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时代 >

第13章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13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成斩杀呼耶那的同时,裴元庆已经冲了出来,两人大喊道“杀!”大军瞬时冲了上去。“投枪!”张须陀大喊,汉军顿时将手中的枪投出去,拿过另一杆枪,上千杆投枪射入胡人骑兵中,射落了上百人,罗成二人,一人长枪一人双锤,神勇无比直接将胡骑的阵行打乱,撕开了口子。两军即将相交,“拉绳索!”张须陀又是一声大喊。顿时汉军之中,一条条绳索抛向旁边。

    “杀啊。”张须陀手持大刀冲入敌军之中。

    不过几刻钟就打的胡骑毫无还手之力。

    城楼上的李并惊的合不拢嘴。

    “殿下!”望向旁边的刘辩。

    刘辩见此仰天长笑。

    顿时城楼上的士卒都是大笑

    ……

第21章 到达幽州() 
“殿下,末将张果(罗成、裴俨)前来复命。”

    刘辩满脸笑容,“三位将军辛苦了。”

    “打仗怎么会辛苦,哈哈,我还嫌他们不够打了,这么久没打架了都无聊死了。”裴元庆舞了舞大锤说道。张须陀瞪了裴元庆一眼,转身对刘辩说道“殿下,此战我们斩杀地方大将呼耶那,还有二百余胡骑,俘虏一百七十人。不过我方阵亡了七十九人,重伤十七人,轻伤二百一十三人。”

    刘辩听了,眉头微皱,脸上没有半分刚才的喜悦之情,一脸忧愁。

    旁边的李并见此,满脸疑惑,问道“殿下为何皱眉,我军大胜,应该愉悦才是啊”说完李并脸上充满了笑容。

    刘辩并未回答他。

    “须陀,公然,可有什么要说的吗?”

    罗成,张须陀二人听到刘辩的声音,顿时两人的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

    张须陀上前一步先是说道“殿下,那胡人骑兵非我大汉骑兵能战的,要是战就必须有两倍兵力以上才能抗衡,若是要胜就必须要有三倍兵力还要有几位绝世猛将随行,不然难以取胜。”

    见张须陀说完,罗成上前一步道“殿下,此次胜利都归于出其不意的原因,我斩了出对方大将,出其不意的投枪杀了他们很多人,又加上我与元庆冲入阵中乱了他们的阵型,又加上绳索之力。否则我们无法胜得了。”

    待罗成说完,刘辩对着他们说道“在这种情况下,胡骑还杀了我们这么多士卒,伤了这么多人。若非孤先前让士卒穿上两套甲胄,怕是要死更多人了,此战让孤感受到了胡人骑兵的强大。也明白了雁门的处境。当然我们骑兵之中有一部分士卒并未以骑兵上过战场也是此次伤亡的一个原因。”

    刘辩说完,转身下了城楼。

    ……

    夜晚,

    刘辩等人还有雁门关内将领在喝庆功酒,这也是刘辩重生来第一次喝酒,这酒度数并不高,还不到前世啤酒的度数,刘辩现在这个身体虽然还小,但也喝了许多。

    “殿下,今日是我李并最高兴的日子如此大胜。想来那些胡人又有一段时间不会来骚扰雁门关了,哈哈,殿下,我敬你一碗。”说罢李并便喝了手中的一碗酒,刘辩无奈,只能跟着喝了,不过一次太多了,喝完之后,刘辩满脸通红,好一会才缓过来。

    “李校尉,恕孤不能久留雁门。孤明日便会离开了。孤要在明年开春之前发布缴召,招募士卒,训练部下,然后讨伐董卓。”刘辩喝完酒以后对李并说道。

    听到刘辩的话,李并还有雁门一帮将领都是放下酒碗,静了下来。

    片刻后,李并开口“末将,早已猜到殿下,要走可曾没想到居然这么快。若非要守护雁门末将等人真想和殿下一起去除贼。末将等人不知何时才能见到殿下啊。”说完后,李并满脸遗憾之情。

    刘辩拍了拍李并的肩膀,说道“李校尉莫要伤心,等孤讨伐了董卓之后,下一步估计就是打压异族了,我等还有再次并肩作战之时。”

    “愿殿下凯旋,诛灭逆贼,匡扶大汉!”李并站了起来,举起酒碗。

    “愿殿下凯旋,诛灭逆贼,匡扶大汉!”旁边的将领还有,罗成等人,也都站了起来,举起酒碗。

    适时,刘辩也站了起来,举起酒碗,大喊道“干!”

