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争世界 >

第143章

战争世界-第143章

小说: 战争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发现那两艘潜艇的不是“密西西比”号,而是前出的反潜直升机。

    关键是,那两艘潜艇的航速得到二十节,发出了极为明显的噪声,不然不会被反潜直升机发现。

    情况一目了然,两艘s26型潜艇在“密西西比”号东面数十千米之外,正以二十节的速度向南航行。

    只是,鲍威尔上校一点都不轻松。

    那两艘s26型潜艇离第六舰队大约还有两百千米,就算以二十节的速度航行,也需要五个多小时才能逼近第六舰队,然后用鱼雷攻击第六舰队里的战舰。如果使用反舰导弹,根本就不需要继续向南航行,现在就可以发起攻击。只是,两艘s26型潜艇最多同时发射十二枚反舰导弹,对第六舰队几乎没有威胁。哪怕分两次把携带的反舰导弹全部射出去,也无法突破第六舰队的反导防空系统。要知道,一艘s26型潜艇最多能携带八枚反舰导弹,通常情况下只携带四枚。别说是两艘,就算波斯海军的八艘s26型全部到来,用反舰导弹发起攻击的威胁也不太大。

    还有,s26型潜艇能以全速航行多久?

    就鲍威尔所知,s26型潜艇在二十节的速度下,最多能航行四个小时。哪怕情报不是很准确,或者出售给波斯的s26型配备了性能更好的锂离子蓄电池,全速状态下的潜航时间也不会超过八个小时。花接近六个小时逼近第六舰队,那么在完成攻击之后,这两艘s26型潜艇根本逃不掉。

    如果只是四个小时,这两艘s26型潜艇连逼近第六舰队都办不到。

    那么,为什么还要全速航行?

    难道说,只是因为发现了全速赶来的“密西西比”号?

    如果无法对第六舰队构成威胁,那么全速向第六舰队冲刺又有什么意义?哪怕冲到“密西西比”号的前面,也只是暴露了自身行踪。常规潜艇的性能再好,也绝对跑不过攻击核潜艇,被追上只是迟早的事情。此外,第六舰队附近有那么多反潜直升机,而潜艇的速度显然比不上反潜直升机。

    这不是去攻击第六舰队,而是故意为之!

    那么,是为了什么?

    鲍威尔立即想到,波斯潜艇要对付的不是第六舰队,而是“密西西比”号。

    在全速航行期间,“密西西比”号发出的噪声在一百多千米外就能被探测到,因此“密西西比”号的行踪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在发现了高速赶来的“密西西比”号之后,波斯潜艇改变了作战部署,把矛头对准了“密西西比”号。关键就是,波斯海军有八艘s26型,现在冒出来的只是其中的两艘。也就是说,另外六艘s26型,至少是其中的一艘肯定埋伏在附近某个地方,等“密西西比”号去攻击那两艘暴露了的s26型,然后在足够近的距离上向“密西西比”号发射鱼雷。虽然攻击核潜艇靠速度优势,能够大幅度缩短常规潜艇发射的鱼雷的有效射程,但是只要射程足够近,比如十千米,那么攻击核潜艇依然可能被常规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

    波斯海军的s26型使用的是从华夏引进的电动鱼雷,五十节航速下的最大射程为二十千米,而是攻击“弗吉尼亚”级的时候,有效射程不会超过十千米。也就是说,伏击“密西西比”号的波斯潜艇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在“密西西比”号进入到十千米以内之后,再发射鱼雷进行攻击。

    十千米,显然不算远。

    想清楚之后,鲍威尔让“密西西比”号沿大圆环航线绕圈。

    当然,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用侧舷阵列声纳与拖拽线列阵声纳探测周围的情况,寻找可疑目标。

    不管s26型潜艇的静音性能有多好,肯定会发出噪音。

    很简单,阿拉伯海的平均水深超过二千七百米,中部海域水深普遍在三千米以上,在靠近阿曼湾的北部海域才有一片浅滩。巨大的水深带来的是复杂的海文环境,即便是处于潜伏状态的常规潜艇也得保持舵效航速,要不然就会受到洋流影响。如果卷入了深海暗流,还有可能被拖到海底。只要潜艇的螺旋桨在转动就肯定会发出噪音,因此只要离得够近就肯定能探测到。

    以“密西西比”号的声纳,肯定能够发现十千米内的潜艇。

    果不其然,转到第三圈的时候,“密西西比”号的声纳探测到了两个异常信号,而且初步判定为潜艇。

    可惜的是,也只是发现。

    因为信号太过微弱,而且截获信号的是拖拽线列阵声纳,不是具有定位功能的侧舷阵列声纳,所以只能确定噪声所在的大致方向,而无法确定距离。可以肯定的是,那就是两艘波斯海军的s26型潜艇。一是噪声特征吻合度高达百分之八十,二是两个噪声与暴露了行踪的两艘s26型潜艇在同一个方向。

