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随身空间之重生初夏 >

第9章

随身空间之重生初夏-第9章

小说: 随身空间之重生初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大家忙的不可开交,初夏在边上闲的直发呆,突然间想起自己还有个便宜大姐来,“娘,我大姐回来过了吗?”

    老娘炒菜的手一顿,叹了一口气,“没呢,当初不让她嫁那么远死活不听,现在一年难的回来一次,也不知道过的怎么样了。”

    初夏发现自己好像找错话题了,急忙补救,“娘,你别担心,不还有几天才过年吗?说不定过几天就回来了。”

    “希望如此吧。”老娘不抱希望的说。

    几个侄媳妇都是有眼力的,赶紧转移话题,免得老娘越想月难过,“小姑,我咋瞅你生完孩子之后变得更漂亮了,脸嫩的像剥了壳的鸡蛋,白里透红。”

    为了逗老娘笑,初夏算是豁出这张老脸了,夸张的说道:“是嘛,本人就是这么天生丽质难自弃。”说完自恋的摸了摸脸蛋。

    果然老娘‘扑哧’一声乐了,初夏心里汗了一个,终于哄好了,做一个贴心的小棉袄真是不容易啊。

    饭菜分了两桌,男人女人分开坐,由于初夏带来的东西充足,女人们大显身手,都做了自己的拿手菜,导致桌子上都快放不下了,数了数,吆喝,一共二十多道呢,猪大肠炖豆腐,小鸡炖蘑菇,红烧肉,红烧鱼等等,一道道色香味俱全,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提前的年夜饭,半年多没占过荤腥的涛涛几个孩子吃的满嘴流油,一边吃还一边感叹:“要是小姑奶奶天天来就好了。”逗得一群大人心酸之余有些哭笑不得,几个孩子的妈,同时笑骂:“吃还堵住你的嘴。”饭桌上,没有人问初夏这些东西哪来的,看来是老爹已经打过预防针了。

    欢欢乐乐的吃过饭,初夏就要回家了,老娘很是不舍,一直拉着初夏的手把她送到村口,一直看不到初夏,才回了家,初夏是被大哥家的两个侄子送回来的,因为老娘不放心。

    接下来的几天,初夏就没有出门了,一直跟着老太太准备过年的东西,磨粘大米,剁饺子馅,蒸馒头,因为今年初夏弄回来很多有,老太太奢侈了一把,炸了年货,忙得不可开交。

第十七章过年了() 
大年三十,吃过早饭,张家四兄弟就已经全来了,把本来就不是很大的屋子挤得满满的,站都没地方站。

    因为四个哥哥家的孩子都被自己的娘管的基本很少来玩,所以初夏一屋子的人几乎都不认识,老太太也知道,悄悄的在初夏旁边介绍,“你大哥家一个儿子,就是栓子,栓子也结婚了,已经有二个孩子了,还有二个女儿也结婚了,你二哥家五个女儿也嫁出去了,你三哥家四个女儿,三个大的也结婚了,现在只剩下个小女儿,今年12岁了,娇惯的很,你四哥家也是四个女儿,两个大的也嫁人了,老三明年也要出嫁了,最小的那个今年10岁了,和她娘一样,也是个不省心的。”

    听了老太太这番话,初夏暗暗在心里咂舌,这个人口基数,怪不的要实施计划生育呢。

    公公张老三简单的分配了一下各自的任务,大老爷们们打扫屋顶上的灰尘,顺便在补补屋顶,免得刮风下雨的时候漏风漏雨,女人们负责包下午上坟要用的饺子以及晚饭要吃的饭菜,可能是因为四个哥哥提前在家打过预防针了,四个嫂子这次倒是都没有出什么幺蛾子。

    张家几个大老爷们们都在头上带了顶纸叠的帽子,一人拿了把笤竹,人多力量大,没一会,屋子上上下下干净了不少。

    女人们也在厨房里忙的热火朝天,别看四个嫂子性格都不怎么样,但是架不住人家干活麻利,初夏又如在娘家的时候那般帮不上什么忙,老太太看她实在插不上手,就吩咐她带几个孩子玩,其实几个孩子都大了,根本就不需要人带,老太太只不过是随便找个理由堵住四个嫂子的那四个张破嘴罢了。

    既然领了老太太的任务,咱也不能打了老太太的脸不是,装模做样的带着几个孩子进了自己屋,拿出给宝宝们准备的玩具,一人给了一个,让她们待在屋子里一起玩,几个孩子还算听话,玩的挺开心。

