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宁国师 >

第124章

大宁国师-第124章

小说: 大宁国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堂主。”董策喝了一声。

    张大贵急忙上前,恭敬道:“教主有何吩咐?”

    “你们先去休息,之后再跟我出发,而钟堂主你们,就有孟堂主带领,按照指定的地方去采购。”说完,董策凑近孟峰,低声道:“等会儿你把孙蒙带上,他对走商很有经验。”

    “嗯,不过你为何突然改变计划了?”孟峰点头后,疑惑问道。

    “没办法,有人想让我带他装比带他飞啊!”董策没有说明,但孟峰却明白了,毕竟董策刚才和翁涧在茶厅里聊了蛮久的,想必肯定是他耍了什么心机,想让董策干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对此孟峰丝毫不担心,反而很放心,因为唯一能阻挡他们的,唯有翁北文了!若是他出手,以他的财力和声望,也能轻易召集一大帮商人把价格打下来,把他们这群名义上为富不仁的商人全灭了,落得大好的名声!

    而今他没有出手,反而让翁涧过来加入商会,很明显,大家已经站在了一条线上,至于翁涧想要干什么,那就随他去吧!

第二百二十一章 风云之势() 
金陵府的百姓对这个年节所发生的事情很是疑惑,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先是建筑材料涨价,让人不操心。

    而后是柴米油盐跟着涨了点,有些人开始担忧了。

    又过两天,疯涨了,什么都疯涨了,就连米价都翻了一倍,人们开始重视了!

    而又过两天后,忽然,材料价一边爆一边崩,弄的百姓头都晕了!而小商贩们为了不吃亏,在价格涨跌中苦苦挣扎,被大商贾玩得头晕眼花,垂泪不止。

    而今,大过年的,连初十都没到,这满车的马车跑来跑去,本来因为年节而变得人烟稀少的码头,也是忽然间是车水马龙,惊得不少工头连劳力都来不及召集,人家已经自己开高价招人,带着一群苦力船夫上船而去,让工头白白损失了许多钱啊!

    “去年水患,今年才到便四处涨价,这日子还让不让人过了?”一些百姓叹道。

    “没关系,反正我家老爷说了,我们的工钱同样翻倍,损失不了什么。”一些得知消息的百姓倒是不在乎,不过另一些人听到这些消息时,似乎明白了什么,立即忙着往家里赶!

    金陵府上空风云涌动,向着四面八方扩散而去,最先察觉的必然是沪州、苏州、徽州、扬州和杭州等地,对于宁州的涨价,他们也是受到了一些消息,但一开始只当是年节所致,毕竟哪年这时候东西不涨啊?可有过几天后,他们察觉不对劲了,宁州物价涨势根本没有停止的意思,材料都翻到了七八倍了,可居然还是供不应求!

    而等他们知道,买材料的都是士族后,才发现幕后是太平道在施压啊!

    机会,天大的机会啊!虽然材料重,难运送。但他们这里也要建太平道的道观啊,当地士族会不会也要买呢?但不论买不买,涨吧,反正卖不掉时再降下来也不迟吗。

    这一涨不得了。整个江南的物价都飞起来了!

    而在这这场涨价风波还没有彻底普及江南时,居然有一批人,在年节尾声疯狂购买,小件的是立即付钱打包,大件的直接下订单。随后派人来运走,把这些本地商人都看傻了!

    可过了两天后,他们的脸色直接从喜红变成了黑墨!

    好狠啊,宁州商人真是好狠啊,前脚把你东西便宜买走后,后脚,涨价风波蔓延过来了!

    “什么?罢工?”一名员外听着管家的汇报,是气得差点晕了。

    “不仅要罢工,他们还要离开呢,小的本想用契约压住他们。可结果他们居然说要一起去报官,说拿到的工钱根本无法过日子,而且别人的长工都涨了月钱,就咱们这里没涨,就算闹到京城他们也有理啊!”

    “疯了,这帮家伙真是疯了,人家那是木场石场的工匠,我这可是丝绸作坊啊,就算最近丝绸也涨了不少,可是也没到翻倍的程度吧。真把这里当金陵啦?”

    “老爷你不知,如今已经不知是木场和石场了,而是各行各业啊!”

    “什么!”员外是又惊又怒啊,昨天他才听说只是木石工匠涨了月钱。怎么今天就变成了各行各业了?

    虽然惊讶和愤怒,可这位员外也不得不吃下这枚苦果,先给手底下的长工涨五成,否则春夏衣服大卖的季节即将错过,那要损失多少啊?倒闭都有可能啊!

    而被这一场风云害的何止这一家,而是整个江南啊!

    便在江南大部分商人忙着在这场风云中站稳脚跟时。有这么一批商人却是冲出了江南,把东南、西南、中原的商人可是吓了一大跳啊!

