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时代 >

第495章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495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都是孩儿的错,不要责怪二哥了。”杨延德立即跪下来说道。

    “父亲,应该是孩儿的错,若非孩儿冲动,事情就不会到这种地步。”杨延嗣也跪了下来。

    “二郎,你立即带一队人马,回那山谷寻找乡亲们。若是他们没死,就将他们带回来,若是他们死了,就将他们的尸体带回来了,若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你就立即回来。”杨业对杨延定吩咐道。

    “知道了,父亲!”

    “其他人立即随我赶回去!”

    ……

    此时在雁门郡南边正有一支万人军队朝北方赶去。

    “尉迟叔叔,还要多久才能赶到啊!”岳云向尉迟恭询问道。

    “按这个速度,还需两天时间才能赶到强阴城。”尉迟恭回答道。

    “真想快点赶过去和那些胡人大战啊!”岳云感叹道。

    “哈哈,不急,迟早会可以和他们一战的,到时候,你可不要杀不过来啊。”尉迟恭笑道。

    ……

第389章 后事() 
杨业带着杨延嗣等人乘着夜色回到了强阴城内。

    “父亲!”见杨业归来杨延平立即欣喜的上前。

    “嗯!”杨业微微点头,脸上并没有露出笑容。

    “五弟,七弟!”杨延平又笑着和杨延嗣,杨延德打招呼。

    “大哥!”二人同时回礼。

    “五郎,七郎你们先去带人下去将阵亡将士的尸体处理好吧。”回到城内后,杨业就立即对杨延德,杨延嗣吩咐道。

    “是!”

    杨延嗣,杨延德拱手,便立即带人去处理尸体了。

    “泰儿,你随为父来!”杨业对杨延平说道。

    杨延平跟着杨业来到了杨业的房中。

    “为父一生最开心的事情是娶了你母亲,最自豪的事情是有你们七兄弟,你是长子,是他们的榜样,如果哪天为父去了,你就得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还有你母亲的重任。”杨业平静的说道。

    “父亲,你!”杨延平脸色瞬间大变。

    “别说话先听为父说完,你年纪最大最懂事,但是你才能一般,马背斗将你稍有不足,统领一军,你更是不行,此生只有副将之能,而你二弟比起你来还要不如,也只有副将之能,你三弟武艺上虽然胜你与二郎一筹,但性格鲁莽冲动,副将的能耐还不够只能做个偏将军,你四弟才能在你们几兄弟之中算是特别出色的,聪慧机灵,武艺不俗,但是他不思进取,性格温和,也无法统帅一军。

    你五弟武艺虽然不俗,但太过意气用事,就像今日一样,难堪大任,你六弟武艺虽然一般,但是统兵治军之能,比起你们要强过许多就是比起为父也不差分毫,但是陛下麾下贤才众多,你六弟性子温和,也难以出头,也就一个四安,四平将军的结果,最后是你七弟,他年纪最小,也最冲动,性格暴躁,虽然勇猛过人,但比起宇文将军,裴将军还差了一些,将来成就也不会太强,为父不在了,我杨家发扬光大就得交给你们几兄弟了。”

    “父亲,您为何说这等丧气话,二弟,五弟,七弟都安全回来,您也安全回来,如何会出事。”杨延平悲痛的说道。

    “二郎他们护送百姓南归,虽然他们逃出来了可那些百姓不见了,而且近年来,边境失踪了许多百姓,若为父所料不错,他们应该都在蒙古人的手中,可能就是明日,也可能是后天,蒙古人绝对会利用那些百姓来威逼我们,我这一生啊,都在为了守护天下百姓而战,或许一两个,十来个,我能下得去手,但成百上千的百姓,为父是绝对下不去手的,这强阴城啊,迟早都会陷落的,所以为父都将你们的后路算好啊!”杨业苦笑道。

    “父亲,真的到了这一步了吗?”杨延平悲伤的问道,杨延平他太了解他的父亲,他明白他劝不了自己的父亲。

    杨业轻轻的点了一下头,接着又开口说道,“今夜你带人去粮仓,将粮食都分成小袋的,绑在战马的后背上,每匹战马不要绑太多也不要太少,另外将拉粮的马车,改一下,车厢弄大,拉车的马变成两匹,若真如为父所料,你便带着你的弟弟们,还有骑兵撤退吧,为父为你们阻挡追兵。”

    “父亲,既然城保不住了,那您为何不与我们一起撤退啊?”杨延平连忙问道。

    “为父老了,跑不动了,而且若为父与你们一起撤退,那谁来阻挡追兵,在野外蒙古骑兵很容易就能追到我们,那时候我们连逃的机会都没有了。”杨业回答道。

    “父亲,我愿替父亲阻挡追兵。”杨延平立即说道。

    “你自问比为父强,你是能阻挡他们十天啊,还是一天啊,还是一个时辰啊,我心意已决你无需再劝,你要记得为父刚刚和你说得话,长子就要有长子的责任,要以大局为重。”杨业怒斥道。