    没一会儿宝宝们醒了,因为屋里多了几个人,虽然这几个人都是小孩子,但是初夏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就没给宝宝们喂自己的奶,拿出奶瓶冲了两半瓶牛奶,一手喂一个正好不偏不倚。‘咕嘟’‘咕嘟’旁边传来好几声吞咽口水的声音,不用瞧也知道是几个孩子馋的,得,自己又不缺几个孩子的这几口奶粉,吩咐几个孩子去拿碗,一人给冲了一碗,几个孩子喝的津津有味,一边喝还一边说;“啊,真是好酒。”逗得初夏笑得不行,拿着奶瓶的手都抖抖簌簌的,气的两小包子用哭声来表达抗议,安抚好小包子们,初夏这才腾出心思问出心中的疑惑,“胜男,你们这都是跟谁学的。”

    三嫂家的胜男毫不犹豫的回答:“爸爸。”

    又问了问其它几个孩子,都说是跟自己的爸爸学的,老张家真是家学渊源啊。

    午后家里的男人们都去上坟了,女人是不能跟去的,这是老祖宗留下了的规矩。

    被留下的女人们也是没有闲着,在准备晚上的年夜大餐,初夏抱着孩子在厨房指挥着四个嫂子做四个嫂子从来没有做过的干海鲜,就是她动嘴念,四个嫂子动手做,其实她也不会做,前世的时候她家也不是海边的很少吃海鲜,这些做法还是在空间抄的,主要是四个嫂子没一个识字的,要不自己连嘴都不用动,直接准备吃就行了,别看原主这样,但是由于爹娘的疼爱,也是高中毕业的,想到这一点就觉得很庆幸,因为咱还打算恢复高考后考个名牌大学来弥补前世没有上好大学的遗憾呢。

    在初夏这个并不怎么高明的师傅的口头指导下,四个嫂子还真做出几盘像模像样的海鲜大餐来,说风就是雨的初夏还软硬兼施的让四个嫂子做了好多蟹黄包,理由就是自己馋了,当上这个理由只能放在心里想想,她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年夜大餐终于上桌了,一共分了两桌,男人们因为喝酒坐一桌,女人们带着大人和小孩一桌,两个小包子也被老太太和初夏一人一个的抱上了桌,公公先夹了一筷子菜,其他人才开始动筷,这样彰显了公公一家之主的地位。

    迫不及待的夹了一个蟹黄包,咬开一个小口,吸了一口汤汁,嗯,真是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几个孩子看初夏这样吃,也跟着有样学样,咬一口再吸一口,做回味状,学得不伦不类,惹得大人一阵笑骂。

    孩子们吃的满嘴流油,女人们也不顾及形象,大口大口的吃着菜,也可能是从来吃过如此丰盛的年夜饭的原因。男人们那桌也是推杯换盏,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气氛好不欢乐。

    吃到兴起时,几个嫂子还一人给老太太说了几句吉祥话。

    大嫂首先站起来,举起杯子,“我祝娘和爹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接着是二嫂,“我祝娘和爹新年快乐,长命百岁。”

    再来是三嫂,“我祝娘和爹幸福美满,事事顺心。”

    再接下来是四嫂,“我祝娘和爹年年有余,岁岁平安。”

    最后轮到初夏了,清了清嗓子,说道:“我祝娘和爹事事吉祥、五福临门、福星高照,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说完还调皮的伸出手,几个孩子也纷纷学着初夏伸出小手,异口同声的说道:“红包拿来的。”

    老太太和公公张老三被逗的开心不已,直说红包现在不能发,得明天早上才能发。要不到红包孩子们就搭着脑袋坐回位置上,化悲愤为食欲,又是一阵胡吃海塞。

    看着这热闹的气氛,老太太又想起来没回来过年的小儿子,心里一阵想念,初夏看出老太太这是想张建设了,眼珠子转了转,计上心来,偷偷的用筷子占了一点老太太杯子里的酒,假装不知道老太太已经看见了,放进宝宝的嘴里,看着宝宝被辣的皱紧小眉头,初夏这无良老妈一阵坏笑,老太太实在看不下去了,训斥道:“有你这么当妈的嘛……”此处省略一千字,老太太实在有当唐僧的本质,巴拉巴拉都不带停顿的,见已经成功的转移了老太太的注意力了,初夏感叹,想要当孝顺儿媳妇先要有当孙悟空的心里准备,因为每个婆婆心里面都住着一个唐僧。

    这顿年夜饭足足吃到了晚上十点,大人们都需要守岁,小孩们不需要已经早早睡着了,初夏因为两个宝宝的缘故跟小孩子们得到了同样的待遇。

    初夏是被外面的鞭炮声吵醒的,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早上起

    早上起来,看见外面已经飘起了鹅毛大雪,瑞雪兆丰年,真是好兆头。

    洗脸要用桃条水,洗过脸的水不能直接倒掉,过来今天才能倒掉,问过老太太是什么原因,她说也不知道,只知道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的。

    只能吃素馅的水饺,还得吃鸡蛋和汤圆,这里的汤圆只有红糖馅的。吃过早饭,几个孩子给大人们拜了年,给了压岁钱,连二个小包子都有,几个孩子带着压岁钱出去了,男人们也要出去拜年了,关系近的长辈,玩的好的朋友,都需要去的,女人们是不能去的,不用问了,这又是老祖宗的规矩,恭喜你都会抢答了。

