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时代 >

第147章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147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崔浩!”

    崔浩仅仅说了一句话,又继续往里面去了。

    衙役们这次并没有阻拦了。

    “包拯,休伤我儿。”

    还未进到大堂内,崔浩就大喊。

    “爹,救我,救我!”看见崔浩来了,崔同好像看到了救命稻草,急忙呼喊。

    “住口,叫你平时不要惹是生非,可你倒好偏偏到处惹是生非,现在出事了吧!”崔浩一听到崔同的声音就气打一处来,不断训斥崔同。

    “父亲,救我啊,救我啊,孩儿不想死!”原本崔同无赖的样子完全不见,声泪俱下像极了一个小孩子。

    “哼!”崔浩怒哼一声,不再管崔同。

    “包拯,可否给老夫一个面子,饶了他这一次。”崔浩终于表明了此次前来的目的。

    “崔大人应该知道陛下曾经三令五申,不得官官相护,不得徇私枉法,不得滥用职权。这些东西,难道崔大人忘了吗?”包拯肃声说道。

    “本官没忘,但是包拯你真的不能给本官这个面子吗?”崔浩阴沉着脸问道。

    “恕难从命!”最终从包拯口中吐出这几个字。

    “好,好,好,好你个包拯!”崔浩连连说了几个好字,心中已经集满了无数怒火。

    “多谢崔大人体谅!”包拯拱手道。

    “哼!”崔浩拂袖而走。

    “爹,别走啊,别走啊!”见崔浩离开,崔同一脸的慌张。

    但崔浩视而不见,径直离开了。

    崔同瞬间嚎啕大哭,本以为自己父亲来了,自己可以保住一命,谁知道包拯并没有给自己父亲面子。

    “来人,将他押入天牢!”

    “诺!”

    ……

    御书房内,

    宇文CD向刘辩讲述了包拯抓捕崔同一事,还有崔同所犯之事。

    “CD,你这次做的不错。法理不外乎人情,但法也同样不容情,CD你记着不管将来你与朕关系多么亲近,不管你多么重要,若你犯下大罪,朕也会让人秉公执法的。”刘辩开口说道。

    “CD明白!”

    “CD你命人将朕命人所制的三把铡刀送往燕京衙门,告诉包拯,一切依法行事,龙头铡可斩皇亲国戚,虎头铡可斩公侯将相,狗头铡可斩平民百姓,富贵商贾。另外传朕旨意,封包拯为燕京府尹管理一切燕京的刑案,赐名“青天大人”明白了吗?”

    “CD遵旨!”

    “去吧!”

    宇文CD转身离开。

    “来人,将王伯当叫来!”

    ……

    “臣王伯当拜见陛下!”

    “伯当请起!”

    “不知陛下召见臣,有何事吩咐?”

    “伯当,你现在命隐龙卫彻夜监视崔府吧。”

    “臣遵旨!”王伯当并没有问什么。

    王伯当这点也让刘辩特别满意,在刘辩眼中,王伯当绝对是一个合格的臣子。

    等王伯当离开后,刘辩走出了御书房,在皇宫中漫步起来,慢慢的走进了新建的御花园内。

    “叮!”

    突然听见了一声琴声……

第263章暴动() 
“啪!啪啪!”

    “很不错!”

    “多谢陛下赞赏!”

    “你叫武如意是吧?”

    “臣妾正是武如意!”武如意屈膝说道。

    刘辩其实一眼就认出了武如意,但是一想到历史上武如意的野心和城府,他就打算装作不认识武如意了。

    “你这首琴曲是朕听过最好听的了,比起宫廷里的乐师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多谢陛下赞赏,臣妾受之有愧。”武如意一脸笑容的说道。

    “朕今日心情甚糟,你陪朕游一游这御花园吧!如何?”刘辩看向武如意。

    “陛下邀约,是臣妾之福,臣妾愿与陛下共游。”武如意盈盈一笑。

    接下来,刘辩就带着武如意游玩起来,刘辩也是恶趣味起来了,时不时的摸一下武如意的翘臀,时不时的搂一下武如意的柳腰,弄得武如意尴尬不已。

    “陛下!”

    终于在刘辩的搓弄下,武如意有点受不了了,毕竟现在武如意还是一个处子,哪里能受得了这个。

    “怎么,受不了啊,将来你是要成为朕的女人的,朕所做的一切你都得接受,这样就受不了,将来怎么办!”刘辩调笑道。

    “不是,臣妾只是第一次与一个男子如此近身接触有些不适应罢了。”武如意调整心情,慢慢说道。

    “哦,如此就好!”

