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时代 >

第619章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619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朕也会参与。”

    “那赵云愿随陛下一起。”赵云立即答道。

    “文鸯也愿意跟随陛下!”文鸯紧跟着答道。

    “你们二人之中,只需要一人便可,毕竟还要有人统领白马义从。”刘辩摇头。

    “文鸯,我的武艺胜过你一筹,我跟随陛下能更好的护卫陛下,所以还是由我跟随陛下吧。”赵云直接对文鸯说道。

    ……

第649章 贾诩生死() 
“文鸯,我的武艺胜过你一筹,我跟随陛下能更好的护卫陛下,所以还是由我跟随陛下吧。”赵云直接对文鸯说道。

    “文鸯,你觉得了?”刘辩看向文鸯,其实让刘辩没有想到的是,赵云会这样对文鸯说,毕竟赵云在他心里一直都是低调,谦虚,从不彰显自己本领的人,刘辩确实没有想到赵云会这么直接说出来。

    此时文鸯也有些尴尬,虽然他知道,全天下都知道文鸯不如赵云,但这样被赵云说出来,他还是有些不舒服的感觉的。

    当然赵云的话并不会影响他们两人的关系,文鸯了解赵云,文鸯明白赵云之所以这么说,无非就是为了跟在刘辩身边保护刘辩罢了。

    “末将愿领白马义从。”

    一句话就决定了刘辩计划是由赵云还是文鸯随同。

    “成都,朕准备扩建禁军,所以你从今日起就开始去各军中挑选士兵吧。”刘辩对宇文成都说道。

    “那陛下您的安全?”宇文成都看向刘辩有些担忧。

    “以朕现在的实力,你不必担忧,朕已经通知陆文龙返京了,你不在的这段时间就由他跟在朕身边吧。”

    “是,陛下,此次要挑选多少士兵,归去禁军之中?”

    “你挑选三万人吧,最好挑选识水性的士兵。”

    “诺!”

    “赵云,文鸯,你们也需要扩建白马义从了,将三千人扩展为五千人吧。”刘辩又对赵云,文鸯吩咐道。

    “臣遵旨!”二人同时答道。

    “戚孟!”

    “臣在!”

    “你们水师也需要继续扩充兵马,你们的人数连驾驭所有战船的人数都不够,水师也需要扩充。”

    “陛下,北方的话,识水性的青壮比南方少很多,水师成员招募有些困难,恐怕需要时间啊。”戚继光有些迟疑。

    “朕可以告诉你们四人,朕打算两年以后再行攻打曹操一事,所以成都你必须在一年内给朕把禁军扩充起来。戚孟,朕也不给压力,你必须给朕在一年内招募到五千水师兵将,至于子龙,一年后,也该将白马义从的事情交接给文鸯。”刘辩给了宇文成都和戚继光一个死命令,同时也给了四人一个震惊的消息。

    “臣等遵旨!”看着刘辩严肃的面孔,四人明白刘辩没有说笑。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五天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刘备终于有了动静。

    “云长,这几日将士们的情绪怎么样了?”五天前的大战还历历在目,一直没有行动就是因为受那次大战的影响,荆州军队的士气很低迷,刘备不敢打,如今过了五天了,刘备希望有所好转了,虽然刘备也时常在军营走动,但他了解的终归没有关羽这些将领了解的多。

    “大哥,军中的士气有所好转,不过似乎还是有些低迷,此时再战的话,如果遇到了项羽,他们或许又会陷入低迷中。”关羽把自己知道的实际情况告诉了刘备。

    “你的意思是现在还不是攻城的时候?”刘备简单的问道。

    “正是,如今莫说那些士兵了,许多将领脑海里都留着项羽的身影,那一战太过震撼了,对于项羽他们已经有畏惧之心了。”

    关羽回答道,对于那一战,关羽有些自责,毕竟他是第一个与项羽战斗的,造成这个结果他们四人有重大责任,而关羽更是首当其冲。

    “这可如何是好啊!”

    刘备有些焦急,这两日刘备得到消息,益州又有动静了,韩擒虎不在了可没人去抵抗益州的兵马啊。

    “大哥莫急,顶多三五日,军中将士就会恢复的,即便不能让他们完全不再畏惧项羽,至少可以让他们不怯战了。”关羽安慰道。

    “也罢,再等五天吧!”

    刘备无奈,也知道现在的确不是时候。

    “云长,荆州传来消息,益州又有动静了,如今韩擒虎已死,荆州并无大将可抵挡益州之敌,某打算让军师返回荆州,你以为如何?”刘备突然说道。

    “军师深谋远虑,对大局掌控极为了得,另外军师对兵法精研,除却手无缚鸡之力外,军师领兵能力还是不错的。”关羽很认真的评价了诸葛亮。

    “连云长你都觉得不错,那某就让军师去吧,不过正如你所说军师武艺不精恐难以服众,你觉得谁去辅佐他为好,是史敬思,关胜,还是关平,亦或者从军中调出一人与军师同行?”

