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时代 >

第753章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753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吩咐,臣自当遵从,只不过微臣是汉人,唐国那边有些事情臣不好处理啊。”荀彧担忧的说道。

    “朕会让李建成和长孙无垢随你一同前往。”刘辩对荀彧说道。

    “臣明白!”

    “由于如今唐国境内以女子居多,你需要多听一听长孙无垢的建议,朕不希望唐国的女人变得一文不值。”刘辩叮嘱道。

    “臣谨记!”

    “汉人,草原还有草原的男子入唐国,必须严格把控,诸如那种利用女人做买卖的人,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刘辩肃声说道,前世的他极为厌恶贩卖人口的那些人。

    “遵旨!”

    “唐国如今青壮不存,来年开春将会极为麻烦,所以这段时间里你必须早做打算,必须保证明年开春,有人耕种,当然朝廷会送一些粮食过去的,但朝廷这边能帮的只有那么多。”刘辩又叮嘱道。

    “臣记住了!”

    接下来,刘辩和荀彧聊了很多,大多都是关于唐国的事情的。

    不久后,南方传来了消息,曹操果然答应了刘辩的条件。

    “礼尚往来,送他二十匹草原马吧!”

    “诺!”

    ……

    冬去春来,转眼间一年时间过去了,在这一年里,刘虞,卢植,蔡邕先后去世了。

    这一年里刘辩麾下各州都在迅速发展,据朝廷的统领,这一年里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司隶,凉州,兖州,徐州,豫州在加上南阳总共诞生四百多万婴儿。

    这一年里,刘辩再次让麾下武将洗牌。

    徐晃,韩世忠率领五万兵马坐镇唐国,其麾下有薛万彻,魏文通,程咬金,尤俊达,王进。

    李靖在徐晃原来的位置坐镇,麾下五万兵马,手下武将有李存孝,杨延辉,杨延安。

    由于经历一场大战损失了数万兵马,如今蒙恬麾下并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不过也有十万兵马,其麾下有霍去病,杨延昭,庞德,杨延嗣,王彦章,陆文龙,养由基,阚棱,花荣。

    岳飞部恢复到了十四万人马,麾下有薛仁贵,岳云,杨再兴,杨继周,龙且,岳胜,秦琼,尉迟恭,秦明。

    徐达部同样也恢复到了十四万大军,手下有高长恭,高宠,裴元庆,马超,周武,徐宁,史进,张辽,太史慈,林冲。

    御林军卫青有四万人,麾下有李陵,文鸯,刘亘,虞子期。

    禁军五万人,统领是卢俊义,赵云,尚师徒,孟珙,王伯当,还有薛仁贵的儿子薛讷。

    如今刘辩麾下的兵力不如去年,但是依旧足矣震慑,荆州,益州,还有扬州的敌人,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

    “陛下,王大人求见!”

    一名少年将军来到了御书房,此人与宇文成都有八分相似,他正是宇文成都的儿子宇文拓,如今除了赵云以外,宇文拓也跟在刘辩身边。

    宇文成都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继承宇文成都爵位的嫡长子名叫宇文皓,不同于宇文拓,他的数据更加全面,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文武全才,年十九。

    而宇文拓则是宇文成都的次子,天生神勇,颇有宇文成都的风范年十八。

    “让他进来吧!”

    刘辩淡淡的说道。

    没多久,王伯当就出现在了刘辩面前。

    “参见陛下!”

    “平身吧!”

    “谢陛下!”

    “你突然来找朕,所为何事啊?”刘辩询问道,

    “据隐龙卫得知的消息,益州有不臣之心。”王伯当回答道。

    “益州一直有不臣之心,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啊!”刘辩笑道。

    “陛下!”

    王伯当突然跪下,

    “益州刘旁有称帝之心!”

    说完之后王伯当瞬间就伏在了地上。

    “混账!”

    刘辩顿时暴怒。

    “陛下息怒!”

    赵云,宇文拓连忙跪下。

    刘辩怎么也没有想到,刘邦会这么快打算称帝。

    “什么时候的事情?”

    刘辩沉声问道,此时刘辩的脸色极为难看,阴沉到了极点,有人要称帝,对于他刘辩来说是多了讽刺的一件事啊。

    “据隐龙卫传回来的消息,两个月前益州就在准备了。”王伯当紧张的回答道,此时王伯当生怕说错一句话,不敢多说一个字。

    “可知道他打算何时称帝?”

    。

第891章商讨要事() 
“据隐龙卫传回来的消息,两个月前益州就在准备了。”王伯当紧张的回答道,此时王伯当生怕说错一句话,不敢多说一个字。

    “可知道他打算何时称帝?”

    刘辩继续问道。

    “两个月后,九月初五!”