    很明显,那两艘潜艇就在附近,距离不会太远,也许只有十多千米,处于最低航速,因此噪音极为微弱。如果“密西西比”号朝两艘暴露行踪的s26型杀过去,就肯定会遭到这两艘潜艇攻击。

    鲍威尔没再迟疑,让“密西西比”号将艇首对准了噪音所在的方向。

    藏得再好的潜艇,也会在主动声纳面前原形毕露。

    大功率的主动声纳是攻击核潜艇的一大法宝,理论上,“密西西比”号的bqq…10型球形基阵主动声纳的最大探测距离超过了两百千米,有效探测距离在八十千米以上,对付常规潜艇是绰绰有余。

    在球形阵列声纳充电的时候,鲍威尔让枪炮长准备好了两条k…48重型鱼雷。

    对付常规潜艇,k…48…7型鱼雷有效射程超过三十千米,最大射程接近五十千米,单发命中率高达百分之九十。要知道,这种重型鱼雷在设计的时候是用来对付攻击核潜艇,对付常规潜艇就更不在话下。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没有携带潜射火箭助推鱼雷。

    在冷战时期,所有的花旗潜艇都配备了“沙布洛克”潜射火箭助飞鱼雷,能用来攻击五十千米外的潜艇。只是在冷战结束后,因为主要的对手烟消云散,所以花旗海军撤掉了这种武器。

    如果“密西西比”号上有几枚“沙布洛克”,现在就能攻击两艘暴露的s26型潜艇。

    当然,有k…48…7就足够了。

    做好准备之后,“密西西比”号启动了主动声纳。

    只是,鲍威尔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递速度在每秒一千五百米左右,主要受水深、水温与盐度影响,而主动声纳发出的声波要跑一个来回,如果敌艇在二十千米外,那么“密西西比”号要在二十多秒钟后才能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进行一次完整探测,也就获取目标的准确位置信息,至少需要进行两次探测,也就需要大约一分钟。

    二十多秒很快就过去了,只是声纳屏幕上什么都没有。

    又过了十多秒,声纳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光标,不过探测到的是一艘已经暴露的s26型潜艇。

    这个时候,鲍威尔坐不住了。

    因为艇首朝向东面,所以侧舷阵列声纳与拖拽线列阵声纳无法探测到东面的情况,只能靠艇首的球形基阵声纳。在主动工作模式下,球形基阵声纳无法被动工作,而且对微弱噪声的探测效果本来就不是很好。

    难道那两个噪声源在三十千米之外?

    大概一分钟后,球形基阵声纳接收到第二个回波,不过是另外一艘已经暴露的s26型潜艇。

    鲍威尔眉头紧锁,可以说是万分疑惑。

    要知道,s26型潜艇的最大潜深在三百米左右,极限潜深不会超过四百五十米,而球形基阵声纳发出的声波覆盖深度超过八百米。对于两艘常规潜艇来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逃出主动声纳的探测范围。

    难道发出噪声的不是潜艇?

    如果不是,那么“密西西比”号的火控计算机为什么认定那是两艘s26型潜艇?

    花旗海军早就获得了s26型潜艇的噪声特征,提供给所有潜艇,储存在每一艘攻击核潜艇的火控数据库里面。如果噪声特征的吻合度不够高,那么“密西西比”号的火控计算机不会给出明确判断。

    只有一种可能,即那两个噪声源离“密西西比”号太远,所以十分微弱。

    肯定超过六十千米,也许在八十千米以上,而且在反潜直升机的寻落区域外,才没被反潜直升机发现。

    做出这个判断,鲍威尔立即下令收回拖拽线列阵声纳,准备让“密西西比”号加速。

    已经有四艘s26型潜艇出现在第六舰队北面,其中两艘在全速向南航行,另外两艘也很有可能在全速向南航行。不管那两艘s26型在多远的地方,当务之急就是追上去,击沉已经确认的两艘。

    再说了,“密西西比”号使用了主动声纳,已经再次暴露行踪,也暴露了攻击意图。

    现在,时间就是一切。

    没错,时间就是一切,鲍威尔不知道的是,他的时间只剩下了最后几分钟。

第六十八章 垂死挣扎() 
“左满舵,释放鱼雷诱饵!”

    鱼雷袭击来的时候,鲍威尔上校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且下达了正确的命令,只是已经晚了。

    “密西西比”号刚刚启动主循环泵,反应堆的输出功率还没有提上去,而且蒸汽涡轮需要更多时间才能达到最大转速。在鲍威尔下达命令的时候,“密西西比”号的航速刚刚超过二十节。

    这个速度,显然无法甩开速度超过五十节的重型反潜鱼雷。

    “撞击时间三十秒!”

    “鱼雷诱饵已经发射!”