    接下来刘辩继续着自己的“吃豆腐”行动,弄得武如意脸色羞红,一路上尴尬不已。

    对于这点刘辩还是挺满意的,因为至少现在的武如意还不是将来那个放荡好色的武则天。

    就这样刘辩和武如意在御花园逛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分别,期间闲聊了许多。

    待武如意远去后,刘辩喃喃道:“不错,不错,想不到朕今天吃了历史上最厉害的女人的豆腐如此之多,想想以后将这天下第一的女人征服在床榻之间就颇有成就感啊,不过这武如意的城府,心机确实厉害啊,为了以后朕的妃嫔,皇子公主的安全,要提防一下她啊。”

    这边刘辩在算计着武如意,那边武如意匆匆回了寝宫后,直接躺在了床上。

    “这皇帝确实拥有雄才伟略,加上手下无数的文臣武将,百战之卒,将来怕是真的能成为这天下之主。不过这皇帝也如天下所说的一样,色心重啊,不过这也好,凭借我的姿色和本事,将来或许有机会母仪天下,成为这天下最尊贵么女人也说不定。”武如意躺在床上暗自想到,想着想着嘴角不自觉的露出笑容,不过仅仅片刻便恢复过来了。

    在皇城之外,崔氏府邸中,正密谋着一件大事。

    以崔浩为首,崔氏嫡系子弟还有重要的旁系人员全都聚集在一处密室之中。

    “今夜关乎我崔氏存亡,我希望诸位通力合作,若此次成了,我崔氏或许会变得更加鼎盛。”崔浩看着一众族人,严肃的说道。

    “家主,难道真的要走到这一步吗,难道家主真的要为了你那不成器的儿子铤而走险,将我崔氏一族,推上绝路吗?”一个旁系的重要人物说道,他是崔浩叔父的大儿子,平日里对崔同并没有像其他族人一样过分宠溺,纵容。

    “族弟,你多想了,我并不是因为同儿之事才这样做的,当然若非同儿或许我崔氏还能平安几年,不过我崔氏的危机一直存在着,当然这也有我的原因,若非当初我利益熏心,与那袁氏联姻,合作,就不会被陛下记住。另外我崔家近年内有些与袁氏交往太平凡了,联姻,经商,甚至将一些属于幽州的情报传递给了袁绍,陛下雄才伟略,对于这些事,是容不下的,此次同儿的事正是诱因,陛下定会彻查我崔氏,到时候我崔氏便危矣,所以这次是我崔氏最后的机会了。”此时崔浩一脸的严肃。

    崔浩的话音落下,许多族人便互相讨论起来。

    过了一会,一众崔氏族人才安静下来。

    “诸位以为如何?”崔浩沉声问道。

    “我等谨遵家主吩咐!”

    接下来崔浩便详细介绍了计划,崔浩不愧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谋士,99的智谋值,一点也不虚,安排起来,环环相扣,一丝不漏,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

    “望诸位齐心合力,一起度过此次难关,保全我崔氏的骨血。”崔浩肃声说道。

    “家主此次计划如此详细,我崔氏一定能度过此次难关的。”崔浩的大兄崔哲奉承道。

    “不,就算计划再详细,再好,也不能掉以轻心,陛下雄才大略,文韬武略,麾下刘基,郭嘉,荀攸智谋不下于我,荀彧,杜如晦,也是大才,甚至那些一方官员,诸如欧阳修,岑文本,徐光启,范仲淹都是有大才,若非走上绝路某真不愿意与陛下决裂,铤而走险。”崔浩沉重的说道。

    “记住一定要小心,小心,某不希望到冀州之时,我崔氏已经人丁单薄了。”

    “我等谨记!”

    “那么诸位快去准备吧,那些重物件就不要带走了,就当我崔浩留给陛下的情吧,只有几个时辰的时间了,一定要快。”崔浩的脸色从开始说第一句话以来就没有舒缓过。

    不过片刻,密室中的人就一哄而散,急匆匆的离开了,密室中,就只剩下寥寥数人了。

    “父亲,还有诸位叔伯,你们有什么打算?”崔浩看着眼前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担忧的说道。

    “我们都是一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当今陛下以仁义忠孝治国,或许不会为难我们这把老骨头吧!这次我们就不走了。”崔浩的父亲,崔家老太爷说道。

    “对啊,我们不走了!”

    “不走了,不走了,走也走不动了!”

    几个老人都表示不愿意走了。

    “既然如此,孩儿也不勉强你们了,孩儿会留下一封信件,希望陛下能看在往日之情,善待诸位长辈了。”

    “善!”