    大年十四这一日,淮阴府一栋茶楼中,几名淮阴商人坐在一起,正在讨论着什么。

    “江南商人都疯了吗?难道那边因为大水,把什么都毁了?否则为何什么都要买啊?”

    “说是江南,其实大部分都是宁州商人,我打听到他们似乎弄了一个什么商会,至于为何买如此多东西,鄙人就不得而知了。”

    “我知道,听闻他们那边涨价了,一些木石居然涨到了惊人的七八倍,你说这可不可笑?”

    “的确可笑,如今年节,要涨也是年货涨,即便年节过后,涨的也是米粮丝布,与木石有什么关系?有谁不知,秋收后才是建屋的最好时机,天气不热,雨水也少,他们现在涨,难道是等秋收后降下来?这简直说不通嘛!”

    “说这么多干什么,现在咱们讨论的是到底卖不卖,又要用什么价格卖给他们?”

    “以我之见,就用平日的价格吧,反正现在是过年,平日价格也等于是优惠了。”

    “嗯,此言有理,不过他们不买怎么办?”

    “还是少点吧,给他们平价的八成,打好关系以后还能继续做。”

    “呵呵,诸位兄台就好了,小弟可就苦了,谁让我是帮官家做的买卖呢,咱们的淮盐可不能说涨就涨啊,一切要等官府批文,除非他们用平价购买!”

    几人商讨完毕,立即去各忙其事了,对于这买卖,他们根本不看重,只当是水患所致,江南什么都却,他们才出来大肆采购的,等江南稳定后,他们还出来卖一些当地都有的商品,那不是疯了,是真蠢!

    “想不到董公子年纪轻轻,便当了金陵府议,令汪某好生羡慕啊!”一名年轻公子端起酒杯和董策碰了一杯。

    董策一饮而尽后,苦笑道:“汪公子抬举了,在下只是接任家父职责而已,对于当上府议,实在是惭愧之至。”言罢,董策看了一眼楼外景色,又道:“钟离府的元宵节丝毫不弱于我金陵啊!”

    “呵呵,董议郎说笑了,咱们钟离建府不过二十载,倒是金陵可是古都啊,无法无法相提并论,不过嘛,说到热闹,咱们钟离府到有几处热闹之所,饭后董议郎可一定要去捧捧场啊!”

    “这是自然。”董策笑笑,忽然话锋一转道:“此前在下已说明来历,不知汪公子考虑好了吗?”

    汪公子眉头一皱,虽然他早知道董策要问,不过他还想拖延拖延,毕竟他也是受到了一些风声了,可是想到董策要的数量,实在是令人无法割舍啊!

    “此事汪某已经告知家父,他也同意,将三万袋江米卖于董议郎,只不过价格上,恐怕就要另谈了!”

    董策眉梢一挑,微微一笑道:“汪公子觉得我是不是不够诚意啊?在下要的是糯稻,而非江米。”

    汪公子立即苦笑道:“董议郎有所不知,从秋收到现在,糯稻有大半打成米了,就算我汪家也不过剩下四仓而已,算起来,顶多万袋左右,如何能满足董议郎的需求啊。”

    “万袋!”董策皱了皱眉,似乎有些可惜,考虑再三才道:“要不这样,这些我全要,而江米也要,筹够三万袋,希望汪公子在价格上让我们双方都满意!”

    “没问题!”汪公子笑得很是开心,因为他准备卖给董策的,可是陈年旧米啊,而且不是去年,而是前年的!当然,前年身下来的江米已经不多了,他们汪家根本筹不够三万袋,可是董策也不可能马上要,只要签了契约,他们便可以从别的同样手里购买,然后塞给董策,届时他不想要也要要!

    不过这契约自然要做点儿手脚了,双方商定好价格后,汪公子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契约递给董策。

    董策只是扫了一眼,便知道汪公子什么打算了,这契约中根本没有提及米的新旧,只有数量,若是签了,人家塞你旧米你也只能忍痛吃下了!

    微微一笑,董策居然就直接在上面签字画押了,似乎真没注意到契约中的问题所在!

第二百二十二章 谁和谁有缘() 
“教主,这姓汪的果真不是好东西,今天查了运上船的江米,居然有六成发黄,一成发霉,只有三成是好的!”张大贵面色难看道。

    董策笑笑,道:“那糯稻呢?”

