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方人传:江湖路 >

第134章

方人传:江湖路-第134章

小说: 方人传:江湖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这两人亦都是小心翼翼的退出了这处大殿。

    …………。。

    片刻后。

    当着大殿之中终于是恢复了些许的安静之后,郑和这才笑道。

    “三位,出来说话吧”。

    随后,施无为三人便应声而出,重新回到了大殿之内。

    而当施无为刚一回到殿内,他就见到那位方才还是怒气冲冲的麻将军,此刻已是恢复了笑颜,正与那郑大人,谈笑着。

    此情此情,不免让他也是生出了一丝丝的笑意。

    他知道方才的那番谈判,这麻将军唱的只怕是黑脸了。否则的话,这态度的转换,未免也太过迅速了。

    而且,身为方家长子嫡孙的施无为,自然清楚这官场上的一些猫腻。

    他很清楚,方才那场看似随意的谈话,实则却是蕴藏着无数的深意。

    因为郑大人既不能显露出对对方的饶恕之意,也不能对对方逼的太紧。

    所以对于这火候以及人心的把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难怪有人常说,江湖不过是一处小朝廷,而这朝廷,才是真正的大江湖”。

    ……

    正当施无为还在思索着之时,就听郑大人又是和颜悦色地说道。

    “方才那君臣二人的话语,三位可有疑虑”。

    施无为见此,便上前拱手道“郑大人。这两人所说,应该属实。毕竟这众目睽睽之下,对方亦不敢造次…。只不过在下尚有一事不明,还请郑大人解答”。

    “但说无妨”。

    “这陈祖义究竟是何人?其又为何敢公然与朝廷作对?”。施无为不解道。

    麻守一见施无为问出了这样一个谁人都懂的问题,也是笑道“你们连陈祖义都不知道?他可是江湖上的一号人物啊”。

    施无为有些疑惑的看向了麻将军,并未开口。

    “哈哈哈,其实么,这陈祖义原本也是中原汉人。只不过是在江湖上犯下了一些事,所以无奈之下只好逃亡海外。而他一身的功夫也的确了得,所以也是集聚了一众海盗,干起了杀人越货的勾当。但听方才那两人所说,这陈祖义已是当上了这渤林邦国的国王,似乎还想吞并整个南海……”

    ………………

第三十七章 第三艘船() 
午后的山林之间,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就连这空气之中,都是充满了生机勃勃之意。很难想象,昨夜的此处,还是沉浸在一片刀光剑影的血海之中。

    然而,与四周的景物相比,此刻正行走在林间的君臣二人,神情却是有些不自在。

    虽然这位国王的脸上,早已没有先前在大殿之上的那副唯唯诺诺,担惊受怕的表情。可他依旧是在思索着一些事,回忆着先前的那番谈话。

    马德忠见国王大难不死,但却依旧愁眉苦脸,于是便用天竺语,问道“大王,既然明军已然决定不追究,那大王还有何惧?”。

    面对这臣子的询问,这位年过半百的国王却并没有立刻回话。

    他只是继续回忆着大殿之内的情况。

    他想起那个房间之内,所坐的六个人,修为都比他要高出许多,恐怕都在三品之上。

    他想起海岸边的那六十余艘,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

    他也想起了明军普通士卒们,身上所穿的战甲。

    忽然之间,这位刚打统一了境内,本应是豪气干云的国王,却像是丧了气一般,有些沮丧。

    “哎…原来我爪哇国与明军相比,竟然是天与地的差别”。

    国王轻叹了一声后,便又摇了摇头,继续道。

    “那郑大人虽然决定不再追究,但这大明朝毕竟不是他说了算。所以,本王还需亲派一队人马,前去大明境内,面见圣上。也好赔礼道歉,祈求宽恕!”。

    此时的这位国王,在说话之时,其目光所及之处,正是前方的那座属于他一人的王城。

    因此,他并没有注意到,身处他身后的那位右护法的脸上,正流露出了一丝丝厌恶以及鄙夷的神情……

    …………。

    于此同时,施无为三人也终于是离开了郑大人所在那艘宝船,回到了各自在千山渡的房间之中,开始休息了。

    由于郑大人已经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这接下来几日的行程,还是会像往常一样,例行公事。

    事实上,这爪哇国并非船队此行登陆的第一个南海国家。

    早在两个月前,船队抵达了安南占城时,郑大人就已经会见了安南王,并为两国的友好,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