    “大哥,你忘了一个人。”

    关羽对刘备提醒道。

    “你是说巨毋霸!”

    “没错,的确就是他,其武勇不下我们四人,又通晓兵法与军师配合最为合适。”关羽回答道。

    “可巨毋霸新投,其品性如何,我们也不清楚,到时候恐误了大事啊。”刘备有些迟疑。

    听了刘备的话,关羽立即就明白了刘备的意思,“大哥,关羽可以保证,巨毋霸此人绝对忠臣,不会误了大事。”

    “既然你保证了,那便让军师,带上巨毋霸与关胜吧。”刘备点头。

    “大哥,领兵对付益州之事,荆州必然会不放心,大哥还是修书一封让军师带给刘琦公子吧。”关羽提醒道。

    “嗯,我这就修书一封。云长你去将军师找来吧。”

    “诺!”

    没多久,关羽就带着诸葛亮来了,随同一起的还有张飞。

    “军师!”

    “主公,云长已经和属下说过了,主公但请吩咐,诸葛亮照办便是。”诸葛亮一见刘备就直接说道。

    “有劳军师了。”

    “主公,属下此去,此地之事,就无法兼顾了。”诸葛亮提醒道。

    “军师放心便是,某虽非能力出众之人,但也是身经百战,更何况还有云长,翼德他们相助。”刘备笑道。

    “主公多虑了,主公能力非凡,属下清楚,只不过属下担心项羽,所以希望主公谨慎应对项羽,莫要操之过急,以免伤亡过大,那样于大局不利。”诸葛亮连忙解释道。

    “军师放心吧,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了项羽的特点,会谨慎小心的。”关羽替刘备回答道。

    “属下先行告退回去准备一番,明日便返回荆州。”诸葛亮说道。

    “军师慢走!”

    ……

    兖州,

    “刘辩不杀你,我贾复誓不为人。”贾诩身死的消息传到了兖州,贾复得到消息后,顿时就陷入了暴怒之中。

    “叮!”贾复收到贾诩“死亡”消息,对宿主产生极强恨意,发生蜕变,基础武力加1,当前贾复,武力:105,统帅:87,智谋:71,政治:25。

    “叮!”贾复因贾诩之死与宿主结下死仇,若贾诩斩杀宿主麾下一名基础武力不低于100点的武将,则基础武力永久加1,若斩杀宿主麾下一名不低于105点的武将永久武力加2。

    “贾复将军!节哀!”曹操扶着贾复的虎肩劝说道。

    “主公放心,贾复绝不会冲动的。”贾复忍着悲痛回答道。

    “贾将军,或许令尊还没有死也说不定。”王猛突然开口。

    王猛一开口,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他。

    “军师,此言可当真?”贾复连忙问道。

    “此事某也说不清,但是发现令尊之时,并没有被关押在大牢之中,而是在燕京城内,所以某以为令尊有可能成为刘辩的人了。”王猛猜测道。

    ……

第650章 三个锦囊() 
“此事某也说不清,但是发现令尊之时,并没有被关押在大牢之中,而是在燕京城内,所以某以为令尊有可能成为刘辩的人了。”王猛猜测道。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也有可能”王猛的话音落下,贾复就激动了起来。

    “军师,贾诩先生怎么可能会成为刘辩的人了。”曹操也是不信,毕竟贾诩原来的主公杨广与刘辩是敌人,贾复也是贾诩让他来投靠曹操的,怎么想贾诩也不可能投靠刘辩啊。

    “军师,难道不会是刘辩故意这样安排贾诩先生,然后让其他人发现,从而离间贾复与我们的关系的吗?”冉闵问道。

    “不,如果是刘辩故意安排的,那刘辩就不会杀害贾诩先生了。”王猛答道。

    “军师,贾诩先生被斩,可是有我们的人亲眼看到啊。”许褚提道。

    “所以有两种可能,第一种,贾诩先生真的已经死了,第二种,贾诩先生成为了刘辩的人,因为意外暴露,所以进行了“假死”。”王猛总结道。

    “如果真如军师所说,贾复宁愿父亲已经死了。”王猛的话音刚落下,贾复沉重的声音又再次响起,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不知道贾诩听了会作何感想。

    “贾复将军!”曹操看向贾复,想从贾复眼神,神色中看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但是看了许久,曹操得到的结果只有一个,贾复是认真的。

    “主公,贾复原本是杨广麾下的武将,但是听信父亲的话,贾复叛逃了,大战还未结束,贾复就逃了,贾复已经听了他的话,做了违背心事,不管他有没有死,贾复绝不会再做第二次违心之事,贾复的选择将由自己掌控。”贾复郑重,真挚的对曹操说道。