    “九月初五,九五之尊啊,他刘旁真是好大的胆子啊!”刘辩怒了,彻底怒了,刘邦的行为是在挑衅他的权威啊。

    “陛下息怒!”

    王伯当三人连忙劝说道。

    “立即去将刘基他们找来!”

    “诺!”

    ……

    “臣等参见陛下!”

    来人正是刘基,郭嘉,张良,还有幽州刺史张居正。

    “都平身吧,朕废话也不多说,事情想必你们也都清楚了,说说吧,都有什么想法。”刘辩沉声说道。

    “陛下,臣以为刘旁之举,乃大逆不道之举,当公布天下,集天下之力共同讨之。”张居正第一个开口,他的脸色非常严肃。

    “不妥,不妥此举不妥!”

    张居正刚一说完,郭嘉就连连摇头。

    “郭大人!你莫非是打算任由那刘旁称帝不成。”郭嘉的反对,一下子就把张居正激怒。

    “陛下息怒,张大人息怒,请听郭嘉说完。”郭嘉连忙说道,因为他发现刘辩似乎也非常愤怒了。

    “刘旁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这个关头称帝,臣料想这其中必有蹊跷。”郭嘉凝重的说道。

    “有什么蹊跷?”刘辩沉声问道。

    “臣以为刘旁之所以敢这么做,无非是因为刘旁已自知是穷途末路,所以才孤注一掷,在这时候选择称帝。”郭嘉回答道。

    顿了顿,郭嘉继续说道,“长安一战,益州损失兵马将近十五万人,损失粮草几十万石,可以说就这一战能让益州在十年内恢复不到巅峰,益州之地幅员辽阔,但崇山峻岭,遍布各郡和各地,使得他们的土地非常有限。另外由于崇山峻岭的阻隔和近些年频发的战争,使得进入益州的百姓极为稀少,如今的益州可用贫瘠二字来概括,以如今益州的实力挡不住朝廷的大军,甚至阻止不了荆州的侵袭,镇压不了南方的蛮人。”

    “你的意思是刘旁这是在孤注一掷,为的就是过过皇帝瘾?”刘辩看向郭嘉。

    “臣无法确定刘旁的想法,但这的确就是臣的看法,”郭嘉回答道。

    “那你倒是说说为何不能宣告天下。”刘辩看向郭嘉。

    “唇亡齿寒,刘备和曹操是绝对不会允许益州被灭的,甚至会选择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称帝。而朝廷如今的状况还无法做到,同时攻打益州,荆州,扬州的地步。”郭嘉回答道。

    “朕明白你的意思了。刘基和张房有何看法?”刘辩先是点头认同了郭嘉的解释,然后又看向了刘基,张良。

    “臣附议!”

    “臣附议!”

    刘基,张良先后说道。

    “你们就能保证在朕不昭告天下,让曹操,刘备共同的情况下,刘备,曹操就不会称帝吗?”刘辩对三人问道。

    “陛下,臣有一计可保证曹操,刘备不会称帝。”张良自信的说道。

    “快快说来!”

    刘辩立即将目光投向张良。

    “战国时七国曾有合纵连横,如今朝廷与刘备,曹操,刘旁之间虽有差别但大致相同。”

    “刘备,曹操,刘旁三方势力相互依存,与朝廷对抗,但三方势力之间各自有着各自的仇恨,不到唇亡齿寒的地步,绝不会同仇敌忾,这是朝廷的机会。

    陛下可以对刘备,曹操软硬兼施,促使刘备,曹操在短时间内不会称帝。”

    “何为软,何为硬?”刘辩再次发问。

    “刘备能够走到如今地步,离不开两个条件,一个是自称的汉室宗亲身份,还有一个就是他都满口仁义道德,而从此间也可看出,刘备极为在乎声望,陛下可借此封其王,封其官,此为软。”

    紧接着张良又开始说对付曹操的软了,

    “曹操曾说过希望死后,墓碑上刻着大汉征西将军之墓,但不知真假,陛下可以借此机会满足他,甚至给他更好的,封他一个将军,封他一个侯爵,不过相对于刘备而言,用这种办法对付曹操就难了许多。”

    “所以有了硬一说,对吧!”

    刘辩沉声说道。

    “陛下圣明!”

    张良大赞,然后又解释道,

    “刘备,曹操若选择称帝,无非就是认为陛下会因为颜面问题,会选择同时进攻荆州和扬州,所以陛下需要向二人表态,明确的告知曹操,刘备如果二人敢称帝,那朝廷可以放弃颜面,倾尽全力各个击破,大不了多休养几年,再继续消灭下一个。”张良凝重的说道。

    “用官位,爵位安稳,同时又要实力威胁,妙哉,妙哉!”刘辩脸上露出了笑容,很显然他对张良的计策非常满意。

    “陛下,臣有些补充!”

