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时代 >

第651章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651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

    刘辩点头,

    “但是依照鲁肃的能力,还有孙氏所犯下的事情,鲁肃是什么也行做不了的。”张良笑道。

    “的确如此!”包拯点头。

    “子良有何办法?”

    刘辩觉得张良已经想到办法了,随即问道。

    “回陛下,要想让孙氏知晓,那鲁肃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张良答道。

    “朕不是说了吗,鲁肃重情重义,敦厚忠实,最重要的是他并非蠢材,足智多谋,朕的计划就是谋害孙氏的,鲁肃知道了,又岂会助朕去害孙氏了。”

    刘辩皱眉,微微有些不满,认为张良有些敷衍了事。

    “陛下,孙氏如今除了走这一条路还能怎么办,当然他们可以选择让这些孙氏的子弟在监牢里待上几年,而那时候想必孙家不一定是孙家了吧。”

    “你的意思是即便鲁肃知晓其中深浅也会告知孙氏。”刘辩惊喜的说道。

    “没错,这就是阳谋,鲁肃大人想助孙氏,朝廷想谋划孙氏,而救孙氏的唯一一条途径,却要害了孙氏。”

    “救也好,不救也好对于孙氏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只不过救了孙氏虽然大伤元气,但是还是能保住一些东西,不救的话时间久了,孙氏会变得一无所有。”

    “鲁肃大人即便看透了,他也不会自己做决定,他会告知孙氏,而一旦孙氏的人知晓了,那结果便注定了,孙氏会选择交钱减少牢狱之灾,毕竟这里面是他们的父亲,儿子,兄弟。”

    “子良,你确定孙老夫人不会阻拦,那位老夫人年轻的时候也还是一个能力不错的女人的,孙坚,孙策的发展离不开她的帮助。

    当初若不是因为孙家占据了江东,孙氏的地位稳固,再加上年龄增大,地位增高,她的心思,性格变了,孙氏也不会变成这样,但那是以前,如今孙氏危机,说不准她就恢复了以前的精明能干了,在鲁肃的指点下,她难道看不穿吗,她会同意吗?”

    刘辩怀疑的说道,

    “陛下说得在理,但是陛下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位老夫人不管她多么厉害,终归是女人,而且是一个没了丈夫,没了儿子,女儿也反目成仇的女人。

    当初孙氏服她,那是因为孙权有交代,孙坚,孙策余威犹存,那些孙氏的手下都信服她,而且她的女儿是太子妃。”

    “可是几年过去了,他们已经不是在江东了,孙坚,孙策,孙权的余威早已没了,那些孙氏带来的人马如今早已适应了幽州的生活与孙氏分道扬镳了。”

    “此次孙家之危,归根结底是来自于太子妃,孙老夫人是太子妃的母亲,在在这种情况下,孙氏却遭到了皇家的记恨,这只会让孙氏的族人认为是那位老夫人无能,教女无方,有这么好的女儿,不但留不住而且还得罪了,想必如今有许多孙氏的人已经不服这位老夫人了。”张良回答道。

    “如今孙老夫人身后已经没有一点一丝的依靠了,丈夫没了,儿子没了,另外孙氏落到如此地步也是她女儿带来的,如果孙老夫人不拒绝还好,若是拒绝了,那孙氏的族人定然会和她翻脸的。”

    张良又继续开口。

    “果然让子良前来没有错,子良一番话让朕茅塞顿开啊!”刘辩大笑。

    “陛下谬赞了!”

    张良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

    “张大人真是足智多谋啊,包拯自愧弗如。”包拯惊叹道。

    “包大人客气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出谋划策张房能胜过包大人,但断案寻凶张房比起包大人就大有不如了。”

    张良客气的说道,张良没有说什么包拯智慧超群不下于他的话,而是很真诚的认可自己某一方面胜过包拯,然后又举出包拯胜过他的方面,既接受了包拯的赞誉,又抬高了包拯的能力。

    “子良对于孙氏的未来如何看?”这时刘辩询问道。

    “回陛下,臣敢断言孙家半年内便会分崩离析。”张良肃声道。

    ……

第707章 计划已定() 
“子良对于孙氏的未来如何看?”这时刘辩询问道。

    “回陛下,臣敢断言孙家半年内便会分崩离析。”张良肃声道。

    “你如此断定!”