    “是!”杨延平不甘的答道。

    “为父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不要想着像五郎一样将为父打晕,你没这机会,接下来为父和你说的话至关重要你必须谨记。”杨业严肃的说道。

    “是!”杨延平更加无奈了,他确实打算用杨五郎对付他的那一招对付杨业,谁知道已经被杨业识破了。

    “长城的守将蒙田乃是一个贤才,他有上将军之能,为父这次若是没有逃出劫难,你们几兄弟就去依附他,辅佐他。”杨业沉声说道。

    “父亲,蒙将军真的有这么厉害吗?”杨延平不确定的问道。

    “当然,为父活了几十年了,看人的眼光怎会差,蒙将军与秦朝的蒙恬只有一字之差,虽然为父没有见过曾经的蒙恬,但为父保证此蒙田比之那个蒙恬绝不会差多少。”杨业坚定的说道。

    “那他比起岳飞,李靖,徐达,等将军怎么样?”杨延平好奇的问道。

    “不相上下!”杨业立即答道。

    其实在杨业眼中的不相上下只是一方面,因为在某些方面蒙恬确实不弱于岳飞等人,蒙恬并没有岳飞他们那样全能,那样战无不胜的。

    “竟然如此了得!”杨延平惊呼。

    “为父对他有提携之恩,为父若不在你们帮助他同样会有恩德,蒙田,为父还是挺了解的,知恩图报,而且将义气,情谊看得很重,将来定然不会忘记你们,一定会帮助你们,帮助杨家的。”杨业沉声说道。

    “孩儿明白了!”

    “你下去准备吧,记得一定要小心行事,暂时不要告诉你几个弟弟,以免影响军心。”杨业吩咐道。

    “诺!”

    杨延平不久后就离开了。

    空荡荡的房间内,杨业沉默不语,良久后,他向的燕京的方向跪了下来。

    “陛下,老臣出京之时曾言老臣不死,雁门不失一城,不曾想这么快就要应验了,老臣愧对陛下啊!”

    杨业眼中流出了泪水,很难想象这戎马一生,年过半百的老将是什么模样。

    ……

    刘辩似有所感,从睡梦中惊醒。

    “难道有事要发生!”迷糊的刘辩自言自语道。

    心有不安的刘辩将抱着宣华夫人的手轻轻抽了出来,然后下了床,穿戴好衣服,小心的出了门。

    “陛下!”

    门外守卫的士兵见刘辩出门立即行礼。

    “平身!”刘辩抬手。

    “带朕去见宇文成都!”刘辩吩咐道。

    “陛下还是让宇文将军来见你把!”一名侍卫提议道。

    “朕说去哪里就去哪里,哪来这么多废话。”刘辩知道这侍卫是好心,但内心不安的他心情略微有些暴躁,忍不住斥责道。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那侍卫惊慌的跪了下来,连连磕头求饶。

    “好了,起来吧,朕知道你的意思,并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刘辩平心静气的说道。

    “谢陛下!”侍卫松了一口气连忙起身,

    “带朕去见宇文成都吧!”刘辩再次吩咐道。

    “诺!”这次没有人说话了,立即护着刘辩去找宇文成都了。

    “参见陛下!”不久后刘辩见到了宇文成都。

    “平身!”

    “成都啊,可有特殊的战况传来啊?”刘辩询问道。

    “禀陛下如今巨鹿郡,赵国,魏郡,清河国已经全部落入我军手中,而常山的战况还未明了。”宇文成都回答道。

    “这些朕都清楚,朕问的是特殊的事情。”刘辩皱眉说道。

第390章 悲壮() 
“成都啊,可有特殊的战况传来啊?”刘辩询问道。

    “禀陛下如今巨鹿郡,赵国,魏郡,清河国已经全部落入我军手中,而常山的战况还未明了。”宇文成都回答道。

    “这些朕都清楚,朕问的是特殊的事情。”刘辩皱眉说道。

    这些事情刘辩当然清楚了,毕竟他现在手里已经有1849点召唤点。

    “陛下恕罪!”宇文成都连忙说道。

    “朕恕你无罪,你快与朕说说有没有特别的事。”刘辩不耐烦的说道。

    “回陛下臣听闻清河,魏郡边境的百姓都失踪了。”

    “应该是曹操的人带走了,这也算我们还他一个情,还有没有?”刘辩平静的说道。

    “黄昏时,从燕京传来了一封奏折,因为陛下歇息了,臣还未交给陛下。”宇文成都说道,

    “快去将它拿来!”刘辩立即对宇文成都说道。

    “诺!”