    “干!”众人大笑道。都一口喝了碗中的酒。

    ……

    第二日,清晨

    刘辩又是一如既往的练了半个时辰的剑。

    ……

    “殿下,可以出发了。”张须陀说道。

    “那么出发吧。”刘辩挥手道。

    “殿下,末将想留下来。”

    刘辩回头望去发现说话的是刘原。

    “刘原你真的不走了吗?孤说过要为你找刘虞刺史取字,你真的不去幽州了吗。”刘辩挑了挑眉头。

    “殿下,末将在殿下麾下是最无用的,武力不如元庆将军,公然将军,统兵不去须陀将军,公明将军。所以末将想留在雁门,为殿下镇守雁门。”刘原一脸坚定。

    “既然如此,孤不强求,你的那部分人马也和你留下来吧,不过周武不会留下来。”刘辩挥手道。又突然回头望向城楼上喊道“李校尉,下次孤来雁门之时便是马踏异族一时,到时孤定会与将军把酒言欢。”

    “谢殿下厚爱,末将到时一定会与殿下把酒言欢,就是不知末将还能不能活到那时。”李并先是满脸笑容说到后面又成了一脸苦笑。

    “李校尉莫是信不过孤,李校尉等着孤便是,最多三年,孤就会回来的。”刘辩说完,策马向前。“出发!”

    “我等送殿下!”城楼上的士卒将领齐声喊道。

    刘辩挥了挥手。

    ……

    刘辩一行人行了一天的路程。

    “殿下,前方不远就是幽州了,如今天色已晚是不是让将士们停下来安营扎寨啊。”张须陀问道。

    “停下来吧。让将士安营扎寨,好好休息明日前往到代郡补充一下粮草。”刘辩说道。

    第二日,刘辩等人到了代郡,报了名号,代郡郡守,毫不犹豫的就给了刘辩三日的粮草。刘辩并未在代郡停留,继续向前行军。

    这夜,

    “殿下我等也知道您想见见王妃,但也不要如此着急啊,我们一天行军七个时辰,一天就几乎跨过了代郡,离上谷郡不过十几里地了,将士们怕是受不了啊”张须陀等人在旁边忧心忡忡的道。

    这时旁边的士卒却是齐声笑了。大喊道“为了殿下可以早日见到王妃,我等不累。”

    刘辩听闻,怒道“胡说什么,孤是为了早日见到刘幽州,和王妃有什么关系。”刘辩说完却是一脸幸福的笑容。

    “哦!”旁边的士卒,见此,都是暧昧的喊到。

    “去去去,居然敢笑话孤,谁给你们的胆子啊。”刘辩对着那帮士卒说道,但脸上并未有半分怒意。

    “等到了幽州,孤为你们找些婆娘,怎么样啊。”刘辩笑道。

    士卒们听了皆是满脸笑容,急忙说道“谢谢殿下。”

    “都去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了。”

    “诺!”

    ……

    又是一日行军。大军直接从代郡过了上谷已经到了广阳郡,广阳蕲县,便是刘虞所在之地。

    “停止前进,大军安营扎寨,休息一夜明日再进蕲县”这次并不是其他人的下的命令,而是刘辩自己。

    士卒们,还有罗成等人,都是满脸疑问。

    “现在已经戌时了,城门怕是已经闭了,而且现在离蕲县还有二十几地,夜晚行军速度慢,到时候到了蕲县怕是要到亥时,那时城内百姓都已入睡。大军进城到时候百姓定会被惊醒。孤虽然想见王妃但也不急于一日啊。”刘辩为众人解释道。

    大军都停了下来,安营扎寨。

    ……

    蕲县,一座巨大府邸内。

    唐姬,正坐在窗户边看着天空上的月亮。

    “嘎吱!”

    “谁啊?”唐姬问道。

    “王妃是我。”

    “是三娘啊”唐姬说道。

    “王妃,你还没睡啊,又在想殿下了。”扈三娘说道。

    “是啊,殿下去了那么久还没回来,不知道怎么样了。”说完,唐姬满脸忧愁。

    “殿下有高祖庇佑,而且还有裴元庆,罗公然那样的保护,定不会有事的,王妃放心吧。”

    “好吧,三娘不知今夜今夜随我一起休息,我有事想与三娘说说。”唐姬忽然道。

    扈三娘听闻很是迟疑,想了想又是答应了。

    ……

    第二日。

    刘辩大军吃了早饭,就开始向蕲县出发了。

    一个时辰后,刘辩到了蕲县城外了。

    “罗成,去通禀吧。”

    “诺!”

    ……

    “吾乃弘农王殿下麾下罗成,速速打开城门迎接殿下进城。”

    片刻后,城门大开,从里面出来一行人,为首一人年约五十余岁,两鬓稍白,胡须长约半尺,脸上都是文人气息。那人旁边还有两人,正是何后还有唐姬。身后跟着徐晃,扈三娘,王伯当,还有一竿将领和官员。

    唐姬看到刘辩,急忙向刘辩跑来,刘辩见唐姬跑来连忙下了马,跑向唐姬。

    “殿下,你终于回来了,婉儿等的好辛苦。”唐姬一下扑入刘辩的怀里,泪流满面。

    刘辩抱着唐姬,扶了扶唐姬的秀发,柔声说道,“婉儿不要哭了,你看孤这不是回来了吗。”