    刘辩有些惊讶张良的回答。

    “回陛下,正如陛下所说孙氏已经不是以前的孙氏了,孙老夫人已经没了掌控孙氏的能力,至于其他人那就更加没有了,孙氏就是一盘散沙。”

    “包大人今日带走的孙氏族人,每个人的处罚都大有不同,也就是说为每个人减少牢狱之灾的代价都是不一样的,那些牢狱之灾少的就会觉得用自己的钱在为别人买命,会不满,不愿意。”

    “毕竟如今孙氏不是铁板一块,特别是在后面孙老夫人无法掌控以后,再加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私心,孙氏要不了多久就会分崩离析。”

    张良解释道,还有一句话张良没说,在张良看来孙老夫人的结果绝对不会好。

    “听起来有些道理!”

    刘辩点头,口头上有些不信,但心中刘辩已经相信了,而且这本就是他的目的,只不过他预计的没有张良那么快而已。

    “和鲁肃交涉,如何告诉鲁肃这些事情你可有打算啊?”

    刘辩提出了问题,如果直接提出来对于他刘辩来说是有些有损威严的。

    “而且以包拯的性格也不会愿意做这种以钱财减少刑罚的事情的,你有何计划啊?”

    刘辩再一次开口,让包拯说这种事情都说不出来,更不要说包拯收钱做交易了,刘辩可不相信包拯会愿意,说不定会因为包拯功亏一篑。

    听到刘辩的话,包拯没有说话,更加没有反对,很明显他认同了刘辩说的。

    “包大人,大人缉拿的犯人之中是不是有一些只需要执行仗刑的?”张良看向包拯。

    “是的!”

    包拯虽然不知道张良为何这么问,还是点了点头,如实答道,

    “包大人可在下午执行仗刑后,就告诉他们,要将其他人移交给隐龙。”张良继续说道。

    “这是为何?”

    包拯不解。

    “因为你做不了收钱的事情,所以子良打算让伯当替你完成,替你担骂名啊!”

    这时候刘辩很直白的说道。

    “陛下说的也差不多!”

    张良苦笑道,

    “王大人需要替我担骂名,这是为何?”包拯顿时不解。

    “因为这件事情并不光彩,这就是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而且因为价钱太高,还可以说是贪得无厌,说不定这件事情过后就会有人来朕这里弹劾伯当,”

    这次依旧是刘辩开的口,张良没有说话,但他的表情表明了他认同了刘辩的说法。

    “这怎么行,陛下这件事还是交给微臣吧!”包拯连忙说道,

    “交给你,这可不成,朕可不想让你破坏了这么的计划,就这样吧,下午你执行了仗刑以后,就将那些要收押的人交给伯当。”

    刘辩直接做了决定,而且不容置疑。

    包拯也不敢再说话,只不过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自责,不过因为包拯面色的原因不怎么明显。

    “接下来了,继续说吧!”

    刘辩又对张良说道,

    “接下来便是陛下召见鲁肃大人了,陛下身为皇帝,天下之主,有些话还是不能直说,说出来会有损陛下威严,所以陛下直接说给鲁肃大人听。”

    “嗯,这点朕明白!”刘辩点头。

    “另外陛下必须让鲁肃大人能够很快明白陛下的意图。”

    张良嘱咐道。

    “张大人你先前说不能直接说,会有损陛下威严,现在又为何说要让鲁大人很快明白了,这岂不有冲突。”包拯质疑道。

    “陛下直接说与绕着说,最直接的差别就是陛下在鲁肃大人的心里的差别。

    陛下说鲁大人是个敦厚之人,也就是说鲁大人看人看事很简单,是什么就是什么,陛下直言不讳的说会让鲁大人认为陛下张狂,不懂得内敛,不知道分寸,陛下在鲁大人的心里会大打折扣,而绕着说就不会了,那只会让鲁大人认为陛下知晓分寸,睿智内敛。”

    顿了顿,张良又继续说道,“这就是起初房说的,会有损陛下威严的原因,不管怎么说鲁大人也不会传出去,陛下损的其实是在鲁大人心中的威严。”

    “张大人睿智,包拯佩服!”

    包拯惊叹道,言语上,表情,动作上无一不显示着他对张良的敬佩。

    “张房受之有愧。”

    张良谦虚回礼。

    “子良说得即是,虽然鲁肃属于朝中一员,但他和其他官员不一样,朕或许在他心中还比不上孙策,所以啊,朕的形象还是不要受损的好。”刘辩笑道。

    接下来二人没有再讨论这个话题了,刘辩没有继续问,张良没有继续说,因为再说下去会出问题的。

    刘辩若是继续问,只会让张良会认为刘辩不行的感觉。

    而张良继续说了,会让刘辩不悦,会让刘辩觉得张良小看自己的感觉。

    “时辰也不早了,你二人就留下来与朕一起用膳吧!”过了不久,刘辩突然说道。

    “微臣不敢!”张良,包拯同时惶恐的说道。

    “这有什么不敢的!”