    ……

    强阴城,

    城外是一望无际的荒漠,城头上冰冷刺骨寒风时不时的吹过。

    时间飞逝,晨辉慢慢变得刺眼,一轮烈日,慢慢向最高的天空爬去。

    而这时,在城池的北方传来了马蹄声。

    “踏踏,踏……”

    越来越近,

    “踏踏踏,踏踏……”

    越来越响亮,

    “轰轰轰轰……”

    一支由北方胡人组成的精锐铁骑出现在了守城将士的目光下,越来越多的铁骑出现在目光之中,最终城外的军队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庞大。

    “来了,还来的还是来了!”城内杨业听着守城卫士的报告,呢喃道。

    “大郎,为父交给你的任务,你不要忘了。”杨业对杨延平说道。

    “是!”杨延平低声答道,此时的他有些心不在焉,有些失落,有些悲伤。

    “父亲,还是先去城头上看一看吧,要是蒙古人没利用百姓们,我们若是走了,岂不是白白的将强阴城送给了他们,父亲不就白白的陷入危险境地了啊。”杨延平带着乞求的眼神看着杨业。

    “也罢,你去将你的弟弟们叫来,随我上城去看一看。”杨业无奈道。

    “好!”杨延平心喜。

    不久后,杨家父子汇聚在了城头上。

    “父亲,你看!”杨延嗣指着远方的蒙古大军惊道。

    原来是在蒙古军中押出来一个个汉族百姓,足足有上千之人。

    杨业叹了口气,而杨延平颓废的坐在了地上。

    “花荣将军,各位将军,大郎,二郎,五郎,七郎,你们都走吧!”杨业对身边的将军们说道。

    “父亲,您这是什么意思?”杨延德疑惑的问道。在场的将领除了杨延德,杨延嗣,杨延定三兄弟外,基本上都知道杨业的计划。

    “强阴城保不住了,为父留下来守城,你们带着人撤退吧!”杨业对杨延德说道。

    ,“父亲,您为何不随我等一道走。”杨延德问道。

    “为父若不留下来守城,那大家都跑不了多远,我们这几万兵马在野外,就是蒙古铁骑的鱼肉,任他们宰割,所以为父必须留下来。”杨业郑重的说道。

    “父亲,我来守城!”杨延定立即说道。

    “父亲,我来!”杨延德也跟着说道。

    “父亲,还有我!”杨延嗣同样也开口说道。

    “父亲!”杨延平也看着杨业。

    “杨将军,花荣愿为将来守城!”花荣也开口了,紧接着那些将军们都开口了。

    “诸位的好意,杨业明白,但是此地除杨业外无人能守,你们皆是勇猛有余,却统兵不足。你们都是年轻人,是大汉的未来,陛下需要你们,而老夫已经垂垂老矣,在这战场上待不了几年了,死在边关是老夫的福气,你们不要再劝老夫了,你们快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杨业悲伤的说道。

    “父亲!”

    “父亲!”

    杨延平几兄弟此时都是泪流满面,伤心不已。

    “孩儿们,为父为你们自豪,回去好好照顾你们的母亲吧。”杨业慈祥的说道。

    “就算为父走,也走不了多远,反而会拖累其他人,为父留在这里却可以救下很多人,你们快走吧!”杨业悲伤的说道。

    “父亲保重!”第一个醒转过来的是杨延平,毕竟杨业和他说过一次了。

    “诸位将军,请将他们带走!”杨业对花荣等人说道。

    “父亲,父亲……”杨延定几兄弟被其他将军给拖走了。

    他们离开后不久,杨业对着身边的士兵们喊道,“将士们,你们可怨我?”

    “我等不怨!”

    “我等不怨!”

    杨业的话音刚落,城头上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喊声。

    “好,好,好!”杨业大喜。

    “我杨业有尔等弟兄,此生足矣!”杨业激动的喊道。

    “誓与将军同生共死!”

    此时城头上浮现出一股悲凉之意。

    “人在城在,死战不退!”杨业大吼。

    “人在城在,死战不退!”

    城头上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城外的蒙古大军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已经开始前进,他们驱赶着百姓,往城池方向赶来。

    另外一方,杨延嗣等人率着两万多人在其他三门出城了,四兄弟分别走三门。

    一个时辰后,蒙古的军队冲进了强阴城内,杨业仅仅靠着几千士兵与他们周旋,利用城内复杂的巷子,房屋,几千人缠住了敌军数万人。

    至于那些被蒙古军队驱赶的百姓,他们之中有许多蒙古士兵混在其中,在入城的时候,他们便露出了獠牙,那些百姓全都没能幸免于难。

    城中的战斗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