    这时候刘基开口说道。

    “讲!”

    刘辩满怀期待的看向刘基。

    “陛下臣以为在威胁刘备,曹操的同时,还可以给他们来一点软的,就告诉他们若放弃称帝,朝廷可以保证在荆州,扬州不犯错误的情况下不对荆,扬二州发兵。”

    刘基肃声说道。

    “先软后硬,最后再来软,不错,不错,非常妙!”刘辩连连点头,很显然他对刘基的回答也很满意。

    “陛下,臣也有话说!”

    还没等刘辩高兴完,郭嘉又开口了。

    “你也说说!”

    张良,刘基给了他惊喜,所以他对郭嘉的话也非常期待了。

    “刘旁称帝,自然免不得诽谤陛下,诽谤朝廷,所以臣建议陛下给刘旁封王,若刘旁接了以后还选择称帝,那便是大逆不道,若他不接,而后继续称帝,那同样是大逆不道,无论如何,只要他称帝,那朝廷便是师出有名,道义也都掌控在朝廷一方。”

    郭嘉的话让刘辩皱眉,因为他觉得郭嘉的这番话有些一般,在他看来不管如何,即便不给刘邦封王,他也是师出有名的。

    郭嘉自然看出了刘辩的想法,所以他继续说道,“若陛下封王后,他刘旁放弃称帝了,那岂不是皆大欢喜了。”

    顿时,刘辩恍然大悟终于反应过来了,是啊,若是刘邦接受封王,放弃称帝了,那岂不是皆大欢喜了。

    “说得对,那朕就给刘旁一个王,看看他到底是选择一时痛快,还是选择遗臭万年。”刘辩大笑。

    “另外臣以为,陛下可以在益州边境屯兵了,若刘旁决定称帝,可让大军南下攻打益州。”郭嘉继续说道。

    “以朝廷如今的状态,怕不好大动干戈吧,而且益州险峻,恐大费周章啊!”张居正担忧的说道。

    “自然一战是拿不下来的,某的意思是消耗益州,益州大损,贫瘠,而朝廷麾下九州则富庶,朝廷底蕴也比益州强了太多,只要一直耗下去,结果将会是,朝廷不断变强而益州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而这对将来平定天下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郭嘉解释道。

    “说得不错,朝廷耗得起,但益州耗不起。”刘辩再次点头。

    今天刘基,郭嘉,张良三人给了他很大的惊喜,而且更让刘辩高兴的是,明明一人或者两人能够说出来的话,却分成了三人来说,三人不贪功,不争功,这是难能可贵的地方。

    刘辩肯定三个人都能够想到刚刚他们说得那些话。

    “张居正!”

    “臣在!”

    ……

    。

第892章称帝与否() 
“张居正!”

    “臣在!”

    “你立即命人将各地刺史宣召回京,包括北方的荀攸和唐国的荀彧,朕也趁着这次机会,好好的改造一下朝廷吧。”刘辩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遵旨!”

    接下来刘辩将自己的一些计划和张居正四人简单的说了一下,当然其中也有复杂的地方。

    几人在御书房内直接聊了一天,临到黄昏,感觉到腹中饥饿了才结束。

    “要不然继续聊,朕让御膳房给你们准备晚膳。”

    刘辩对四人说道,以前自己计划的时候感觉已经非常不错了,没想到与郭嘉他们聊了一遍后,发现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一聊,自然是让刘辩受益匪浅的。

    “陛下好意臣等心领了!”

    四人相视一笑,同时说道,即便很想聊,他们也不能留下来在皇宫吃饭,那成什么样子了,所以他们只好拒绝。

    “既然如此,那朕就不留你们了。”刘辩也明白他们的顾虑,刚刚会说出那句话也不过是一时兴起罢了。

    “臣等告退!”

    四人向刘辩行礼后,离开了御书房。

    ……

    皇宫外,四人结伴而行,

    “陛下,真乃圣君也!”张居正不由感叹道。

    “的确,此等惊世骇俗的想法,也就陛下能够想得出来。”张良感叹道。

    “惊讶吧,所幸某已经见得多了,不过这次,陛下的言论,真是让某大吃一惊啊!”郭嘉笑道。

    “你是因为你的官位而感到高兴吧!”刘基大笑,就在刚刚他们已经获知了自己在刘辩理论中的官职了。

    “再怎么比,也比不上刘基大人你啊!”郭嘉顿时大笑道。

    “不错,不错,要不了多久伯温将会是我等的上司了!”张居正跟着大笑道。

    “我家离得近,要不然一起去我家吃点菜。”张良提议道。

    “那就却之不恭了!”郭嘉直接答应了。

    “奉孝啊奉孝!”

    张良无奈摇头,张居正,刘基也是面带笑容,一行四人就这样往张良的府邸去了。

    ……

    “子良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