    亥时,

    天牢处,突然涌现大火,数百人手拿刀剑冲向天牢。

    突然的袭击,打了天牢的狱卒一个措手不及,这数百人很轻松的就冲进了天牢。

    在这数百人冲进天牢后不久,突然又从四面八方涌进了天牢,这些人,佩戴着统一的服饰,拿着同样的制式武器,他们训练有素。

    为首之人居然是隐龙的统领王伯当。

    待隐龙卫冲进去后不久,天牢内就响起了一片杀声。

    与此同时在燕京四大城门附近也发生了异动。

    一批批人马潜伏在城门附近,这批人马不同于那批冲进天牢的人,手拿刀剑的人马只在少数。

    崔浩早已经料到会有人监视崔宅,所以便派去一支人马去劫天牢,引诱监视的隐龙卫。

    很快,各个城门都来从天牢里冲出来的求援人马,各个城门开始调动起来,有的加强戒备,有的前去天牢支援。

    子时,

    此时天牢的战斗已经差不多要结束了。

    也就在这时,潜伏在四门之间的人马,开始行动起来,拿着手拿刀剑的人马,瞬间暴起冲向四门。

    最终四门的战斗也爆发了。

    这场战斗持续时间并不久,有两处城门潜伏的人马最终逃了出去,有一处的人马几乎“全军覆没”被抓的被抓,被杀的被杀,还有一处城门的人马,还没来得及暴动,就被人镇压了。

    镇压那处城门的崔氏族人的统帅乃是一名隐龙成员,他带着数十名武艺高强的隐龙成员在崔家人马还未暴动前就将他们暴露了出来,然后与城门守军配合很快就将他们镇压了。

    镇压不久后,这名隐龙成员,又带上人马骑上战马,直奔城外而去

第264章心存仁慈() 
一  镇压不久后,这位隐龙成员又带着人马,骑上战马,直奔城外而去。

    清晨,一切都沉静下来了,百姓们正常的起床,做饭。

    只是时不时的街道上有骑着马匹的甲士经过。

    太极殿上,

    刘辩坐在九五之位上,一杆文武大臣分立两旁。

    “这几日发生了几件大事,虽未闹得满城风雨,未闹得朝堂动乱,但朕认为这件事确实很重要。”

    “包拯何在?”

    “微臣在!”

    “包拯,你将这两天在你府衙中发生的事情说给众位大臣听听。”刘辩吩咐道。

    “遵旨!”

    接着包拯将崔同一事和崔家劫天牢,闯出燕京城的事情详细的说给了一太极殿上的大臣们听了。

    听完包拯的话后,满堂大惊。

    “朕今日有几句话想与诸位说说,你们记住别人能给你们的朕也能给你们,别人不能给你们的朕也能给你们,除非你的野心大到朕不能满足你们了程度了。朕不需要你们为朕立下举世的功勋,朕只希望你们能安分守己,做好分内之事。凡乱我社稷者杀,乱我百姓者杀,乱我朝政者杀,乱我将士者杀。尔等可听清楚了?”刘辩肃声说道。

    “臣等谨遵陛下圣喻!”

    “接下来,诸位就商议一下怎么处理崔氏之事吧!尔等,可各抒己见。”

    “陛下,臣等以为崔氏所犯之罪,天理难容,百姓难恕,臣等以为,崔氏当满门抄斩。”过了不久,一众文武大臣终于商量出了一个结果,他们一致认为崔氏应该被满门抄斩。

    “崔氏一门昨夜死的死,被抓的被抓,当然也有一部分逃了出去了,可谓是十存二三了,而且以老弱妇孺为主。朕一直以来都是以仁孝忠义治国,所以朕认为那些婴孩还有风烛残年的老人还是放他们一马吧,毕竟崔浩给朕还有幽州立下了无数功劳。诸位大臣以为如何啊?”

    “陛下仁慈,但此次陛下放过了他们唯恐以后还有人也会如此,大汉以孝治国,许多穷凶极恶之徒之所以没有犯罪,是因为顾及家中父母长辈,若陛下开了先例,怕是会使得我幽州百姓,还有朝廷遭受灾难,望陛下三思啊!”刘基这时候站了出来,坚定的说道。

    “陛下,为帝王者,不可心存仁慈,当杀伐果断,俗话说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微臣恳请陛下将崔氏一族除尽。”一直以来,在朝堂上不怎么发表意见的郭嘉罕见的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与刘基一样的是,都是让刘辩除掉崔氏一族。

    “陛下,如今崔浩带着残存的崔氏族人逃出了燕京,臣认为以崔浩的本事怕是能安全逃出幽州,臣以为到时候他定会逃往冀州袁绍处,崔浩所在崔氏这次所犯之罪,十恶不赦,微臣以为当灭其族,并且将来还能以其为由讨伐袁绍。”荀彧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同于刘基,郭嘉,荀彧利用崔氏一事想到了未来进军冀州的事了。

    “陛下,崔氏一族枉顾圣恩,贩卖战马,兵器与敌人,贩卖棉花,粮食等农物与敌人,将马蹄铁,马鞍,马镫等特殊作战物品的制造方法传递给敌人,将我大军调动,兵力情况出卖给敌人,数此种种,崔氏一族不可饶恕,若不严惩无法服众。”平常低调并且话也不多的荀攸也出声,和刘基,郭嘉,荀彧,一样的是,他也是支持刘辩灭了崔氏一族的。

    “陛下,老臣也想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