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相濡以沫 >

第65章

重生之相濡以沫-第65章

小说: 重生之相濡以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老公公闻言笑了,问道:“殿下,老奴怀里有锦帕,您要吗?”

    赵崇烨一愣,瞬间红了耳尖,扭过头去,看着床内,“不需要!”

    吴老公公脸上的褶子堆成了一朵花儿,哟,他的殿下害羞了呀。

    吴老公公嘿嘿笑着,等害羞的皇子殿下别扭完,他是一个贴心的下人。

    耳尖红色褪去,赵崇烨终于转过头来,双目直视吴老公公,沉静着面色说出一句话来,吴老公公看着赵崇裕许久,终是点了头。

    赵崇烨说:“公公,我想见见楼三爷。”

    第二日众官进宫早朝,在宫门口,谢相与大皇子不期而遇,两人十分有礼地交谈了几句。下朝之后,谢相回府时,在府里看见府里请了裁衣师傅正在给宝贝女儿量身。然后,谢相听见裁衣师傅十分好心地告知谢家小姐,玄记铺子里今日到了夏日新布料,透气凉爽又好看。谢相脸还没来得及黑,就又被谢家大小姐拖出了府。

    据围观群众说,谢相再次回府的时候,唉声叹气,表情格外沉重。

    楼瑄独自坐在后堂,身旁木桌上,是一丝热气也无的茶水。

    大皇子想见他

    他一直都明白,他与赵崇烨肯定会面对面,只是他没想到,会是赵崇烨自己提出来。昨天大皇子府发生的事,他昨夜就知道,他也知道赵崇烨的伤势子虚乌有。他那傻侄女儿,情深若此。

    本来,他打算这两日让苏萦亲自去一趟大皇子府,以看望楼玥为理由。他想弄清楚赵崇烨为何想要楼玥的命,还要得如此光明正大。楼玥莫非就如此碍眼么?

    只是,刚刚,谢相来了之后,他突然明白过来也许,赵崇烨要的并不是楼玥的命,他要的,是确定楼玥的心。

    他到现在,仍然没有查清楚赵崇烨与谢相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查清楚谢菡萏为何会有大泽国公主的信物,而且,接到妤儿的信这么长时间,有关十四年前大泽公主的消息现在还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这一切的一切,他想,或许赵崇烨能给他答案。

    赵崇烨想与他见面,他不知是否是真心实意,不过,就他手中掌握的讯息来看,赵崇烨既然愿意帮助妤儿跟琰儿买马,也就是说他无意兵权,或者说他愿意让背后站着楼家的赵崇裕掌握兵权。他不想与赵崇裕争。

    楼瑄曾经最担心的,就是有朝一日失败,赵崇烨登顶,决计容不下赵崇裕。他筹谋这么多年,不过为了保全苏家血脉罢了。若赵崇烨真心相待,那么,至少,他不用再担心赵崇烨登顶那日,崇裕无路可走了。

    更何况,皇帝、赵崇烨、崇裕三方争夺,崇裕胜的可能,无论如何,都比赵崇烨、崇裕联手,对抗皇帝要小得多。

    若赵崇烨愿坦诚相待,他的心,便安了一半。

    楼玥

    他以前只希望这个被爹娘灌输了不该有的想法的女娃儿,能找到一个好夫婿,高嫁进门,夫家尊重,与夫婿平平淡淡过一生。

    这个心愿,在他知道兄长执意将楼玥送入大皇子府时就破灭了。那时,他就暗自想着,若崇裕成事,必留下楼玥一命。

    如今看来,楼玥似乎竟应了他之前的心愿,虽是低嫁了,可若得了赵崇烨的真心相待,那真是比什么都强。

    楼瑄缓缓站起身来,理理衣袖,信步走出后堂。一切事,待他前去见过赵崇烨再说。

    赵崇烨毕竟是皇子,皇帝的眼睛时时盯着,他想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见他,瞒着皇帝,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只能楼瑄亲自去一趟了。

