不早了,我得先去送货。记得集合的时间,别耽搁了。”

    赵麒点头,“好。”

    “芸芸,看到好玩的,记得回去时和我讲。”周兰心颇为不舍的朝赵芸挥手,然后坐在牛车上,和周大叔消失在人群里。

    “走吧。”赵麒率先转身,朝另一条人流稍微少一些的街道行去。

    赵芸瞧了,这条街上的店面,明显要比之前的那些更上档次。酒楼,茶楼,绸缎庄,多宝斋,银楼……都是富裕人家才会进去消费的地方。

    根据她了解到的物价,她挖出来的箱子里的银子能换不少好地,也能够普通的农家好些年的嚼用。但她家要供两人读书,而且还是坐吃山空,赵芸实在想不通赵麒来这里是干嘛。

    别是突然发了小财,太激动了,忍不住要大手大脚的血拼一翻?赵芸拍飞自己的胡思乱想,便见赵麒在一家古色古香的店面前停了下来,仰头一看,墨斋,专门卖笔墨纸砚的地方。

    赵芸恍然,童试在元宵之后的第五天,离现在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到。考试用品,确实该准备起来了。

    中等毛笔,七百八十文一支,下等黄纸两百二十文一张。最贵的便是砚台,稍好一些的,都在十两以上,以现在赵家的家境,实在奢侈不起。好在,赵麒也显得很理智,只买了两方普通的石砚,和两块墨锭。

    走出墨斋的时候,赵麒手里多了一篮子笔墨纸砚,荷包里少了一个十两的银锭,看得赵芸眼疼心疼恨不得把笑眯眯的墨斋伙计给一拳打倒,再把钱抢回来。

    锦国米价平均70文一斗,一两银等于一贯钱,也就是一千文。十两银子,能买米十几石,足够他们三兄妹吃一年多的。由此看来,平民家庭要供养一个读书人,也着实不易。

    “几位,随便看。小店的布,种类多样,品种齐全,保管您能选到和您心意的。”三人刚走进一家布庄,一名上了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便迎了上来。

    赵麟冲老者笑了笑,低头看向赵芸:“芸芸喜欢什么样式的,去瞧瞧?”

    “好。”赵芸也不怯场,松开赵麟的手,便在那老者略显诧异的神色中,走到那些展示的布料前仔细打量起来。锦国,士族阶层才可以穿绫、娟、纱、稠等,普通的平民只能穿棉、麻等布。所以,赵芸也不去看那些华丽的绸缎,只细细的打量颜色不一,花纹各异的棉布,麻布。

    “要是小客人穿,这些颜色鲜艳,图案喜庆的比较好。要是两位小哥穿,这天青、月白,藏蓝色的都合适。”

    赵芸闻言笑了笑,她可不想穿得和周兰心一样大红大紫。视线停留在一匹底色鹅黄,米白碎花的布上,道,“哥哥,我喜欢这个。”

    赵麟便看向老者,“掌柜,这布怎么卖?”

    “九百五十文。”老者笑眯眯的报出价格。

    赵芸扬起笑脸,可怜兮兮的看着老者,“老爷爷,我们还要买两匹布做衣衫,您给算便宜些吧?”

    “九百三十文,不能再少。”

    “再便宜些,八百五十文,好不好?老爷爷?求求你了。”赵芸眨巴着眼睛,盯着老者不放。

    “得,九百拿走,再便宜老朽就亏了。”老者有些招架不住,笑着摇摇头便妥协了。

    赵芸扭头看了眼赵麟,见他微微点头,便甜甜道:“谢谢老爷爷,您是好人。”

第九章 偶遇() 
给老者发了一张好人卡,便节省了一百多文钱,赵芸笑呵呵的站在赵麟身后和老者挥手告别。

    “芸芸怎么今天嘴巴像是抹了蜜似的,哄得老掌柜笑得合不拢嘴。”离开布庄,赵麟抱着三匹布料,才低头看向赵芸,略带惊奇道,“他家的布料齐全,质地也普遍好一些,价格自然也要贵上些许。平日里倒从未见他这么爽快的减过价。”

    “嘿嘿。”赵芸抿着嘴笑,就是不说话。

    “看你这得意的小摸样。”赵麟失笑,宠溺的点了点赵芸的小鼻子,扭头朝赵麒道:“大哥,你瞧,再过不了多久,咱们家的芸芸也能独挡一面了。”

    “那是好事。”赵麒脚步顿了下,意味深长的看了赵芸一眼。

    好似兴头上被浇了一桶冷水,赵芸撇了撇嘴,赵麒有时候真的冷淡得让人抓狂。

    “前面的,别挡道。”

    街道上有些骚动,远处一辆华丽的马车哒哒的极速驶来。

    赵芸被赵麟眼疾手快的拉着站到一边,马车驶过,带起一阵寒风,直窜入单薄的衣服里。

    “嘶。”赵芸龇牙,风吹在脸上,像是刀子刮过似的。

    “那是知县大人家的马车吧?”

    “你没瞧见那车辕上的蚌兰图案?除了知县大人家,县里谁能乘坐这样的马车?”

    “也是。蚌兰是县花,历来只有一县之首才能使用这个标记图案。”

    ……

    “二哥,为什么只有知县大人才能使用蚌兰图案标记的马车?”赵芸扯着赵麟的袖子好奇的问。

    “锦国皇室,酷爱花,朝廷更是专设二品的掌院花使,专事花草。锦国的国旗上,便是一朵盛开的紫阳花。而紫阳花,是国花,也是锦国皇室的族徽。上行下效,士族阶层的大家族纷纷效仿,都以各式各样的鲜花为标志,代表家族。上千年传承下来,现在锦国的每一个省、府、州、县,都有了特定的代表花卉。而雕刻有这些特定花卉标记的东西,也只能由省、府、州、县的最高长官及其家眷使用,如若逾越,一经查实,是要判刑的。”

    赵芸了然,特定的花卉图案,代表特定的家族,势力。这样的标记对这些家族和势力来说,是神圣的,独一无二的,容不得别人亵渎。而雕刻有县花标记的马车,更是知府权利的象征,哪能让外人染指?

    只是,锦国皇帝爱花爱得专门设立一个二品的官儿,还真是闻所未闻。

    之后,赵芸三人花了一个时辰的功夫,将年货和日用品,一一买齐。三个人,身上大包小包的往城门口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