    听到报告,鲍威尔无比紧张的注视着主控制台上的大屏幕。那个鲜红色的光标不停的闪烁着,而且频率越来越快,表明距离潜艇越来越近。那是一条由主动声纳制导的鱼雷,发出的声波拍打着“密西西比”号的艇体。即便没有被动声纳,鲍威尔也能根据听到的拍打声大致判断出鱼雷的距离。

    大概十秒钟后,拍打声消失了。

    指挥舱内的几名官兵暗自松了口气,只是鲍威尔依然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大屏幕,丝毫没有放松。

    紧急情况下,投射出去的是干扰弹,而不是诱饵。

    其实,就是一具空泡发生装置。在投射出去之后会立即释放出里面的高压空气,通过网状喷口产生大量气泡,以此干扰鱼雷的主动声纳。如果那是一条普通的鱼雷,在受到干扰之后就会冲入空泡聚集区域,并且在里面迷失方向。在理论上,干扰弹能够对付所有主动声纳制导的鱼雷,只是需要足够的时间。简单说,就是需要产生足够的空泡,形成一个较大的空泡区域。如果产生的空泡不够,形成的区域太小,而且对付的是有再寻的功能的主动声纳制导鱼雷,那么鱼雷冲出空泡区之后就会重新搜寻目标,也就会重新锁定前方的潜艇,而不是回过头去返回空泡区。

    十秒钟,绝对无法形成足够大的空泡区。

    关键是,发现鱼雷的时间太晚了。

    鱼雷从后方射来,之前一直在“密西西比”号的声纳探测盲区内,直到鱼雷开始全速冲刺,才被“密西西比”号的侧舷阵列声纳探测到。要命的是,鲍威尔在此之前已经下令收回了tb…16d拖拽线列阵声纳,好让潜艇加速。虽然tb…16d使用更粗的拖揽,而且较短,能够在航速较高的时候使用,而tb…29a拖拽线列阵声纳只能在低速时候使用,但是在潜艇全速航行时,tb…16d的强度依然不够。也就是说,在收回了拖拽线列阵声纳之后,潜艇的探测盲区由十五度扩大到三十度。那条鱼雷肯定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加速,而发射鱼雷的潜艇肯定在附近,密切监视着“密西西比”号的一举一动。

    那是一艘什么潜艇,竟然能够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悄悄靠近“密西西比”号,而且用鱼雷发起攻击?

    鲍威尔已经想到,那条鱼雷在冲刺之前肯定处于线导状态,由潜艇控制。如果是被动声纳状态,鱼雷无法保证一直呆在“密西西比”号的探测盲区内,而且鱼雷的被动声纳探测距离不回太远,导航精度也不会很高。直到鱼雷逼近了“密西西比”号,那艘潜艇才切断了导线,让鱼雷进行自导攻击。

    毫无疑问,那肯定是一艘很先进的潜艇。

    关键就是,那艘潜艇始终没有使用主动声纳,只是依靠被动声纳就获得了控制鱼雷的火控数据。

    只是,这个时候,需要考虑的不是这个问题。

    短短几秒钟之后,拍打声再次传来。

    与鲍威尔预料的一样,鱼雷在冲出空泡区之后重新搜索目标,立即就锁定了并没有跑远的“密西西比”号,再次进入攻击状态。

    大屏幕上显示的数据表明,鱼雷在冲出空泡区、重新锁定“密西西比”号之前,速度降到了三十五节,在重新锁定之后才开始加速。也就是说,那条鱼雷在进入搜索模式的时候会主动降低速度。

    当然,鱼雷的加速能力肯定比潜艇快得多。

    那是一条电动鱼雷,不是热动力鱼雷。

    很简单,只有电动鱼雷才能灵活改变航速,热动力鱼雷受到发动限制,改变航速的灵活性明显不够高。

    难道,发起攻击的是一艘常规潜艇?

    鲍威尔早就知道,华夏海军的攻击核潜艇使用的三种鱼雷,即y…10反潜鱼类、y…12多用途鱼雷与y…15重型鱼雷全是热动力鱼雷,使用跟mk…48相同的热力斜盘发动,只有常规潜艇使用电动鱼雷。

    虽然热动力鱼雷的某些性能不如电动鱼雷,比如变速能力与最大潜深,但是综合性能远在电动鱼雷之上,特别是最快航速与最大射程。关键就是,普通电池的能量密度不够高,而能量密度高的电池又太过昂贵。在质量相当的情况下,热动力鱼雷的最大射程往往比电动鱼雷高出一倍。拿mk…48…7来说,在中速模式下的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了八十千米,而与之相当的dm…2型只有四十千米。虽然dm…2的最新改进型达到了一百六十千米,但是采用的是价格极为昂贵的蓄电池,而且一百六十千米只是理论上的极限射程,在实战中的射程能有一半就很不错了。在采用了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