    老太太和公公张老三是不需要出去给人拜年的,只要留在家里等着别人来拜年就行了,一上午的时间,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初夏也在老太太的介绍下,认识了很多人,听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你小儿媳妇长的可真俊啊,农村人没读过什么书,夸来夸去就那一句,但在这一句简单的夸赞中,看出了农村人的朴实和实在。

    下午的时候就基本没什么人了,初夏在心里松了一口气,再来一下午,自己的脸真的会僵掉,跟老太太说了一声,在炕上小憩了一会,晚饭还是一大家子一起吃的,这是最后一次的团圆饭,明天开始,四个哥哥们就在自己家吃饭就行了。

    闹闹哄哄的一天总算过去了,习惯了前世过年时冷淡的人情往来,突然间人与人之间这么热情真是不适应。

    时光飞逝,初夏还没有从热闹的过年气氛中缓过来呢,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处于这个特殊时间,元宵节过的十分简单,

    没有舞龙舞狮,只有老太太用自己的巧手一人给一个孩子扎了个灯笼,都是小动物的,惟妙惟肖,老太太还专门用面蒸了灯和小龙,做好后用旧棉花做成灯芯,倒上油点着了放进灯笼里就行了。

    这一天也要给去世的长辈送灯,当然这还是由男人去的,粮食里,面缸上面都要放,保佑来年粮食能丰收。

    出了正月这些小龙和面灯就可以吃了,但是老太太说女人不能吃,吃了会长胡子的。

第十八章春暖花开,远方来信() 
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的脚步慢慢的走来了。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好像一夜之间,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衣,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从地里钻了出来,树木抽出了嫩嫩的绿芽,万物复苏,春暖花开。

    春天来了,休息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了,春耕翻地,忙的不可开交。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脱掉了厚厚的棉衣初夏换上了单薄的毛衣,宝宝们已经三个多月了,会翻身了,睡觉的时间也没有以前长了,现在也得有人专门看着才行,一不注意,哥俩就很容易翻趴着。

    本来初夏是想让老太太在家看孩子的,谁知老太太死活不同意,弄得现在初夏都不好意思出门,深怕别人会说,让快七十的老太太干活,自己这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在家闲着,这都是什么事啊。

    送走去生产队干活的老太太和公公,初夏就带着孩子进了空间,挖了几种常见的能吃的野菜,有马齿苋,荠菜,还掐了一把嫩嫩的香椿叶。

    开春的时候老太太抓了两只小猪崽,因为初夏坐月子,再加上过年的时候吃,家里已经被吃光了,所以又抓了五只小鸡,家里养鸡鸭鹅都是按人头算的,有几个人就能养几只鸡,今年因为多了两个宝宝,所以可以多样两只。

    鸡很好解决,随便喂点什么就行了,猪就需要打猪草,得亏初夏有空间省了打猪草的时间,直接把鸡猪放进空间,让它们自己吃。初夏也不敢放太长时间,怕长的太快引人怀疑。

    干完这些,初夏就把剩下的时间都用在两宝宝身上了,为了促进宝宝们的身体强健,四肢协调,初夏对宝宝们进行了各种翻身训练,有时间的时候,就给他们轻轻的撸撸四肢,每次宝宝们都笑的很开心。

    吃了一个冬天的白菜终于吃完了,终于可以换换口味了,虽然自己有空间,但是不能光明正大的使用,只能在私下偷偷摸摸的用,想给家里改善改善伙食吧,没有借口,过年时候拿出来到东西早就一扫而空了。

    中午初夏用野菜做了凉拌马齿苋,荠菜豆腐汤,香椿拌豆腐,老太太和公公吃了都说味道很好。

    都说春雨贵如油,午后,许久没有下雨的小山村下起了一阵细雨,如牛毛般,滋润着大地,滋润着万物,在田间劳作的人们,看着小雨纷纷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真是一场及时雨啊,下完雨之后,正好可以开始种花生了。

    这天初夏正一个人在家,外面传来一阵喊声:“有人在家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在呢。”初夏应声而出。

    出了屋子,就见院子里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陌生男人,没等初夏问询,中年男人就开口了,“请问你是张初夏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是,我就是,你有什么事情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初夏疑惑的问道。

    “是这样的,我是咱们镇上的邮递员,这里有一封你的信。”说完就从背的包里拿出一封信递给了初夏。

    初夏接过信一看,原来是已经许久没有写信回来的张建设来的信,向邮递员道了一声谢,热情的招呼,“谢谢你啊,邮递员同志,这么远还麻烦你们跑一趟,先屋里做下喝口水。”

    邮递员摆摆手笑着拒绝,“没事,这是我们的工作,应该的,不了,还有几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