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时代 >

第675章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675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月和半年,某更加相信刘辩会半年后动兵。”曹操笑道。

    “半年之后,雨季就过了,的确是用兵的好时候,但是那时候却是会越来越冷,像幽州已经开始入冬了,一旦拖延大雪纷飞,刘辩的粮草根本无法送达前线怕是不智啊,而且依照如今敌军的动向也不像会在半年以后才动兵吧。”王猛感叹道。

    “景略的意思,刘辩会在半个月后动兵,景略又有何依据啊?”曹操询问道。

    “刘辩行事从来都是不拘小节,无所顾忌的,春耕之时进攻我军完全有可能,另外现在是四月中旬,距离雨季到来也就两个多月了。

    雨季一到对于刘辩的大军来说非常麻烦,我军实力强劲,刘辩若想在雨季之前结束战斗,绝非易事,所以他不会耽误时间的,按照如今敌军的动向,半月之后,甚至半月之内,刘辩的兵马就会有所行动。”王猛解释道。

    “如今可有岳飞,徐达,徐晃大军的具体位置。”

    “岳飞陈兵在河南尹,看其动向是准备攻打颍川,徐达陈兵在魏郡,目标应该是东郡,而徐晃则陈兵在济南国,齐国一带,有意攻打泰山郡。”王猛直接给了详细的答复。

    “他们三支兵马居然如此分散,莫非他们还想故技重施,用对付杨广的办法对付某吗?”曹操冷笑道。

    “多半是如此了,步步蚕食,派奇兵深入我军后方,搅乱我军布局啊。”王猛感叹道。

    “不过某曹操可不是杨广,而且他刘辩也没有那么多大军吧。”曹操不屑一顾。

    “主公此事还是不得不防,刘辩的禁军,还有白马义从,还有司隶的蒙田这些大军都是隐患。”王猛担忧的说道。

    “如果他们敢来,某就让他们有来无回。”曹操冷笑道。

    “景略,你立即去安排,在各个要道,要口安排人手,严密监视,另外还要增派前往长安,燕京的探子。”曹操吩咐道。

    “诺!”

    “另外通知曹彬他们立即率兵马赶过去。”曹操再次吩咐。

    “诺!”

    ……

第750章 大战在即() 
两天后,燕京,

    “陛下,这是卫庆将军传回来的信件。”

    刘辩接过,拆开信封,查看起来,没多久,刘辩放下了信件,

    “这是四天前发出来的,那时候御林军已经进入南阳境内了,如今想必早已和张绣汇合了。”

    “成都!”

    “臣在!”

    “立即通知刘基,荀彧,郭嘉,张房,赵普入宫见朕。”

    “遵旨!”

    ……

    “臣等参见陛下!”荀彧,刘基,郭嘉,张良,赵普全部到齐了。

    “平身吧!”

    “不知陛下召见臣等有何要事吩咐?”刘基开口问道。

    “卫庆传来消息,大军已经到达南阳了,你们觉得下一步该如何啊?”刘辩问道。

    “不知陛下是打算速战速决还是并不急于一时?”开口的是赵普。

    刘辩没有回答赵普而是说了一句话,“荆州的消息你们应该知晓吧?”

    “回陛下臣等明白!”

    众人瞬间就明白了刘辩说的是什么事情了。

    “陛下臣以为大军当在半月内发起对曹操的进攻。”开口最快的依旧是赵普。

    “你们了?”刘辩看向荀彧,刘基等人。

    “臣以为大军当在十天内发起进攻。”刘基,荀彧对视一眼然后同时说道。

    “奉孝和子良了!”

    “五天!”郭嘉道。

    “三天!”张良道。

    “三天,五天,十天,半个月,你们一个比一个急啊。”刘辩笑道。

    “陛下误会了,郭大人的五天是从今日开始到大战开始的五天,而臣的三天,是从命令到达各位将军那里后到大战开始的三天,臣与郭大人的五天其实差别并不大。”

    张良解释道,

    “也就是说子良和奉孝,认为五天后就要开战,文若和伯温认为十天内就要开战,则平认为半个月内就要开战,你们都来说说你们的想法吧。”刘辩笑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军是兵马先动,粮草后调,粮草,军械,营寨为重中之重,需筹备好大批粮草,稳固好军营再行一战,另外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各军将士连他们各自的对手都不清楚这如何能行,臣以为短则十天长则半月才能开战。”

    赵普回答道,其实赵普已经有意将自己的开战时间减少了。

    “文若和伯温了!”