    “贾复将军的心,某已经明白。”曹操点头。

    ……

    “黄老将军,这是某留下的三个锦囊,这第一个锦囊在第一条攻城失败后打开,这第二个锦囊在攻城成功后打开,这第三个锦囊,说实话某本不想写这第三个锦囊,不过以防万一还是写了,这第三个锦囊是在大军受挫无法再攻打项氏时,或者遭遇大败后打开。”诸葛亮将手中三个不同的锦囊依次交到了黄忠手中。

    “孔明先生为何要将锦囊交给某,而不是玄德公啊?”黄忠接过锦囊后,询问道。

    “若直接交给主公或者云长,翼德,只会让他们觉得亮不信任主公。”诸葛亮摇头失笑。

    “某明白了,锦囊便交给某吧。”黄忠五十余岁的年纪了,对于人情世故当然懂得多,很快就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

    “多谢老将军了!”诸葛亮道谢。

    “孔明先生为何要留下锦囊,莫非对于此战有所担忧?”黄忠好奇的问道。

    “项燕,项羽非同一般,有些事情不得不防,比如说这第一个锦囊,必然会要打开的,以项氏的实力,一天绝对是能挡住的,这点毫无疑问。”诸葛亮解释道。

    “除了第一个锦囊,第二锦囊不出意外,也要打开。”诸葛亮又说道。

    “言之有理,孔明先生,真是深谋远虑啊,黄忠佩服。”黄忠敬佩的说道,

    “老将军客气了。”

    “这一切劳烦老将军了。”

    “理当如此!”黄忠答道。

    ……

    荆州,

    “主公,益州之敌来势汹汹,我军必须有所应对啊。”蒯良劝说道。

    “唉,若非韩将军去世,那我益州之贼安敢犯我荆州。”刘琦感叹道。

    “唉,如今韩将军不在了,叔父又领兵在对抗项氏,这益州的敌人,谁可以去对付啊?”刘琦有些茫然。

    “回主公,属下心中已有一人选。”蒯良立即答道。

    “何人?”刘琦激动了起来。

    “一人是我荆州大将鱼俱罗将军,鱼俱罗将军勇猛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是韩将军的得利助手,第二位名叫魏延,也是韩将军麾下武将,只不过比起鱼俱罗,黄忠二位将军,并不出众而已。”蒯良回答道,

    “鱼俱罗,倒是让某放心,但这魏延,不知有何功绩和才能?”对于蒯良提出的魏延刘琦有些迟疑。

    “启禀主公,魏延的才能是得到韩将军欣赏的,韩将军在世时,就多次向属下提起过魏延的名字,当初主公与韩将军能够战胜蔡瑁,魏延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功不可没,有勇有谋,可为主将。”蒯良劝说道。

    “好吧,就暂时定下魏延与鱼俱罗吧,某已经派人传信给叔父了,看他有何打算吧。”刘琦的回答似乎对用魏延有些不情愿。

    “诺!”蒯良无奈,自从韩擒虎死后,他与蒯越的地位直线下降,不仅是蒯越,还有许多原本的荆州将领都是如此,刘琦最信任的却是不愿称呼他为主公的刘备一派。

    蒯良当然也想到了自身的原因,他与蒯越是蒯家族人,是世家子弟,刘琦担心蒯家成为蔡氏这样的世家,排斥他蒯良,蒯良能够理解,但是对于其他荆州将领大臣,刘琦也没有重用,刘琦太过重用刘备的人,这让蒯良有些担心。

    而且对于韩擒虎的死,蒯良一直有些怀疑,蒯良并不相信韩擒虎是被来护儿害了的,对于来护儿蒯良了解不多,但是也知道来护儿与韩擒虎的关系,所以他并不相信。

    三天后,诸葛亮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回来后,他第一时间就去见了刘琦。

    “孔明见过公子!”

    “孔明先生,免礼!”刘琦见到诸葛亮归来异常高兴。

    “孔明先生,可是带来了叔父的消息啊?”刘琦立即询问道。

    “这是主公让孔明交给公子的信。”诸葛亮从怀中取出信纸交给了刘琦,因为刘辩改善造纸术的原因,如今纸张在大汉非常普及,除了刘辩治下以外,荆州,益州等等都在使用。

    刘琦马上接过信纸打开查看,刘琦看着信时而喜悦,时而皱眉。

    “叔父,让先生领兵,先生莫非还通晓用兵之道?”刘琦有些意外的看着诸葛亮。

    “孔明对于兵法亦有狩猎。”诸葛亮回答道。

    “那先生可有领过兵?”刘琦期待的问道。

    “孔明从未领兵。”诸葛亮如实回答道。

    “啊!那可如何是好,先生未领过兵,怕是无法服众啊,某虽知先生智计过人,也相信叔父的选择,可是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