    “糯稻倒是好,应该都是去年秋收的,但再好咱们也买了一半旧米啊,真是亏大了!”张大贵叹口气道。

    “放心,变黄变黑的自有人帮我们消。”对此董策丝毫不在乎,他要在乎的行程,如今在他钟离府已经待了四天了,今日已是十八号,江南涨价的风波前天就传来了,不过这里的商人也只当是暂时的,并不在乎,那姓汪的也没有特意找他,很守信的把米运来。

    “林潮,你带一些人随船回去,记住,装新粮的两艘是我们的,后面两艘船的粮食到了金陵后,直接找翁府人查收,如果他们有什么疑问,就说等我回来。”说罢,董策便拿起早已收拾好的包袱,带着张大贵和几个教徒乘马车离开钟离府,往徐州而去。

    徐州大彭府,较之金陵转暖的天气,这里同样如此,毕竟这一路董策也走了好几天了,但虽然转暖不少,可前两天下雨,气温再降,董策是不得不披上裘衣。

    来大彭府不过一天时间,董策就做了一单生意,数量不多,三千袋小麦而已。

    无所事事的董策,走在大彭府的街上,不断环顾四周,看看有什么可做的,忽然,他看到一个熟人笑着在一名掌柜装扮的老者陪同下走出铁铺。

    董策脚步不由一顿,笑着冲那人朗声道:“真是他乡遇故知啊!”

    那人一愣,扭头看了董策一眼,既而哭笑不得道:“哎呀,我说董议郎啊,你不是去湖州吗?怎么跑徐州来了?”说话之人看起来三十左右,剑眉方脸很是英俊,正是陆可轩这厮。

    两人寒暄着走近。董策这才道:“唉,替人办事,没办法啊,倒是陆兄。你为何不直接去找盐铁监?而到这铁铺啊,莫非他们能给你出手大批铁石?”

    “非也!”陆可轩淡淡一笑,道:“且不说他们有没有,即便有,我也不买。这东西可不好带啊,况且你或许刚来不知,有一伙上百人的歹人躲进了黄桑峪,占了祥云观,把观中道姑是既奸又杀,血腥无比啊!”

    “哦,还有这事!”董策一路上忙着赶路,也就赖得打听这些。

    “不知这黄桑峪在何处?”董策又道。

    “你不会走水路来的吧?若是走旱路,那必然要经过黄桑峪了。”

    一听陆可轩如此说,董策想了一下。忽然有所明悟道:“难道是皇藏峪?”

    董策上辈子没来过这里,之所以知道皇藏峪,全因那“王二嫂子茶”而黄桑峪距离大彭府并不远,这大彭府就是后世的徐州,这般说来,陆可轩口中的黄桑峪应该就是皇藏峪了。

    “到前面酒肆里说吧。”陆可轩忽然提议道。

    董策点点头,便与陆可轩往一处酒肆走去。

    两人在酒肆坐下后,董策道:“我路径皇藏峪,哦不,是黄桑峪时。发现哪里地势也不是特别难攻啊,为何现在官府还没有拿下那群匪人?”

    “唉,都是那祥云观里的观主身份特殊,乃是国师亲传弟子之一。如今贼人挟持了她,当地官府怎敢胡乱攻打啊!”

    “那官府可有派人围观?”董策虽然觉得这样有些不可能,但还是问了,毕竟这关乎他商品运送的问题。

    “若是围了就好了,你是不知,那群歹人可狠了。之前官府派遣府卫军去包围时,他们就当着卫军的面杀观中道姑,前后已经有十几名道姑丧命了,官府自然慌了,于是便上书朝廷,看看国师的意思吧!”说到这,陆可轩长叹一声,又道:“故此,我才打算只买精铁,也是方便携带啊。”

    因为时间很紧,谁知道涨价风波什么时候蔓延过来,若是不早点把东西买到手里,明儿个可不一定是这个价了。

    “这可难办了!”董策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陆可轩可以把铁石换成精铁,这铁石十斤可炼精铁三四斤,无疑是大大减少了负担,况且对方就是抢了也不好带上山,可是董策不同啊,难道要让他把小麦变成炊饼不成?山里那帮家伙要是知道,那还不得疯了,这是肉包子打狗啊!

    “董兄,不如这样,你租个库,把买来粮食囤起来,等这边涨价后直接卖了还钱吧。”

    “不行啊!”董策摇摇头,道:“不行啊,这批小麦一定要运回江南,毕竟过不了多久,将会有更多人跟着我吃喝了,我看,还是绕路离开吧。”

    “这也未尝不可,只是在运费上要亏了不少。”陆可轩点头道。

    “不止如此,若是这帮人一日不被剿灭,我一直不好下订单,这样拖下去如果涨价之风来袭,到时候手里的钱可就要少一半了,

    别看董策在钟离府一口气买下三万袋江米,可实则花掉的却只有一万二千贯,其中一半是他出钱,另一半则是从翁涧的金子里扣除的,也就是说,不算他带的钱,就翁涧那一份,还有九千多两黄金啊!

    说起来他也是十分后怕,若是让那帮歹人知道当时路过他们山脚的六辆马车里,有如此多金银,后果是不堪设想啊!

    “早知道,就应该把钟孝师他们带来了。”孟峰带着钟孝师他们去了湖州,那边远没有徐州安全,故此董策才会这样安排,但谁知道徐州发生这样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