    “臣以为则平说得在理但有一点臣不敢苟同。”刘基回答道。

    “不知刘大人有何见教!”赵普颇为挑衅的说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十几年了,莫非大人还对曹操的实力不清楚吗,徐达,岳飞,徐晃三位将军皆是战无不胜的将领,曹操麾下有谁能相比。

    曹操的确兵多将广但是曹操这次要防备五个地方,一个是被他覆灭几万兵马的项氏,一个是南阳的张绣太守和卫庆将军,一个是青州的徐晃将军,一个是冀州的徐达将军,一个是河南尹的岳飞将军,另外他的几万水师这一战是发挥不了作用的。

    他曹操的四十多万大军将会被分散开来,各位将军所面对的敌人不会超过十万兵马,赵大人以为这样够清楚了吗?”刘基看向赵普。

    赵普听了并未反驳,

    “臣以为大军可在十日左右,进攻曹操所部。”刘基沉声道,他没有像赵普一样减少自己计划的时间。

    “奉孝,子良的意思了!”

    刘辩又看向了张良,郭嘉,听了赵普,刘基的话后,他现在非常好奇张良,郭嘉的解释了。

    郭嘉看了一眼张良,示意让张良先说。

    “臣以为我军兵力不如敌军若等双方摆好阵势,再正面交战,对于我军是极为不利的,即便三位将军能力突出,众位将军勇猛无敌,但要知道曹操麾下的武将也不是普通人,即便我军能胜那也是惨胜,这对于朝廷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张良顿了顿,又继续开口,“如今曹军阵势未摆开,甚至还未能想到我军何时会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完全可以出其不意,杀曹军一个措手不及,拿下外围的城郡,乱了敌军阵角,打压敌军士气,而前提就是越快越好。

    至于粮草,兵械,我军并不需要孤军深入,只需拿下外围的城郡,根本不用担心粮草,军械无法送至前线大军。”张良解释道。

    “郭大人,该你了!”张良说完后,又看向了郭嘉,很明显他二人还有理由。

    “臣以为我军擅长攻坚战,野外对战,强弓劲弩,战无不胜的铁骑就是我们的强项,是曹军比不了的,若选择安营扎寨循序渐进,攻城守城那反而有些制约了我军的实力。

    而且曹军的投石器可不弱于我军,普通的营寨在投石器面前根本无法抵挡,与其浪费时间建造牢固的营寨还不如拿下几座城池,打乱敌军的布局。”郭嘉开口说道。

    “你二人一个否定了安心调度粮草,一个否定了建造坚固营寨,配合的不错啊。”刘辩大笑道。

    “你们三人的想法朕也清楚了,赵普的是稳扎稳打,循序渐进,郭嘉和张房的是趁其不备,闪电突袭,而荀彧和刘基的则有一点中间的意思既求稳又求快,你们自己想一想该如何选择吧。”

    刘辩说道,其实在最开始刘辩就是和赵普想的差不多,稳扎稳打和曹军正面决战,然后在伺机寻找机会,可是现在听了刘基,郭嘉,张良的话后,又有些改变了。

    “微臣赞同张大人和郭大人的计划。”赵普开口了,他很果断的站在了张良和郭嘉这边。

    “刘基和荀彧了?”

    刘辩看向刘基,荀彧,他并没有询问赵普原因,因为在他看来赵普这种级别的人了,不会因为一点意见不和而置气。

    “臣想知道赵大人的理由!”刘基看向赵普。

    “臣以为刘大人之策,看似稳重,迅猛,但实则漏洞很大,如张大人所说曹军将领不是庸才,我军营的动静敌军定然会知晓,如何猜不到我军会发动进攻,做出防备。

    我军此时在进攻必然是无功而返,最终结果无非就是打草惊蛇,影响士气,所以臣以为要么快,要么稳,所为中和之道是行不通的。”赵普不等刘辩吩咐主动解释。

    “刘基你以为了!”刘辩再次看向刘基,相比于刘基的计划,他更认同郭嘉和张良的计划。

    闪电战啊,虽然这不能和闪电战相比,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趁对方立足未稳,没有准备,发动突袭,这样往往能取到很大的战果。

    “臣也同意奉孝与子良的计划。”刘基无奈道。

    “荀彧了!”

    “臣附议!”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定下了!”刘辩点头。

    “宇文成都!”

    “臣在!”

    “命快马传令给徐晃,徐达,岳飞,命他们在三日内出兵,给朕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泰山郡,济北国,东郡,陈留郡,颍川郡一线。”刘辩命令道。

    “诺!”

    宇文成都匆匆离开,

    ……

    “陛下,有长安传来的急信。”宇文成都走了没多久,陆文龙就进来了。

    “长安的急信?”

    刘辩有些不解,

    “快拿给朕看看!”刘辩有些担心长安出事了,所以连忙说道。

    “这……”

    接过陆文龙的递过来的信件,仔细查看后,刘辩有些哭笑不得。

    “你们看看吧!”