    刘辩一愣,说实话这是刘辩第一次,让一两个臣子留下来和自己用膳。

    “陛下的君,臣等是臣,臣如何能君同食。”张良立即说道。

    “好吧,是朕疏忽了,那你们就与成都一起吃吧。”

    刘辩恍然大悟,改口说道。

    “谢陛下!”

    二人这次没有拒绝了,

    “包拯你对那些人执行完仗刑后,就立即去找伯当,让他派人来将人带走,朕等会就会安排人通知他。”刘辩嘱咐道。

    “臣遵旨!”

    ……

    半个时辰后,

    张良和包拯携手走出了皇宫。

    “陛下真是了得啊!”张良突然感叹道。

    “何以见得?”

    包拯发问,包拯当然也觉得刘辩厉害,但是他还是不自觉的问了一句。

    “包大人可还记恨王大人?”张良笑着问道。

    “包拯对张大人的话有些不懂!”包拯迷茫的说道。

    “孙府一事,王大人在近年来隐瞒了包大人许多事情,想必以包大人的性子,对王大人是很不满的吧,甚至心中已经开始抵触王大人了吧。”张良笑着说道。

    “的确!”

    包拯也没有推卸,解释,如实的说了出来。

    “这就是陛下的高明之处吧,陛下故意将张房的话解释给包大人听,并且说出了王大人要为包大人背负骂名的话。”张良笑道。

    “张大人的意思是王大人并不需要背负什么骂名。”包拯惊喜的说道。

    “当然不是,这个骂名王大人是背定了,陛下之所以提出来,就是看出了包大人对王大人不满,对隐龙卫不满的事情,陛下的话让包大人觉得欠了王大人恩情。这样一来,包大人就会消除对王大人的意见。”

    张良解释道,张良之所以说出来,或许是因为多嘴吧,但更多的是看出了包拯一直都没有对王伯当心怀恨意的事情。

    “原来如此,不过早在陛下和某说的那番话后,某就没有在记恨王大人了。”

    “虽然某没有部明白,但还是懂了一些事情。”包拯苦笑道。

    “不知道陛下说出了何等豪言壮志让大公无私的包大人也改变了想法了。”张良大笑道。

    “是这样的……”

    包拯毫不犹豫就说起张良没到之前,刘辩对他的“谆谆教导”

    ……

第708章 子房论事() 
“不知道陛下说出了何等豪言壮志让大公无私的包大人也改变了想法了。”张良大笑道。

    “是这样的……”

    包拯毫不犹豫就说起张良没到之前,刘辩对他的“谆谆教导”。

    “陛下真乃奇人啊!”

    张良忍不住惊叹道,这次不在是面色平静的感叹,而是发自内心的惊叹。

    他的脸色,眼神表示着对刘辩的惊叹。

    “张大人足智多谋,对于陛下说的有何想法?”

    包拯看向身旁这个绝顶聪明的男人。

    “那张房就献丑了!”张良笑道。

    “包拯洗耳恭听!”

    包拯有些期待。

    “简单的来说陛下是为了对付孙氏,这次事情结束后,孙氏必然伤筋动骨,因为大部分族人在天牢里的原因,孙氏会逐渐下滑,直到落魄,这是陛下的计划,如果按照某的想法,孙氏短时间就会分崩离析,所以陛下最直接的目标就达成了。”

    “长远的来看,陛下是为了打压世家,为将来大汉平稳做准备。世家的力量非常强,只不过那些世家不敢妄动罢了,毕竟一旦棋差一招,就会满盘皆输啊。”

    “可是太平之时就不一样了,世家掌握着这天下大部分的东西,田地,山林,典籍,矿石,时间久了又会变成先帝以前那副模样,天下由世家掌控,普通百姓毫无地位,或许几十年上百年后天下又会大乱。”

    “这不是陛下想要看到的,所以陛下就定下了这五十金减少刑罚的条件。”

    张良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五十金对于世家来说,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世家虽然掌控着资源,赚取财富很快,但是往往一个世家加上下人都是上千人,甚至上万人,这种消耗,可是非比寻常的,往往一年积攒下来的财富并不多,而且这些基本上都不会真正积累钱财,而是会选择将他们变成田地,房屋。”

    “世家子弟良莠不齐,有才华出众,能力不凡的,也有毫无能力,品行不端的,而这些品行不端的往往都会干些特别的事情,逼良为娼,强抢民女,横行乡里,欺凌百姓。”

    张良又停了一下,缓了缓,然后又接着说了起来,

    “朝廷以这些理由将他们拿下,完全没有问题,世家根本没法反驳,更加别说不顾一切和朝廷鱼死网破了。”

    “世家子弟多是锦衣玉食如何能受得了天牢里的生活,他们的父母家人定然会想尽办法将他的的孩子从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