    所以,这接下来的这几日,就没有施无为几人什么事了。

    但由于朝廷死了一百七十余位将士,郑大人不忍这些英杰的亡魂,流落此地。于是就在日暮时分,还特意请来了小和尚,为这些死去的烈士们进行超度。

    而原本就不愿见这些死者曝尸荒野的小和尚,自然是欣然接受了郑大人的提议。

    因此,日暮下的这片沙滩之上,小和尚正闭着眼,双手合十地念诵着经文。

    而他的身前,正是那一百七十余具,被安静地堆积在柴火上的尸体。

    此时此刻,这处尸山的周围,正围着一圈,身穿战甲,手持火把的明军士卒。他们个个面露悲伤,目光之中,隐隐有泪光闪烁。

    他们都是死者身前的战友。而死去的这些人,有的是他们的兄弟,有的是他们的朋友,有的则是他们的同乡之人。

    他们本是带着宾服四海,将华夏文明远传海外的任务,出海的。可如今,昔日的好友,却是如此安静的躺在了自己眼前。

    试问,谁人又不会为此,而感动悲伤呢。

    …。。

    片刻之后,小和尚的小嘴已经停止了念诵,他的双目也已睁开。

    随后,他便看了看身旁的一位将领,示意其自己已然超度完毕。

    紧接着,这位将领,便是对着远处的那艘宝船,挥起了手中的白旗。

    而宝船上的一位将士见此,便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吹响了口中的号角。

    “呜~~~~~”

    “呜~~~~~”

    “呜~~~~~”。

    这三声低沉且悠长,又带着无尽悲伤的号角声响起后,沙滩上的那群手持火把的将士们,便是一齐走向他们死去的战友。

    “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

    而当这群人道出了这一声离别之音后,海岸上所有六十三艘上的两万七千余将士,便不约而同的齐声喊道。

    “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

    三声过后,沙滩上的将士们,便是将手中的火把扔进了尸山之中。

    然后静静看着那熊熊的火光,将自己的弟兄们,所淹没。

    而据郑大人的传令,所有死于异国的将士,一律不得就地掩埋。必须火化后,由船队将其骨灰带回中原,好生安葬。

    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做给其余的将士们看的,也同样是做给沙滩上的那群无地自容的爪哇国国人们看的。

    此时的爪哇国国王,不只是没敢睁眼还是怎么的,总之他就这么闭着目,同样是双手合十的念叨着,似乎是想借此表达自己心中的愧意。

    但此时的船队并不知晓,就在他们正在举行这场仪式之时,这位正在默念的西王却是派遣了两艘船以及一众使者,带着几箱金银珠宝,驶向了中原。

    而在数月之后,当这群使者来到了京城,就在面见他们要这大明王朝的天子之前,却是被皇宫的禁卫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在这之后,皇帝这才见了这些异国的使者。

    但由于对方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大明的威严,于是皇帝便命他们赔偿六万两黄金,以儆效尤。

    而就在两年之后,这位西王的使者,却仅仅只是战战兢兢地带着一万两黄金,再次进京面圣。

    这并不是因为爪哇国反悔,而是因为他们这小小岛国,即使掘地三尺也找不出六万两黄金。

    然而,就在这些爪哇使者们,带着必死的决心再次进京之时,这位来自天朝上国的皇帝却仅仅只是扔给了他们一句话,而已。

    “朕早知尔等筹之不出,而要尔等赔偿,不过是要尔等知道自己所犯何罪。难道朕还缺尔等这些金银不成?”。

    随后,这些使臣无一不是心悦诚服的跪拜谢恩。

    自此之后,爪哇国便开始发自内心的年年向大明王朝进了贡。

    但综上所述,皆是后话。

    而就在这西王派出的两艘船队离岸不久之后,另有一艘船,也是在同样一处地方,离了岸。

    这艘船在离岸之后,却是升起了一面无比巨大黑旗。

    这黑旗正迎风海风,肆意地飘扬着,似乎在向世人宣告着,谁才是这片大海的主人。

    而这黑旗的正反面,都是绣有一个白色的大字。

    “陈”