    楼瑄的身手,躲过那些个皇帝的眼线,还是不难的。

    这日早朝,圣旨宣读,着二皇子赵崇裕暂代将军一职,即日启程前往绪州。

    后宫接到消息时,早朝已经下了。太后闭上眼睛良久,撑着如姑姑的手,走出了寝殿。

    御书房外,一顶撵轿停下,太后从撵轿上走下,御书房外侍卫、公公、宫女整整齐齐跪了一地,齐呼“千岁。”

    皇后过世已经许多年,新后未立,整个皇宫里,能当的起一声“千岁”的,便只有太后娘娘了。

    御书房厚重的木门很快打开来,太后挥挥手,挥退了身后的宫女,一个人走了进去。

    皇帝见太后进来,连忙起身,走近太后伸手要扶,太后停在御书房正中间,刻上了苍老的双眼就这样看着皇帝。

    皇帝贝太后看得有些讪讪然,收回伸出去的双手,“母后今日怎么来了?”

    太后冷冷看着皇帝,道:“哀家今日来,皇帝果真不知为何吗?”

    皇帝听见太后如此尖利,脸色难看起来,“母后上一回来御书房,是为了苏家的事朝朕发脾气。这么些年过去,母后一直跟朕怄气,不踏入御书房一步,今日来了,怕也是为了苏家人吧!”

    太后不可置信地看着儿子,仿佛眼前这个无比熟悉的人自己根本不认识一般,她的儿子,怎么会问出这么可笑的话。

    “苏家人?”太后怒不可遏,“崇裕他是你的孩子,你的骨血!你是疯了不成!”

    皇帝一噎,说不出话来。在他心里,赵崇裕流着苏家人的血,就是苏家人。他对苏家所做的事,虽然神不知鬼不觉,但万一被赵崇裕知道真相,难保赵崇裕不会找他报仇雪恨。他这么多年,时时防备着赵崇裕,赵崇裕就像是一个迟早要来的索命鬼。他怎么可能把索命鬼当成自己的孩子!

    见皇帝说不出来,脸上却是嫌恶憎恨,太后心凉了半截。虎毒不食子,虎毒不食子,可是皇帝,居然心狠至此啊!

    “皇帝,”太后握紧了手,脸上不再有任何表情,冰冷一片,“哀家今日来只问你一句话。”

    皇帝僵硬着一张脸,硬扯出一点笑,“母后您问。”

    太后紧紧盯着皇帝的眼睛,问道:“哀家问你,你可有想过崇裕此去,很有可能再也回不来?”

    皇帝沉默不语。

    太后就这样与皇帝四目对视,直到皇帝下意识偏过头去,不敢看她的眼睛。

    “皇帝,哀家的好皇帝”太后喃喃自语,慢慢慢慢地转过身,一步深一步浅地离开了御书房。

    皇帝看着太后的背影远去,被木门阻隔,自言自语道:“母后,不是朕心狠。只是苏家余孽,朕不能留下这个祸患。”

    撵轿在太后殿外停下,如姑姑伸手去扶,太后撑着额头的手放下,脸上浮出老态,仿佛已经累极。

    如姑姑搀扶着太后进了宫殿,还未进内殿,便看见一人倚门而立,面朝着她们,嘴角微微上扬。

    “太后,是二皇子。”如姑姑在太后耳边轻声说着,本无力揉着眼角,微微闭着眼的太后听言,马上睁开了双眼,看见赵崇裕带着笑朝她走了过来,站在了她面前。太后不禁一把将赵崇裕揽在怀里,伤心流泪,“我的乖孙,我的乖孙。”

    劝了许久,总算劝得太后不再伤心流泪,赵崇裕端起如姑姑送上来的茶,揭开盖子,轻轻拨动茶水,又耐心地吹了吹,这才递到太后嘴边,轻言细语地劝着:“皇祖母,您就喝一口吧,哭了这么长时间,当心身子受不住。”