    刘辩将信递给了荀彧等人,

    “你们怎么看?”不久后刘辩询问道。

    ……

第751章 张良请命() 
“你们看看吧!”

    刘辩将信递给了荀彧等人,

    “你们怎么看?”不久后刘辩询问道。

    “臣等以为霍将军此计太过冒险,曹军并非是长安军,臣等并不赞同。”

    开口的是荀彧,荀彧几人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有些不妥。

    “为何?”

    “出奇兵的确成效很大,但同样的危险也极大,孤军深入,一旦遇到敌军就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而且因为地形不熟悉的原因兵马将陷入危险之中,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可能,此计不妥。”荀彧第一个开口。

    “霍将军虽有率奇兵直入长安,冲进长安城救下上谷王的事迹,但是如今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因为长安的事情,曹操定然是有防备的,很难成功却很容易失败。”赵普紧接着开口了。

    “陛下,司隶和凉州的十万大军不能动,益州之敌虎视眈眈,待朝廷与曹操交战之时,益州或许会像当初朝廷剿灭杨广时那样做,趁机获利,对凉州,对司隶进犯。

    而且此次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或许是倾巢而出,十万大军镇守已经是捉襟见肘,若左骁骑离开,长安危矣,朝廷危矣。”刘基开口说道。

    “陛下……”陆文龙走到刘辩身边,在刘辩耳旁轻轻说了两句话。

    而仅仅就是这两句话就让刘辩脸色大变。

    “奉孝,子良,陆文龙留下,其他人都回去吧。”刘辩对荀彧三人沉声说道。

    三人有些傻眼,不明所以,不过他们还是依照刘辩的意思退出了御书房。

    “臣等告退!”

    ……

    荀彧三人退出后,刘辩又开口了,“陆文龙,守在御书房外面不要让人打扰,成都回来了,也让他在外面侯着。”

    “诺!”

    “不要和他们三人说太多。”

    刘辩继续吩咐道,在刘辩看来荀彧三人应该没有离开,至少会在外面等一会。

    “臣明白!”

    陆文龙也走出了御书房,

    “陆将军!”

    果然如同刘辩所想,荀彧三人还在等候。

    “陆将军,陛下为何独独留下张大人和郭大人啊?”赵普直言不讳的问道。

    “末将也不知道!”陆文龙平静的答道。

    “分明就是陆将军你在陛下耳旁说了几句话才变成这样的,将军不知道那还有谁知道啊?”

    赵普反驳道,不仅是赵普不信,荀彧,刘基同样也不信。

    “陛下圣意又岂是陆文龙能够猜测的,请诸位大人不要为难末将。”陆文龙沉声道,脸上隐隐有些不悦之色。

    “你……”

    赵普有些愤怒,不过却被荀彧,刘基给拦住了。

    ……

    “你们知道朕为何留下你二人吗?”刘辩问道。

    “臣不知!”二人同时答道,其实二人已经猜出了刘辩留下他们的理由了,必然是与陆文龙所说的话脱不了关系。

    “这件事与霍疾有关,也与接下来的大战有关,刚刚陆文龙的一个提议,让朕心中有些为难,之所以独独留下你二人,是因为以他们三人的性格还是不知道的为好。”刘辩自顾自说道。

    闻言,郭嘉和张良心中有些紧张起来。

    “去年大批禁军还有朕都没有在燕京这件事想必你们都知道,当初给的理由是去训练,那的确是去训练,不过朕与禁军却是在海上训练,熟悉舰船,熟悉海上航行,而目的就是为了此次一战。”刘辩沉声道。

    “陛下是打算从海上,饶到江东从内部突袭曹军。”郭嘉试探的说道。

    “朕的确是打算突袭曹军,但并没有打算从江东上岸。”

    “可是陛下,如果不从……”

    刘辩抬起手,打断了郭嘉的话,“朕明白你的意思,但并不是一定需要码头才能上岸的,其他地方依旧可以,只不过花费的时间更多,更加麻烦罢了。”

    “禁军在海上训练的事情,有心人一查是查得到的,想必曹操也清楚,或许现在没有注意,可时间长了必然就记得了,那时候也必然对我军的目的有所怀疑。”

    “刚刚陆文龙的一个提议,让朕少了这方面的担忧,你们应该明白朕为何为难了吧?”刘辩叹息道。

    “陆将军是打算让霍将军这支奇兵当做诱饵,让曹操将精力放在霍将军这支人马身上从而减少对海上突袭兵马的警惕。”郭嘉犹豫的说道。

    “没错,这就是他的意思,朕有些为难啊,所以特意留下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