    ……

第22章到达幽州(续)() 
幽州蕲县,州牧府内。

    “臣,刘虞见过陛下,臣未去救驾,臣罪该万死。幸得高祖庇佑,陛下安然无恙。”刘虞跪伏在地上声泪俱下。

    “刘幽州,快快起身,孤知你之忠心,那董贼势大非你之力可敌,且幽州与司隶州路途遥远,途中还有变数良多,更何况孤曾经是那么的无能,毫无进取之心,没有丝毫天子之气,你不救孤却是能理解。”刘辩说到最后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刘虞听到后面顿时尴尬不已,并没有起身。

    “起身吧!孤并不怪你。”刘辩起身走到刘虞身前将他扶起。

    “皇叔祖,按照辈分,孤是要这样称呼您的。皇叔祖在孤未拿回玉玺,未诛杀董卓之前,皇叔祖莫要称孤为陛下,以免得有心之人以此为借口。”刘辩对着刘虞说道。

    刘虞听闻脸上的泪光并未消失,反而多了。

    “皇叔祖,为何流泪啊。”

    “殿下,臣是喜极而泣啊,高祖保佑殿下终于长大了。当年的殿下确实是顽劣了些,不过小孩子天性使然。”刘虞说道。

    “皇叔祖,莫要包庇孤,孤当年是如何,孤心中清楚,胆小怕事,懦弱无能,毫无皇子气质,使得父皇还有一杆大臣对孤失望透顶。若非董卓进洛阳,孤被废皇位囚禁宫中,生死被人掌控,孤怕是不能醒悟啊。”刘辩叹息道。

    “那如此说来那殿下甚至我大汉还要谢谢那董卓啊,哈哈”刘虞与刘辩相视一笑。

    “如今殿下所作所为真大有明君风范啊,收降贼寇,安置流民。那并州之地的百姓怕事对殿下无不赞扬啊。”刘虞笑道。

    “皇叔祖,过奖了。孤只不过做了该做之事,当年父皇所为对这天下百姓伤的确是深了,如今他们都处于水深火恶之中,路有冻死骨,易子而食,杀人放火,劫掠***这些都与先皇之所为有关啊”刘辩叹道。

    “唉!”

    “不过殿下,老臣有句话不知当说不说。”刘虞望着刘辩说道,脸上踌躇不定。

    “皇叔祖,但讲无妨。”

    “殿下,让老臣不称你为陛下,是为堵住有心之人的嘴,但殿下如此议论先皇,说先皇的不是,怕也能让有心之人利用啊。”

    “皇叔祖教训的是,孤以后定当改正。”刘辩拱手道,一脸歉意。

    “殿下你又错了,殿下身为一位主公,殿下当要知道一句话,知错,改错,但绝不认错。”

    “孤明白了,多谢皇叔祖教导。”刘辩拱手行礼。

    “大善!”

    ……

    “皇叔祖可否说说孤离开洛阳以后,天下如何了。”刘辩问道。

    “殿下逃离洛阳后,董卓大怒,将怒火发泄到曾经那些与殿下相交的大臣身上,他们抄家灭族,真是可悲啊。”刘虞脸上充满了悲伤。

    “唉,可怜那几位忠臣啊,都是孤害得,是孤带来的无妄之灾啊。”刘辩满脸自责。

    “殿下莫要如此,只能怨那董卓可恨。他不仅杀害忠良,他还夜宿龙床**宫女甚至是先帝妃子,他手下西凉军将司隶弄得是民不聊生,可悲,可恨啊。”刘虞说到后面越来越激动。

    “那其他大臣有和反应。”刘辩问道。

    “那司隶校尉袁绍与董卓不和,逃到了渤海,董卓因为袁绍的身份封他为渤海太守。很多大臣都对董卓极为不满,但却不敢反抗董卓。对了三日前那典军校尉曹操刺杀董卓未成逃往了陈留老家。”

    刘虞将情况都说给了刘辩。

    刘辩此时心中却是大吃一惊,历史上曹操并没有刺杀董卓啊,那只是那位老爷子写的啊,难道那位老爷子写的才是对的。系统大爷你可不可以为我解释下啊。

    宿主和系统的到来,还有宿主逃出洛阳,已经对原来的历史发生了改变,那些书里的或许都会出现,比如说赵云。

    好吧,我明白了。

    ……

    刘辩沉默片刻对刘虞说道。“这曹操真乃大汉的忠臣啊!”

    “是啊是啊!”刘虞极为赞同的道。

    “如今董卓祸乱天下,而且孤已经来到幽州了,孤决定发讨贼檄文,集合天下诸侯讨伐董卓,还请皇叔祖或者找一位大儒写一份缴文。”

    “此乃老臣分内之责,请殿下放心。”

    “那如此,便辛苦皇叔祖了,孤料想那典军校尉,怕是也会发讨贼檄文,所以请皇叔祖快点,到时莫让天下觉得我刘辩还需他人发檄文召集诸侯讨伐逆贼。”

    刘辩说完向刘虞拱了拱手以示尊重。

    “殿下,放心,此乃我刘氏分内之事,岂会慢于他人。”刘虞站起来说道。

    “那就麻烦皇叔祖了,孤也该去见一见母后还有唐姬了。”说完刘辩起身,退出了房间。

    …………

    刘辩来到何后的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