    太后听得赵崇裕心里装满了她这个皇祖母,事事担心,不由得又伤心起来,“我的乖孙,皇祖母护不住你,皇祖母没用。”

    赵崇裕赶紧接过如姑姑手里的帕子,给太后擦掉眼泪,“皇祖母最疼我,您这么说,我心里难受。”

    太后抓住赵崇裕的手,连声说道:“好好好,我不说了,崇裕别难受。”

    赵崇裕笑了,伺候太后喝了茶水,看着太后情绪平稳了下来,才开口说:“皇祖母,父皇圣旨已下,孙儿不日就要离开京师。这一去,也不是何时才能回来,皇祖母千万保重身体,留在京师等孙儿回来。”

    太后一听,眼泪又落了下来,“我自会等你回来,可你一定要好好的,不要受伤,你要是伤了,皇祖母我可怎么办才好?”说着,眼泪不停地往下掉。

    赵崇裕赶紧为太后擦眼泪,边擦边轻声安慰着:“皇祖母您无须担心孙儿。绪州城十五万边关将士,定会护得孙儿周全。”

    “我知道,可是,”太后紧紧握住赵崇裕的手,说,“可是那毕竟是沙场,刀剑无眼,要是有个万一!”

    赵崇裕见太后渐渐激动起来,连忙摇头:“不会的,不会的。皇祖母,您难道忘了傅将军之子也在军营吗?他武艺精湛,又曾率领一支奇兵进入过匈奴草原,立过战功。有他在孙儿身边保护,孙儿定会毫发无损地回来看您。”

    “是、是吗?”太后将信将疑,“他会尽心尽力保护你吗?”

    赵崇裕笑着说道:“当然会。您忘了孙儿曾经跟你提过,傅将军之子已经同萦姨姨家的妤儿定亲了吗?他现在可是孙儿的妹夫呢,当然会尽全力保护崇裕的。”

    太后点点头,这才有些回忆起来这件事,“对,你是有说过这件事。可是,”

    太后仍然有些担心,赵崇裕晃晃太后的手,笑道:“皇祖母,其实,崇裕接到圣旨有那么一点点窃喜。”

    太后疑惑了,“窃喜?为何而喜?”

    赵崇裕难得的羞涩了,“唔,皇祖母,绪州,绪州,”赵崇裕犹豫了一下,挠挠头,一口气说了出来:“歆苒现在就在绪州,孙儿有些想念她了。此番前去绪州,正好能探望一二。”

    太后愣了愣,伸出一根手指狠狠点了点赵崇裕的额头:“知道你心疼歆苒,”然后叹了口气,“你啊,真是人小胆大,你可知边关有多危险吗?匈奴人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战争。你让皇祖母怎么能放心让你去绪州呢?”

    赵崇裕笑笑,说道:“皇祖母,圣旨已下,孙儿不想去也必须得去。而且,去边关,也并不是尽然是坏的。若我能立下战功,也算为百姓做了些事,不愧于百姓尊我一声‘皇子’”。

    皇太后红着眼摸摸赵崇裕的头,“崇裕,皇祖母知晓你心里想什么。在百姓看来,你就是一个不受宠的皇子,毫无建树。他们不懂你的苦,可皇祖母懂,皇祖母拉扯你长大,要不是有我见天儿护着你,我可怜的崇裕,不知得受多少折磨。可是皇祖母能帮你的时候不多了崇裕啊,你父皇也老了,那个位置想坐上去,须得让百姓信服。你需要立功,需要在百姓心中立下赫赫威名。皇祖母心里都清楚。但是,你让皇祖母怎么能安心,怎么能安心呐!”