    ……

第三十八章 丝绸之路() 
自从那日,全军的将士火葬了死去的弟兄们之后,又已是过去了将近二十日。

    而这二十日当中,郑大人先是派遣了使臣,前去这爪哇国,商定了一系列,往后的措施。

    其中包裹两国之间的商贸,岁贡,以及维护海域和平的责任。

    接着,郑大人又是派出了一部分人员,对这爪哇国的地形,山貌,海岸线,重新进行了较为精准的测量。

    朝廷之所以每到一国,都会命人重新绘制地形图纸,是因为当今的圣上,想要全面的了解海外的世界,想要将大明盛世的光芒,照射至天下的每一个角落。

    别看这爪哇国,仅仅是处弹丸之地,担其所处之位置,乃是船队通往更南方的要冲之地。

    虽然此次的航行,名为下西洋。但目前船队所航行的路线,其实一直都是在向南行进。

    对于此事,郑大人的意思则是,船队先南行至爪哇,在令爪哇国称臣进贡之后,再一路向西。

    事实上,船队之中的很多将领,对郑大人的此番决定,都曾表示过不理解。

    他们认为,船队若是来这爪哇国,则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所以得不偿失。

    因为这爪哇岛在南海已知的范围之中,属于最南端。而若是船队来到了这爪哇岛,再想西行的话,必须得原路返回。

    这一来一去之间,少说也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但对于此事,郑大人的意思却是很十分的坚决。

    “南海之南,是为爪哇。而这爪哇之南,还有另一片,世人无法得知,且广袤无垠的土地”。

    这句话,就是郑和对着手下的人,说的。

    而他的这番话,船上的所有将领,却都是无法,亦不能反驳。

    因为他们此行的目的,便是要去搜寻那个人,去搜寻一切可供藏匿的土地……。。

    ……。。

    不知不觉之间,海上的时日,过得又是飞快。

    事实上,在这千山渡上,除了苏无轼之外,大部分的修行之人,平日里都是不怎么出屋的。

    除非是有些人刚做突破,或是领悟出了其所练武学的要领,才会选择来到甲板上,去透透气。

    因为,毕竟这修行之事,需要岁月的积累。而这些修行之人,往往一修炼,便是要花去三四日的时间。

    所以,他们也并不在意这海上的生活,是否有无趣事。

    而对于出海已久的苏无轼来说,船上这些人的表现,他也是清楚的很。

    因此,他每日除了必要的修行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和船员们捕捕鱼,或是同施无为几人打几个时辰的麻将。

    不仅如此,由于施无为几人不可能随时随地的陪他玩闹。所以,在无奈之下,他只好找上了楼底下的梅谷四仙,并将这麻将的玩法,传授于这四人。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疯疯癫癫的四人在刚接触到这一块块小木牌之时,就已经是展露出了一股痴迷的状态。

    而在往后的日子里,这四人更是隔三差五的要求苏无轼,与他们决战到天亮。

    所以,总的来说,他的日子,过的倒是十分的清闲,亦并无烦恼在心头。

    于是,这将近三个月的时日,又是转眼即逝。而自从离开了爪哇岛后,就一直向西北前行船队,终于是来到此次西洋之行的中间站,旧港。

    旧港,据宋史记载,又称之为水城,是西域船队向东航行,或是中原商船向西航行的要冲之地,有海中楼兰一说。

    世人皆知,这楼兰古国地处丝绸之路,也就是河西走廊的正中段。是连通西域与中原贸易的枢纽之地。

    但由于唐末之时,西域节度使的冲击,以及宋末蒙古铁骑的崛起,导致这西域之地,已是被异族统治。并且是一片的狼藉,沙漠荒败之象,日益严重。已是不能再做贸易之路,来使用。

    而自从这丝绸之路断绝之后,西域的波斯商人便难以从陆地上同中原的商人交易货物。

    所以,自宋朝开始,西域的商人,便是另辟了蹊径,转而从海上与中原做贸易。

    这也是为何,郑和所制定的这条航线,会被人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因。

    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之间的商贸是已丝绸为主。

    千年前的丝绸之路,由于贸易的双方只能以人力或是骆驼马匹,步行为主。因此这携带之物,只能是以丝绸这般重量轻,但是价值高昂的货物为主。

    然而,有了这片大海,有了商船之后,一切有形的货物,皆可以用以贸易。

    无论是茶叶,瓷器,铜币,金银,等等…。

    所以,这片海域的价值,已经是大大地超过了丝绸之路。

    而众人此刻抛锚停靠的这处旧港,由于此处港口吃水极深,纵深有长,足以停下上千艘船只。

    不仅如此,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正是西域通往中原的必经之地。

    因此,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也是让这处港口,变得是繁华无比,各类人种聚集,远不是那爪哇小岛,可以比拟的。

    …。。

    此时此刻,正值午后。

    港旁的的一条可以看清正片海域的街道之上,施无为几人,正坐在一处简易的凉棚之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