    赵崇裕自小在皇太后膝下长大,虽然暗地有楼三爷,可毕竟大部分的温情都来自太后。太后是真心疼爱他这个亲孙子,甚至为了他不惜与皇帝翻脸。赵崇裕心口沉得发痛,可脸上还是得带着笑,他必须笑,否则,太后,他的亲祖母,会更加难过。

    “皇祖母,”赵崇裕抬头,目光柔和,尽是坦诚与如慕之情,太后看进赵崇裕的双眼,脑中一响,明白过来自己的孙子总算愿意将这件事中的缘由告诉她了。

    她用了这么多年的真心待他,护得滴水不漏,崇裕总算肯为她,这个屠尽他母家一族的仇人的母亲,打开心防。

第一百零二章 相聚,明心() 
赵崇裕想着这些年皇太后对他的疼爱,维护,心中一暖,放缓了声音,说道:“苏家出事那年,孙儿尚年幼,母后又去得早,可以说几乎没有人跟孙儿说些什么。”赵崇裕说着,抬起头来看着皇太后,“皇祖母可还记得有一年,在宫外,有一日半夜,姨夫抱着小姨跳窗而入。”

    皇太后听见这句问话,眼神有一瞬间的恍惚,很快又平静了下来,“怎么会不记得?那夜你还替苏家丫头求了情。”

    赵崇裕点点头,说道:“那夜,孙儿看见小姨身体孱弱至此,又冒着生命危险来看我,我便知道,我外祖一家的血案,有古怪。您知道的,我那时虽然年纪小,可在宫中经历了许多,很多事已经明白了。”

    皇太后知道赵崇裕这是亲口承认他从小就知道苏家惨案背后有皇帝的影子,脸色发白,苦涩着嗓子:“是皇祖母对不起你外祖一家。”

    赵崇裕笑了,笑容里满是宽慰:“皇祖母无需道歉,外祖一家的事与皇祖母无关。”说着,他轻轻拍了拍皇太后的手,说:“孙儿今日提起此事,并不是想追究什么,父皇,终究是父皇。”

    皇太后抓住赵崇裕的手,满怀愧疚地连连叹息。

    赵崇裕任皇太后抓着,权当纾解她心中的歉意,脸上依旧笑着,只是不再纠缠于苏家旧事,转了话头:“姨夫与小姨感情深厚,小姨一心护着我,姨夫也担心日后会有人容不下我,这么多年,一直暗暗帮助孙儿。此次前去绪州,一路上姨夫都打点过,至于到了绪州之后,面对匈奴,皇祖母您就更不用担心了。”

    赵崇裕轻笑出声,惹得皇太后讶异不已,“为何不用担心匈奴?”

    赵崇裕笑道:“因为孙儿有一个好妹妹啊。”

    皇太后愈发不解,疑惑极了:“这话是怎么说的?匈奴怎么与你妹妹扯上关系了?再说,这又是哪一个妹妹?”

    赵崇裕勾起唇角,神采非常,整个人都透着高兴:“就是小姨的女儿,闺名妤儿。您别看妤儿年纪小,可本事大得很。她啊,跟着傅将军之子在绪州这么些日子,不知道从哪儿寻来大批战马!”

    “什么?!”皇太后猛地坐直了身体,“战马?!”

    赵崇裕很肯定的点头,说道:“是战马,而且很多,非常非常多。”

    皇太后久居后宫,又是大家闺秀出生,理应不知军事,可太后毕竟是太后,要是这么点见识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在这吃人的后宫生存,更是一步步走上无上尊贵的地位。

    深深明白战马的重要性,皇太后愣了许久。半晌才回过神来,颤抖着声音急急问道:“这可是真的?”

    “是真的,否则小姨怎会放心让我去绪州呢?”赵崇裕柔声说道。

    赵崇裕的声音轻柔,可皇太后却觉得他的声音很重,一字一句重重压在她心头,直把她方才的担忧压去了一半。

    赵崇裕半隐瞒半坦白地跟皇太后说了许多,皇太后虽然还是不放心,却终于是肯放宽心放赵崇裕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